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面的所有将领相互看了看,他们了解得并不详细,根本不明白,为什么陈绍会如此着急。不过,既然是陈绍的命令,他们都会支持。他们都相信,陈绍这样做,绝对有足够的理由。
纵观中华帝国发展的历史,陈绍根本没有做过让他们失望的决定,现在,他们依然相信陈绍。
“是。”声音整齐而嘹亮。
陈绍点了点头,压了压双手,开口道:“都坐下吧!现在说说眼前的事情。通往波斯湾的铁路运行得怎么样。”
“还算顺利,只不过随着战争的开始,盟军的小部队是时常进行破坏,虽说对我们的铁路交通影响不是很大,但始终是一个麻烦。”蔡锷回答道。
这条横穿阿富汗和伊朗的铁路,是中华连接波斯湾的重要交通线。中华花了两年的时间勘测,再花了十年的时间建造,可以称得上是施工难度极高的铁路。
这条铁路修建难度,难就难在,中华的新疆到阿富汗这段,出了阿富汗,接下来就简单多了。
铁路通车,不但给阿富汗人和伊朗人带来无数的便利,也带来了许多其他方面的东西。当地人,也十分欢迎这条铁路的出现。阿富汗是因为主权不在阿富汗人身上,而伊朗则是和中华关系不错。
换成后世,现在的伊朗早就加入同盟国向德国宣战了。现如今,伊朗还未做出表态,主要还是因为有中华在后面撑着。
其实,自从陈绍把手伸到海湾地区后,这个地方英法的势力已经一缩再缩了。伊拉克,伊朗宣布独立,英国也失去了和苏联争夺阿富汗的本钱,这些都让英国在这个地方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小。
特别是英国把所剩不多的地盘都交给中华后,在这里,英国人的力量变得更小了。就连沙特阿拉伯也失去了控制,成为独立的国家。
目前英国所拥有的势力,只存在于后世的巴基斯坦(为了方便大家,就写巴基斯坦了,那时候都叫印度,只不过是由穆斯林控制的)地区,而英国人也借着他们在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经常潜入阿富汗和伊朗境内,对铁路展开破坏。
并且,中华在海湾的石油基地,距离英国控制的巴基斯坦并不远,就位于阿曼海旁边的贾斯克。
“必须改变现在的局面,石油的存在意义重大,我们必须保证这条通道的安全。目前苏联人不必要担心,可英美盟军在印度的力量足够对我们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基地构成严重的威胁。”
石油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这点在战争爆发后,尤为明显。陈绍明白,这里面的将领也都明白。
“陛下,如今的贾斯克只有一个步兵师的力量,是不是再从西藏地区派遣一个步兵师过去,加强那里的防卫力量。一万多人的兵力,怎么看都不够。”蒋百里想了想,开口道:“而且那个地方生活着不少华人,他们很多都是石油工人的家属,我真担心,真的有那一天,很有可能会酿成悲剧。”
“现在从西藏派一个步兵师过去,需要多久能够抵达。”陈绍明白蒋百里的意思,其实他也一直在考虑,往那个地方增兵。
“如果是走铁路的话,需要四天的时间。”蒋百里回道。
“那就命令西藏军区抽出一个步兵师的兵力,前往贾斯克,让他们马上动身,五天内,我要看到一个完整的步兵师抵达贾斯克。”下达完这个命令,陈绍还是觉得有些不够,随后便又接着说道:“命令印度洋舰队,立刻前往阿曼海海域。哦,对了,印度洋舰队的海军陆战队是什么规模的?”
陈绍宽回答道:“只有一个团,不过是个加强团,有四千人。”
“好,把这个加强团也给我派过去。”
里面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陈绍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前只是把那里的守军增加到一个师,现在看起来,有增加到一个军的想法,就连印度洋舰队都要调过去。
一点征兆都没有,让他们感到很意外的同时,也都觉得陈绍此举有些紧张过头的嫌疑。
其实陈绍也说不出为什么突然要增兵贾斯克地区,只是每当说起这里时,他总有一种淡淡的危机感,这种感觉来得很突然,就连他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未完待续)
------------
第431章 二十几年中东风云(上)
散会后,陈绍便马上回到了御书房。会议上说到了贾斯克时,陈绍心中的总是泛起丝丝的危机感。这种感觉来得太突然了,就是散会后,这种感觉依然存在。
这使他不得不联想到,美国二十万援军刚刚登上印度,会不会借此进攻贾斯克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这种猜测成真,那就会变得很被动。
一个完整步兵师防守的贾斯克,能支持多久?陈绍心中没有底。所以,他才会在会议上,发出那样的命令。
两个步兵师加上一个海军陆战队加强团,足够守到中华的援军到达,再加上还有一支印度洋舰队,只要不是碰上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守住那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夏梦宇,马上到我这里来一趟。”一到御书房,陈绍一通电话直接打给中华特工头子夏梦宇。
“是。”
军事会议上的内容,陈绍关注的不单单是贾斯克地区。他很清楚,这条铁路的安全还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尽快让这条铁路恢复安全。
中华没有如此庞大的精力,派出兵力据守这条漫长的铁路,因为这太不实际了。荒漠地区,守住一条几千公里的铁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需要庞大的兵力,还需要庞大的经费去维持。为的还只是不让盟军小部队去破坏铁路。
所以,陈绍就需要一个帮手,乐意去帮中华看守这条铁路。既然这条铁路是在阿富汗境内和伊朗境内,那自然而然最好的帮手就是伊朗人和阿富汗人。
作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波斯帝国,伊朗也有着漫长的历史。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
在国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
包括70个民族,5000万人,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92年希(腊)波(斯)战争后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侵,征服波斯全境,从而灭国。
之后,成吉思汗于1219年率军西侵,先后征服了花剌子模、中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杀死花剌子模国王,掠夺大量财物后撤回蒙古本土。1229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二次讨伐花剌子模,杀死国王后返朝。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再次率兵占据伊朗并建立以伊朗为中心的伊儿汗王朝。
波斯帝国之后,也经历过了很多朝代更替,到了近代。
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兰。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
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独立。
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获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
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之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伊朗虽然名义上仍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往昔波斯帝国的辉煌与今日的耻辱形成鲜明对照,伊朗在追求复兴强国的路上必然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而强烈的民族主义又很容易导致极端主义和盲目的排外思潮。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
在1918年2月,一个神秘人秘密面见了伊朗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并给他带来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同时还有一些军事教官。
最终在三年后,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830
7831
7832
7833
7834
7835
7836
7837
7838
7839
7840
7841
7842
7843
7844
7845
7846
7847
7848
7849
7850
7851
7852
7853
7854
7855
7856
7857
7858
7859
7860
7861
7862
7863
7864
7865
7866
7867
7868
7869
7870
7871
7872
7873
7874
7875
7876
7877
7878
7879
7880
7881
7882
7883
7884
7885
7886
7887
7888
7889
7890
7891
7892
7893
7894
7895
7896
7897
7898
7899
7900
7901
7902
7903
7904
7905
7906
7907
7908
7909
7910
7911
7912
7913
7914
7915
7916
7917
7918
7919
7920
7921
7922
7923
7924
7925
7926
7927
7928
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