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回头想想,似乎也有那么点因果关系,也不能说清娘说的完全没有道理。
若不是自己“坏”在先,琴操就不会怀孕,她不怀孕,就不会情绪失控,从而也就不会把自己扑倒,好吧,清娘什么都是对的。
琴操满脸羞红的爬起来,带着歉意望了个郎一眼,然后对清娘解释道:“清娘,不关你杨大哥的事,是我………”
“琴儿,打住,什么叫不关我的事?难道我不是孩子他爹吗?既然是,怎么说不关我的事呢?”
“杨郎,你………….”琴操羞得直跺脚。
清娘冰雪聪明儿,听了杨逸的话,便明白了个大概,不由得惊喜地扑上去,一把搂住琴操追问道:“琴姐姐有喜了是吗?有喜了是吗?”
琴操含羞点了点头,清娘高兴得正要…………“啊!”
“别叫,你这丫头,少一惊一乍的,吓着了你琴姐姐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
杨逸搂着她那如隔户杨柳弱袅袅的小蛮腰儿,那绵软的感觉触手温润,她已经婷婷十六七,身子已完全长开,鼓腾腾的双峰压在杨逸的胸膛上,软绵绵的,香腻腻的,引人无限遐想。
清娘已经习惯了他这种拥抱,说来她那酥胸长得如此丰盈,形态如此美好,少不了杨逸经常“抚慰”的功劳。
她反搂着杨逸的脖子笑道:“杨大哥,你又要当爹了,嘻嘻。”
“那你想不想当娘?”
“想。”
“哈哈哈……….”
“呀,杨大哥坏死了,坏死了。”清娘被他诈出真话,回过味来顿时娇嗔不已,一双粉拳乱捶打着他。
“好了,清娘,你琴姐姐有孕在身,咱们快扶她进屋歇着才是正理。”
“嗯嗯。”清娘正好找到台阶下,连忙去扶一脸笑意正看着他们的琴操。
“哈哈哈哈……你们弹劾吧,你弹劾你们的,老子潜心发展自己的嫡系,正所谓上阵父子兵,还有比儿子更嫡的嫡系吗?老子要发展出一个民族来,到时岂不就天下无敌了,哈哈哈………”
琴操和清娘正往屋里去,突然听到身后这通嚣张的狂言,俩人脚下都不由得一趔趄,几乎要摔倒在地…………
(未完待续)
------------
第545章 瞬息万变
王显,字仲明,相貌清癯,长髯飘然,今年刚好五十岁,熙宁元年恩科榜眼,河阳人氏。
黄履被贬谪不久,王显便接任了御使中丞一职,成了御使台的主官。
唐朝主要还是世家政治,到了大宋,由于世家的没落及科举制度的完善,正式步入了文官政治时代,御使台的作用也就显得更加突出;因其有风闻奏事之权,上可弹劾宰相,下可纠察百官,在大宋向来可用“呼风唤雨”来形容,俨然成了“刚直不阿”的代名词,往大宋皇帝脸上喷口水的,大都是他们这些言官。
然而,自绍圣元年以来,御使台便有些暗然失色,皆因章惇、杨逸这些人太强悍了,其铁腕手段使得御使台的言官都噤若寒蝉,再没有以前那种指点江山的快意。
王显自从接任御使中丞一职,便有重振御使台之心,但他知道,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契机,否则自己极有可能要步黄履后尘。
所以他一直蛰伏着,而现在,王显认为时机到了。
明殿坊,礼部尚书府第,王显坐着马车来到大门前,让下人递上了自己的名刺。
杨畏这两天心里正自不舒坦,礼部靠的就是科举,才能显示其重要性,而这次恩科,竟然又没轮到他出任主考,朝廷决议已下,将由尚书右仆射李清臣出任主考,这等于是夺去了他礼部的权柄。
听说御吏中丞王显到访,杨畏很快就迎了出来。
俩人少不得一番寒暄,相互礼让进府而去。
一直以来,王显都有意交好杨畏,二人关系颇为密切,往来尚书府是常事,杨畏的府极尽豪华,亭阁飞云,奇花掩映,处处雕梁画栋,占地足有六七十亩,往来仆役如云,王显已是见怪不怪,大宋官员俸禄优渥,高官更是常得赏赐,家中多是豪奢,非单是杨畏一家如此。
二人进了书房,等丫环上过茶,王显又闲话了一阵,才突然叹道:“子安兄,我听说太后已下旨,迁范纯仁入京出任尚书左丞一职,想必子安兄也所有耳闻吧?”
说起此事,杨畏眉头微微蹙了起来,他本来最有希望接任尚书左丞一职的,结果半道杀出一个程咬金,若是别人,杨畏或许还没觉得这么难受,可偏偏是范纯仁,这个结果就让他很难接受了。
杨畏此人很有才,曾经混迹于新旧两党,可谓是左右逢源,王安石当政时,他著书谒王安石、吕惠卿,颇受重用。
杨畏与舒亶交好,舒亶因盗学士院厨钱获罪,被王安礼弹劾,杨畏上表为舒亶辩护,被贬谪。
很快神宗皇帝驾崩,太皇太后高氏帘听政,启用司马光为相,杨畏曾身为新党之人,恐得罪于司马光,便经常对别人说:“畏官夔峡,虽深山群獠,闻用司马光,皆相贺,其盛德如此。”
结果司马光出相一年就死了,未能重用他,但接任首相的吕大防却因此看上了杨畏,提拔他为殿中侍御吏;当时旧党分裂为蜀洛朔三党,相互攻伐,杨畏便成了吕大防手上的利刃。
杨畏首先干翻次相刘挚,又攻击接任的苏辙,苏辙罢相,范仁纯接任次相,也就是尚书右仆射,杨畏继续攻击范纯仁,结果这回差那么一点点,终是没能把范纯仁干翻。
宣仁太后死时,吕大防有意用杨畏为谏议大夫,范纯仁极力阻止,认为杨畏非端士,不可用,吕大防乃迁杨畏任礼部侍郎。
杨畏与范纯仁之间的矛盾早在那时就结下了。
这次苏颂告老还乡,李清臣接任尚书右仆射,尚书左丞一职便空了出来,本来杨畏极有可能入阁顶替此职的,如今远在江淮的范纯仁突然将他快要到手的高位抢去,怎不教他愤慨。
杨畏许久不说话,王显接着说道:“子安兄想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吧?”
“我与仲明兄多年知交,仲明兄有话,还望直言相告。”
王显眼中闪过一抹极淡的笑意,转瞬而逝,他漫不经心地接着说道:“子安兄这是什么话,我来便是要告知子安兄此事,岂有相瞒之意,据我所知,范纯仁再次出相,实为杨逸向太后举荐之故。”
“杨逸?”
杨畏眉头锁得更紧,一直以来,他与杨逸之间虽然淡不上深交,但表面上大家都很热络,不曾想这回竟是杨逸坏他的好事;细想来,这事其实不奇怪,当初范纯仁被贬株州,正是杨逸力保,才得以起复为河南知府,后来还一度入京出任礼部尚书一职。
杨逸,竟是杨逸,杨畏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王显不动气色地说道:“杨逸未出仕之前,就与章相公结为忘年之交,出仕之后,俩人一向志同道合,彼此配合默契,杨逸主外事,败辽国,平西夏,讨伐交趾,使大宋威加四海,章相公主内政,革旧弊,推新政,大治黄河,使国势蒸蒸日上;然此次杨逸力促西征黑汗,实际上章相公当时并没有认可,如今种建中兵败,杨逸罪责难逃,章相公也不加声援。而杨逸在此时举荐范纯仁入阁,就颇耐人寻味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741
13742
13743
13744
13745
13746
13747
13748
13749
13750
13751
13752
13753
13754
13755
13756
13757
13758
13759
13760
13761
13762
13763
13764
13765
13766
13767
13768
13769
13770
13771
13772
13773
13774
13775
13776
13777
13778
13779
13780
13781
13782
13783
13784
13785
13786
13787
13788
13789
13790
13791
13792
13793
13794
13795
13796
13797
13798
13799
13800
13801
13802
13803
13804
13805
13806
13807
13808
13809
13810
13811
13812
13813
13814
13815
13816
13817
13818
13819
13820
13821
13822
13823
13824
13825
13826
13827
13828
13829
13830
13831
13832
13833
13834
13835
13836
13837
13838
13839
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