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越说火药味最越浓了,清娘不想起争执,但自己也确实喜欢这幅字帖,一时间陷入两难之境。赵明诚虽是儿时旧识,但他这么讽刺杨逸,清娘难免有些难过,一对秀眉轻轻蹙了起来。
对方讽刺自己是俗人,杨逸可以不介意,却看不得清娘难过,但这《食鱼帖》现在确实不是自己的,清娘既然喜欢,什么样的讽刺都可以先放一边,先把这字帖买下才是正理。
杨逸目光从三人身上掠过,然后对那掌柜问道:“掌柜的,这字帖我要了,要价几何?”
“慢着!”赵佶大喊一声,上前一步说道:“此帖究竟是真是假,总该让我等先观看一番,然后双方竞价,由价高者得之,掌柜的,你说这不是这个理?”
那方掌柜一是不敢得罪赵佶,二来嘛商人逐利,谁不希望东西卖个好价钱?这有竞争才能抬价,他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望了望杨逸和清娘,开始唯唯诺诺起来,虽然没敢直接让杨逸把字帖让给赵佶他们观看,但那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
赵佶自得地笑道:“杨大人,掌柜的意思你都听清楚了,堂堂朝中大学士,若是行那强抢蛮掠之事,恐怕不好吧?”
杨逸睥了他一眼,淡淡地答道:“我强抢蛮掠?端王殿下该不是抢撷芳楼的姑娘抢多了,认为别人都跟你一样吧?你难道没听清我正在问方掌柜价钱吗?他要多少,我杨逸给多少!何如?这也叫强抢蛮掠吗?”
“你…….”赵佶丑事被揭,顿时恼羞成怒,指着杨逸大喝道:“杨逸,你一再对本王无礼,你好大胆,当真以为本王怕了你不成?”
“呵呵,端王殿下您眼光不错,下官胆子一向不小,只要行得正,坐得直,还有何畏惧?倒是端王殿下您在撷芳楼做的事,可就有些不好说了!”
“你这蛮横匹夫,枉为翰林大学士……”羞怒难抑的赵佶意识的自己失态后,很快长吁一口气,不屑地吟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皮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皮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赵佶这话虽然也是在骂人,而且骂得够狠,大意是鼠辈丑陋,令人厌恶,但有些人连鼠辈都不如,怎么有脸活在这个世上,不如快快去死吧!
这诗骂人辛辣无比,但因出自《诗经》,这也就骂出了雅致。
若是杨逸学泼妇骂街的模样回骂,那未免落了下乘,但若是不还嘴,这便坐实了自己鼠辈不如的臭名。
这骂人也是一种艺术啊!
杨逸心如电转,目光突然落在小几的茶壶上,嘴边顿时浮上淡淡的笑意,轻松地走过去,拿起茶壶左看右看。
旁人都不知他意欲何为,正诧异间,突然听杨逸吟道:“嘴尖肚大柄儿高,壶水未满先晃摇,量小不能容大佛,半寸黄水起波涛。”
性格恬淡如清娘,听了杨逸这首打油诗,也不禁掩嘴欲笑。
杨逸这等于是把赵佶骂作大茶壶,嘴尖牙利,肚量狭窄,为一点小事便掀风鼓浪,大动干戈。
可以说这诗虽不雅,但用来形容赵佶三人的行为却是非常贴切的。
而且赵佶是借用《诗经》骂人,而杨逸却是急中生智自己杜撰,这其中就高明了许多。
赵佶被骂,却不知如何回嘴,毕竟《诗经》上骂人的诗就这么一首,自己想嘛一时又想不出来,憋得一脸酱紫。
主力受伤,替补上场。
只见赵明诚负着双手,徐徐行到墙前,装模作样地看了一幅白鹭图几眼,然后朗声吟道:说与画中白鹭群,也须从此断知闻。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这诗可以这么理解,白鹭啊,你们可要老实点,现在朝中诸公正在大力打击异己,指不定哪天把人打击完了,就轮到你们啦。
这诗的讽刺意味不用怀疑。
赵明诚骂杨逸什么不好,偏偏骂他是奸党,杨逸不禁感慨万端,因为赵明诚的老子赵挺之也是新党成员,你拿奸党来说事,看似是骂我一个,传出去之后,别人难道不会连赵挺之一起算进去?
真是蠢不可及!
杨逸变戏法似的,从旁边放置小物件的瓷盘里取出一根绣花针,捏在手上细看,仿佛针上刻有天书似的,众人眼睁睁地看着,想看他又能玩出什么花样。
杨逸满带戏谑地瞄了赵明诚一眼,然后高声吟道:“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赵明诚跟了赵佶这位端王爷,竟连自己老子都骂了,这岂不正是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清娘忍了许久,终于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她以袖掩面,看不见脸上的表情,但可想而知定是笑得兰妍芳菲。
就连赵佶和米友仁脸上的表情也是丰富多彩,可用哭笑两难来形容。
赵明诚本就心慕清娘,这时在清娘面前颜面扫地,只觉得脸上象火烧一样。他想不出新诗回骂,又不好直接找杨逸晦气,因为杨逸对针吟诗,他若是出声,等于是承认自己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了。
可是不争嘛,杨逸却又明明是在骂他,争也不是,不争也不是,极度难堪的他冷哼一声,便落荒而逃……杨逸望着赵佶,微笑问道:“比画画,我不行,要比诗词,随时奉陪,端王殿下要不要继续?”
人就是这样,本来自己很难受,可一但看到有人比自己还难受,心里就舒服多了。
本来赵佶被杨逸骂肚量狭窄,心里是不舒服,但和赵明诚的眼睛长在屁股上一比,他的“优越感”立即体现了出来,心里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问题是让他再和杨逸比“诗词”,借他三个胆他也不敢啊!搞不好等下自己比赵明诚还臭。
骂战是他挑起的,现在杨逸反客为主,继续挑战,赵佶既然也不敢应战,哪里还敢留下?
眼看赵佶与米友仁一脸晦气的离去,杨逸把那画往柜台上一丢,淡淡地说道:“掌柜的,看戏看了这么久,是不是觉得很过瘾啊?”
那方掌柜回过神来,连忙屁颠屁颠地过来赔礼道:“不敢,不敢,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杨大学士恕罪!”
“哦?你何罪之有啊?”
“小人……小人方才……”
“好了,少跟我方才不方才的,我警告你,此事若是传出去,我拿你是问。”
“不敢,不敢,小人一定守口如瓶。”
杨逸明白,这样的事想不传出去绝不可能,他这样威吓方掌柜,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只听他继续说道:“总之,我但凡听到外面有风言风语,损及端王殿下名声,你自己就掂量一下后果吧,这帖子多少钱?”
“四千贯……”方掌柜惶恐之下,脱口报出底价,脸上随即露出后悔之色,可改口已经来不及了。
孙子兵法有云,这叫声东击西。
杨逸哈哈一笑道:“就给你四千贯,帖子我拿走,你可立即派人随我回府结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1889
61890
61891
61892
61893
61894
61895
61896
61897
61898
61899
61900
61901
61902
61903
61904
61905
61906
61907
61908
61909
61910
61911
61912
61913
61914
61915
61916
61917
61918
61919
61920
61921
61922
61923
61924
61925
61926
61927
61928
61929
61930
61931
61932
61933
61934
61935
61936
61937
61938
61939
61940
61941
61942
61943
61944
61945
61946
61947
61948
61949
61950
61951
61952
61953
61954
61955
61956
61957
61958
61959
61960
61961
61962
61963
61964
61965
61966
61967
61968
61969
61970
61971
61972
61973
61974
61975
61976
61977
61978
61979
61980
61981
61982
61983
61984
61985
61986
61987
6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