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在杭州,张萼在北关街市看到有户人家养金鱼,五条小金鱼色彩斑斓可爱,他就要买,人家不卖,他硬是出到三十两银子买下,万历年间三十两银子若按米价来算相当于四百年后的人民币两万五,在乘船回绍兴途中,五条小金鱼陆续都死了,死一条丢一条,张萼毫不可惜――

    张葆生花五十两银子买下的宣德铜炉,张萼拿出来把玩,嫌铜色古旧不甚光亮,要放在炭火中烧炼,不料就烧化了,也只翻个白眼,若无其事――

    烧坏宣德炉是少年张原亲眼所见,以前的张原整天跟在这个比他大半岁的族兄屁股后面转,对张萼出手的豪阔极是羡慕,恨不能生于西张富贵之家――

    张原的母亲吕氏虽然宠爱张原,但家境如此,不能和张萼的母亲王夫人比,张萼要多少银子给多少银子,张原的母亲每月只给张原六钱银子零花,按说六钱银子可供三口之家半月温饱,也不算少了,但张原跟着张萼这个纨绔子弟厮混,自然觉得半两多银子实在是太寒酸了――

    “少爷,我们先回去吧。”

    小奚奴武陵过来扶张原,武陵有点怕那个张三公子,那家伙喜怒无常的,以前也常捉弄张原,还有一次莫名其妙打了武陵一个耳光,却又丢给武陵半两碎银,说是赈灾银,然后大笑而去,武陵虽是家奴,又得了半两银子,可还是感到屈辱。

    张原“嗯”了一声,手搭着武陵肩膀刚走出石拱,就听到桥上一个鸭公嗓子叫道:

    “原来是介子,听说你眼睛有病,我却一直没空来看望你,莫怪莫怪,现在眼睛好点了没有?”

    这人一边说话,一边快步转到桥下来,身后跟着一片杂沓的脚步声,笑声嗤嗤,香气袭人,是“可餐班”的那一群声伎,都是十四、五岁的俊美少年。

    鸭公嗓子就是张萼,十六岁的张萼早已进入变声期,说话声音低沉嘶哑,不大好听。

    张原站定了,答道:“好多了,多谢三兄关心。”

    张萼摇着竹骨折扇,眼睛眯缝着上下打量张原,对张原戴着的青布眼罩很感兴趣,问:“介子,鲁云谷说你这眼睛会不会瞎掉?”

    张原答道:“不会。”

    张萼道:“那不好玩――”

    可餐班那群没心没肺的少年声伎笑声不绝。

    “好玩?”在一边扶着张原的小奚奴武陵撇撇嘴,心道:“那你怎么不把自己眼睛弄瞎!”

    张萼道:“瞎了其实也没什么,可餐班不就有个瞽师吗,弹的三弦那可是一绝。”

    见张原没吭声,戴了个眼罩就好象有点莫测高深了,便靠近道:“介子,让我看看你眼睛,能不能好我一看就知道。”伸手就要摘张原的眼罩――

    张原退后一步。

    武陵忙道:“三公子,我家少爷眼睛不能见光,鲁名医吩咐了的。”

    张萼倒不是那种粗蛮之辈,而且大家都是同宗兄弟,若硬扯张原的眼罩起了冲突也不大好,手中折扇收拢又“刷”地一声打开,对张原道:“介子,摘下眼罩让我看看,我就把这折扇送给你,这可是你很想要的折扇,苏州沈少楼所制。”

    张萼喜欢利诱,喜欢用银子砸人,而且屡试不爽,他不介意让别人占实质上的好处,他要的是别人在他的利诱下改变初衷、屈从他。

    张原略一回想就记起来了,去年有一回张原跟着张萼去西城大观堂游玩,在一家扇铺看到苏州制扇名家沈少楼制作的折扇,张萼当即买了一把,张原虽然很想拥有这样一把名家折扇,捏在手里摇摇摆摆可有多神气,无奈囊中羞涩,只能眼巴巴看着,买不起,沈少楼制作的折扇要卖到二两八钱银子,太奢侈了。

    “怎么样,介子?”张萼催促道。

    张原知道张萼的姓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若是以前的张原,看就看吧,反正摘掉眼罩时他就闭上眼睛也不怕见光,还白得一把好扇子,但现在的张原已经不是原来的张原,貌似神非,不会任人摆布的――

    “不如这样吧,三兄,我与你下一局象棋,你赢了,我把眼罩送给你,我赢了,你每曰找两个人读书给我听,如何?”

    张彩和武陵两个识字不多,要他们两个读书实在是难为他们,错字连篇的,张原自己也听得累。

    ――――――――――――――――――――――

    本来这章想凌晨后更新的,但小道现在不能熬夜,所以先上传了,请求晚睡的书友们凌晨后登录点击、推荐一下《雅搔》,小道想冲新书榜,让更多的读者看到这本书,您的支持非常重要,谢谢。
------------

第五章 名门美眷

    马婆婆对吕氏说张原如今眼睛有病,就应该赶紧订下一门亲事,这是防备个万一嘛。

    马婆婆没有明说的是:若张原眼睛真的好不了,那恐怕就娶不到清白人家的女孩儿了,只有趁现在还在医治、外人尚不知底细时把婚事定下,绍兴张氏是大族,既已定亲再想悔婚诉讼那就得掂量掂量。

    热心的马婆婆指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她向张母吕氏推荐止水巷一户人家的闺女,什么人物齐整、针线女红样样来得,世代务农,家世清白,只要张家多给彩礼,好事应该能成……

    张原实在忍不住了,唤道:“兔亭――”

    小丫头兔亭赶紧上前问:“少爷,什么事?”

    张原嘱咐了几句,小丫头小鸡啄米般点头,便走到太太卧室门边,脆声问:“马婆婆,你夫家贵姓啊?”

    马婆婆一愣,答道:“姓牛。”

    小丫头又问:“马婆婆说的那位止水巷的女孩儿是姓牛还是姓马?”

    马婆婆没提防这小丫头,随口答道:“姓牛。”

    兔亭便小碎步跑回来报告说:“少爷,马婆婆说那女孩儿姓牛。”

    张原点头道:“也姓牛,很好。”

    房间里的张母吕氏便问:“马婆婆,那位牛小姐可是你夫家的亲戚?”

    马老婆子有点尴尬,她本不想这么早就露底细,但既然吕氏已经问起,那也不能隐瞒,笑道:“太太你听老婆子细细说来,那次在大善寺里遇到太太,听说了府中少爷得了眼疾的事,老婆子就想这山阴张氏是书香门第,总不能因为少爷眼睛不好就胡乱娶妻吧,老婆子就想到我夫家那个侄女不错,家世清白,更难得是姓情温柔,府上少爷万一眼睛好不了,那女孩儿也绝不会嫌弃――”

    张原咧嘴无声地笑了笑,心道:“我成了残次品、可怜虫了,就因为我眼睛有病,就要把什么牛姑娘马姑娘塞给我,好象还是恩赐似的,嗯,不嫌弃我,我真应该感激涕零了。”

    就听母亲说道:“我那孩儿今年才十五岁,还不急着议婚,他的眼疾也一定会好的,有劳马婆婆费心了。”

    母亲口气里透着不悦,哪个做母亲的能被人这么说自己儿子啊,好象她儿子就娶不到妻子似的。

    马老婆子显然也郁闷,本来准备好了一肚子委婉说辞,定能说得吕氏动心,不料被一个小丫头两句话问乱了方寸,直接就兜出底来了。

    “是,是,太太说得是,张原少爷的眼睛一定能好的――”

    马老婆子陪着笑,又东拉西扯说了一通里巷琐事,临到傍晚才告辞。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4854 44855 44856 44857 44858 44859 44860 44861 44862 44863 44864 44865 44866 44867 44868 44869 44870 44871 44872 44873 44874 44875 44876 44877 44878 44879 44880 44881 44882 44883 44884 44885 44886 44887 44888 44889 44890 44891 44892 44893 44894 44895 44896 44897 44898 44899 44900 44901 44902 44903 44904 44905 44906 44907 44908 44909 44910 44911 44912 44913 44914 44915 44916 44917 44918 44919 44920 44921 44922 44923 44924 44925 44926 44927 44928 44929 44930 44931 44932 44933 44934 44935 44936 44937 44938 44939 44940 44941 44942 44943 44944 44945 44946 44947 44948 44949 44950 44951 44952 4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