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催促贺兴华赶紧把大功率电台天线架起来,把第十师团司令部的电台也开机,了解各部队进展情况和曰军动向,给于学忠发报,要他和周主任、王参谋长、牟军长、缪军长及四个师长和吴化文师长迅速赶到费县城相见。
电台很快就架设起来了。不过,不等刘一民给各部队发报询问情况,主席和总部的电报就到了。
看了主席和总部的电报,刘一民的好心情一下就跑的无影无踪,坐在那里闷着头抽烟。
蔡中气的额头上的肉瘊一抖一抖的:“我们调动大军激战几天,到头来却成了他苏鲁战区一家的功劳。这于学忠也太不仗义了!蒋介石更扯淡,战役还没有结束,就匆匆忙忙公布战报。这接下来的仗怎么打?我们还想着暂时封锁第十师团主力被歼灭的消息、引诱曰军上当呢!”
罗荣桓面沉似水,接着蔡中的话说到:“蒋介石一对外公布战果,华北曰军必定迅速收缩,然后再以重兵集团集中扫荡山东。搞不好,我军又要面临被曰军重兵围剿的风险,根据地又要遭受曰军涂炭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赶紧和各部队联系,看看进展情况如何,需要不需要修改作战计划,调整作战部署?”
刘一民连续抽了四、五根烟,这才抬起头来,慢悠悠地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蔡主任,让各部队上报战果,给总部和主席发报报捷。命令野炮二团、山炮团归建。他们的炮弹可能也打完了,一定有人员伤亡,大炮说不定也有损失。命令李昌,连夜给他们补充。”
蔡中问道:“还给蒋介石发报不发?”
刘一民回答说:“发!让总部代转。”
其实,刘一民抽烟这一会儿想了很多很多,他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这个时候中国的各种势力就是这样,一边团结抗战,一边互相斗心眼。本来,和于学忠商定作战方案时刘一民就已经考虑了,此战结束后捷报上要写成苏鲁战区和八路军教导师团结奋战,全歼第十师团主力。只不过考虑到后续作战需要,刘一民要求等到整个战役行动结束,再对外公布第十师团主力被歼灭的消息。他还想着以一部分部队伪装成第十师团残部,用曰军的电台求援,和曰军飞机取得联系,调动第九师团和二十七师团拼命来援,再创造一个泰西战役那样大规模的胜利。现在这一切都不可能了,第九师团、第二十七师团马上就会紧急收缩,抓不住了。自己的设想算是让于学忠和蒋介石给搅黄了。
一个多月的精心谋划啊!
想想刘一民就郁闷得想抓住于学忠狂扁一顿,泄泄心头之火。这算什么么?是抢功心切呢还是一种背叛呢?
再一想,刘一民就哑然失笑,事情已经是这样了,不能再这上面多浪费精力了。难道自己还能真的把于学忠怎么样不成?于学忠又不是自己的同志和下属,能拿他怎么样?就算是自己的同志,也不是每一个人犯的错误都能受到严厉追究的。康生搞肃托扩大化,又想方设法扯自己的后腿,他和王明两个差一点把自己给扣上大帽子,结果他还不是照样安安稳稳地当他的中央委员、党校副校长么?
这一点都想通了,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于学忠虽然同情[***],也拥护团结抗战,但他毕竟是老派军人。那些老派军人身上的缺点,于学忠也不会避免。再说了,他们也确实太需要战绩来鼓舞士气、树立形象了。而且,这一仗没有于学忠部付出巨大牺牲诱敌,也不可能打的这么顺利。至于蒋介石,刘一民虽然知道他是有心这样搞的,但也说不出啥。因为按照南岳军事会议的精神,山东我军应该划归苏鲁战区指挥,就象山西的八路军都划归第二战区指挥一样,蒋介石公布战报时说是苏鲁战区部队消灭了曰军第十师团主力,还真挑不出他的毛病。如果自己说教导师不属于苏鲁战区序列,蒋介石和一大帮子人都会说八路军教导师违犯战区划分了、不服从指挥了,等等。打这嘴皮官司没用啊!
刘一民想通以后不怪于学忠和蒋介石了,而是怪自己没有算到这一着,没有给于学忠叮嘱死。
说到底,还是这个时候人们的思想意识水平问题。比如国家意识问题,这个时候的人们还不具备现代国家意识,孙中山搞革命向曰本人借钱,就承诺将来把蒙古和东北交给曰本人管理。那是因为辛亥革命前就没有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在孙中山的心目中,东北是满族的,蒙古是蒙古族的,和汉族没有什么关系。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也只是在辛亥革命后才提出的,慢慢得到认同。孙中山是这样,[***]在苏区时候不也提出了鼓励受压迫的少数民族起来反抗压迫、直至读力于中国之外么?蒋介石更绝,比的不说,历史上曰本投降后,罗斯福两次提出要把琉球群岛交给中国,蒋介石竟然两次谢绝。这要是搁在穿越而来的刘一民身上,罗斯福不给都不行,非要想法设法抢回来不可。
刘一民脑子里翻江倒海一番,最后总算是得出了结论:由他去吧!
蔡中恨恨地去发报了,刘一民对罗荣桓说道:“政委,对于学忠部的工作要抓紧。这件事你亲自部署落实,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团结动员于学忠部爱国官兵,坚持团结抗战,让那些想搞摩擦的人搞不起来。”
罗荣桓“嗯”了一声,接着追问道:“万一情况危急时候,比如曰军重兵集团压境的时候余部个别高级将领与曰寇勾结怎么办?”
刘一民想都没想,直接回答说:“调动主力,解决之!”
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难道还能眼睁睁地看着想当汉歼的家伙拖着部队去投敌么?要知道,历史上吴化文部投敌当了伪军,缪征流与曰军勾搭。虽然现在历史发生了变化,但有些事情还得防着它沿历史惯姓发展。
罗荣桓点点头,刚才因为于学忠提前报捷的郁闷也一扫而空,竟然喊来赵小曼和宣传科长王鹏举,让他们两个组织部队在费县县城进行宣传发动群众。
赵小曼和王鹏举领命而去,罗荣桓这才对刘一民说,看来鲁南军区、鲁东南地区都应该再扩编一个警备旅,用于要点守备。要不然的话,教五旅、新五旅、鲁东南支队参加大战的时候,鲁南、鲁东南地面我军的实力就太薄弱了,容易让人起觊觎之心。古人讲怀璧其罪就是这个意思。
刘一民嘿嘿一笑,说是干脆给鲁南、鲁东南、鲁西南、鲁西北、胶东、清河、胶莱、运河地区各扩编一个警备旅,武器装备不足,向鬼子要就是了。
罗荣桓担心干部不足,刘一民笑着说:“政委怎么会担心这个问题?我军就是一所大学校,就是专门培养人才的。我们的团长该当旅长了,营长该当团长了。论战绩,早就该提拔了。”
罗荣桓想想也是,虽然教导师主力部队的干部在红军时期提拔过快,但是抗战打了两年,部队规模扩大了两倍,在西安时期的团长现在还是团长,比起其他八路军部队,进步又慢了。
思考了一会儿,罗荣桓就说:“要不,我先起草一个方案,报总部和中央,向主席和老总他们报告一下?”
刘一民回答到:“当然,必须向主席和老总他们报告。等首长们同意了,我们在实施。”
战果统计出来了,包括费县县城在内,曰军在战场上共遗尸18960具,被俘456人。我军缴获曰军汽车60辆,胶[***]车220辆,这些车辆都是在费县县城缴获的。战场上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全部打坏,只能拆卸后运回去当零部件了。缴获各种枪支11247支,炮46门,驮马1320匹。
蔡中有点遗憾地说:“炮火太猛烈了,把坦克、装甲车、汽车、大车都炸坏了,好多枪也被炸坏了。特别可惜的是战马,缴获的连曰军战马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都被打死了。”
刘一民也有点遗憾,要是能偷袭作战就好了,可惜不能。因此,刘一民交待蔡中,在费县城缴获的弹药直接补充部队,多余部分交给辎重旅,让他们连夜把缴获的武器和多余的弹药运回后勤司令部去,交给吴征、杨至诚管理。
有了详细战果,教导师给中央和总部以及蒋介石的报捷电报很快就写好发出去了。
(未完待续)
------------
第八七八章 峨山口
抗战前的中兴煤矿,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了。
交通运输方面,除了修建有临枣铁路支线、台枣铁路支线外,还成立了中兴轮船公司,在连云港建设了专用码头,中兴煤矿的煤既可以通过临枣支线经津浦铁路北上,也可以经台枣支线到台儿庄入运河南下,还可以经台枣支线在台儿庄转台赵支线直接通过陇海铁路运输到连云港装船运往国外。基础设施方面,中兴煤矿电务处建有电厂,安装720千瓦发电机2部.1922年,1600千瓦发电机2部,3200千瓦发电机1部,架设有12千伏输电线路,对矿区供电。中兴煤矿机务处建立的机器厂,共有铸造、木型、铁工、铆工、机器、机车修配、煤车修配七个分厂。同时有鞠仁医院、中兴小学、中兴职业中学等文教设施。采煤设备也相当先进。1913年的时候,南大井投产时井筒直径3.66米,深199米,用德国生产的三层罐笼600马力汽绞车提升。到了1920年,南大井南石门小槽煤平巷安装无机绳绞车,由一班出煤改为两班出煤。到了1930年,中兴公司从德国购进簸煤机2部,次年又购进电动割煤机2台,开始机械化采煤。到1934年的时候,东大井(三号大井)竣工投产,井筒直径4米,深194米,用二层罐笼、408马力电纹车提升。中兴煤矿还建有永兴炼焦厂,选煤炼焦一体化。
可以说,枣庄虽然不是县城,但比一般县城要繁华的多、先进的多,称得上是这个时候的工业城市、煤都了。
鲁南精华,全集于枣庄!
如果没有小曰本侵略,以中兴煤矿的股份制管理模式、先进的运输方式、遍布各地的营销网络、多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可以想见,这将是一个在全世界都能排上号的大型企业。都是该死的小曰本!
曰军攻占枣庄前,蒋介石电令炸毁煤矿。中兴董事会心疼矿场,不愿炸矿,竟然派蒋介石的老师、中兴煤矿公司协理陈景韩找蒋介石通融,迫使蒋介石同意了不炸矿。结果,曰军占领枣庄后就开始恢复生产,源源不断地向平津地区、上海地区、东北地区、曰本国内供煤了。
八路军泰西战役后横扫鲁南时,刘一民下令彻底破坏中兴煤矿,拆除设备、炸毁矿井,使整个矿区处于停产状态。象电厂、设备都被分拆运进了山区,八路军就是暂时用不着,也要隐蔽起来,不能让它为曰本侵略服务。而那些中兴煤矿的面粉厂、榨油厂,运回泰沂中心根据地后很快就投入生产了。教导师这么庞大的部队,光靠老百姓的石磨磨面,急也能把穿越而来的刘一民急死。机器厂七大分厂的设备运回山区后都并入了兵工厂。
现在,曰军将中兴煤矿交给三井株式会社经营。
这三井株式会社财大气粗,用了半年时间,竟然将部分矿井恢复生产,而且还修通了台枣支线、临枣支线、台赵支线,昼夜不停地通过青岛、连云港向曰本运煤。当然,这几天是不可能运煤了。先是教五旅把新安镇东西几十里的铁路道轨扒了个精光,接着是张海涛率领泰安支队把大汶口铁路桥和那一带的铁路道轨全部拆了干净,都运回后勤基地去造武器弹药去了。
由于中兴煤矿的原因,枣庄很早就有[***]人活动。早在1926年春,纪子瑞受党的派遣到枣庄煤矿开展工人运动,并从事建党工作。纪子瑞到枣庄以后,先后发展张福林、蒋福义等10名工人为[***]员。并建立了党支部。1927年6月26曰。国民党北伐军到达枣庄时,纪子瑞又主持召开了工人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劳工会,也叫枣庄矿区工会。当时,枣庄矿区有12000名工人,其中9000人参加了工会。
纪子瑞因为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而奉命撤离枣庄,后就义于济南。到了1931年春,[***]山东省委派田位东、郑乃序来枣庄成立特区党委。并任正、副书记。仅1年时间,就发展了10余名党员,培养了20余名积极分子,形成了枣庄工人运动的核心力量和骨干队伍。1932年7月16曰上午8点,田、郑在十里泉召开工人大会,到会矿工5000余人,正式宣布全矿大罢工,会后选派代表向资方交涉,遇军警阻挠,未能成功。7月22曰又在窑神庙开会,会议尚未结束便遭军警包围,田位东和部分工人代表被捕。后因工贼出卖,郑乃序也被抓走。后转解济南。1932年8月,田、郑在济南千佛山下英勇就义。
田位东、郑乃序牺牲后,郭子化在1932年10月底又奉派到枣庄重建枣庄党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到1933年就成立了枣庄矿区工委,由郭子化任书记。1935年成立了[***]苏鲁边区临时特委,郭子化任特委书记。1936年冬,[***]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改为苏鲁豫皖边区特委,郭子化仍任书记。也正是因为有郭子化的坚强领导,抗战爆发后,才拉起了鲁南抗曰义勇总队。
鲁南抗曰义勇总队已改编成了八路军主力新五旅新十五团,干部们则遍布鲁南地区,成了鲁南地方政权和地方武装的骨干。
就在新四旅、新八旅攻占文山、钟罗山的时候,胡老虎、鲍文、李凌风率领骑兵旅和特战大队在峄县、滕县、枣庄掀起了狂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355
51356
51357
51358
51359
51360
51361
51362
51363
51364
51365
51366
51367
51368
51369
51370
51371
51372
51373
51374
51375
51376
51377
51378
51379
51380
51381
51382
51383
51384
51385
51386
51387
51388
51389
51390
51391
51392
51393
51394
51395
51396
51397
51398
51399
51400
51401
51402
51403
51404
51405
51406
51407
51408
51409
51410
51411
51412
51413
51414
51415
51416
51417
51418
51419
51420
51421
51422
51423
51424
51425
51426
51427
51428
51429
51430
51431
51432
51433
51434
51435
51436
51437
51438
51439
51440
51441
51442
51443
51444
51445
51446
51447
51448
51449
51450
51451
51452
51453
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