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神奇的传说,越是有人喜欢听,赵捷是真龙天子这一点,民间百姓普遍认同。
与此同时,各地更是不断有祥瑞报上来,赵似这个半大孩子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私下和苏颂再次表示愿意退位……中秋节这天,朝廷举办盛大的仪式,祭奠历年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犒赏三军。现在首轮裁军还没有完全结束,这对稳定军心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沧州方面,刑部尚书何世宽成功招抚沧州叛乱士卒后,朝廷迅速对沧州那么营私舞弊的官员量刑,全部籍没家产,流一千五百里。
何世宽回到京城的时间是八月二十六日。
同日,礼部尚书范纯仁离京,外放淮南东路任经略安抚使。
九月一日,绍圣皇后再次下旨重申,京中诸王不得干预朝政。
九月二日,内侍省都都知刘瑗被发配巩县守永秦陵。
只要政治嗅觉稍为灵敏的人都已感觉到,东京上空正在悄悄酝酿着什么,或许,只需要一个恰当的契机,一场巨变就将来临。
明殿坊,苏府。
杨逸和十三娘带着儿子前去探望二老,苏颂年事已高,杨逸会定期给他号脉,并传授一些养生之道,目前他的身体状况还挺不错。
见到十三娘一家三口回来,莫氏欢喜难抑,连忙让人去准备酒席;苏颂逗弄外孙一翻后,将杨逸唤到书房。
翁婿俩刚一落坐,苏颂就说道:“前几日在迩英殿,陛下再次向老夫表露了退位的意愿。”
苏颂说到这便不再言语,双目却紧盯着杨逸,希望从他眼中捕捉什么讯息。
杨逸脸上没有丝毫波动,静静地答道:“此事小婿也略有耳闻。”
由于摄政的是绍圣皇后,大家都明白,赵似的皇位很不乐观,这个半大的孩子本性懦弱,朝中缺少大臣支持,虽然皇室宗亲拥护他,但谁也无法保证他能等到亲政那一天。
绍圣皇后一系列的举措,无不是想将赵捷扶上皇位,这在大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抓周礼上在关赵捷种种神奇的传说,更是让风向大变,在一次次的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心里已渐渐适应了赵捷终有一天登上皇位的这种可能性。
作为权力仅次于首相章惇的苏颂,也感到事情已很难逆转,硬留赵似在皇位上,对赵似本人来说,未必是好事,这只会逼得绍圣皇后不择手段,最终葬送了赵似的性命。
他再次沉声说道:“朝局或将有变,老夫再次警告你,少掺和些事,否则你必将背负后世骂名。”
“小婿明白。”杨逸正色作答;其实他真的明白苏颂的意思,参与这种废立之事,难免会被世人诟病、被史书列为奸佞,像苏颂这种传统的文人,对身后之名非常在意,规劝于他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杨逸还有退路吗?而且走到这一步,他也不想再退了,历史功过由人评说吧!
当初唐太宗也曾行过废立之举,废的是他的父亲,而且杀了自己的兄长和弟弟,按说这应该是受万世唾骂之事,但事实上后世对唐太宗却是同声赞颂;出现这种情形,无非是李世民用文治武功掩盖了自己身上的血腥味,于是人们相信,李世民登基是天命所归;而再没有人会去想,若是登基的是他大哥李建成,大唐是不是会更加富强。难道没有这种可能吗?有!只是人们不愿再去想像这种可能,这或许也是成王败寇的另一种诠释吧!
杨逸不敢自比唐太宗,但他也不想做‘败寇’,事到如今只有继续往前走。
或许苏颂也意识到些什么,因此杨逸虽然答得干脆,但苏颂显然并不相信他真的就不参与,他抚着长须悠悠而叹,望向杨逸的目光也极为复杂。
“岳父大人,一切顺其自然吧!”
“老夫今日所言,还望你能仔细想想,你还年轻,莫要因一时冲动而悔恨终生。”
晚上从苏府出来,杨逸不但没有因与苏颂的一席谈话而感到压抑,反而轻松了不少。
从苏颂片言只语间,可以隐隐推测到,苏颂在废立之事上已经想通,抱着的应该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他是尚书右丞,他的态度极为重要,如今只要他不强烈反对,一切就好办多了。
回程的马车上,铁蛋衙内玩着一个绣球,在车厢内侧爬来爬去,他九个月大了,越长相貌越像十三娘,这让杨逸非常不满,担心他将来脂粉气太重。
好在这小家伙非常好动,挺皮实的!
杨逸抓过他的绣球,往自己怀里一塞,然后装成熟睡的样子,铁蛋衙内可不管你睡不睡,发现有人陪他玩,咯咯笑两声,呼啦啦的爬过来,扯着杨逸的衣裳想站起来;但车子在行进当中,稍稍一晃他又扑嗵一下坐下去,努力三四次都没能站起来后,他一双眼睛骨碌碌地望向十三娘,十三娘也立即别开脸不看他。
哇!
一声嘹亮的哭声响起,这小子扯开了嗓门使劲的嚎着,十三娘忍不住了,便要将他抱起,却被杨逸狠狠地瞪了一眼。
“官人!”
“不行,不能向他妥协,一但让他依赖惯了,以后稍不如意必定就是哭闹!”
“可是官人,大郎终究才几个月大,这是不是有些……”
“几个月大的时候你说他不小,几岁的时候你一样会说他还小,娘子啊,这种心态要不得,古时孟母三迁,方有圣人出世,这小子可是杨家长子,将来若是被惯成败家仔,你这个做娘的……”
“好啦,妾身不管就是,反正也轮不到妾身来管,妾身全当没这个儿子好了。”十三娘显然有些赌气,但总算是硬下心肠不去管哭闹的儿子了。
铁蛋衙内见哭闹这么久,仍是没人理会,慢慢哭声便小了下来,刚好这时候车子到家停了下来,杨逸俩人也不下车,就那么坐着;铁蛋衙内停止了哭闹,再次扯着杨逸的衣裳爬起来,车子不晃了,他轻松就能站起,小手伸进杨逸鼓鼓的胸前,掏啊掏啊!最后把绣球掏了出来,带着一脸的眼泪咯咯直笑,那样子似乎很在成就感,旁边的十三娘也不禁含泪而笑。
杨逸一把将儿子抱起,连声夸奖道:“好样的,咱们家铁蛋就是利害,来,爹爹亲一个。”
“官人,说了不许你叫大郎铁蛋,哼,你把妾身看成什么人了?”
“咦,娘子何出此言?”
“反正妾身不会下铁蛋。”
“哈哈哈……”
“你还笑!你不笑!”
“嘶!娘子啊,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
“妾身是小女子,不是君子。”
“是嘛,口说无凭,我得检查一下才能确定。”
杨大官人说着将自家铁蛋往车里一丢,便要临时客串一下妇科医生。
十三娘连儿子也不要了,一溜烟跑下车去……(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079
38080
38081
38082
38083
38084
38085
38086
38087
38088
38089
38090
38091
38092
38093
38094
38095
38096
38097
38098
38099
38100
38101
38102
38103
38104
38105
38106
38107
38108
38109
38110
38111
38112
38113
38114
38115
38116
38117
38118
38119
38120
38121
38122
38123
38124
38125
38126
38127
38128
38129
38130
38131
38132
38133
38134
38135
38136
38137
38138
38139
38140
38141
38142
38143
38144
38145
38146
38147
38148
38149
38150
38151
38152
38153
38154
38155
38156
38157
38158
38159
38160
38161
38162
38163
38164
38165
38166
38167
38168
38169
38170
38171
38172
38173
38174
38175
38176
38177
3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