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家求之不得。”李奴奴倒是坦白,引得大家一阵大笑。

    杨大学士装模作样地摆了摆谱,众人不禁屏住呼吸等着,毕竟他的名声实在太响了。杨大学士望着一湖山水,长饮了一杯,洒脱地吟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

    楼外白云绕轻舟。

    莫道瑶台多绝色,

    人间西子更风流。

    淡定!淡定!这是冬天,不会打雷。话虽如此,杨大学士还是不禁抬头看了看天!很好,确定不会打雷了,长舒一口气!

    众人愣了愣,随即暴出一片热烈的喝彩声,杨大学士就是杨大学士,果然是出手不凡,这诗由静处下笔,让人仿佛立于高处眺望杭州,把东南第一州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

    可有谁知道杨大学士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一首爱国诗被他改成了这样,幸好时人不知,否则换来的恐怕不是高声喝彩,而是无数的砖头。

    当然了,历史已不是原来的历史,汴州大概也不会再沦陷,林升也未必再有‘直把杭州当汴州’的感慨不是?

    杨大学士自我安慰一翻后,为了转移众人视线,喝了袁忆君、李奴奴的敬酒,便说道:“方才只是一时戏作,让大家见笑了,不过各位想听佳作也不难,清娘,该你了!”

    一船人的目光顿时齐刷刷地望向清娘,纷纷叫好,如今谁不知道杨家有一才女,才绝一时,可以说大家对清娘的期盼犹甚,纷纷表示洗耳恭听。

    好在清娘见惯了大场面,并不因此怯场,她人淡如菊,风韵如诗,向大家谦虚几句,便也宛然吟诵道: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清娘这曲《渔家傲》诵来,连杨逸都惊诧不已,因为这词和她以往的婉约之风迥然不同,即有苏东坡那种豪放大气的意韵,又有李太白那种神仙中人的飘逸、不沾凡俗的风骨,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杨逸也不禁连连叫好,别人就更别提了,小姑娘倒是显得很淡定,似乎宠辱不惊,杨逸可不管她惊不惊,高兴之余亲自斟酒敬了她三杯,把她灌得满脸红霞,梨窝嫣然。

    袁忆君当即调琴配曲,把杨大学士的诗和清娘的词化作动人的歌声;

    附近画舫的欢声畅笑不由得静下来,许多画舫慢慢靠过来,人人侧耳倾听,一曲唱罢,满湖喝彩声。

    (未完待续)
------------

第302章 杨家的女科学家

    ***这冬春之交,正是踏雪寻梅最好的季节,而杭州附近最理想的赏梅之处,非孤山不可。

    孤山位于西湖西北角,东接白堤,西连西冷桥,四面环水,一山独特,形如牛卧水,浮在碧波萦绕之中,它因位于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故名孤山。

    数十年前,大宋最有名的隐士林和静就在此隐居,种梅养鹤,使孤山更是名闻遐迩。

    到杨逸他们弃船上岸,登上孤山赏梅之时,后面自发地跟来许多士子佳人,他们都是为清娘那首《渔家傲》感动的人,当然,杨大学士篡改的山外青山楼外楼也大受好评。

    这年代人们对文化的追捧,丝毫不亚于后世那些追星族,对文人的崇拜达到了盲目的程度;再偏僻的乡野,再荒芜的角落,只要有文化符号释放出来,人们都会细心的呵护,发自内心的崇拜,便是终生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也不例外。

    这种群体趋向心里的形成,是华夏民族之大幸。

    正是有了这种对文化的集体崇拜心里,使文化得到了群体性的呵护;正是有了这种适合文化成长的社会土壤,才孕育出华夏无比灿烂的文明。

    李白即便身无分文,一样能遍游天下,他自身释放出来的强大的文化符号,能让汪伦之类的普通人迎出百里,只为一睹文化的风采。

    苏东坡哪怕被流放了,士庶一样争相与之从游,倍加呵护,这都是文化的力量。

    象李白、苏轼,哪怕他们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政绩,但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那瑰丽的诗词,就是对华夏民族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到了孤山之上,杨时隐等人提议咏梅。

    杨逸哈哈一笑道:“我家清娘说得好,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唯有和静先生这样的世外之人,方配咏梅啊!”

    这个见解让大家又不禁高看了清娘一眼,数十年前隐居孤山之上的林和静,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飘逸如神仙中人。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诗把梅花的清幽香逸刻画得淋漓尽致。

    有了这样的千古绝唱,世人再作咏梅词都被视同嚼蜡,何况是来孤山咏梅,不怕遗笑千年你就来!

    “杨大哥,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清娘寻隙小声询问。

    “清娘,你心里难道不是这么认为的吗?”

    清娘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清娘,有些话不用你说,因为,我一直驻在你心里。”

    这话一下子又把少女感动得薄雾蒙蒙,杨大学士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邪恶了!

    赏遍孤山梅,再游灵隐寺。身后跟随的红男绿女越来越多,云髻香影,莺声燕语,恍若阳春归来早。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216 21217 21218 21219 21220 21221 21222 21223 21224 21225 21226 21227 21228 21229 21230 21231 21232 21233 21234 21235 21236 21237 21238 21239 21240 21241 21242 21243 21244 21245 21246 21247 21248 21249 21250 21251 21252 21253 21254 21255 21256 21257 21258 21259 21260 21261 21262 21263 21264 21265 21266 21267 21268 21269 21270 21271 21272 21273 21274 21275 21276 21277 21278 21279 21280 21281 21282 21283 21284 21285 21286 21287 21288 21289 21290 21291 21292 21293 21294 21295 21296 21297 21298 21299 21300 21301 21302 21303 21304 21305 21306 21307 21308 21309 21310 21311 21312 21313 21314 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