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en来严肃的听着蒋介石的话,他感到非常的不安和巨大的危险,果然,蒋介石提出了他的解决办法。

    “我想[***]员可以退出[***],或者”蒋介石说到这里语气变得低沉缓慢:“或者退出军校、一军和国民党,我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周en来的脸色剧变,他沉声抗议:“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并非国民党一家所以。”

    蒋介石一愣,他一直把军校当作国民党的财产,没想到周en来会认为黄埔是两党共有,他有些生气的说:“黄埔是总理亲自关怀下成立的,它理应归国民党所有。”

    “[***]退出国民党,这是西山会议派的主张。”周en来没继续黄埔军校归属上与蒋介石辩论,因为黄埔虽然是两党共同创办,却是以国民党为主。

    “西山会议派?我是反对他们的,我对他们的态度众所周知,我只是不想黄埔分裂,也没有要求[***]退出国民党,其实你们就算另组军队也行。”蒋介石强辩道,当初西山会议派成立时,蒋介石非常生气,他严令广州孙会不得与西山会议派发生联系,廖斌、贺衷寒还为此发表过声明:“但是你看看贵党党员在校内都说了些什么。”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报告递给周en来。周en来接过一看原来是王柏龄从黄埔发来的关于校内两会活动的报告,其中特别提到李之龙,这让周en来非常吃惊。

    “你看看吧,贵党有些党员欺人太甚,他们居然在黄埔军校内批评总理,批判三明煮义,军校成立之初即有规定,校内不准怀疑总理,不准怀疑三明煮义,可他们为什么敢这样做?李之龙不是贵党党员吗?”蒋介石怒气勃发,他对李之龙的失望越来越大了。

    周en来愈发冷静,他感到这里面有阴谋,他不怀疑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可是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这是王教育长的一家之言,王教育长对我党一向有成见,他的话不可信。”

    “他是教育长,我不信他信谁?”蒋介石尖锐反驳,王柏龄的报告中有些夸大,但有些基本事实蒋介石却认为是真的,革命形势的发展使苏俄在广东的威望越来越高,连带[***]在青年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基层国民党青年党员加入[***]的也越来越多,有些国民党党部挂的招牌是国民党,里面活动的全是[***]员。

    “事情应该经过调查后才能处理,校长不应该只凭一面之词即作出决定。”周en来边说边斟酌:“而校长作此决定,其他地方群起效仿,则有可能导致国共分裂,不知校长想过没有?”

    蒋介石沉默了,昨天他反复思考,当然知道后果严重,可他又找不到其他办法,周en来见状,知道蒋介石尚未下决心,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两会争端可以调解,文革原来提出的求同存异就很好,我们作为师长,不能只压一派,打一派。”

    蒋介石听清楚了,周en来这是在指责他一碗水没端平:“你是说我打击了青军会,可我也打击过孙学会,谁有错我就打击谁。”

    “少数人,个别人的错误不应该有我党全体来承受。”周en来立刻接口。

    “好吧,你去处理。”蒋介石最后还是没有坚持原定主张,破坏国共合作的罪名太大了。

    周en来沉重的走出蒋介石的办公室,他心中充满不安,感受到巨大的危险。

    庄继华从卫戍司令部小会堂出来,今天卫戍司令部选举二大代表,在他看来有点像闹剧,每人一票,每票上面最多可以写三个人名,只要是国民党员都可以选,小会议室里挤得满满的,空气非常差,庄继华身为上校投票顺序在前面,因此投票完了他就赶紧到院子力吸口新鲜空气,刚到院子就看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外面进来。

    “邓主任!”邓演达突然出现,让庄继华高兴坏了,他赶紧迎上去。

    邓演达是从欧洲经苏俄回国参加二大的,回来之前也没声张,自己一个人静悄悄的回到广州,今天他是专程来卫戍司令部看看的。离开广州时,黄埔还只是一粒种子,现在它已经长成树苗了。

    “文革!”邓演达虽然没有穿军装,可是一举一动依然是军人举止,他上下打量庄继华,满意的点点头:“嗯,不错,才一年不到就是上校了,再过两年,恐怕就是中国最年轻的将军了。”

    听到邓演达的称赞,庄继华有些不好意思:“我算什么,李之龙比我强,他已经是将军了。”

    “哈哈,”看着庄继华的尴尬样,邓演达忍不住哈哈大笑:“都好,都不错,巫山这么样?”

    “他干得挺好,现在已经是中校了,可惜,您要早两天回来就能见到他。不过在田好像在广州。”蒋先云在惠州之战中负伤,伤愈之后又去了汕头,庄继华前天才送他走。

    “主任,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庄继华问道。

    “不走了,”看到庄继华他们的样子,邓演达心中也有些后悔,当初负气出走,却错过了东征,现在他不想再错过北伐:“学生上前线打仗,老实躲在一旁看热闹,我也脸红呀。”

    “有老师指导,仗,当然就更好打。”

    邓演达看看庄继华:“不错,学会拍马屁了。”

    庄继华痞赖的说:“哪能,老师是牛人,要拍也是拍牛屁。”

    邓演达闻言大笑:“好,这才是庄文革。”

    两人聊了几句,这时投票后出来的一期同学也看到邓演达就纷纷上前问好,邓演达含笑一一作答,二期同学对邓演达不熟悉,庄继华又一一介绍,直到张治中出来把邓演达带走。

    (未完待续)
------------

第二十五节 云聚(三)

    周en来比蒋介石早几天回到广州,他是带着蒋介石的建议回来的,由于二大召开在即,各路代表纷纷回来,北方的徐谦、于右任、上海的叶楚怆、戴季陶都到了广州,一时之间广州冠盖云集。在上海的[***]中央也派张国焘到广州作为二大时的党团书记,同时传达中央四届二中全会的精神。

    张国焘传达的决定让广东区委的同志感到愤怒,这种无条件的让步让他们难以接受,在区委所在地文德楼,陈延年、邓中夏、杨殷、彭湃、冯菊坡等人当着鲍罗廷的面批评中央,把矛头直接指向总书记陈独秀。黄明诚是没有资格出席这样的会议的,他现在是陈延年的秘书,他在客厅外听着里面的争吵声心中不由产生一丝担忧,他隐隐感到中央的判断太保守。

    坐在他旁边的彭分田却很安静,对面的年青人李浩一也是刚从基层提拔上来的,现在是中山大学的团委书记,李浩一是头一次旁听这种会议,他显然不习惯领导们这样激烈的针锋相对的争吵。

    “明诚同志,他们经常这样?”李浩一悄悄问。

    黄明诚摇摇头,党内不是没有分歧,也不是没有争论,可这样激烈的争论就算彭分田也是第一次见到。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自我限制,现在国民党是左派掌权,正是我们趁机发展的时候,二大上应该把所有右派都赶出中央。”李浩一显得很是困惑,在他看来形势很好,怎么中央却提出退却的战略。

    “呵,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彭分田轻声说:“他们在天上,我们地上,所以他们要看的远点,我们要看得实在点。”

    黄明诚忍不住一乐,这个彭分田看上去安静,其实也是个惹事的,跟他叔叔一样,听说在清新吃了庄继华的暗亏,被调回来在农讲所讲课,可他却一点不气馁,依然像个无事人一样。

    “唉,中央早就应该迁到广州来了。”黄明诚也认为中央之所以对形势保守,主要是脱离了革命中心的缘故。

    李浩一从怀里掏出个精致的烟盒,从里面抽出支烟递给黄明诚,黄明诚摇摇头,表示不会,转手又递给彭分田,彭分田也摇摇头,李浩一也不在意,把烟盒放在茶几上,掏出打火机,自顾自的抽上。

    黄明诚伸手拿过烟盒,银白色的外表,盒面上有个隐约的浮雕,边缘四周却是一圈白亮的不锈钢,男人看着很舒服。

    “好漂亮。”黄明诚称赞道,说着轻按侧边的弹簧,烟盒无声无息的弹开一条缝,打开里面整齐的排着两排香烟,左边的一排已经少了一半。

    “嗯,那买的,而我也去买个。”黄明诚问道。

    “你不是不抽烟吗?怎么打算改正归邪?”彭分田懒洋洋的问。

    “送送我父亲,他抽烟。”黄明诚解释道。

    “这个东西广州没卖的,”李浩一微微一笑,心里有些满足:“这是李之龙送我的,这时他们查走私缴的战利品,改天遇上他,我替你问问,看看还有没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015 24016 24017 24018 24019 24020 24021 24022 24023 24024 24025 24026 24027 24028 24029 24030 24031 24032 24033 24034 24035 24036 24037 24038 24039 24040 24041 24042 24043 24044 24045 24046 24047 24048 24049 24050 24051 24052 24053 24054 24055 24056 24057 24058 24059 24060 24061 24062 24063 24064 24065 24066 24067 24068 24069 24070 24071 24072 24073 24074 24075 24076 24077 24078 24079 24080 24081 24082 24083 24084 24085 24086 24087 24088 24089 24090 24091 24092 24093 24094 24095 24096 24097 24098 24099 24100 24101 24102 24103 24104 24105 24106 24107 24108 24109 24110 24111 24112 24113 2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