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忠啊,别争了,所有的恶名就让我来背负吧!”

    “大人,末将总觉得自己身上的煞气不够,这恶名由末将来背,有助于末将的茁壮成长!大人,您就让末将来守东面吧,求求您了!”

    李一忠连连躬身作揖,一脸期盼地哀求着,杨逸哈哈一笑道:“好吧,给你个机会!”

    李一忠大喜:“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刘武,你往北我往南,咱们走!”

    卧牛岭一带丛林茂密,但也总有些开阔地带,杨逸带军上山,选择一些空旷所在堵住南面后,立即让王勇带领一股人马,准备摸上卧牛岭,一是探探叛军的情形,二是骚扰一下,骚扰的方式是放火,这**月之间,山林里枯枝落叶落地,一但放火,必定能把叛军逼出来。

    总不能让叛军太清闲了不是?

    王勇的两百人刚摸过去不久,很快就退了回来,只见他们身后是无数的叛军如同丛林中的野猪,呼啦啦的冲来;野利阿图也不是傻瓜,杨逸两万大军到来他并非一无所知,他明白困守卧牛岭只有等死的份,因此不顾一切地率领叛军往南冲来。

    “大人,叛军太多了,冲来了!”王勇一边狂奔而来,一边大喊着。

    还用你喊?杨逸早以上令一万大军布防在卧牛岭南面,严阵以待,前面是一条雨水冲涮出来的小河沟,这种河沟雨晴也就断流了,只剩下凹凸不平的石块,大概有十来丈宽的空地。

    判军举着锄头铁锹冲下来,黑压压的一片,杨逸一声令下,宋军万箭齐发,如暴雨倾泄而下,噗噗的入肉声不绝于耳,冲下来的叛军被一片片地射倒在地,尸体很快就填满了河沟。

    狗急跳墙的叛军不顾惨重的伤亡,依旧前赴后继、汹涌而来,然而冲过了箭阵,迎接他们的却是更为惨烈的屠杀;只见宋军阵中掷出一串串的手雷,剧烈的爆炸声在山林间回响不绝,一团团火光,一股股硝烟,冲在前面的叛军被激荡的气流冲上半空,飞舞的弹片在宋军前面形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炼狱。

    在巨大的伤亡面前,叛军终于退却了。

    北面也有一万宋军,只有东面了。

    野利阿图别无选择,坐困卧牛岭是死,那只有往宋军防守最薄弱的东面冲了!

    虽然,东面一是开阔的平原,虽然,往平原上去也必定危机四伏,但总比往地狱上闯强些,至少野利阿图是这么认为的。

    李一忠这边确实只在一千人,叛军从东面冲下卧牛岭,李一忠立即带着一千人马远远兜过去,挡住叛军的去路。

    然后一千人全部下马,排出整齐的队形,手里拿着一种叛军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武器!

    “预备!”眼看叛军冲过一里距离,李一忠舔了舔嘴唇,大吼一声。

    说实在的,燧发枪威力他是知道,但这毕竟是第一次用于实战,李一忠心里还真有些紧张。

    排成三排的士卒也是个个屏息凝神,在李一忠的号令下,第一排三百多士卒齐刷刷地平举起枪,对准冲来的叛军。

    远处的叛军大概也知道,这是拼命的时候了,冲过去!冲过去!只要冲垮这一千宋军,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叛军个个咬牙狂奔着,嚎叫着冲来。

    “第一排,放!”

    呯呯呯……一阵沉闷的枪声响起,宋军阵前一片硝烟弥漫,而冲来的夏军就像麦子一般,被割倒一片,他们甚至看不到是什么东西把他们击倒,只见冲在前面的人成排的倒下,惨嚎不绝,血流如注。

    “第二排,放!”李一忠再次大吼。

    宋军这边,第一排射击完毕之后,第二排立即抢上前,随着李一忠的号令,又是呯呯的枪起响起;第二排射击完毕,第三排上,等第三排射完,第一排也装好了弹药,如此往复不断地射击着。

    对面的叛军还没冲过三百步,已经倒下一半,每个倒下的人身上都有一个或几个血洞,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喷涌而出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李一忠这边是越打越上手,射击速度进一步加快,一阵阵的硝烟冒出,一排排的火光喷射,一颗颗子弹带着死亡的呼啸向叛军射去。

    这种毫无还手之力的屠杀,把所有的叛军吓疯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同伴为什么倒下,不是刀枪、没有箭矢,再说了,就算是神臂弓,也不可能射这么远!

    他们连宋军的面孔都没看清,叛军已经遗尸遍地,那些被击中手脚的叛军则躺在地上,捂着血洞惨嚎着,到处是九幽炼狱般的惨景。

    一万多人啊!

    李一忠这边每人还没放到十枪,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一万叛军就倒下过半,这种惨景便是李一忠也看得心惊,燧发枪的威力是如此可的可怕。

    李一忠哪里知道,别说是对付一万毫无防护的步兵,就算对方是骑兵,那也只有挨宰的份。

    在清末,几千洋鬼子就能横扫整个中国,清军的骑兵挥舞着大刀狂冲上去,不可谓不英勇,但除了遗尸遍地,他们根本无能无力;四万万人的清朝,被几千洋鬼子轻轻松松地攻入京城,肆意的烧杀抢掠,而且还不止一次。

    现在,俺们先发明了燧发枪,该是咱们去宰别人了!

    杨逸弄出燧发枪,根本目的是希望中华民族不再出现全境沦陷的惨景。

    汉族是农耕民族,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前总是疲于应付。

    作为农耕民族的汉族在冷兵器时代,很难真正控制北方辽阔的草原,所以在汉唐强大之时,虽然能打败游牧民族,但本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像汉武帝甚至把内国打得一穷二白。

    而一但汉族衰弱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任借着优势的骑兵,彪悍的体格,往往就会给中原百姓造成血淋淋的伤害。

    可以说在冷兵器时代,无论中原王朝怎么努力,游牧民族开始是中原最大的危害。

    杨逸弄出燧发枪来,就是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只有进入热兵器时代,北方草原才能真正成为华夏的后花园,才能真正解除华夏全境沦陷威胁。

    (未完待续)
------------

第332章 自在娇莺恰恰啼

    濮阳以下的东流河道,本来水量就少,现在已经全面截流,二十来万党项青壮正在奋力开挖着河道,在都水监吏员的指挥下,用挖起来的土方筑堤,遇到河床有大石的,则请禁军用炸药炸开。

    等东流河道工程完工之后,再堵塞北流河道,将黄河水引回东流。

    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多的人力,还有牛马驴这些牲口,从远处望去,铺天盖地的人影在晃动,劳力的号子声,驴马的嘶叫声,负责监工的禁军的喝骂声,汇成磅礴的声浪,飘荡在天地间。

    东流河道要全面挖深,并筑堤束水,主堤、副堤、遥堤、格堤一样不少;这绝对是不亚于隋炀帝开大运河的巨大工程,大宋每年将为此投入二千五百万贯左右,直到治河结束。

    二十万党项青壮每人一天的工钱、加吃用定为四十文,二十万人每天的花费是八千贯,一年总花贯大概在三百万贯左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6435 46436 46437 46438 46439 46440 46441 46442 46443 46444 46445 46446 46447 46448 46449 46450 46451 46452 46453 46454 46455 46456 46457 46458 46459 46460 46461 46462 46463 46464 46465 46466 46467 46468 46469 46470 46471 46472 46473 46474 46475 46476 46477 46478 46479 46480 46481 46482 46483 46484 46485 46486 46487 46488 46489 46490 46491 46492 46493 46494 46495 46496 46497 46498 46499 46500 46501 46502 46503 46504 46505 46506 46507 46508 46509 46510 46511 46512 46513 46514 46515 46516 46517 46518 46519 46520 46521 46522 46523 46524 46525 46526 46527 46528 46529 46530 46531 46532 46533 4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