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的火苗有的直接被江水淹灭,有的随波飘下去,但大船行驶时,船头劈开的波浪会自然翻滚向两边,这些散碎的火苗也会随着波浪荡向两边,已不足以威胁到大船的安全。

    火船的威胁一解决,乐涛不等敌军作出反应,下令舰队全速上航,双方本就已接近,很快就交错在了一起,杨家军的大船走江中心,船头有长长的撞角;布少洛的小船只能从两面围攻上来,杨家军居高临下,强驽、火箭、燧发枪,交织成一道死亡之网,一个个敌军被射翻落水,惨叫呼嚎不绝。

    杨家军的射击看似零乱,实则数人一组相互配合,强驽发射火箭一但将某艘敌船引燃,燧发枪手就对某猛烈开火,阻止敌人扑救,在这种配合下,敌船几乎是点一艘着一艘,江面上到处是火船,严重地影响了敌军小船的机动性。

    敌军船小,以弓箭仰射很难伤得到躲在船舷边的杨家军,若是敌船靠得太近,大船上一串手雷扔下去,几声巨响之下,敌船立即就会报销。

    布少洛现在根本不敢下命自己的小船靠上去打接舷战,那无异于送死,只能远远地以火箭漫射;杨家军的大船上分工明确,有专门的灭火队员,这些人身穿精良的铠甲,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被箭矢射伤,哪一处着火,他们立即加以扑救。

    除了大船上猛烈的火力让布少洛一方的士兵抬不起头来外,更为可怕的是那二三十般飞鲨快艇,这种小艇低矮,紧贴水面,速度快得象飞一样,就象一头头可怕的鲨鱼穿梭于江面上;一但被它们靠近,则敌方的船只绝无幸里,很快就会被炸沉,这些飞鲨快艇给布少洛一方造成的损失,甚至超过了巨舰上猛烈的火力。

    飞鲨艇惊人的速度,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大船机动性不强的劣势,两者配合作战,效果十分显著。

    布少洛看着己方的船只一艘艘被引燃或被炸沉,不禁满心绝望,这还是在江面上作战,若是在海上,对方的大船可以灵活机动的话,自己恐怕更惨,连一点还手之力也没有。

    他已经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下去了,这一生,他经历的战争多了,但眼前这一战,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力,对方的新武器及新战法层出不穷,仓促之间他根本想不出什么反制的办法来。

    杨逸自始到终没有干涉乐涛的指挥,对一个带兵作战惯了的人,要做到在战争中不置一言,是件很困难的事。

    杨逸为了忍住插手指挥的冲动,拿来了几支燧发枪,让侍卫帮着装弹,他自己专找敌船上的军官射击,一枪一个,打击敌人的指挥系统。

    别看这一手有些象儿戏,其实非常有效,敌人深处劣势,士气本就丧失殆尽了,船上的指挥官一但被射杀,整条往往就会迟疑不前,甚至会偷偷退出战场。

    一个、两个、三个五个身边的侍卫在兴奋地帮杨逸数着数,他几乎每放一枪就能干掉敌人的一个指挥官,至少有半数敌船在失去指挥官后,选择逃离地狱般残酷的战场。

    杨逸的做法再一次给了乐涛很大的启示,他很快下达了一道命令:斩首。

    二十多艘飞鲨快艇接到命令后,相互配合,飞快地向布少洛的旗舰杀去。而大船上的燧发枪手也全力配合着他们,以密集的射击尽可以地为他们扫清阻碍。

    飞鲨艇上的杨家军都使出的吃奶的劲来,二十多艘快艇就象一群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从四面八方向布少洛的旗舰扑去。

    布少洛很快也发现了这些飞鲨快艇的企图,脸色大变地对手下的传令兵吼道:“截住他们,快截住他们。”

    四周的敌船于是顾不上攻击江上的巨舰了,纷纷掉转箭头,向这些小艇发起猛攻,企图给布少洛解围。

    漫天的箭矢洒向这些小艇,这些小艇速度虽快,也经受不住这样密集的打击,须臾之间,便有七八艘被火箭引燃,船上的士卒扑救不及,只得弃船入水逃生。

    但布少洛阻止不了全部,这种狼群战术,往往是防得了这边防不了那边,终究是让几艘飞鲨艇靠近了,为了给同伴报仇,靠近的飞鲨艇不要钱似的将手雷往布少洛的旗舰上猛扔,一声声巨大的轰鸣,伴随着一团团火光窜起;布少洛那两三百料的旗舰经受不起如此猛烈的轰炸,整条船很快就被火光笼罩住,船尾还被炸开了一个大洞,河水迅速往船体里灌,导致船头开始翘起,船上的敌军带着满身火焰,不是主要跳落江中,就是被烧伤灼死。

    至于布少洛,他根本没能冲南顶层的船舱,就已经被大火包围住了,即便船体已经慢慢沉落江中,飞鲨艇上的杨家军犹不解恨,仍不断地往顶层舱室猛扔手雷,把顶层舱室全部炸平,这种情况下,布少洛绝无生理。

    三佛齐士卒眼睁睁地看着主将被狂轰滥炸,死无全尸,他们本就损失惨重,如何再经得起这种打击,江上立即就演变成了全面的大溃败,没有人再愿冒死去攻击杨家军,只望能快点逃离战场。

    乐涛下令,对敌方船只能击沉的就尽量击沉,但前提是不能放慢航速,从这一刻起,舰队必须全速向渤林邦行驶。

    这一场水战,杨家军以两艘舰只轻伤,损失十一艘飞鲨艇,死四十二人,伤七十人的代价,击沉大小敌船一百四十多艘,歼灭敌军一千六百多人,余者全部溃不成军。

    江上浮满了敌军的尸体,血液染红了江面,到处是散碎的船板木块,二十多艘战舰鼓满了风帆,犁开一道血色的江波,浩浩荡荡地向渤林邦杀去。

    数百年来,三佛齐在南洋都是占着霸主的地位,尤其在水战方面,以他们的国力和技术虽然造不出大船,但百姓逐水而居,水性极佳,在水战方面绝对不弱;这次在自家门**战,三佛齐君臣信心满满,认为来犯之敌船虽大,但在内河作战难以机动,布少洛至少有七成把握全歼来敌,即便不能全歼,挡住敌人总是不难。

    因此在接到水军大败,布少洛战死的消息时,蒲英狠狠地扇了报信的士兵几个耳光,他实在难以相信这个事实。

    己方两三百艘大小战船,对方就二十来艘,常言道蚁多咬死象,况且己方还占着上游的优势,怎么可能败得这么惨?

    但杨家军的战舰随后就开到了,想不相信都不行,留给三佛齐君臣反应的时间没有了,散发着森森杀气的大炮已经对准了渤林邦的水门。

    渤林邦累甓为城,全城周长数十里,四周地势平坦,最高海拔12米,摩夕河穿城而过,城内水道纵横,是有名的水城,在后世有东方威尼斯之称,不管是百姓还是国王,出行皆是乘船;城中占陆地面积百分之十五的洼地受潮汐影响甚大,一到涨潮之时,沿摩夕河倒灌而上的海水就会淹没这些洼地。也正因为如此,百姓多选择在竹筏上搭建房子,水涨房高,不用担心长潮时被淹没。

    杨逸的舰队一到,立即命炮艘装上实心弹,对北面的水门猛轰,这样的城墙远远没有大宋那样的城墙厚实,十几炮下来,不但水门被轰得稀巴烂,连城墙也被轰塌了六七丈宽。

    城上的守军也被轰得哭爹喊娘,四散奔逃,出现这种现象在杨逸意料之中,在大炮面前,手拿刀弓的守军只有等死的份,换谁谁不跑?

    北京城可坚固多了,兵力也多得多,还不是瞬间被几千洋鬼子轰开。

    因此守军溃逃并不意外。杨逸根据现况迅速调整战术,领着一千五百人马,弃船上岸,从倒塌的城墙处冲入城中,前面燧发枪开路,遇到抵抗就来一通齐射,遇到溃逃的军民则置之不理,只是一个劲地往三佛齐王宫杀去。

    此战的要决就在一个快字,无论如何,蒲英、蒲陀、蒲罗这三兄弟一个也不能让他逃脱。

    杨逸现在的意思并不是全面占领三佛齐,而是打算采取半殖民统治的方式加以控制,要达成这一目的,就要将这三兄弟一网打尽,才好控制。

    若是逃脱一个,将来就会有很大的麻烦,因此,行动必须快,快得对方措手不及!
------------

第776章 民族的劣根

    三佛齐是一个传承了五六百年的大国,面积包括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及加里曼丹岛一部分,都城渤林邦虽不能与苏杭等大城相比,但也绝对不是想象中的荒蛮蒙昧。

    三佛齐金银产量不小,平时百姓交易多是用金银为货币。

    在文化方面,三佛齐有自己的文字。

    百姓信仰的主要是佛教,城中有很多寺庙佛塔,许多佛像不是镀金,而是全部用黄金铸成的。每代国王登基之时,也会铸真人大小的金像以代其身。

    王宫周长三里左右,也建得有模有样,规模颇大,宫中所用器皿多是金器,上面通常刻有铭文或花鸟图案。

    可以说三佛齐生产力虽然不发达,但绝对很有钱,就象南美的玛雅人一样,科技不算发达,但却是黄金遍地。

    杨逸没什么好客气的,控制渤林邦城后,立即下令“搜集”金银铜等金属,咱们不烧,也不杀,就搜集点金属,这很文明,不是吗?

    当然了,你若是与文明人作对,那你就是野蛮人,一枪杀了也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会不会因此让三佛齐百姓对杨家军产生刻骨的仇恨,这一点不用太担心,搜刮完金属后只要告诉他们:

    你们是野蛮之邦,你们的文明是不行的,你们的信昂也不行,你们的一切都不行。

    我们才是文明人,我们才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强大,你们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天经地义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1057 41058 41059 41060 41061 41062 41063 41064 41065 41066 41067 41068 41069 41070 41071 41072 41073 41074 41075 41076 41077 41078 41079 41080 41081 41082 41083 41084 41085 41086 41087 41088 41089 41090 41091 41092 41093 41094 41095 41096 41097 41098 41099 41100 41101 41102 41103 41104 41105 41106 41107 41108 41109 41110 41111 41112 41113 41114 41115 41116 41117 41118 41119 41120 41121 41122 41123 41124 41125 41126 41127 41128 41129 41130 41131 41132 41133 41134 41135 41136 41137 41138 41139 41140 41141 41142 41143 41144 41145 41146 41147 41148 41149 41150 41151 41152 41153 41154 41155 4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