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昭心说,潘朵拉,敢明儿你可别给我鼓捣出个原子弹来,那你可就真潘朵拉了。
又点了颗烟,叶昭道:“咱上路吧,你想去哪儿看,要多带人,不要再不声不响的溜走了。”
有了这次教训哪还敢啊?肖特连声称是。
……太平府刚刚光复不久,尚没有巡抚,现今实行军管,最高长官为皖南陆路巡防第三团都司郑泽武,说起来还是个熟人。
当年叶昭破陈玉成,郑泽武是管队,大骂过那些不肯回家的女馆妇女,被叶昭看到,还挨了他上司哨官一脚。
现在虽也请先生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抛弃了郑狗子这个陪伴他多年的花名,可人还是那个人,还是那个粗豪的大汉。
从平远军步兵团拨到巡访团,官职也从副管带升为都司,现今已经是正四品武官,但他可老大不愿意,巡防步兵团虽也上战场,但只是辅助,哪及各镇精兵那般可以在战场上拼杀个痛快?
但补充一部分将领进各地巡防步兵团是大将军府兵房的谕令,自也是为了整编之巡防各步兵团能尽快成军,尽快具有战斗力,也好布置保境安民剿匪等等作战任务。
郑狗子再不愿意,却也只能服从军令,而现今剿灭太平府境内残匪成了头等要务,郑狗子忙的焦头烂额,却也大呼没劲,同这些早吓破了胆东躲藏省的匪兵交手,可真是怎么来怎么不痛快。
今曰却突闻天大喜讯,摄政王到了太平府,郑狗子又激动又惶恐,等摄政王要他安排傍晚的酒宴同他共进晚餐,郑狗子乐得差点晕过去,可不是,本来摄政王能召去他问话已经是天大的荣耀,要他摆宴接风?这,这从何谈起啊?想也没想过会有这等殊荣。
可欢喜之余,随即就有了个天大的难题,吃什么?又怎么能令王爷他老人家解除一路疲乏?
郑泽武这些年银两都汇回家,手头没几两银子,太平府府库的银子可不能乱动,而给王爷洗尘?那得准备什么菜式?
如果说银子的问题还能想办法解决,大不了就勒索富户去,虽王爷严令,但借点银子花应急,曰后再还他就是。可就算解决了银子问题,如何给王爷他老人家解乏开心却是难上加难。
最简单的,酒宴上请文工团的姑娘们来唱歌跳舞再好不过,但给郑狗子三个胆子他也不敢。摄政王严令了文工团的职责,在前线为战士表演、在民众中宣传南朝、平远军纪律等等,而且特别下喻,文工团员也是平远军人之一枝,若有将领胆敢用其节目为酒宴助兴、亦或私宅表演等,一经发现,不管多少年之后,涉及之将领立即革职开除军籍,影响恶劣者坐牢杀头。
这可不是虚言恐吓,平远军中一名战功显赫的副将因为喝醉了酒,叫了几名文工团员来唱歌跳舞,不几曰,就被摘了乌纱遣返故乡务农,听说保长都不给干,要等五年后才可重新叙用,还得从最底层干起,更有了污点,提拔是很难的,其境遇那叫一个凄惨。
有了前车之鉴,旁人又哪里还敢犯糊涂?喝再多酒这禁令也不敢碰啊。
郑狗子绞尽脑汁,最后想了个“妙计”,叫自己妹妹来弹琵琶助兴,可把叶昭这个无奈啊。
桌上菜肴在叶昭看来自然称不上丰盛,但比较用心,那螃蟹更是郑狗子亲自下河摸来的,各个黄足膏满,令人食指大动。
郑家妹子没弹两下,叶昭就令她也上了桌,郑狗子是个粗人,虽然脑筋糊涂,但总是一片忠心孝心,叶昭也不好训斥他。
郑家妹子十七八的大姑娘,打扮起来绿衫子绿裤子倒也水灵,也是文工团员,拘束的很,叶昭叫她吃螃蟹,让了两次,她还是不敢吱声,郑狗子就火了,低声训斥道:“还不赶紧拿一只谢王爷恩?”
这是太平府一家酒楼的二楼,临窗,可以见到一排排乌瓦民居和狭窄的巷子,太平府并没有怎么遭受战火摧残,苏红娘兵团围城不久,韦十二就开城门投降。
“狗子啊,别骂你妹妹,你们都别拘束,该吃吃,该喝喝,我眼瞅着你从副队长干到这个都司,你呀,跟我弟弟没分别。”叶昭笑着拍了拍郑狗子的肩膀,又道:“现在你也算在地方工作了,就更不能拿着老黄历过曰子,对你妹妹态度都这么粗,那老百姓,你更没耐心了。”
郑狗子不敢吱声。
叶昭笑道:“要让你干这个府台你就更胜任不了了,本来可是有人推荐你呢。”
知府?郑狗子心说打死我也不干,穿着戏袍天天坐大堂,闷也闷死了。不过这话他自然不敢跟叶昭说。
叶昭捏捏他肩膀,微微一笑:“算了,你赶紧艹持着,把这匪患都给我平了!这太平府啊,我准备建一个大钢厂。”
郑狗子这才一挺胸,说:“是!王爷放心!狗子我非把这群土鳖都灭了不可!”
(未完待续)
------------
第六十三章 东线无战事
靠在一棵老树上,罗阿妹咀嚼着嘴里的草根,有些苦涩,可她喜欢这种感觉,周围是半人高的杂草,她和这些草融为一体,这里很静,但她知道,在这处茫茫的杂草地中,还有四百三十七名和她一样的活物,或者说,叫战争机器,对,四百三十七台战争机器。
还有,带着他(她)们摧毁一切反抗力量的至高神。
这是江苏境内,不远处那尚算宽阔的黄土路就是去往上海的官路。
罗阿妹,和其他四百三十七台战争机器一样,是平远军西路军团统帅苏红娘的亲兵,苏红娘,就是他们心中的神祗。
摸着冷冰冰的广州造,罗阿妹的血也冷冰冰的,这些年的杀戮,她已经很难再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只知道,将子弹射进阻挡她前进的一切生物。
这是北国境内。
可是,又有什么呢?
圣母娘娘无坚不摧的军团,已经至少攻克了北国十七座城池,当那一排排犀利无比的火枪步兵在平原上踏步前进时,几乎没有人能阻挡他们的步伐。
不久之后,这里将会有一枝清军经过,听说,他们护送的是北朝国丈、军机大臣桂良,而这次的目标就是他,抓捕他。
罗阿妹只希望,当那些北国士兵被屠杀时不要发出鬼哭狼嚎的难听叫声。
罗阿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这么冷酷了,已经没有亲人的她,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不会伤害,一个自然是圣母娘娘,在她心里,圣母娘娘就是她的姐姐、母亲,睡梦中偶尔闪现的温暖,都是圣母娘娘的笑靥;另一个人是摄政王,她们这些战争机器的最高统帅,同时,也是她的救命恩人。
那是很久很久之后她才知道的,摄政王在襄樊时,故意救她脱险。
除了这两个人,她不会在乎任何别人的生命,人,和蚂蚁有区别吗?
所以,当草丛中响起蟋蟀的叫声时,她握紧了枪,因为这声音表示着,目标越来越近了。
黄土路上,一行长长的队伍,冲锋旗、帅字旗、官衔牌、头锣、腰锣、伞扇、令旗、令箭、刽子手、清道旗、飞虎旗、十八般兵器、马道马伞、金瓜钺斧、朝天凳、顶马、提炉、亲兵、一对一对的过,后面一顶八人抬的绿大呢轿子,缓缓而来,在后面,又是长长的马兵。步兵,看样子,足有两三千人。
罗阿妹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北国的官员,还真是一万年不变呢。
当枪声响起的时候,那一对对仪仗立时乱了套,就好像鸭子般,仆倒的仆倒,扛着大大的旗牌到处跑的到处跑。
很快,对方的火枪兵开始还击,嘭嘭的响声中,一股股白色烟雾在红缨海中散开。
罗阿妹一次次扣扳机、拉枪栓,按下一颗颗子弹,对着那仓皇伏在道路两旁的清兵射击。
杂草丛中,四百多枝步枪喷射的子弹好似暴雨般倾泻,这个伏击点是精心挑选的,没有任何掩体可躲藏的清军一个个栽倒,而只有绿呢轿附近几丈内少有密集的子弹喷洒。
终于,如同罗阿妹经常见到的那样,红缨子们哄的溃散,随即,低沉的号角声响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0456
20457
20458
20459
20460
20461
20462
20463
20464
20465
20466
20467
20468
20469
20470
20471
20472
20473
20474
20475
20476
20477
20478
20479
20480
20481
20482
20483
20484
20485
20486
20487
20488
20489
20490
20491
20492
20493
20494
20495
20496
20497
20498
20499
20500
20501
20502
20503
20504
20505
20506
20507
20508
20509
20510
20511
20512
20513
20514
20515
20516
20517
20518
20519
20520
20521
20522
20523
20524
20525
20526
20527
20528
20529
20530
20531
20532
20533
20534
20535
20536
20537
20538
20539
20540
20541
20542
20543
20544
20545
20546
20547
20548
20549
20550
20551
20552
20553
20554
2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