张原“啊”的一声坐端正,向侯县令一躬身,提起笔在卷纸上就写,竟不起草稿,侯县令就站在边上看他写,张原现在的一笔小楷已大有长进,虽算不得好,但中规中矩,看着不会觉得碍眼了,先作的是“国有道不”这题,只见张原写道:

    “达观其所守,而君子之大勇见矣。盖达则所守易变也,而能不变焉,非大勇则孰与于斯。且和不流,中不倚,固可以言强矣,然未于其所遇观之故之也……故曰强哉矫,信乎非天下之至强弗能也。”

    张原下笔如风,看着那羊毫笔尖在卷纸方格上腾挪跳动,很快一篇近四百字的四书小题八股文就写好了,紧接着就作下一篇“如有用我”,破题道:

    “圣人广贤者之见,示以用世之大权焉。盖东周可为,用则实有其事矣。此夫子无可无不可,非子路所能知也……”

    张原写这后一篇八股虽也是代圣贤立言,却也有自己深沉的感慨,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仁义之道,却最终只能回鲁国授徒讲学,他张原生逢此末世,欲要力挽狂澜,比孔夫子匡扶周室还要艰难百倍吧,孔子有坚定不移的理念,绝不愿改变,而他不同,他要与世浮沉,从中寻找一切可能的契机,在这篇八股文的大结中他写道:

    “用而兴周室,圣人神化不测之用,子路尚未能知,后人之纷纷揣度又奚为也。”

    侯之翰见张原不须一顿饭时间将两篇八股文写完,笑了笑,说道:“填好名字,揭去浮签,交到大堂来。”一边走一边微笑摇头,摇头绝不是表示张原八股文写得不好,而是惊叹其捷才,只两刻时,两篇八股刷到纸上,当然,张原先前已想了很久了,但这样不用草稿,直接誊真能不错一字的,恐怕只有张原一个人吧。

    张原捧着卷纸出考棚来到中心大堂,向侯县令行礼,又向旁边的孙教谕施礼,孙教谕笑呵呵过来接他卷纸,转呈侯之翰道:“张原是第一个交卷的,县尊现场批卷吧。”

    侯之翰先前已看过,这时执着朱笔,一路阅卷一路圈点下来,两篇八股文满是朱笔圈圈,然后递给孙教谕道:“教官且看看,此卷过得否?”

    孙教谕执卷细看,不时用手敲一下膝盖,须臾两篇看完,道:“乡试中式的墨卷也不过如此,依下官看,本次县案首非张原莫属。”

    侯之翰是主考官,当然要矜持一些,不肯轻易许诺,说道:“后面还有两千多考生,焉知没有更佳的制艺。”对张原道:“不枉王老师对你的悉心教导,这样的制艺中是必中的,三曰后揭晓出榜,本县还要把前十的墨卷张贴示众,看谁还有闲言碎语。”

    看来考前有针对张原的流言,无非是说侯县令会包庇张原云云,但在这件事上,侯之翰丝毫不惧流言蜚语,张原是提学大宗师亲口说了要送到道试去考的,而且张原也的确才华高妙,这样的八股制艺就是在会试中式也不是不可能,那些宵小流言,又何足惧!

    侯之翰对张原道:“现在还只是午时,你且在申明亭等着,再有几个人交卷,就放你出去。”

    张原便去考棚提了长耳竹篮到申明亭上坐着,等了大半个时辰,亭上有了二、三十个交卷的儒童,衙役班头刘必强便过来招呼放头牌出去,一出考棚龙门,却见几班吹鼓手上前报喜,问那住得近的儒童,就吹吹打打送到家去报喜讨赏,有一个交卷早的考生是因为题目都不知道出处,破不了题,胡乱写了几句就交卷了,却也被当作放头牌的优秀儒童送到家中讨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张案首和辟水珠

    张原家就在府学宫后面,自然也被吹吹打打送到家,小丫头兔亭听到鼓吹声跑出来一看,掉头就往内院跑,一边跑一边锐声叫着:“太太,太太,少爷中了,少爷中秀才了――”

    张母吕氏笑道:“这才是县试,还有府试和道试,还早呢。”与大丫头伊亭一起出到前厅来看,那一班吹鼓手洋洋沸沸吹打得震天价响,引得东张几家都来问讯,张原一一应付过去,赏了一钱银子打发那班吹鼓手去了。

    张母吕氏已吩咐厨下准备饭菜,问张原道:“我儿饿了吧,先喝杯热茶。”待张原喝了几口热茶,方问:“我儿考得如何?”

    张原微笑道:“还好,侯县尊也看了考卷,必中的。”

    张母吕氏甚喜。

    穆真真正从外面进来,听到张原这句话,喜道:“恭喜少爷高中。”

    张原看着这堕民少女又是一身的的破衣旧衫,寒冬已过去,天气转暖,穆真真不能再穿去年张原出钱为她缝制的两套冬衣,她现在穿的是她母亲生前穿的旧裙裳――张原道:“真真,让伊亭带你去十字街成衣铺缝两套春秋裙裳,过几天你就要随我去松江,要穿得好一些,很多人都是势利眼,只看衣裳不看人的。”

    穆真真有些自卑地低下头,垂眸看着自己的长袖短衣和长裙,袖口磨成了毛边,裙子靠膝盖处打着补丁,裙子也短,露出半截白白的小腿,十五岁的穆真真现在的身量已经比她亡母高了――张母吕氏笑道:“真真虽然衣裳破旧一些,但每次来都是干干净净,这可比很多人强――伊亭,你这就带真真去成衣铺缝衣裳,你自己也缝一套,挑你自己喜欢的式样。”

    小丫头兔亭在一边睁大眼睛看呀看,张原注意到她了,笑道:“把兔亭也带上,她眼睛滴溜溜转呢。”

    张母吕氏笑了起来,打量了儿子两眼,说道:“张原,你也去缝两套新衣,你去年的衣裳都有些短了,这回是去姐姐姐夫家,要穿得光鲜些,小武也去缝一套,小武也要跟去的。”

    翠姑过来道:“少爷,饭菜备好了。”

    张原还在用饭,商氏管事来了,躬身道:“张公子就出考场了吗,我家二老爷让小人来问问张公子八股作得顺利否?”

    张原道:“多谢商二兄关心,本次县试还算顺利。”

    那商氏管事喜道:“那就好那就好,二老爷和大小姐都挂念着呢,小人这就回去报喜。”

    张原笑道:“报喜还早,等揭晓放榜后我再来会稽拜见商二兄。”

    商氏管事道:“还有一事要报知张公子,我家大老爷已从京中派人来,要接大太太和景兰、景徽两位小姐进京,二老爷要送她们到杭州,再从坐船走运河入京,就等张公子县试揭榜后就启程。”

    张原道:“好,我知道了,到时我会来相送。”

    商氏管事走后,张原便与穆真真、伊亭、兔亭、武陵去十字街成衣铺缝制新衣,五个人七套衣服,共费四两五钱银子,张原那两套春衫最贵,一套是天青色、一套是柳青色,都是上好的湖罗绸衫。

    傍晚时张原又去西张见族叔祖张汝霖,将县试的两篇制艺背诵给张汝霖听,张汝霖欣慰道:“县试中这样的佳艺是很少有的,不知侯县令会不会拔你为案首,也许他考虑避嫌置你为第二,这也无妨。”

    张原又说了待放榜后就要去松江府青浦县为姐夫陆韬祝寿,张汝霖皱眉道:“四月上旬就是府试,你赶得回来?”

    张原道:“陆姐夫寿诞是三月初七,族孙初九就从青浦返回,三月底一定能赶回来的。”

    张汝霖点头道:“那好,路上小心谨慎,你还要去求侯县令开具一张路引,虽说现在路引检查不严,但有路引就会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待明年你有了生员功名,那时大明天下就任你游了。”

    洪武祖制,里甲百姓离家百里以外就需要向官府申请路引才能出行,而有生员以上功名的就不受这个限制。

    ……县试那天侯县令对张原说是三曰后就会发案放榜,但两千五百多名考生的五千余篇八股文三天时间他一个人哪里看得完,起先还两篇都看,后来只看“国有道不”那一篇,若文理不通,第二篇也就懒得看了,直接黜落,再后来只看头篇的破题和承题,当然,侯县令对阅卷还是很认真的,他让孙教谕和朱训导二人把那些被他黜落的考卷再看一遍,不要因他的疏忽而遗漏了人才,如此,直至二月十五曰上午才发出案来,共取了四百零八名,差不多就是五取一,县试录取并无名额限定,只要文理通顺就取上,多录取几个没关系,反正又不费县衙一分钱,也就是登记一下名册而已――二月十五这曰上午,张原家来了一位远客,名叫陆大有,就是张原姐姐张若曦派来接张原去松江的陆府家人,四十来岁,颇为干练,以前跟随陆韬、张若曦夫妇来过山阴多次,见到张母吕氏,磕头问安,呈上少奶奶张若曦的家书,张母吕氏甚是欢喜,说道:“张原就等县试放榜呢,放了榜他就准备动身了。”

    这边正说着县试放榜的事,就听到张定一从竹篱门外一路叫着跑进来:

    “放榜了,放榜了,介子哥中了,介子哥中了,名字正正中中。”

    张原对母亲道:“儿子去看看。”大步奔出,虽说通过县试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现在听到放榜的消息,还是感到兴奋。

    张原问:“定一,我中的是第几名?”

    张定一道:“这我不知道,反正是中了,我看到介子哥的名字写在正正中中,就赶紧跑来报喜了,有赏钱是吧?”

    张原笑着让武陵给张定一几十文钱,他自己迈开大步向县衙跑去,来到县衙前广场,就见旌善亭前围了好几百人,不断有人叫着“某某中了,某某中了”,人太多,张原挤都挤不过去,便高声问:“张原中了没有?”

    “刷”的一下,那些争看县试案榜的人头一齐转过来,认得张原的便大叫起来:“张案首,张案首来了!”

    “快让开,让张案首来看看案榜。”

    张原听到这些人称呼他张案首,心知侯县令还是不避嫌取了他为案首,自然很是快活,虽说县试只求通过,但谁没有争第一之心?

    张原好象有辟水珠一般分开人潮走到旌善亭边,只见一块大木牌上帖着一张大纸,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人名,榜式为圆圈形,呈顺时针方向排列,一圈绕一圈,圆圈正中那个名字写得格外大,正是“张原”二字,这就是癸丑年山阴县试的案首――几班吹鼓手闻风而动,其中一班抢到了张原,簇拥着张原吹吹打打就往张原家里去报喜,张原走不脱,无奈地想:“怎么中个县试都要报两次喜啊,下次我绝不放头牌就出来,在考棚里多待一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643 27644 27645 27646 27647 27648 27649 27650 27651 27652 27653 27654 27655 27656 27657 27658 27659 27660 27661 27662 27663 27664 27665 27666 27667 27668 27669 27670 27671 27672 27673 27674 27675 27676 27677 27678 27679 27680 27681 27682 27683 27684 27685 27686 27687 27688 27689 27690 27691 27692 27693 27694 27695 27696 27697 27698 27699 27700 27701 27702 27703 27704 27705 27706 27707 27708 27709 27710 27711 27712 27713 27714 27715 27716 27717 27718 27719 27720 27721 27722 27723 27724 27725 27726 27727 27728 27729 27730 27731 27732 27733 27734 27735 27736 27737 27738 27739 27740 27741 27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