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镇得住女真人,正好,本帅这就上书朝廷,让你回混同江去撒欢十年八年再说。”

    “大帅!别………末将这回知道错,今后一定悔过自新。”

    “你要悔去混同江去悔吧,本帅一向不会给人两次机会。”

    苗授心里不禁有些绝望,混同江那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去逛一圈,收拾一下女真人也就算了,让他去那儿呆十年八年,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还不如死了算了。

    “大帅,末将有违军令,请大帅责罚。”苗授推金山,倒玉柱,突然单腿跪倒在地。

    杨逸见他跪下认罪,知道火候够了,这种人他真的心服了的话,便不用再逼之过甚,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苗授,本帅一直很看好你的军事天份,可惜你这性子收不了,着实可惜了,将领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个可以理解;但你不明白,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规矩在,所有的‘独特’都不能超出整体的框架才行;象你这样罔顾军令,肆意妄为,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劳,也难为上官所容,你的官做得越大,下场只会越惨,除非你想自己做皇帝。”

    “大帅,末将不敢,末将不敢。”这下苗授真的惊惧了,这样的大帽压下来,谁也受不了啊。

    “我也懒得说你了,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苗授不敢起身,再拜道:“大帅,末将听说完颜娄室带三千人马逃入了漠北草原,末将愿将功赎罪,率军追剿完颜娄室,末将这回愿立下军令状…………”

    “等等,完颜娄室?”

    杨逸心中有一点灵光划过,很快便豁然开朗,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

    苗授不知他笑什么,愣在了地上.

    (未完待续)
------------

第626章 遍地烽火燃西域

    沙州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种建中难以得知,这让他更是忧心忡忡,白玉河一战,他损失了近三千人马,最后被逼着不得不向白玉河上游撤退;但这只是不得以的权宜之计,白玉河的源头就是昆仑山,也就是说,再往南退就是终年积雪,了无人烟的昆仑山了。

    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连粮草补给都难以筹措,若不尽快想办法,不用哈桑来打,万余宋军就得饿死在昆仑山下。

    马远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望着即将落下山去的斜阳,也不由得直皱眉头,这鬼地方白天热得能烤熟鸡蛋,晚上却是冷得让人受不了,而且越往昆仑山走,这冷热温差越大。

    这一冷一热的交替,才两天时间,军中就有不少士卒因一时无法适应这种天气而病倒了。

    马远犹豫了一下说道:“种将军,现在连阿柴部也倒戈了,沙州一定危急万分,咱们干脆和哈桑拼了吧,要不然再这么下去,兄弟们只怕病倒的越来越多啊。”

    南面的昆仑山上,积雪映着夕阳,流光溢彩,瑰丽无比,可惜种建此刻也无心再欣赏这些景色了;他沉声说道:“就是要拼,也要先想想怎么拼,黑汗大军如今士气大涨,又有阿柴部万余人马相助,再象前天那样硬拼,不过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咱们兵力少对方太多,再那样硬拼,于事无补。”

    “这些末将也知道,只是不拼,在这鬼地方耗下去,兄弟们根本支撑不了多久啊。”

    “等斥侯回来,看看在玉州小镇能不能得到补给再说吧。”

    白玉河上游还有个叫玉州的小镇,是附近牧民平日的交易生活必需品的场所,有少量人口聚居,这是种建中现在唯一能一次性得到几日补给的地方了。

    “种将军,就算玉州能得到三两日之粮,也终究不是办法,现在哈桑放弃追击,转而和阿柴部兵马死死堵住咱们东归之路,分明是想把咱们耗死在这昆仑山下,咱们怎么能跟他这样耗下去呢?”

    种建中胸有成竹地答道:“他耗不死咱们,只要有两三日补给,足矣!”

    马远刚想问种建中作何打算,此时南面几个斥侯纵马飞奔而回,远远就秉报道:“种将军,玉州大概有百来户人家,附近还有一些黑汗牧民散居,小的们粗略估算了一下,若是把牛羊全抢光,够咱们食用两三日的了。”

    “事不宜迟,马远你立即带两千人马前去,有多少给我筹集多少。”

    “喏!”马远朗应一声,很快带着两千人马踏着夕阳狂奔而去。

    马远这一去,把玉州小镇抢了个精光,连刚出生的小羊也没放过。

    种建中大军休整了一夜,第二天突然挥军抢渡乌玉河,向西面杀去,大有奔袭疏勒之象。

    种建中这一举动出人意料之外,哈桑和阿柴部兵马严防他渡白玉河东归,却没想到他白的不行来黑的。

    难道种建中真想凭这万把孤军横行西域、灭亡黑汗?这未免有些痴人说梦了吧!

    但不管如何,种建中这一招一下子算是击到了哈桑的软肋。

    之前阿克莫尔损失了四万人,种建中攻取于阗城时又灭了一万,接着哈桑不计伤亡地攻打于阗城又伤亡了近三万人。他现在带有四万多人马据守于阗和白玉河,还有一万人马远征河西去了。

    这一通加减下来,就是将近十四万大军了,黑汗国地域虽然非常广大,但人口难与中原相比,所有能战的青壮拉起来,也就十来万人马。

    除去了这十四万,疏勒等城实在没剩下什么兵力了。

    万一种建中真个拼死西去,疏勒等城是存在很大危险的,哈桑一面率军追击,同时并不放松东面的堵截,因为他感觉种建中十有九是在玩声东击西的把戏,奔袭向西只不过是想引开自己的兵力,最终目的还是想东归。

    肃州城下,此刻依然是鏖战正酣,虽然毗伽布的斤带着一万多人马回援高昌去了,但他还是留下了五千人。

    这么做一是为了让各部坚持攻打河西,只有把河西打下来,西州才会安全,才不至于直接面对宋国的大军。

    二是不愿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西州情况虽然危急,便凭回援的一万五千人马,再有留守高昌城的几千人马,击败入侵之敌当不成问题了。

    眼看富饶的河西就要到手,作为主导,毗伽布的斤得到的将比整个西州还多,所以即便后院失火,毗伽布的斤出于种种考虑,还是留下了五千人马与各部一起攻打肃州。

    目前围攻肃州的各部兵马还有将近四万人,姚雄率一万河套抽调的力兵到达肃州后,于城南与各部联军大战了一场。

    姚雄本是西军悍将,这几年大宋兵威盛极一时,军中将领难免有些骄傲,姚雄只道各部联军难以齐心,兵力虽四倍于己,却也没太放在眼里;结果这一战姚雄惨遭大败,他同样是吃了阿拉伯马一个暗亏,双方大战正酣的时候,数千骑着阿拉伯战马的黑汗士兵强劲地冲入姚雄左翼,导致他的左翼最先崩溃。

    这一战,姚雄损失两千多人马,不得不退回南面的六安岭重整旗鼓。

    此时的西域可谓是遍地烽烟,肃州大战未休,高昌城下同样是杀声如潮,阿黛拉公主率领五千青壮出城,她虽不习战阵,但她的侍卫长默英却颇为高明。

    阿黛拉公主作为大军主帅只是一个象征,实际指挥作战都是由默英负责,西州回鹘还主要是以游牧为主,这几千青壮在女神的鼓舞下,士气很高;默英并没有带领他们直接去与敌古烈硬拼,而是不断的游击袭扰,这使得敌古烈难以分兵四处抢掠,被惹毛了的敌古烈拼命追击;默英被逼得在高昌南面的六神坡与敌烈部大军硬打一仗,不敌,折损千余人。

    眼看士气大损,难堪再战,默英建议阿黛位公主放弃牵制敌古烈,转而奔袭北庭。

    敌古烈兵力本就不多,北庭留守着的人马更少,阿黛位公主率领几千人马突然翻越天山杀到北庭,留守的敌烈兵马苦战半日,伤亡过半,只得放弃北庭前去投奔敌古烈。

    敌古烈也是无奈,他现在兵力太少,基本还处在走到哪打到哪的阶段,若是打下一个地方就留下大量兵力把守的话,在民心未附的情况下,他那点人马能守得了几个城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9890 29891 29892 29893 29894 29895 29896 29897 29898 29899 29900 29901 29902 29903 29904 29905 29906 29907 29908 29909 29910 29911 29912 29913 29914 29915 29916 29917 29918 29919 29920 29921 29922 29923 29924 29925 29926 29927 29928 29929 29930 29931 29932 29933 29934 29935 29936 29937 29938 29939 29940 29941 29942 29943 29944 29945 29946 29947 29948 29949 29950 29951 29952 29953 29954 29955 29956 29957 29958 29959 29960 29961 29962 29963 29964 29965 29966 29967 29968 29969 29970 29971 29972 29973 29974 29975 29976 29977 29978 29979 29980 29981 29982 29983 29984 29985 29986 29987 29988 2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