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独个在前厅饮茶,不一会儿便见母亲杨氏、十三娘和清娘一同回来。
和去的时候不同的是,三人没了去时的谨慎,脸上都带着喜色,原来太皇太后、太后、以及宋太妃等人都有不少额外赏赐给她们。
而且三人的花冠上都插上了袅袅春幡,尤其是清娘,她的七品命妇服饰本就鲜丽,再插上这春幡,更是娇俏清丽。
每年元旦朝会时,皇宫都会赐给群臣幡胜等物,其实回来时杨逸帽子上也插有银幡的,只不过他不习惯这种花俏,一早取下了。
所谓的幡胜,其实就是一种用金银箔纸绢剪裁制作的装饰品,有的形似幡旗,故名幡胜,又叫彩胜、华胜。
从晋朝开始,民间就习惯在人日,也就是正月初七这天,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按荆楚习俗,女人们在人日用五彩的丝帛、丝绸等材料,剪成一个幡胜,插戴在头上,姐妹淘们之间有竞赛斗胜的意思。
到了宋朝,百官之家的幡胜之物则由皇宫制办,在正旦朝会时赐于臣下。苏东坡就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
这诗杨逸只是偶然听到,不知道老苏是哪一年写的,但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来看,那一年老苏混得一定不怎么如意,要不然皇帝赐下银幡本是喜事,他便不会强颜欢笑了。
三人走到大厅门口,母亲杨氏先开口说道:“你们聊吧,站了半天,我这老骨头可受不了了,得回房歇息一下才行。”
杨逸起身搀着她问道:“娘亲没事吧?”
“你放心吧,没什么事,就是有些困了,娘亲我歇一下就好,睿儿呢,睿儿今天怎么样?”杨氏不见自己的大孙子,立即就问了起来。
杨逸呵呵笑道:“娘亲别担心,睿儿随他琴姨娘到书房看书去了,娘亲先坐一下,孩儿帮你拿捏一下如何?”
“就你这手劲,要你来拿捏只怕是拆了我这副老骨头呢。”杨氏颇为不满地说道,“你也真是的,今天是大年初一,睿儿又刚参加大礼回来,想必也累了,你还让他读什么书呀。”
杨逸不敢说是自己罚铁蛋去抄书,否则这便宜的娘非闹翻天不可,他赔着笑道:“娘,你实在太偏心了,以前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你恨不得让我时时刻刻捧着书看,现在轮到睿儿,娘亲你就心疼了。”
清娘她们听了都笑起来,杨氏抬手给他一指头,说道:“你少胡扯,这怎么能比?睿儿还小,万一累出病来可怎生得了?”
“娘,放心吧,孩儿自有分寸,保管不让你那宝贝大孙子累坏就是,话说回来,如今咱们杨家家大业大,总有一天睿儿要继承这份家业,若是从小惯着他,将来长成败家子怎么办?娘亲你就别多管了,你先回去歇着吧。”
杨氏不好再说他什么,十三娘要扶她也不用,便由两个丫环扶着回屋歇息去了。
“杨大哥,看好吗?”清娘不失少女心性,在杨逸面前轻盈的一旋身,回眸嫣然一笑,秀起她的丽裳春幡来。
杨逸见她这俏丽模样,不禁脱口吟道:“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清娘正被他这词吸引信,十三娘顺手在她的翘臀上拍了个巴掌,笑道:“你这丫头,在宫里抢尽风头不说,回到家来还显摆个没完。”
“哦?”杨逸顿时感兴趣地问道,“娘子快说,清娘在宫里是怎么抢尽风头的。”
清娘有些羞意,螓首低了下去,十三娘揽住她的香肩,满带深意地瞟了杨逸一眼说道:“太皇太后赐宴之时,秦国大长公主提议以梅花为题,各赋诗填词一首,以庆新春。最后自然是咱们家这位大才女的词作最为出彩,官人瞧见了吗?妾身等带回来的这两大车赏赐,有太皇太后的,有太后的,有宋太妃的,有秦国大长公主的,这可都是赏赐给咱们家这位大才女的。”
“晴儿姐姐。”清娘娇嗔一声,十三娘一口一个大才女,把她说得更是羞涩难挡。
“哈哈哈,咱们家清娘若是不拔得头筹,那才奇怪呢,娘子,快将清娘所作的新词诵来,好让为夫听听。”杨逸不由分说,搂住清娘的小蛮腰,把她抱着膝上,然后满是期待地对十三娘催促起来。
十三娘挺了挺腰身,负起手来作士子游吟状,在厅里来回踱了几步,吊足了杨逸胃口,才徐徐吟道: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好,好个香脸半开娇旖旎,玉人浴出新妆洗,哈哈哈,这分明是在说娘子和清娘自己嘛,不错,不错,确实是此花不与群花比……”当着十三娘的面,杨逸这花丛老手当然不会只赞清娘一个。
十三娘哪里不明白他的小心思,皓婉一伸,熟练无比的探到他腰间,麻利地一拧。
杨逸这回是真想不通自己错在哪里,这不是两个都夸了嘛,唉,真个是女人心,海底针……
“嘶,娘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为夫这不是在夸您和清娘嘛,你还下此狠手,请问娘子大人,为夫究竟所犯何罪,遭至娘子这般大刑。”
“莫须有。”十三娘俏然答道。
听到这三个字,杨逸几乎为之气绝,谁曾想到,“莫须有”这罪名有一天也会砸到自己头上。
“娘子,这不科学。”
“是吗?那妾身倒要问问官人,睿儿半夜起身入宫参加正旦大礼,这才回家,官人便让他去读书,这科学吗?这可是大年初一,你这翰林大学士还在家歇着呢,睿儿才多大,你倒一刻不让他清闲,官人快说,到底所为何来?”
果然是妖精,没那便宜的娘亲那么好哄骗,杨逸暗叹,看来时时得小心妖精才行啊。
(未完待续)
------------
第525章 盈盈一握
在十三娘的逼问下,杨逸只得把正旦大礼上发生的事情约略讲来。
十三娘听了埋怨道:“官人,说来都怪你,当初妾身说要将睿儿带到后宫去,偏你要让他到大庆殿去参加大礼,如今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这可怎生是好?”
杨逸从“押”着赵捷进大庆殿那一刻起,就已经豁出去了,当时能在殿中宴饮的都是老成精的人物,这种大人物要对付一个人,通常是不会自己打头阵的;而当时他们的喽罗们又都不在殿中,所以暂时没人跳出来指责杨逸,宴席得以平静结束,但这不代表就没人弹劾他了。
杨逸呵呵地笑着安慰十三娘道:“娘子别担心,其实官人我带着睿儿去见识正旦大礼,是钻了朝制的漏洞,朝制可没明文规定象睿儿这种岁数的官员,不许去参加正旦大礼;真算起来他们弹劾不了我什么的,要弹劾也只能弹劾睿儿儿君前失仪,但睿儿只是个三四岁的稚童,他们弹劾来弹劾去,又能把睿儿怎么样?大不了就是罚俸,顶多是罢去睿儿的官衔。”
听了杨逸的话,十三娘略微放松了一些,罢去杨睿官衔,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还小,而且这七品散官是靠恩荫得来,在大宋朝,非正途出身的官员很被人瞧不起,所以许多靠恩荫得官的人,都会重新去参加科举考试;在十三娘看来,无论儿子恩荫了多大的官,将来长大后肯定还是要走科举正途的,这如同鸡筋的七品散官不要也罢。
若是事情真这样,十三娘也不担心什么了,但她仔细想了想,立即感觉只怕没杨逸说的这么简单。
“官人,你莫哄妾身。”
清娘也很担心地问道:“杨大哥,真的没事吗?”
瞧她们担心的样子,杨逸一股豪气顿生,一挥大袖朗声说道:“娘子你们就放心吧,常言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官人敢把睿儿带到正旦大朝会上去,就做好了发生意外的心里准备,再者说了,如今官人我也不是别人爱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的,谁要弹劾我,他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
“官人胡说什么,这话若是传出去,那还得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1626
41627
41628
41629
41630
41631
41632
41633
41634
41635
41636
41637
41638
41639
41640
41641
41642
41643
41644
41645
41646
41647
41648
41649
41650
41651
41652
41653
41654
41655
41656
41657
41658
41659
41660
41661
41662
41663
41664
41665
41666
41667
41668
41669
41670
41671
41672
41673
41674
41675
41676
41677
41678
41679
41680
41681
41682
41683
41684
41685
41686
41687
41688
41689
41690
41691
41692
41693
41694
41695
41696
41697
41698
41699
41700
41701
41702
41703
41704
41705
41706
41707
41708
41709
41710
41711
41712
41713
41714
41715
41716
41717
41718
41719
41720
41721
41722
41723
41724
4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