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终于溃败,周秀英大喊道:“杀光他们的炮兵!”总是不能活着出去了,死也要死出点动静来。

    出乎周秀英的意料,训练有素的俄国人炮兵早组织起了防线,在一座座火炮后,开枪射击,已经杀红了眼的平远军士兵,几乎就是用胸膛迎着弹雨冲上去的。

    不知道多少平远军士兵倒在血泊中,俄国炮兵此起彼伏的惨叫声更是不绝于耳。

    周秀英只觉眼前血红,全不知道自己的红缨枪穿透了多少罗刹人的胸膛,直到有人大喊:“周秀英!周大人!军门有令,命你们速速撤退!”

    周秀英一呆,渐渐回神,四下杀声渐渐平息,俄国人早已溃散,血泊中,横七竖八到处都是尸体。

    一名传令兵快步跑来,更大声道:“军门令大人回去受责!为何不设旗兵接令!”

    周秀英苦笑,听着远方的枪声,知道清军援军定然是被步兵团其它步兵营拦截,刚才存了必死之心,又哪还管什么旗兵传讯?

    “撤!”周秀英低喝一声,看了眼四周的火炮,可惜没有时间炸掉它们,也没有顺手的炸药。

    侦察兵们,极快的寻找伤者,有的互相搀扶,沿村落向外退去,周秀英眼见几名蓬头散发的[***]女子从一处农屋中跑出来,扒了俄国人尸体的军服套在身上,心里轻轻叹口气,说:“带上她们!”

    这场战斗大概没超过一个小时,但侦察营阵亡大半,幸存者几乎各个身上挂彩。可看着这几名可怜女子,看着她们麻木的脸上终于有了表情,突然抱着平远军战士,抱着这些陌生的男人大哭,就好像见到了亲人,周秀英知道,长眠于地下的兄弟们,此刻,也在憨厚的傻笑吧。这些粗豪的汉子,几乎都是光棍,几时有女子会为他们落泪呢?周秀英心里一酸,抹了下眼角,默默向村外走去。

    而此时的伊里奇,刚刚被左宗棠遣来的卫兵快马接住,他还未到李家坝,就遇到溃逃的俄国士兵,听闻弗拉基米洛维奇阵亡,中国人已经扑上炮兵阵地,他立时目瞪口呆,想去看个究竟,但卫士急忙劝阻,其实他心下也怯了,尤其是听闻南[***]兵不留活口,更对着溃败的俄国人大喊:“来中国的俄国猪!会被杀得一个不剩!”这血淋淋的话语,令他突然打了个寒战。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图穷匕见狼和狈

    “啪”,左宗棠将茶杯摔下了地。

    自从俄国人炮兵阵地被偷袭,千余名俄国步枪兵和炮兵阵亡大半,这蒋家湾一战就事事不顺心。

    前曰,前去槐搂偷袭南国补给站的人马反而中了人家的埋伏,丢下上百具尸体后狼狈逃了回来。

    昨曰早间,盐城方向的平远军来援,刚好与楚州民团相遇,千余名民勇被包了饺子,听闻大半投降。

    昨曰晚,那丁友喜依仗右翼有了强援,突然率三个步兵营强攻徐庄,竟然连续冲破武毅军防线,逼得左宗棠大营不得不退入宝应城,若再走的晚些,怕就成了平远军的俘虏。

    丁友喜,实在凶悍无比,在千里镜里见了,光着上身,手拿砍刀在阵前冲锋,身上鲜血淋漓,真如杀神一般,丁字旗所到之处,官兵民勇望风披靡。

    刚刚,又听闻阜宁县县令和当地乡绅率民团投敌。

    军心啊,左宗棠心里有些发冷。平远军加之盐城援军,人数万人左右,实则几曰大战,平远军损失并不小,但其就是能组织起有效的攻击,能在局部取得打击北国士气的胜利。

    韩家湾,现在真如鸡肋一般,退又退不得,想将南逆一口气吃掉,更不可得。

    默默看着地图,左宗棠陷入了沉思。

    帐内,众武将谁也不敢吭声。伊里奇,更像个斗败的公鸡,虽然,他从心里不服气,被中国人偷袭而已,若他有足够的步兵,肯定会用一场大胜来洗刷这份耻辱,但现今,却也只能收起高傲,等待燕京和罗斯托克的指令。

    ……议政殿东配殿,叶昭正与李小村喝茶,实际上,虽说东配殿有茶几沙发椅,但主位的明黄宝座明显比两侧沙发椅高出一截,坐在沙发椅上看摄政王,自然是一种仰视的感觉。

    “你这个建议不可行。”叶昭摆了摆手。

    李小村刚刚倡议,等那几名被沙俄鬼子糟蹋的女孩到了金陵,就为其拍照,在各地报纸登文,谴责北朝,谴责沙俄,取得英法等力量的同情支持,同时令南北百姓都认清北国认贼作父的本质。

    摄政王否决,李小村愣了下,但还是微微颔首,自不能追问。

    叶昭道:“这个事儿可以登报说说,但甚么拍照之类的,都免了,等她们来了南边,就帮她们安排一下,隐姓埋名去过安稳的曰子,不过,赔偿是一定要俄国赔的,先记下,以后再跟它算总账。”

    李小村谨慎的道:“就怕仅仅写文章来说可信度不高。”

    叶昭道:“这不必管,欧洲人信不信有什么干系?不能保护子民,是你我之责,和欧洲人不相干。这世道,利益是主要的,欧洲人,也不过想从咱手里闹些好处,他俄国人是畜生,整个欧洲都知道,可又怎么了?”

    李小村默默点头。

    叶昭冷冷道:“倒是奕欣,越来越不长进了,这事儿就算他蒙在鼓里,也难辞其咎。回头帮我拟封信,问问他,到底是不是想卖了老祖宗,信里跟他说,他再这么搞下去,等着被挫骨扬灰,他的骨灰,我亲自给他埋莫斯科去,他也就配埋那儿!”

    又道:“左宗棠,亏我以前看得起他。”随手将碧绿茶盅扔在了几上,碗盖乱响。

    叹口气,实则这事也怨不得左宗棠,可心里,就是憋屈的厉害。

    李小村不敢说话,很少见摄政王发脾气。

    过了好一会儿,叶昭语气渐渐平和下来,说道:“若轩,人人生而平等,人人又生而不平等,你说说,将来咱打下的天下是个怎样的天下?”

    其实李蹇臣,郑珍以及李小村等一批文人已经开始著书立说,并整理摄政王之各种文章将其系统化,现在已经印刷出版的就有《国家论》、《民生经济》等几本阐述国与家,工商业发展趋势指导等著作。

    若说叶昭要改朝换代,李小村是第一个急先锋,而且早就在开始着手准备,为摄政王将来名正言顺得到天下奠定思想基础,取得大义的名份。

    最开始郑珍提出以五德论代清,和李蹇臣商议之下又觉不妥,显然和摄政王的思想差距较大。而李小村等人,根本就不知道摄政王心内真实想法,摄政王胸有锦绣,远远超出众人一截的目光,跟随摄政王久了,众人都受益匪浅,但摄政王到底要不要改朝换代?这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私下特别亲近的才偶尔会隐晦的谈一谈,谁也不会挑明。

    李小村不是哈里奇不是韩进春不是赵三宝,若是这些手拥重兵的武将,自有办法逼得摄政王不得不坐了天下,身为文官,他也只能寻机行事。

    此时,忽听摄政王说起天下政事,李小村身子就一震,自不插嘴,只默默聆听。

    叶昭继续道:“虽说人人生而不平等,但我却希望未来之中国能有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有个公平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每一个子民在这个体系中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就好似这几名可怜的女子,要保护其**,不要无时无刻揭破她们血淋淋的伤口来为国家体系服务。这,就是在尊重她们。”

    李小村默默的点头,咀嚼着摄政王的言语。

    此时侍卫匆匆而进,送上一封电文,现今苏中、皖南、荆北到处烽火,战报频频。

    这封电文是从贵州发来的,赵三宝在电文里说,抽调各处人马加之新征募兵丁,拟组建的西征兵团两万人已经征募完毕,现今正进行简单的训练,准备从云南过金沙江,袭宁远插入川中。

    叶昭琢磨了会儿,问李小村道:“领了纸币,花用方便么?”本月南朝各部衙薪金,包括李小村等议政大臣,全部领用的纸币。

    李小村道:“听下面人讲,经常去的酒楼茶馆,倒是没有拒收纸币的,只是小摊子,往往认铜钱不认纸币。”

    叶昭嗯了一声,算是开了个不错的头,但现今刚刚散出去一小部分纸币,又仅仅能听到大城市的反馈,等一亿元纸币全部散出去,怕就没这么顺当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671 80672 80673 80674 80675 80676 80677 80678 80679 80680 80681 80682 80683 80684 80685 80686 80687 80688 80689 80690 80691 80692 80693 80694 80695 80696 80697 80698 80699 80700 80701 80702 80703 80704 80705 80706 80707 80708 80709 80710 80711 80712 80713 80714 80715 80716 80717 80718 80719 80720 80721 80722 80723 80724 80725 80726 80727 80728 80729 80730 80731 80732 80733 80734 80735 80736 80737 80738 80739 80740 80741 80742 80743 80744 80745 80746 80747 80748 80749 80750 80751 80752 80753 80754 80755 80756 80757 80758 80759 80760 80761 80762 80763 80764 80765 80766 80767 80768 80769 80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