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泽青心说,废话,我能不怕么,得罪王阁老,最惨的下场顶多贬官,但是这也只是极小的可能,很大的可能是我抱上了你国舅爷的大腿,从此飞黄腾达也说不定,可得罪了漕帮,以后这长江上头,我哪里还敢坐船?我不怕漕帮派几个水鬼凿我的船么,那真是死无葬身之地,喊冤也只能去地府阎罗王跟前喊了,你还拿人家没辙,因为没证据。

    大明有时候还真就这么奇怪,哪怕你知道他坏的头上长疮脚板流脓,没证据,就奈何不了人家,所以,明末很多话本,都有讲官员到任,设计陷害那些本地无法无天的恶霸,拿到证据,这才动手,顿时还百姓朗朗晴天,读起来固然爽快,可仔细一寻思,未免还是官本位,民煮朋友未免要抨击。

    而曹鸳鸯被他豪气的话语吓着了,套一句俗话,就是乖官虎躯一震,王霸之气四散,曹大家是女人,而且还是一个被人拿刀威逼了去走穴的偶像,正在这灰暗的时候,发现自己以前暗暗喜欢的小男人原来是汰渍档,然后很纨绔地说[谁敢搞你,我搞死他]……大抵就是这么个状况了,作为一个感姓的女人,她首先是感动,愣了好久,这才反应过来,一把抓住乖官的手腕,使劲儿一阵摇头,道:“姐姐不值当你这么做……”说着,眼泪水就在眼眶里头打转儿。

    她说的是不值当,而不是你不要去,所以说,名记和家里头的女人毕竟是有区别的,家中女人,看你要去做一件危险的事情,第一反应肯定是不行,你不能去,但名记么,说话方式终归不一样的。

    听她这么一说,乖官也不傻,顿时就晓得,里头有误会,但是,他更不是傻的去解释的男人,你要一解释,岂不是更加尴尬了。

    还是韩泽青没忍住,“国舅爷,这……真是不妥,漕帮虽然是下九流的帮会,下官也不大瞧得起这些粗俗的汉子,可漕帮势大。”他也用了一个[势大]这个词,乖官顿时就一惊了,这个可是太仓知州,刚才孙应龙讲扬州知府要给漕帮帮主面子,那毕竟是话中形容,瞧不见,未必当真,可如今太仓知州就在眼前,也这么说,那,肯定就是真的势大了。

    韩泽青继续说道:“长江两岸,仰漕帮鼻息讨生活的不知凡凡,说个难听的,下官要回安庆老家,估计坐的船,也是漕帮的,万一漕帮说,船在江中触礁沉没……”

    他是文人,说话自然是七拐八绕的,不过乖官也是,顿时就听懂了,这话意思是说,得罪了漕帮,就算是他五品官,人家在江中把船一凿,毁尸灭迹,你又能怎么地?

    文人对流氓大抵都有些忌惮的,也就是俗话说的好鞋不踩狗屎。

    这时候,乖官彻底明白了,感情,是自己会错意思,同样的,自己说的话,别人也会错了意思。

    可这时候反悔,岂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脸么,再说了,他还真不相信,对方敢对他如何。说白了,乖官很顺,顺到一点儿挫折都没有,在扶桑,多少史上留名的人都跪在跟前,平秀吉都给杀了,难道回国了,还要对一个帮会装孙子?开什么玩笑。

    所以乖官就对韩泽青笑笑,“韩知州,可听说过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做事焉能畏首畏尾,有些人,你把他当人看,他却要把你当傻子的,你不把他当人看……呵!韩知州,要不,咱们一会儿拭目以待。”

    这话极有气势,连王蓉蓉那个贴身的小丫鬟都觉得这个大恶人国舅说话好大做派,人也生的好看,可惜,为什么是国舅,戏文上不是都说了么,国舅不是好东西。

    韩知州叹了口气,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下官可否讨一杯酒喝。”乖官顿时一笑,这太仓知州倒也算个妙人,当下让贝荷瑞给他和他那幕友各自勺了一杯冰镇的葡萄酒,然后转头,浑不当一回事,和曹鸳鸯说说笑笑讲些闲话。

    没一忽儿,孙应龙把漕帮太仓香主带到国舅爷跟前,那汉子约莫五尺身高,腰围看起来有些胖,脸却颇瘦削,显得眼睛很精神,很有些迷惑半老徐娘的本钱,一身劲装打扮,气势倒是不凡,一上二楼,先跪倒在地给国舅爷问安,姿态虽低,却也不卑不亢的,怪不得能做上高位,果然成名绝无幸至。

    “小人姓彭,行三,如今添为漕帮太仓分舵香主,见过国舅。”

    乖官也不跟他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彭三爷……”“国舅爷跟前,如何当得起一个爷字,小人不敢。”这彭三赶紧摇头,不至于在这上头占国舅的便宜。

    笑了笑,乖官继续道:“明人不说暗话,王阁老和我这个仇,是结大了,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我自然要跟他没完,我听说,王阁老家的买卖泰半是你们漕帮在打理,可有此事么?”

    彭三愣了下,再看看国舅爷身边的曹大家,曹鸳鸯赶紧低下头,不敢看他眼神。

    暗中骂到[卧槽,就知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这婊子果然靠不住],脸上当下全无表情,拱手道:“好叫国舅爷知晓,我们漕帮家大业大,人口百万众,朝廷也是知道我们的难处的,若不额外揽点儿活,帮中弟兄未免吃不饱饭,吃不饱饭就没力气,没力气怎么给朝廷办事呢!”

    他话中隐隐就有讽刺和自抬身价的味道,国舅爷,不要随便弄我们哦!我们可是百万众,真要出事了,你国舅爷小身子板儿也担当不起。

    (未完待续)
------------

201章 秘密结社,顿成笑谈

    郑乖官嗤笑,摇了摇扇子,缓缓道:“彭香主,怎么?看我抢了王阁老家的女儿,你还真以为我是看见好东西就要往家里头抢的人?我告诉你,王阁老家的买卖,我全要,不为别的,就为跟王阁老斗一斗法,你们漕帮在里头的股份,我真金白银买下来,其余的买卖么,我却一毫不取。”

    这话,已经极客气了,毕竟他不是普通人,是国舅,皇上的小舅子,即便什么官职没有,别的官儿见到他,要自称一声下官,就是这么个道理。

    彭三脸上一滞,他的话本来是把选择权交给对方,你是要跟我们漕帮做朋友,还是敌人?可这位国舅话锋一转却是把话挑明了,我真金白银买你的股份,你是要跟我国舅爷做朋友,还是敌人?

    旁边太仓知州韩泽青肚里头叫了一声好,国舅爷好做派,堂堂正正,却让对方话里头隐藏的一堆奇谋妙计全做了无用功。他嘴贱,差一点又喊出口,赶紧下意识抬了抬袖子,在嘴角作势掩了掩。

    一时间,那彭三爷不知道如何是好,卖,诸沙可是一支会下金蛋的鹅,不卖,那就是明目张胆的扇皇亲国戚的脸了,到时候,即便漕运总督那儿,恐怕也不会帮着说话了。

    明景泰年间,置漕运总督,兼抚淮、扬、庐、凤四府,滁、徐、和三州,嘉靖年,又加提督辖内军务,官职全称是[都察院x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地方],这个x,一般是加右字,又或者佥字,有了这个头衔,他就可以弹劾任何官员,下面的官职就吓人了,漕运是跨数个省的,跨省区内三千多里,上马提军,手下十数个军卫,数万艘船,十数万人,下马抚民,弹劾甚至拿掉个四品官以下的官帽子,易如反掌。另,河南和山东不走运河,但两省船只也归漕运总督管。

    有明一代,出任漕运总督的并不多,基本有勋戚武将以漕运总兵官的名头管着,史可法就干过漕运总督。清代沿袭,总督基本为汉臣,清帝怕汉臣势大,把漕运的职责又剥离了很多,即便那样,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肥缺,翻看史书一看,漕运总督基本上是[免职、革职],此外还有很多[丁忧、告病],这就可堪玩味了,总之,能正正经经做完一任漕运总督的屈指可数。

    漕帮势大,漕运总督是清楚得很,但是,他身边几乎全是漕帮的人,十数个军卫十万计的汉子,基本全是漕帮分子,那么,也只好和稀泥了,如今的漕运总督李肱就是这么个和稀泥的,人送外号,李好好,意思说他好好先生,在任上深蕴无为而治的本事,当然了,你要发散一下,无为而治,未必不是民煮,下面人想干嘛就干嘛,反正总督也不管。

    不过,作为一品高官、漕运总督,不管怎么说,总要维护漕运的面子,如果国舅爷真的强抢漕帮基业,彭三深信,总督会参国舅爷一本的,到时候漕帮再配合一下,什么九边的军粮延迟十几天,天下必然轩然大波。

    可是,他打的算盘一下就被乖官一语打碎,我真金白银买你的股子,你要不卖,那你就是故意跟我国舅爷过不去了。

    一时间,他额头顿时微微见汗,甚至觉得,这一刻,比当初在帮主他老人家的闺女跟前献媚还为难。

    卖,还是不卖?

    他心念电转,终究,还是财帛动人心,这诸沙每年利润太大,舍不得脱手,为何请曹鸳鸯前来?不就为了让国舅爷不打诸沙的主意么,可如今,国舅爷还是惦记上了诸沙的买卖。

    当下一咬牙,道:“好叫国舅爷知晓,这诸沙群岛上头的买卖,我们漕帮占着六成,按说,国舅爷开口,断无不肯的,不过……诸沙对我漕帮来说,位置重要,我漕帮每年十数万人要停靠诸沙,还请国舅爷高抬贵手,我愿意每年奉上半成利润给国舅爷。”

    他自认为自己这话说的极为漂亮,大家出门在外,不就求个财么,你国舅爷想要诸沙,不也是垂涎诸沙赚钱么,如今你什么都不干,我就给你半成利,漕帮如此,够意思了罢!

    可是,乖官是为了银子么?他缺银子么?

    当下,郑乖官呵呵笑了起来,“彭三爷,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国舅年纪小,看起来很好糊弄?”

    彭三脸色一变,旁边孙应龙为首的锦衣卫也都拉下了脸子,漕帮什么东西,敢不给国舅面子?有几个马屁心切的,冲到露台上,腰间绣春刀就抽了出来,“彭三,国舅爷拿你当人看,你还真拿捏起来的?漕帮什么东西?敢跟国舅爷拿大。”

    他们这一抽刀,外头街上就全部看见了,彭三孤身前来,实际上,怎么可能是孤身呢!他几十个亲信暗中就跟着呢!何况这儿可是太仓,朝廷仓储所在,更是漕帮几个肥的流油的分舵,说个难听的,在露台上一眼往下面看去,起码有一半是漕帮。

    当下外面街上就有人鼓噪,“这国舅要弄我们漕帮,兄弟们,干他娘的……”顿时就有数十个彭三的亲信蛊惑人心。

    漕帮势大是不假,但是真能拉出来真刀真枪干的,毕竟不多,大部分做小买卖的、做伙计的等等,不过挂着漕帮的名头,上头喊一声是漕帮的站出来,就站出去镇一镇场子,你真让这些人每人拿一根哨棒出去跟人厮杀,那怎么可能,如果真这么简单,朝廷干嘛还花大力气养军队,漕帮每人发一根哨棒,百万人,可以出去把鞑子一直杀到欧洲去了。

    国舅爷如今带着锦衣卫和数百不知道底细的佛郎机人大闹王阁老家,对于佛郎机人,大明并不陌生,据说有佛郎机人也在朝廷供职的,说不准,这些就是锦衣卫外围成员,王家的仆奴冲击锦衣卫不假,那是仗了王阁老的势。每年江南秀才闹事也不假,可秀才是什么人?不用徭役,骂人不犯法,见官不跪,那不就是半个官儿么!你让老百姓去和锦衣卫对抗?俺们是老百姓哎!要徭役的,骂人被告到官府,是要掌嘴十下的。

    有个明代故事,就是说秀才被掌嘴的,说某地一个秀才常常仗势欺人,一次和人争吵,对方没忍住,就骂了秀才,秀才推推搡搡把这人告到县衙,县老爷是个清官,有心整一整这个秀才,就问,骂了几句啊!有人起哄说十句,县老爷让秀才亲自动手掌那人的嘴,打满一百个嘴巴子了,师爷说,外头有人作证,只骂了五句。县老爷捻须,为难的说,这一百个嘴巴子都打了,怎么办,要不,你打还回来罢!顿时就扇了秀才五十个大嘴巴子。

    所以这一声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十几个看着像是街面上头闲汉的人站了出来,那数十人愣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要真是船上的那些漕丁,这数十人一声喊,或许能站出一半来,可码头街面上这些大多都是外围成员,做小买卖和打工的市井阶层,你让他们公然站出来对抗国舅爷和锦衣卫,这不是开玩笑么!

    而乖官,脸色顿时一寒,看着孙应龙道:“孙应龙。”孙应龙看着国舅的脸色,自然晓得,“下官定然把这些公然辱骂皇上和娘娘的刁民法办……韩知州,跟咱走一趟。”说着,拽了韩泽青就下楼而去,又有一干锦衣卫紧紧跟在后面。

    彭三知晓不好,这时候为了保全手下,却是口不择言了,“国舅爷,须知,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2218 32219 32220 32221 32222 32223 32224 32225 32226 32227 32228 32229 32230 32231 32232 32233 32234 32235 32236 32237 32238 32239 32240 32241 32242 32243 32244 32245 32246 32247 32248 32249 32250 32251 32252 32253 32254 32255 32256 32257 32258 32259 32260 32261 32262 32263 32264 32265 32266 32267 32268 32269 32270 32271 32272 32273 32274 32275 32276 32277 32278 32279 32280 32281 32282 32283 32284 32285 32286 32287 32288 32289 32290 32291 32292 32293 32294 32295 32296 32297 32298 32299 32300 32301 32302 32303 32304 32305 32306 32307 32308 32309 32310 32311 32312 32313 32314 32315 32316 3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