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术可没料到完颜宗翰能想得这么远,而且所说的话细想来非常有理,现在宋国已经出兵,明摆着已经站在了耶律明斡一方;而大金被南京道与西京道阻隔,没法派人前往宋国沟通,那么双方兵戎相见便很难避免了;这时候尚是趁乱攻下南京道,这样不但有了与宋军联系的渠道,而且与宋国谈判时更多了一份筹码,大不了将来再把燕云之地割让给宋国就是。

    想到这些,银术可便没再劝完颜宗翰,改而说道:“粘罕,即便是不得不与宋国兵戎相见,若是情况许可,手下还是稍为留情才好,否则与宋国结下仇恨太深的话,只怕宋国恼羞成怒,将来我大金想再与宋国和谈可就难了。”

    “这个无须你多说,我自晓得,但前提是,我军先能占到绝对优势,才谈得上对宋军手下留情,否则宋国还以为咱们怕了他呢。”

    银术可暗道,说一点不怕宋国,那是笑话,现在大金看似兵强马壮,但各部都是刚刚依附,一遇失败,人心必散;这人心一散,大金国也差不多完了,到时光是完颜部有多少人马?

    而宋国生民亿万,国势蒸蒸日上,今非昔比,这是四海八荒都知道的事,短短几年时间,宋国连续灭了西夏和交趾,如今又在西域号令各部,莫敢不从,其纠集起多小部族对黑汗开战,锵锵铁骨,猎猎雄风,直追汉唐盛极之时。

    这样的国家,大金能避免与之为敌,那绝对是幸事,否则后果难料啊!

    完颜宗翰接着说道:“不能再等了,必须趁宋军新来,立足未稳,迅速发兵攻取南京道。”

    “粘罕计划怎么打?”

    “进入南京道最便捷的两条途径是古北口和榆关,目前辽将萧寒山率一万辽军镇守古北口,阿里迭勒同样是一万人马守榆关。辽军据关而守,咱们若是攻打一处,耶律明斡必定派军前来增援;所以咱们必须兵分两路,你继续带两万人马先行佯攻榆关,将辽军的援兵吸引到榆关去,到那时,我再率七万大军突袭古北口,争取一举攻破这道关隘,到那时,南京道便再无险可守,取之则轻而易举。”

    “好,就这么办。”

    *****幽州府衙里,或者现在应该叫大辽行宫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逸再次惭愧地说道:“大辽皇帝陛下,外臣初来乍到,寸功未立,接受大辽皇帝陛下这等盛情款待,实在有愧于心。”

    未待耶律明斡安抚,杨逸长身而起,满脸激愤地说道:“今大辽上京、北京、中京相继沦陷于金贼铁蹄之下,大辽宗庙社稷皆为胡尘所暗,万千生民和血吞泪,哭声载道,尸骨陈于野,千里无鸡鸣,念及这些,外臣心中一刻难安,恨不能连夜率虎贲三千,北渡燕山,击敌破军,解万千生民于倒悬,还天下一个平宁之境。”

    杨逸突然慷慨陈词,激愤难挡,仿佛现在被金兵入侵、国将沦亡的是大宋一般。

    耶律明斡君臣等人不料他突然来这么一出,都不由得愣了愣,便是沉稳的萧亦也不例外。

    耶律明斡到底是契丹宗室,如今又贵为辽国皇帝,听了杨逸提起宗庙社稷暗胡尘,万千生民和血吞泪之语,心中难免生出羞愧之感。

    在坐的辽国大臣面面相觑,也多少有些尴尬,人家一个外臣,尚且有这份心,他们作为辽国大臣,若不思收复河山,情何以堪?

    杨逸再接再厉,继续慷慨陈词道:“外臣听说叛将完颜宗翰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北安州附近,外臣向大辽皇帝陛下请令,愿率我三万宋军出古北口,击溃来犯之敌。”

    杨逸是够慷慨的,根本没有要求耶律明斡一起出兵,这可真是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当然,这是说好听的,说难听点他就象只愤怒的公牛,恨不能干翻一切…….

    便是萧亦一时也想不透杨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其实杨逸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赌耶律明斡这些人还要些脸面,毕竟我一个外臣都上阵了,你们总不好等在后面,等我帮你们收复失土吧?

    真这样的话,这失土是大宋的,还是辽国的?

    若是耶律明斡还要些脸面,起兵一起北找,好,杨逸目的达到了。

    当然,若是耶律明斡他们一点脸面也不要了,硬是不发兵,让杨逸自己率三万宋军上阵,嘿嘿,这个也好办,粮草你包的,我出兵,你若是连粮草也不提供,那我翻脸也谁也没话可说。

    你提供粮草了,好,我出关逛他几圈,出工不出力,杨逸相信,只要自己不主动攻击,完颜宗翰还没傻到主动来招惹自己;咱们到时就吃着耶律明斡的粮食,在关外开心的打猎,说不定还会去和完颜宗翰不清不楚的攀些交情,我急死你耶律明翰当然,可能你会问,要是完颜宗翰耍横,硬要做愣头青来惹咱怎么办?

    不要紧,咱三万人都是骑兵,可以跑啊!

    跑不了怎么办?操,难不成还真怕了他鸟家奴不成,灭了他呗!

    先灭鸟家奴,再一路灭过去,到上京城去收拾阿骨打去,把辽东一口气打下来,到时你耶律明斡好意思来问我要吗?

    你好意思问,我都不好意思给啊!

    所正杨逸自己可进可退,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这下倒让耶律明斡他们为难了,杨逸是没让他一起发兵北伐,但能不发兵吗?

    万一人家杨大学士热情劲一过去,不想帮你们这帮窝囊废了,一口气跑回大宋去,那才真的哭都没地方哭呢!

    杨逸玩这一手,唐庚他们这些手下见了心里又好笑,又是佩服,一个个停杯弃箸,静待耶律明斡君臣的答复。

    (未完待续)
------------

第559章 率军出关

    杨逸在接风宴上慷慨陈词,主动请缨,使得耶律明斡左右为难,这起兵北伐吧,担心自己兵力本就单薄,若再折损,恐怕连南京道也保不住了。

    耶律延禧三十万精锐刚刚被灭,这给耶律明斡的打击可谓是深入骨髓,胆都吓破了,凭自己几万人马北伐,能行吗?

    可若是不北伐,手下的官员和百姓怎么看他这个皇帝?象北院枢密副使耶律迭刺里这些人,一直就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

    耶律明斡以事情重大,须与众臣商议为借口,暂时推托了过去,宴罢之后,他果然立即与萧亦等大臣商议此事。

    耶律迭刺里自然还是力主北伐,番汉马步军都元帅耶律长运也随声附和。

    南院大王萧奉先和李处温则左右而言他,尽量不表态。

    耶律明斡只得问萧亦道:“越王,此事你认为该当如何是好?”

    萧亦沉吟道:“陛下,起兵收复中京、上京,本在情理之中,但杨逸今日表现得太异常,此人虽是年轻,但行事向来沉稳,他如此积极请战,只怕是另有所图,陛下不可不慎啊。”

    耶律明斡问道:“越王以为杨逸是何所图?”

    “燕云,若是臣猜的不错,杨逸所图者,正是我燕云十六州之地。”

    耶律明斡听了这话,心里反而暗暗松了口气,若是杨逸所图真的只是燕云十六州,只要能收复大辽失地,灭掉咄咄逼人的金国,那一切好说。

    耶律明斡沉思不答,耶律迭刺里倒先冷笑起来:“越王深谋远虑,教人佩服,本官倒想请问越王,杨逸如今自请带三宋军北伐,要去和金军一决高下,他此举如何便是在图谋燕云十六州了?”

    萧亦皱眉说道:“此事本王一时也想不通其中的关窍,但常言道,事出反常必为妖,杨逸若无所图,岂会甘愿主动去迎战完颜宗翰?”

    “原来越王也想不明白,哼,本官还以为光是本官想不明白呢。陛下,不管杨逸有何所图,既然他要去迎战完颜宗翰,就让他去好了;他既然主动请战,如此急功近利,到时陛下就让他打头阵,他该没理由推托了吧?最好能让他与完颜宗翰拼个两败俱伤,咱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顺势北伐,一举收复中京、上京,到那时,杨逸就算是有什么歪心思,又何惧之有?”

    耶律迭刺里这番话可谓是说到耶律明斡心里去了,若真能如此,那是再好不过,他再次望向萧亦;萧亦一时也无从反驳,正如耶律迭刺里所说,杨逸在宴席上说得如此慷慨激昂,到时让他打头阵,他若是推托倒真说不过去了,只要是个人,总还得要张皮吧,若是连这表面功夫也不讲了,那大宋早就直接发兵来攻取燕云之地了。

    这也正是萧亦想不明白的地方,杨逸,杨逸,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677 27678 27679 27680 27681 27682 27683 27684 27685 27686 27687 27688 27689 27690 27691 27692 27693 27694 27695 27696 27697 27698 27699 27700 27701 27702 27703 27704 27705 27706 27707 27708 27709 27710 27711 27712 27713 27714 27715 27716 27717 27718 27719 27720 27721 27722 27723 27724 27725 27726 27727 27728 27729 27730 27731 27732 27733 27734 27735 27736 27737 27738 27739 27740 27741 27742 27743 27744 27745 27746 27747 27748 27749 27750 27751 27752 27753 27754 27755 27756 27757 27758 27759 27760 27761 27762 27763 27764 27765 27766 27767 27768 27769 27770 27771 27772 27773 27774 27775 27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