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这话虽然也是在骂人,而且骂得够狠,大意是鼠辈丑陋,令人厌恶,但有些人连鼠辈都不如,怎么有脸活在这个世上,不如快快去死吧!

    这诗骂人辛辣无比,但因出自《诗经》,这也就骂出了雅致。

    若是杨逸学泼妇骂街的模样回骂,那未免落了下乘,但若是不还嘴,这便坐实了自己鼠辈不如的臭名。

    这骂人也是一种艺术啊!

    杨逸心如电转,目光突然落在小几的茶壶上,嘴边顿时浮上淡淡的笑意,轻松地走过去,拿起茶壶左看右看。

    旁人都不知他意欲何为,正诧异间,突然听杨逸吟道:“嘴尖肚大柄儿高,壶水未满先晃摇,量小不能容大佛,半寸黄水起波涛。”

    性格恬淡如清娘,听了杨逸这首打油诗,也不禁掩嘴欲笑。

    杨逸这等于是把赵佶骂作大茶壶,嘴尖牙利,肚量狭窄,为一点小事便掀风鼓浪,大动干戈。

    可以说这诗虽不雅,但用来形容赵佶三人的行为却是非常贴切的。

    而且赵佶是借用《诗经》骂人,而杨逸却是急中生智自己杜撰,这其中就高明了许多。

    赵佶被骂,却不知如何回嘴,毕竟《诗经》上骂人的诗就这么一首,自己想嘛一时又想不出来,憋得一脸酱紫。

    主力受伤,替补上场。

    只见赵明诚负着双手,徐徐行到墙前,装模作样地看了一幅白鹭图几眼,然后朗声吟道:说与画中白鹭群,也须从此断知闻。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这诗可以这么理解,白鹭啊,你们可要老实点,现在朝中诸公正在大力打击异己,指不定哪天把人打击完了,就轮到你们啦。

    这诗的讽刺意味不用怀疑。

    赵明诚骂杨逸什么不好,偏偏骂他是奸党,杨逸不禁感慨万端,因为赵明诚的老子赵挺之也是新党成员,你拿奸党来说事,看似是骂我一个,传出去之后,别人难道不会连赵挺之一起算进去?

    真是蠢不可及!

    杨逸变戏法似的,从旁边放置小物件的瓷盘里取出一根绣花针,捏在手上细看,仿佛针上刻有天书似的,众人眼睁睁地看着,想看他又能玩出什么花样。

    杨逸满带戏谑地瞄了赵明诚一眼,然后高声吟道:“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赵明诚跟了赵佶这位端王爷,竟连自己老子都骂了,这岂不正是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清娘忍了许久,终于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她以袖掩面,看不见脸上的表情,但可想而知定是笑得兰妍芳菲。

    就连赵佶和米友仁脸上的表情也是丰富多彩,可用哭笑两难来形容。

    赵明诚本就心慕清娘,这时在清娘面前颜面扫地,只觉得脸上象火烧一样。他想不出新诗回骂,又不好直接找杨逸晦气,因为杨逸对针吟诗,他若是出声,等于是承认自己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了。

    可是不争嘛,杨逸却又明明是在骂他,争也不是,不争也不是,极度难堪的他冷哼一声,便落荒而逃……杨逸望着赵佶,微笑问道:“比画画,我不行,要比诗词,随时奉陪,端王殿下要不要继续?”

    人就是这样,本来自己很难受,可一但看到有人比自己还难受,心里就舒服多了。

    本来赵佶被杨逸骂肚量狭窄,心里是不舒服,但和赵明诚的眼睛长在屁股上一比,他的“优越感”立即体现了出来,心里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问题是让他再和杨逸比“诗词”,借他三个胆他也不敢啊!搞不好等下自己比赵明诚还臭。

    骂战是他挑起的,现在杨逸反客为主,继续挑战,赵佶既然也不敢应战,哪里还敢留下?

    眼看赵佶与米友仁一脸晦气的离去,杨逸把那画往柜台上一丢,淡淡地说道:“掌柜的,看戏看了这么久,是不是觉得很过瘾啊?”

    那方掌柜回过神来,连忙屁颠屁颠地过来赔礼道:“不敢,不敢,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杨大学士恕罪!”

    “哦?你何罪之有啊?”

    “小人……小人方才……”

    “好了,少跟我方才不方才的,我警告你,此事若是传出去,我拿你是问。”

    “不敢,不敢,小人一定守口如瓶。”

    杨逸明白,这样的事想不传出去绝不可能,他这样威吓方掌柜,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只听他继续说道:“总之,我但凡听到外面有风言风语,损及端王殿下名声,你自己就掂量一下后果吧,这帖子多少钱?”

    “四千贯……”方掌柜惶恐之下,脱口报出底价,脸上随即露出后悔之色,可改口已经来不及了。

    孙子兵法有云,这叫声东击西。

    杨逸哈哈一笑道:“就给你四千贯,帖子我拿走,你可立即派人随我回府结账。”

    方掌柜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这杨大学士真不是人啊!吓唬人半天,敢情是为了诈出字帖的底价。

    方掌柜苦笑连连,只得自认倒霉。

    (未完待续)
------------

第390章 这就是我的原则

    这阵子没事杨逸就去翰林画院冒充“士流”,他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在李唐、张择端他们悉心指点下,绘画方面有了不小的进步。

    刚刚从张择端那儿得了新的启发,杨逸回家后又进书房铺纸作画,见他如此用心,清娘感动得泪眼蒙蒙。

    “杨大哥,清娘等你千年,也无怨无悔。”清娘没头没尾的抛下这句话,然后便去给他煮茶汤去了。

    杨逸有些愣神,搞不清楚她是怎么了,只是觉得,真等个千年,那咱们岂不成妖精了,妖精也不错,至少白娘子俺就喜欢。

    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只为这一句,啊哈……感清娘一片深情,杨逸下笔如有神,纸面山影笼轻烟,舟行水上波涟涟,以至于在后面帮他打着扇的小艾眼光一片迷离。

    坐在小几边的马汉卿见他太投入,不放心地问道:“大人,您听清属下说什么了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095 75096 75097 75098 75099 75100 75101 75102 75103 75104 75105 75106 75107 75108 75109 75110 75111 75112 75113 75114 75115 75116 75117 75118 75119 75120 75121 75122 75123 75124 75125 75126 75127 75128 75129 75130 75131 75132 75133 75134 75135 75136 75137 75138 75139 75140 75141 75142 75143 75144 75145 75146 75147 75148 75149 75150 75151 75152 75153 75154 75155 75156 75157 75158 75159 75160 75161 75162 75163 75164 75165 75166 75167 75168 75169 75170 75171 75172 75173 75174 75175 75176 75177 75178 75179 75180 75181 75182 75183 75184 75185 75186 75187 75188 75189 75190 75191 75192 75193 7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