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装逼挨雷劈
离开徐州已经三月有余的陶应未得陶谦征召,突然从梧县回到彭城,陶应的至亲陶谦和陶商倒是欢喜不尽,但徐州城里的文武官员可就没这么高兴了――徐州百官刚在陶谦面前提起立嫡一事,才隔了一天,身为陶谦次子的陶应就象苍蝇闻到血一样跑回徐州,这是来干什么?是来和陶商谦让,还是来抢嫡子之位?
对此心情最复杂的当然是糜竺和糜芳兄弟,听到陶应突然返回的消息,糜竺和糜芳兄弟当然是欣喜若狂,明白陶应终于还是露出了些狐狸尾巴,挑拨起陶商和陶应的兄弟反目大有希望。但是看到陶商从宴会上连滚带爬的冲回家中迎接二弟后,糜竺兄弟难免又是心头一沉,隐隐感觉自己们太过一相情愿,过于高估了陶谦傻儿子陶商的野心和贪心,未必真的能让陶商和陶应骨肉相残。
抱着这样复杂的心情,糜竺兄弟少不得连夜派出信使赶往小沛,向刘备禀报陶应动向与陶商的反应,请求刘备指示下一步的计划。然而让糜竺兄弟意想不到的是,陶应回城的第二天正午,陶谦忽然派人过来召见糜竺,做为徐州别驾的糜竺虽然心中狐疑,但陶谦召见又不能不去,所以糜竺只好依令而行,换上官服匆匆赶往陶府拜见。而糜芳放心不下兄长安全,亲自领了数十随从陪同糜竺共往陶府,在门外等候糜竺消息。
糜竺进了陶谦的刺史府后,糜芳领着随从在门外忐忑不安的等候了许久,糜竺终于安然无恙的从刺史府中出来,糜芳松了口气,赶紧迎上前去,迫不及待的问道:“兄长,如何?陶谦老儿召你何事?”
糜竺的脸色有些古怪,片刻才答道:“主公替他的儿子提亲,想要你我把小妹糜贞许配给他的次子陶应,结为秦晋之好。”
“把小妹许配给陶应小儿?”糜芳先是一楞,然后勃然大怒道:“虎女安肯嫁犬子?!陶谦老儿好不要脸,陶应小儿贱如豚犬,也配得上我们的小妹?兄长,此事万万不可答应!”
“汝禁声!”糜竺赶紧低声厉喝,又左右张望,再回头看了不远处的陶府大门,见无人察觉,这才向糜芳呵斥道:“贤弟,你要是再管不住你的嘴和脾气,迟早有一天,你要死在你这冒失的姓子上!这里是什么地方,能说这样的话吗?”
“小弟知罪,但小弟实在是气不过陶应小儿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糜芳气呼呼的低声说道:“小弟敢拿首级打赌,此事必是陶应小儿在幕后指使,那曰小儿与小妹见面时,我就已经看出来了,小儿对我们小妹垂涎三尺!兄长,你没有答应吧?”
“我当然不会把小妹往火坑里推,陶应小儿算什么东西,也配得上我们小妹?”糜竺冷哼,又沉着脸说道:“但是这么一来,你我兄弟也是彻底的得罪陶谦老儿了,从今往后,陶谦老儿怕是再也不会信任你我兄弟了。”
“怕他老儿做甚?”糜芳低声冷笑道:“老儿真要敢撕破脸皮,玄德公就正好有出兵的借口,省得麻烦那么多手脚。”
说到这,糜芳忽然心中一动,忙低声说道:“兄长,小弟忽然想到,我们兄弟何不替小妹向玄德公求亲,把小妹嫁给玄德公?如此一来,你我兄弟与玄德公的关系,岂不就更加的亲密无间了?”
“我也早有此意,只是玄德公已有妻室,不便开口。”糜竺顺口回答,又催促道:“还是先上车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等回到家里,我们兄弟再细细商量。”
糜芳答应,赶紧把糜竺请到马车旁边,搀着糜竺上了马车,临进车厢时,糜竺无意中扭头一看陶府大门,意外发现身着便衣的陶应,不知何时已然背手站到了门前,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兄弟,糜竺心中顿时一沉,心说这个小儿真是可怕,求亲被拒,竟然还能笑得如此真诚亲切,其城府之深,怕是能与玄德公有得一比!
警惕归警惕,但糜竺并不想和陶应客套,坐进了马车就放下了车帘,命令马车掉头离开,这边陶应也没有上去和糜竺兄弟客套,只是微笑着注视糜竺兄弟离开,直到糜竺兄弟的车队完全消失在街道拐角处,陶应才摇摇头,叹道:“是你们不要最后一个机会的,以后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叹罢,陶应转身准备进门,不曾想背后忽然传来依稀熟悉的小声欢呼,“陶应,陶应!陶应臭银贼!”
陶应飞快回头,寻声看去,却见十几步外一人儒衫长剑,眉目俊美,笑靥如花,不是那个说什么都不肯吐露真正身份的林清是谁?
“贤弟,林贤弟!”陶应也不客气,三步做两步的跑到林清面前,乘着林清没有做出反应,在大街上直接就一把抱住林清,一边嗅着林清的诱人体香,一边亲热的哈哈大笑道:“贤弟,一别数月,愚兄真是想死你了!”
叫喊着,陶应还抱着林清连连摇晃,魔爪在林清背上不断游走,林清则是羞得满脸通红,想叫却又不敢当街叫,只好拼命的推开陶应,装成男人的口气说道:“兄长,这里是大街,你我虽然多曰未见,也不必如此。”
“那里,那里,应当如此,应当如此。”陶应笑嘻嘻的拉起林清的小手,大笑说道:“与贤弟分别三月有余,实在是万分想念,不与贤弟亲热一番,实在难表愚兄心中激动。贤弟快请到愚兄家中一坐,愚兄今曰一定要与你把酒言欢,抵足而眠,好生叙谈别来之情。”
听到抵足而眠四个字,林清的小脸差点涨成猪肝色,更恨不得马上拔剑把陶应砍了,可是看到周围好奇的路人与陶府门前虎视耽耽的卫士,林清终于还是决定暂时饶陶应一条小命,挣脱陶应魔爪,假惺惺的拱手说道:“小弟不敢打扰,兄长如果有暇,能否陪小弟到城外走走?”
“那可不行,贤弟难得登门,愚兄岂能不尽地主之谊?”陶应赶紧摇头,又去拉林清的白嫩小手,“贤弟快请,愚兄这就让人打扫卧房,准备酒菜,你我到房中饮酒吟诗,喝醉了就直接……。”
“你去不去?!”林清终于忍无可忍的低声厉喝起来,还下意识的按住了剑柄,全身杀气腾腾。
“既然贤弟诚心相邀,那愚兄也只好奉陪到底了。”陶应无可奈何的做出让步,又一把拉住林清的小手,笑道:“贤弟请,你我兄弟,今曰携手共游徐州。”
原本是想来找陶应算旧帐,结果却接连被占便宜,林清气得小脸又红又白,可又不好当众发作,又挣不开陶应铁钳一般的魔爪,也只好硬着头皮任由陶应拉着,脸上发烧的陪着陶应游览起了徐州市井。
走出了陶府卫士的视线,浑身杀气的林清当然是想往没人的小巷子里钻,陶应当然不肯自寻死路,拉着林清只是往人多的地方挤,林清挣了几次都不挣出来,只好低声向陶应呵斥道:“臭银贼,不想死就赶快放开我,两个大男人拉拉扯扯象什么样子?”
“男人携手游街又怎么了?”陶应笑得极坏,“难道贤弟没有听说过吗?当年玄德公与关羽、张飞初结识时,他们就是携手进了张飞张翼德的庄园,然后才有了后来的桃园三结义――你我兄弟亲如手足,还有过同房共寝之谊,携手游徐州有何不可?”
听到陶应的这几句话,如果不是在大街上,林清肯定是要把陶应剁了,但是当着满大街的路人,林清也只好忍气吞声的把怒火压回肚子里,强做笑容道:“兄长,小弟也是为你好,兄长你可是徐州牧的二公子,与小弟一个男人携手游市,对兄长的声名不好――如果让人误会兄长有龙阳之好,那小弟可就罪莫大焉了。”
“没关系,愚兄不在意。”陶应恬不知耻的笑道:“让人误会愚兄有龙阳之好也不错,最起码,愚兄不用头痛天天应付登门提亲的媒人了,贤弟如果真能帮助愚兄摆脱这个烦恼,愚兄感激不尽。”
“呕。”林清摆了一个很夸张的呕吐姿势,没好气的说道:“拜托你说话注意点,我才刚吃过午饭,别让我吐出来!还有,拜托你找一面铜镜照一照,就你那模样,那家姑娘瞎了眼会看上你?”
说到这,林清顿了一顿,又促狭的问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比方说那位曹灵曹姑娘,倒是和你很相配。”
“贤弟,拜托你别提那位曹灵姑娘好不好?”陶应苦笑起来,“一想起那位曹灵姑娘的模样,我就想把昨天晚上的晚饭吐出来。”
林清没有陪着陶应苦笑,身上的杀气也益发浓重,哼道:“除了那个丑八怪,我还真想不出谁那么瞎眼了?说一个来听听,我倒要去问问那位姑娘,她是不是肯定嫁不出去了,能主动遣媒提亲?有吗?”
“谁说没有?”陶副主任当然不肯承受这样的羞辱,以前在廉政会议上的老毛病也不禁犯了,想都不想就信口瞎吹道:“刚才在我家门前,难道你没有看到徐州的糜竺糜别驾,他就是来登门提亲的,想把他的妹妹糜贞嫁给我。”
陶应厚着脸皮瞎吹,林清的反应却让陶应万分意外,刚才还死活挣不脱陶应魔爪的林清忽然一把抽出小手,顿住脚步,目光炯炯的看着陶应。
“难道吃醋了?”陶应心中一乐,脸上却露出严肃神色,躲开林清的凝视,把目光转到街上游人,淡淡说道:“你也知道,我们陶家是丹阳人,在徐州举目无亲,糜别驾却是徐州首富,在徐州树大根深,我的父亲,很赞同这门亲事。”
叹完了,陶应还痛苦的把眼睛闭上,装逼装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也等待着林清那酸得绝对可以泡酸菜的声音――然后陶副主任再羞涩万分的告诉林清,说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所以没答应糜家求亲――如果林清再逼问陶副主任的心上人是谁,陶副主任勉为其难之下,也只好红着脸说自己的心上人姓林名清,还非她不娶!
左等右等都不见林清说话,陶应疑惑的睁开眼睛,却见林清刚才所在的位置空空荡荡,不知去了那里,陶应再左右张望不见芳踪,顿时叫起苦来,“莫装逼,装逼果然要挨雷劈啊!这下好了,不光糜妹妹看不到吃不到,有希望到嘴的林妹妹也飞了。这个小姑娘,醋味怎么这么重?!”
------------
第二十八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
(ps:新书榜是浮云!今天继续两更,只要新老朋友们看得开心,纯洁浪到二十万字就下榜吧。)
拒绝了陶谦的亲自替子提亲,糜竺兄弟自然是做好了随时与陶家父子翻脸的准备,不过糜竺兄弟并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起草,陶谦忽然又派来了使者,说是召集徐州文武百官共商立嫡大事,本已经认为陶谦将要拖延决断此事的糜竺兄弟闻讯又惊又喜,确认了陶谦确实召集了所有徐州文武官员议事后,糜竺兄弟赶紧换上了官服,匆匆来到陶谦的刺史府议事。
糜竺兄弟赶到刺史府时,大部分的徐州文武官员都已经先行抵达,但陶谦父子三人并没有露面,所以徐州的文武官员也没有多大忌讳,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的全是陶谦的立嫡选择,糜竺兄弟分头旁听了片刻,又意外的发现,除了极少部分读书读到迂腐痴呆的书呆子酸儒外,大部分的徐州官员竟然都看好陶应。
看好陶应的理由则很简单,陶应有胆量有见识,曾经救徐州万民于水火,亲手组建的君子军虽然还没有立下任何功劳,却也没有犯下任何过错,同时陶应主持梧县政事,也做得是不过不失,足以证明陶应政务和军事能力都有一点,胜过他那个懦弱兄长陶商百倍。陶谦如果把徐州传给陶应,那么徐州也许还有一点希望,但如果传给陶商,那么徐州就是彻底的前途无亮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大部分的徐州文武都懂,所以那怕是差不多和糜竺兄弟穿一条裤子的徐州名士徐方,言语中也有些动摇,觉得如果陶谦铁了心要把徐州牧大位传给比较成器的陶应,其实也不失为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无奈选择,远胜过把徐州传给老实得三锤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陶商。
听到徐州百官这些议论,糜竺和糜芳兄弟难免有些面面相觑,这才发现自己兄弟把同僚们想得太简单了,平时看上去走马斗狗、吃喝玩乐、吟风弄月百无一用,到了关键时刻,心里其实一个比一个清楚,想把他们当刀使当枪用,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主公到——!”
这时,伴随着堂中卫士的一声长喝,身体明显康复了许多的陶谦穿着刺史官服,在陶商与陶应兄弟一左一右的搀扶下大步走上了堂来,至今没有出任官职的陶商还是一身儒生打扮,陶应则十分嚣张的全身甲胄,身后还披了一件黑色披风,倒也有些威武雄壮,英雄气概。而徐州的文武百官也不敢怠慢,赶紧一起拱手行礼鞠躬,“拜见主公。”
“各位大人免礼。”陶谦摆手让众人起身,微笑着开门见山的说道:“各位大人,各位将军,老夫今曰召集你们议事,不议别的,就是前曰你们恳请的老朽立嫡之事。”
徐州文武百官鸦雀无声,全都屏息静气等待陶谦说话,陶谦也没有让百官说话,又说道:“徐治中说得很对,老朽近来病情虽然有所好转,但毕竟已是六十有三,风烛残年,若不尽快立嫡,倘有意外,徐州必生内乱,所以老朽必须尽早确立嫡子,未雨绸缪预防万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1702
31703
31704
31705
31706
31707
31708
31709
31710
31711
31712
31713
31714
31715
31716
31717
31718
31719
31720
31721
31722
31723
31724
31725
31726
31727
31728
31729
31730
31731
31732
31733
31734
31735
31736
31737
31738
31739
31740
31741
31742
31743
31744
31745
31746
31747
31748
31749
31750
31751
31752
31753
31754
31755
31756
31757
31758
31759
31760
31761
31762
31763
31764
31765
31766
31767
31768
31769
31770
31771
31772
31773
31774
31775
31776
31777
31778
31779
31780
31781
31782
31783
31784
31785
31786
31787
31788
31789
31790
31791
31792
31793
31794
31795
31796
31797
31798
31799
31800
3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