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
------------

第四章 银子

    天津登福来酒店豪华套房,当威尔斯见到叶昭,正脱帽行单膝礼的时候,叶昭大笑着走过去,给了他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

    “皇帝陛下,您卑微的奴仆向您问好。”威尔斯还是把准备了很久的说辞恭敬而小心的说了出来。

    现今之威尔斯,只怕是除了各国皇室外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依靠叶昭的先知先觉,种种部署,他现今身家已经暴涨了数倍,就在正在进行的美利坚战争中,威尔斯同样大发战争财,早早就在美国建造的兵工厂以及各种战略物资商行疯了般捞钱,这且不说,依靠南北战事准确的情报炒卖黄金更是获利颇丰。

    当然,每次这些盈利,都会有叶昭的六成。

    威尔斯几乎每晚都会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指引自己前往东方上海,认识了东方神奇的皇帝,现今他更是自认为东方皇帝的代理人,因为这十年来,他深深知道,有这位东方君主站在他背后,商场上,他就会无往而不利。

    不说其它,通过东方皇帝对中国南北战争中最准确的情报,他在伦敦股市,吞并了多少与东方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公司?还有中荷之战,中国皇帝对荷兰宣战前一个月,就给他发了密电,令他比欧洲所有人提前一个月知道中国将向荷兰开战,而且,以他对中国皇帝的认识,对这场战争,他也深信中国人会胜利。

    不但提前一个月就有所准备,中国对荷兰宣战的消息传到欧洲时,也没有多少欧洲人相信中国会在东印度群岛击败荷兰,这使得威尔斯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部署,中荷战争结束时,他已经通过炒卖荷兰各东方贸易公司的股票赚取了近百万英镑。

    尤其当荷兰舰队在中国水师面前不堪一击、中国人步兵登上了爪哇岛的消息传来时,荷兰各东方贸易行以及与东方贸易相关的公司股票几乎变成了白纸,人人都以为荷兰会最终失去东印度群岛,但威尔斯全力收购,等中荷条约达成,转手卖出,那一瞬,他只觉得任何财富也不过是数字而已。

    中国大皇帝,就是点石成金的那位魔法师,甚至令他觉得自己能将整个伦敦踩在脚下。

    而这两年来,在美利坚,威尔斯赚取了超过两百万英镑,成为最能发战争财的商人中第一位,第二位,则是美国人摩根。

    在英国,他是神秘的伦敦首富,甚至维多利亚女王都曾经感到好奇,想约见他。但在东方皇帝面前,威尔斯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自己是中国大皇帝在欧洲的代理人,没有中国大皇帝,就没有他在欧洲上演的一切商业奇迹。

    听到威尔斯自称奴仆,叶昭就笑道:“我们是朋友,是伙伴,不是吗?”

    虽然与威尔斯相识时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但可以说,没有威尔斯最初的帮助,叶昭就绝没有今天,威尔斯押对了宝,叶昭又何尝不是?

    “我应该去燕京拜见您的,皇帝陛下。”威尔斯还是单膝跪着,充满感情的亲吻了叶昭的手。

    叶昭就一笑,说:“我也刚好想出来走走。”

    坐到沙发椅上,揭过威尔斯递过来的一叠明细表,是这几年胜和行在全球的收益,去掉零头,叶昭这四年的收益是三百万英镑,合银967万两,折合银元1382万银元,折合金则是22吨。

    叶昭微微点头,说:“还不错。”

    威尔斯又道:“我已经全部帮您兑换成黄金。”

    叶昭举起茶几上高脚杯,对威尔斯示意,笑着抿了一口。

    威尔斯忙拿起酒杯饮了口,随即又将一页纸笺呈给叶昭,说道:“您委托胜和行在伦敦和美利坚发行的国债已经成功发售,分五年期和十年期,五年期的利率我帮您压低到3.1%,这是一些笼统的数字,详细资料在那里。”威尔斯指了指墙角,有两名大内侍卫刚刚检查过的小皮箱。

    “好啊!”叶昭笑道:“这国债利率又创新低了,杰克,我敬你三杯。”威尔斯做事实在高效,这次委托他发行的两千万银元的国债,短短数月时间,就已经办妥,利率更是压的极低。

    威尔斯笑道:“这是因为皇帝陛下治国有方。”其实也难怪,本来欧洲资本评估最好的美利坚,现今打成了筛子,可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南方通货膨胀达到了9000%,投资者又哪里还有信心?莫说欧洲投资者,美国资本也纷纷外逃。

    反观中国,同样的战争,但南方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压倒姓优势,借着这场战争,中国南方反而建设了更多的工厂,取得了一系列新科技进步,待等整个中国统一,在没有对手的远东,似乎可以预见一个强大的帝国在崛起,购买中国国债,几乎没有任何风险,除了利率差强人意。但急于将资本逃离美利坚,以及为了使资本保值的资本者们,暂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威尔斯又道:“这部分国债以英镑、银元、金币和黄金的形式汇入贵国财政部,国债到期后,以英镑作为货币支付偿还。”

    叶昭微微点头,其实这次发行的国债,主要是用来偿还欧洲一批到期的欠款和债卷,以及购买欧洲钢轨、机器的款项。

    现今新朝国债,已经即将突破两亿银元大关,削减都来不及呢,自不会贸然举债。

    虽然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国债曾经高达十亿美元,以现今之兑换比例,1英镑合中国银元4.628银元,合美元4.866美元,也就是1银元和1美元的价值相差无几,美国的国债曾经高达十亿银元。

    但中国社会结构和美国不同,中国社会历来自给自足,并不似美国那般和欧洲联系紧密。

    叶昭在欧洲募集的债卷,资金几乎全部是用来与西方交易所用,购买西方物资产品所用,其余半数以上的国债来自民间,严格来说,不过使民间的储备白银流通起来而已,支付给军队、军工、教育等等相关需要政斧投资的行业。

    削减国债,除了循序渐进依靠税收的增长来支付国债外,叶昭准备今年再发行价值两千万银元的货币。

    这就是国家强制货币的好处,严格来说,就是牺牲一部分国民利益获取国家利益,再详细来说,就是牺牲掉南国各类工薪阶层包括地主长工等等的部分利益来使得整个国家获益,使得北方人获益,当然,长远来说,不管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都会因此受益。

    为什么这么说?粗浅来说,在贵金属货币时代,以现今中国来说,对外贸易中白银流进流出基本持平,货币总量可以看作不变,而生产效率却是突然有了质的飞跃,工业产品就不必说了,就算农业,因为化肥和优良种子的出现,产量也比以前有所提高。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应该下滑。

    但现在增加货币总量,加入更多的纸币,产品价格可能反而会略有上升。

    当然,货币总量增加,通过经济杠杆,可以使得全社会分配得到的货币更多一些,要高于物价涨幅,看起来,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了,实际上,强制纸币的发行,使因为生产效率提高而全社会创造的盈余财富,很大的一部分被国家无偿占有。

    当然,这种货币主义的费雪方程式理论是比较武断的,因为它忽略了社会上每个环节的货币流通速度,忽略了整个社会对于不同产品的需求程度。

    而且如果牵涉外汇市场,有国际硬通货币和本国货币流通结算等问题时,货币发行就会变得更为复杂。

    但对于新朝来说,这种理论从总体思路上还是对的,加大货币供应量,依靠纸币的购买力进行各种基础建设、教育投资,尤其是对北方诸省的倾向姓投资,实际上,就是牺牲江南创造的财富来使得北方受益。

    不过叶昭自然觉得理所应当,牺牲掉江南既得利益者一部分利益来使得整个国家获得发展并没有不妥,何况又并没有使他们的银元购买力下降,就算下降了又如何,勒紧裤腰带几年,从整体上,在北方的投资将会带来巨大的回报,最终受益的是中国所有子民。

    琢磨着叶昭就摇摇头,政斧掌握纸币发行权,如果恰逢生产力解放,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很容易就能做到国富,只需将生产效率提高所创造的财富转嫁给国库即可,等南北真正平衡发展,新朝就会处于这样的阶段。

    不过若不是万不得已,自己还是少印纸币为好,宁可政斧赤字累累,也尽量少从民间敛财,维持正常经济秩序,莫造成通货紧缩即可,毕竟随着国内经济规模增大,仅仅依靠白银作为货币流动肯定会出现货币不足的情况。

    现今货币银本位制,怎么发行都好说,甚至采用了中央银行发行直接交给政斧使用的办法。但自己怎么都要慢慢将其规范,不然金银本位制结束之时,这种发行纸币的方法就变得致命,就算如同后世一般,主要由央行发行交由指定的商业银行放贷进入流通市场,也比现今模式更为注重经济规律。

    品了口葡萄酒,叶昭又对威尔斯道:“把我那堆黄金,回头也认购国债,我会令人出票据,你再转给我。”

    威尔斯微笑点头,说道:“我一定会办得很体面、很妥当。”

    叶昭又笑道:“来中国,多玩几天,我就不陪你了。”

    威尔斯道:“皇帝陛下亲手缔造的帝国,我一直极为向往,陛下对这片土地的影响,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所以,我是陛下的忠实信徒。”有时候,威尔斯真的会产生一种错觉,中国皇帝就是无所不能的上帝,这话倒有九成发自肺腑。

    叶昭微笑不语。

    (未完待续)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618 30619 30620 30621 30622 30623 30624 30625 30626 30627 30628 30629 30630 30631 30632 30633 30634 30635 30636 30637 30638 30639 30640 30641 30642 30643 30644 30645 30646 30647 30648 30649 30650 30651 30652 30653 30654 30655 30656 30657 30658 30659 30660 30661 30662 30663 30664 30665 30666 30667 30668 30669 30670 30671 30672 30673 30674 30675 30676 30677 30678 30679 30680 30681 30682 30683 30684 30685 30686 30687 30688 30689 30690 30691 30692 30693 30694 30695 30696 30697 30698 30699 30700 30701 30702 30703 30704 30705 30706 30707 30708 30709 30710 30711 30712 30713 30714 30715 30716 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