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念你初犯,暂且饶你一次,你可要记好了,在这大堂之上,本官未曾问你话,就没你出声的分!”

    “是是是!草民记下了,谢过县尊大人宽宏大量之恩!”

    苗安转头对韩氏和声说道:“韩氏,曾任行说得也不是全无道理,既然那曾小二早对你有不轨之心,此翻诬陷于你,你怎么不早作辩解呢?”

    韩氏马上又是泪眼汪汪地答道:“县尊大人在上,我家大官人在家对民妇只是打骂,并未言明秋编排是非的就是曾小二,民妇哪里知道是他在背后陷害民妇呢?直到我家大官人说出证人就是他,民妇才联想到从前之事,县尊大人明鉴,民妇冤枉啊!”

    “曾任行!韩氏所言是否属实啊?”

    “这……回县尊大人,草民在家确实未提及曾小二!可……”

    “曾小二呢?怎么还没传上堂来啊?”

    堂下衙役顿时左顾右盼,又过了一会儿,才见一个衙役带着一个仆役进来。

    “堂下何人?还不快报上名来!”

    那仆役吓得仆嗵跪下,哆嗦道:“小人曾小二,见过县尊大人!”

    “曾小二,韩氏说你曾调戏于她,可有此事啊?嗯?”

    苗安最后重重地嗯一声,曾小二两股为之一颤,连忙喊冤:“县尊大人,小人冤枉啊!小人就是曾家一个下人,借小人几个胆子,小人也不敢调戏主子啊!”

    “县尊大人,他说谎!当初他调戏民妇时,民妇奋力挣脱,还曾被他抓伤过手臂,县尊大人请看!”

    韩氏说完卷起袖子,露出一截白生生、粉嫩嫩的手臂,把苗安看得双眼顿时充血,光芒大盛,好不容易定下心神,细看之下,手臂果然有一道淡淡的疤痕,类似抓伤;

    可恶!太可恶,如此完美、如此令人消魂的玉臂,竟抓出这么一道疤痕!是可忍,孰不可忍!

    “来啊!将曾小二这大胆刁奴拖下去!给本官重重的打,打到他老实为止!”

    苗安大有暴走的倾向,杨逸越看越感觉好笑!这通奸案审着审着竟成了调戏案!好象没自己什么事了!备好的底牌竟没用上,这韩氏不简单啊!心思细腻,思路清晰,且有急智,很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曾任行!你是非不分,诬告他人,还有何话可说?”

    “县尊大人!可是这……那曾小二…..唉!草民也不知道他竟是这等奸诈小人,草民冤枉啊!”

    苗安冷冷地看着曾梨花,杨逸估计,这回曾梨花怕不得去个七成家产,才能求得脱罪!

    而且,曾梨花还有一个‘匹夫无罪,怀壁其罪’的大罪,若是苗安对韩氏起了贪恋之心,曾家这回怕是完了!

    从苗安问案的话语来判断,这厮也并非真个是大草包,事情发展到这样,很有可能是他故意为之,把曾梨花的诬告罪坐实,这样才有可能把韩氏弄到手。

    杨逸无所谓地在心里笑笑,就算事情没发展到这一步,他也还有后手,昨日让曾梨花写下的契约,就是他作为反告曾梨花欲抢夺李家财产不成,不惜编排是非诬告自己的物证。

    曾梨花状告自己本就没有足够的人证物证,只要韩氏不承认通奸之事,怀里的这份契约就够曾梨花喝一壶了!

    常言道:三木之下,何不可求!

    不到一柱香时间,浑身血淋淋的曾小二被拖回大堂时,就对他调戏韩氏不成,编排是非陷害韩氏的‘事实’供认不讳,而且事情被他形容得有眉有眼,曾梨花听后,脸色一片苍白,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杨逸与韩氏又偷偷换了个眼色,然后才对苗安说道:“县尊大人断案如神,堪比青天!使学生得还清白……”

    苗安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他道:“好了!好了!李逸你赶紧回去读你的书吧,案情已清,此案为刁奴曾小二哄骗主人诬告于你,现在没你什么事了!走吧!走吧!

    来啊!将曾任行与曾小二先行押入大牢严加看管,退堂!”

    杨逸与韩氏出得县衙来,见无人注意,轻声提醒了句:“小心苗安!”

    “奴家晓得,李郎放心,奴家知道怎么做!”

    我放心?我有什么不放心?

    两人就那么轻言一句,便如陌路人般分道而去!临了却又听背后隐约传来韩氏的声音:三日后飞来峰老地方见!

    今日公堂之上见识了韩氏精明的一面后,杨逸倒不好随意打发她了,看来要撇开这女人,也得慢慢想办法才行,否则她因爱成恨,立即翻案那就有点麻烦了!

    县衙外守侯的杨絮儿由李婶陪着,一见杨逸出来很快就迎了上来,俩人眼中都含着泪,也难为她们了,两个没主意的妇道人家,遇到这种事方才在外面不知道有多着急。

    “逸儿!你没事就好了,快,随娘亲回去,以后你要好好读书,莫再惹事生非了!”杨絮儿抹着眼泪又开始念叨起来,那口气与其说是在说教儿子,还不如说是在哀求。

    遇到这个动不动就抹眼泪的娘,杨逸也没办法,只得又安抚了好久,才打发她们两人先回去,自己在城中转了圈,找到一个铁匠铺,按前世在部队用惯了的样式,让人打造一把精钢匕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
------------

第005章 州学之辩(上)

    左右无事,杨逸便蹲在铁匠铺里看人家打匕首,这儿傍着盐桥河,铺子沿河一面用竹片夹着茅草做成挡墙,白天用几根木棍支起来,仿佛一个凉棚,河上的凉风吹进来,这六月天气,倒也清爽。

    河岸边长着两株桂花树,杨逸发现杭州城里最常见的有两种树,一是杨柳,二便是桂花树了,到处都是,加上古香古色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流,萦绕耳边的吴侬软语;让人很容易想起那首描写杭州的词: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岸边树荫遮挡住半边河道,盐桥河是杭州城里的运河,舟楫往来频繁,这时一个年轻的船娘将船靠在树荫下歇息,相貌很是清秀,大概是因为经常在船上,肤色微呈麦色,却极是细腻,正抽出一块碎花手帕在擦汗。

    那小娘子擦完汗,突然发现铁匠铺边有个俊雅的书生一直在看着自己,不由得大窘,怔神的功夫那碎花手帕落到了船板上。

    “小娘子,快快!你的手帕掉了!”杨逸含着笑提醒。

    那小娘子回过神来,脸色更红,连忙捡起手帕塞进怀里,马上扶过船桨准备离开,大概是觉得别人提醒了自己,就这么走有些不礼貌,接着又回过身来,羞态满脸的向杨逸福了一福,这才摇着小船悠悠而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839 15840 15841 15842 15843 15844 15845 15846 15847 15848 15849 15850 15851 15852 15853 15854 15855 15856 15857 15858 15859 15860 15861 15862 15863 15864 15865 15866 15867 15868 15869 15870 15871 15872 15873 15874 15875 15876 15877 15878 15879 15880 15881 15882 15883 15884 15885 15886 15887 15888 15889 15890 15891 15892 15893 15894 15895 15896 15897 15898 15899 15900 15901 15902 15903 15904 15905 15906 15907 15908 15909 15910 15911 15912 15913 15914 15915 15916 15917 15918 15919 15920 15921 15922 15923 15924 15925 15926 15927 15928 15929 15930 15931 15932 15933 15934 15935 15936 15937 1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