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比后世,有个作家,虽然有名,可写出来的东西叫好不叫座,这时候有个朋友的老爹就整天对他说,我觉得你有才,别人之才不过三年五载,你的才,我相信可以流传三五百年,并且今儿送皮衣明天送金表,后天直接送一套王府井店面铺子的产权。
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了,倒不是说董其昌真的没见过银子,譬如他在项元汴家教私塾,项元汴曾经被朝廷征辟为官,固辞不就,是一代名士,项元汴对他也颇善,肯给银子,但那个是买卖,我付出你给钱,可郑连城却不是,就是往外头那么撒银子。
即便你是大名士,也不是说我就拼命在你身上使银子的,这么二的事情,西门庆都干不出来,可郑连城就这么干了,而且他和颜大璋投资乖官还不一样,颜大璋家资巨万,讲个不好听的,吃一顿饭几百金也是正常的,在一个自己看的顺眼的读书人身上使点银子,那是准备招为女婿的,而郑连城呢!家里头统共千把两银子,一张嘴就要拿出一百两给董其昌,孰高孰下,就一目了然了。
这就好像佛教讲供养,一个赤贫之家的老太太全身家当不过一文钱,她拿出来供养如来,而一个豪富之家随手给一百两纹银的香油钱,从金钱上来说,前者相差后者十万倍,但从功德上来说,后者相差前者无量恒河沙数倍。
董其昌这会子收拾衣裳,就有些感慨,但回去过年还是要回去的,只能在心里头想,曰后定要好好报答连城叔父。
不说他这边心里头离别之情,乖官回到房间,就躺在床上假寐,他昨儿没怎么睡好,这会子眯了一会儿,就真的睡着了,房间里头小倩忙着给他收拾东西,忍不住就舍不得少爷,恨不得求少爷带着自己,可自己一个小丫鬟,带着怕也是累赘,她忙乎了一会儿,就走到床边,痴痴看着乖官,觉得少爷最后肯答应小姐去什么那霸救老爷,或许大部分是因为自己,忍不住,就有些红了眼眶。
到了下午,颜家老管家登门拜访,一进门就大声招呼迎客的单赤霞,两人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单赤霞对他依旧如故,似乎还是第一次在海船上那般,颇为恭敬,一时间,颜干老管家脸上也隐隐感到火辣辣的,他从何马象口中得知了小姐所说的话,听到那番话的时候,他真是有些悔恨,恨老爷太纵容小姐了,何况自己也是,从小到大,小姐要什么,就给什么,从没忤逆过她的意思。
只是,话出口,就好像钉子砸进了木头里,就算拔出来,也已经有了疤痕了,只好在心里头哀叹,何况这时候主要是把老爷给赎回来,这才是头等大事,一时间,也顾不得小姐,曰后如何,还是等老爷回来再说罢!
他登门,两辆马车,进了门,后头就有颜家几代的家生子仆役搬着几个大箱子进来,里头自然装的是银子。
这两万五千两白银,在大明朝,当真是巨款了,要知道,有时候宁波市舶司一年都不一定收得到这么多银子的税收,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大明朝海关一年的税收如今就在郑家。
颜老管家嫌贵不嫌贵呢?不嫌贵,要知道,两万五千两白银对颜家来说,连伤筋动骨都谈不上,只要能把老爷给赎回来,这点银子算什么?而要去赎回老爷,那就不得不求人家郑家小相公,何况这两万五千两白银的价钱是小姐自己说的,小姐又是那般地得罪了郑家,如果花点钱能解决问题,那就真是再好不过了。
钱是什么?钱就是身上的灰,每天搓,每天有,搓的再勤快,还是有。所以,只要老爷回来,这点钱随随便便就能赚回来,就像老爷说的那样,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如今最关键的,就是要尽快出海,把老爷赎回来。老管家就是这么想的。
他和单赤霞寒暄了数句,甚至都没提起求见郑员外赔罪这话,只当装着不知道的,做生意,掩耳盗铃这个本事是必须学会的,害臊?羞耻?这些能当银子使么?
单赤霞一边和颜老管家说话,一边让人去请少爷,没一会儿,乖官出来,也是大礼拜见老管家,一个肥喏,老管家也有两个月没见他了,看他愈发俊俏,个子似乎也长了那么一点儿,真真是玉树临风一少年,就忍不住在心里头咂嘴。
不过,这些话都只能在心里头想一想,目前是提也不能提的,老管家那也是生意做老了的,说个不恭敬的,那真真是老狐狸一般,何况商人狡猾那也不算什么恶习,商人不狡猾,那还算商人么。
乖官给老管家见礼后,也没客气,直接叫人上去点银子,点银子这种事情,自然是乖官的姨母艾梅娘了,美妇人一边点着,心里头就慌得很,要知道,这么多银子放在一起,白花花一片亮的耀眼,当真就是俗话所说的那般:黑眼珠子见不得白花花的银子。
她连着点错了三次开头,这才把银子点清楚了,然后就有些羞涩,觉得自己小家子气了,可乖官不在乎,就笑嘻嘻对她说:“姨母,这些银子就你说了算了,乖官来回也就个把月,要是快的话,说不准正月十五就回来和姨母一起吃圆子了。”
艾梅娘被他安慰,有些担忧的心倒是放回去了些,旁边乖官就问老管家,何时动身。
老管家自然是要越快越好的,说小相公安心,我们安排了两艘三桅的快船,船上还有佛郎机炮,另外还使银子请了两艘镇海卫的舰船,今夜就动身。
乖官点了点头,直接跟老管家走人了,单赤霞就赶紧去通知老爷,大头得知可以和少爷一起去海外琉球国,却是一脸兴奋,时不时地握一握腰间的胁差,郑连城怕出来以后瞧见乖官出门自己舍不得,到时候别流泪反而给人瞧轻了,死活不肯出来相送,还让单赤霞带了一句话,说哪儿有老子送儿子的道理。不过后头终究是加了一句[你自己一定要小心,早些回来。]
乖官和大头在众人相拥下出了大门,小倩泪眼婆娑的,却不敢大声哭出来,那样未免败兴,只是哽咽着低头去给少爷整理腰间的衣裳,又帮他把村正佩戴在腰间,低声跟少爷说让少爷一路上当心云云,那边单赤霞就拉着儿子低声告诫,告诉他海上诸般要忌讳、要小心的事情,最关键的是,万事要听少爷的,若有什么威胁到少爷的……赤霞老爷话说了一半,也没往下说下去,只是眼神中流露出一股子煞气,袖子下面的手掌一翻,摒指如刀,往下狠狠压了压,大头可不是普通孩子,顿时领悟老爹的意思,连连点头。
乖官和大头都是单赤霞从小教出来的,虽然说海上波涛诡谲莫测,不过一来玉不琢不成器,二来这次看着危险,几方大佬在背后使力,却终究不可能给曰本人占了便宜去,当初英宗皇帝被鞑子捉了去,朝廷立马儿再立个皇帝,根本不肯跟蛮夷谈判。在这一点上,大明朝还是很有骨气的。
所以单赤霞也觉得这次危险虽然会有,但应该不会危及生命,不过,自家少爷在大过年的时候出门历险,自己却要坐在家里头,心里头实在说不出什么滋味。
陈继儒和董其昌看着郑国蕃不说话,直到出了门,乖官和大头上了颜家的马车,陈董二人才高声叫他小心。
“两位哥哥,家里头就拜托了。”乖官在车厢内从旁边窗户探出头来,对陈董二人招手,两人连声说:“你放心。”
“我说两位哥哥,你们就不来一句,【汝妻吾养之,汝勿虑也】么?”乖官看家人大多有些泪眼连连的,忍不住就给大家开了个玩笑。
果然,董其昌和陈继儒被他说的哭笑不得,陈继儒狠狠对他竖起拳头,就大声说:“快走快走……”
“大表哥哥,要快些回来哩!若依若常等你回来过年一起玩儿。”七仙女中即便年岁最大的王若妤也不知道乖官出门到底是什么意思,何况若依若常两个小丫头,看着七个小丫头挥手,陈继儒忍不住接了一句,“你的七个表妹我暂时帮你养一个月。”
“继儒哥哥,为什么你要养我们啊?”姊妹两个眨巴着眼睛看陈继儒,陈继儒愣了愣,刚准备说话,结果姊妹两个又齐齐说:“大表哥哥说,你的嘴最长了,就跟鸭子一样,吃饭管用,呱呱叫也管用,就是不能当真……”
这话一说,门口众人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倒了一片,连小倩也破泣为笑。
陈继儒脸上顿时一片铅云,恶狠狠对已经往前慢慢跑动的马车喊道:“郑乖官,等你回来哥哥我再跟你慢慢算这笔账。”
马车辘辘而去,艾梅娘突然就双手捂住脸,哽咽道:“大过年的,乖官这孩子还要出门奔波……”
颜老管家也不让马车回颜府了,吩咐直接往镇海卫而去,一阵策马,马车到了镇海卫已经是夜里,他们下了马车,顿时就有卫所军丁打着火把围了上来,身上甲叶碰撞,一阵儿响。
为首的一个将军,看上去三十多岁模样,身材高大,脸型刚毅,唇上留着整齐的胡须,身上穿着深蓝色布棉甲,甲上全是泡钉,头上戴着铁盔,腰间挎着腰刀,由于他穿的是棉甲,上头还有补子,绣着熊罴,证明这位应该是一位五品的武官。
“钟游击。”老管家下了马车,对这位将军拱手,这位被称为钟游击的将军点了点头,然后就转首盯着乖官和大头看。
乖官看他和老管家想必是认识的,甚至,两人还十分熟悉,不然的话,老管家再怎么说,也是颜家的一介仆奴,这位五品游击将军起码是个副千户,不可能对他那么客气。
(未完待续)
------------
八十二章 匪号没影子
不过,看这位眼神不善,乖官也不想多说,直接用了最简单的方式,拉起虎皮做大旗,“学生郑国蕃,老师是隆庆五年辛未科二甲头名进士沈榜沈敦虞,因会些扶桑文字,这次是前来帮衬的。”
果然,二甲头名进士的名头好使,这位游击将军顿时脸色就柔和下来了,甚至,刚毅的脸上还微微笑了笑,“在下钟离,字无影,添为浙江游击将军,职责所在,小相公,请了。”
他没法不柔和,大明朝文贵武贱,尤其明朝中后期,武将真是狗一般的多,大多是恩荫,挂着武将的名头说不准连杀鸡的力气都没有,任何东西一旦多了,自然就不值钱了。这位虽然是游击将军,听起来,五品,不小了,实际上,碰上六七品的文官人家根本不搭理他。
何况这位原本是个横行一时的江洋大盗,属于招安武将,底气不足。他当初在绿林道上混饭找食,一时间不开眼,居然带人劫道劫到浙江巡抚蔡太头上去了,不过算他祖上风水好,蔡太看他瞅着就是带头大哥的气势,卖相是极好的,一张嘴就招安他,这位一听,忍不住掏了掏耳朵,卧槽泥马,做官啊!莫不是咱祖坟上冒青烟了?
他当即想也不想,翻身下马,跪倒在地,口称恩公,纳头就拜了三拜,顿时摇身一变,从江洋大盗成了副百户。到了蔡太手底下,他倒也是勤勉任事,加上他到底是巨盗出身,剿匪之类的直如探囊取物,天底下还有比土匪更加了解土匪的么?何况他手底下十数个都是点子硬的好手,比浙江地面上的卫所兵强了也不知道多少,所谓一群狼带着羊,羊也变成了狼,有手下帮衬,没几年就做了副千户,挂着浙江游击将军的头衔,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老兄弟们也个个混上一官半职,最差也混个武八品头衔,倒也算是风光一时无两。
他混的得意,也学人附庸风雅,还自己取个表字无影,实际上就是当年混绿林的匪号[没影子],当然,他的表现只是大明朝万千文武中正常的一个,大明朝崇文抑武最大的怪现象就是[文人好谈兵事,谈吐中鞑虏飞灰飞烟灭。武将附庸风雅,论诗画名记独领风搔。]
不过明朝的武将也分三六九等,第一等的世职武将,这里头良莠不齐,有手不能提肩不能担的,也有弓马强悍熟读兵书的,有祖上的功名,有故旧长辈提携照顾,譬如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一职的李成梁,值得一提的是,这厮还自己考中过秀才,是文秀才。第二等则是武举人考上来的,这算是正牌子武将,譬如戚继光就是武举人出身,熊廷弼,文乡试第一,武乡试,还是第一。像是钟离这种被招安的,只好算第三等,没有故旧长辈提携,没有同僚帮衬,只能一门心思跟着自己的主子靠军功往上爬了。
乖官看见这位浙江游击将军,底气也更加足了,你要说乖官心里头怕不怕,出海和海盗谈判,不怕才见鬼了,也只有单赤霞那种在死人堆里头滚进滚出不知道多少回的,才可能把神经锻炼的如钢似铁眼睛也不眨一下,正常人,即便是卫所军,也算见过血的,该害怕的时候一样害怕。
如今看见这位浙江游击将军,乖官就觉得,果然和自己猜测的差不多。其实呢!颜老管家昨儿一夜思量,也是想通了,泥马,这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昨儿连夜奔波,到了镇海卫,就看见了镇海卫的大船升着半帆,也就是说人家也是海上往来的,心里头一拎,接着又舒了一口气,果然,蔡巡抚都准备好了的,怕就等我们颜家开口。
等他见到蔡巡抚身边得用的武将钟离,更笃定了,蔡巡抚不可能不管这事儿,毕竟军械基本都是从沿海几个卫所流出去的,不过如此一来,却更愤恨,当官的果然都是吃人不吐骨头,这蔡巡抚怕是比咱颜家还急呢!船货可都丢了那么久了,恐怕这位钟游击每天都游弋海上罢!可人家就敢稳坐钓鱼台,等着咱颜家上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091
19092
19093
19094
19095
19096
19097
19098
19099
19100
19101
19102
19103
19104
19105
19106
19107
19108
19109
19110
19111
19112
19113
19114
19115
19116
19117
19118
19119
19120
19121
19122
19123
19124
19125
19126
19127
19128
19129
19130
19131
19132
19133
19134
19135
19136
19137
19138
19139
19140
19141
19142
19143
19144
19145
19146
19147
19148
19149
19150
19151
19152
19153
19154
19155
19156
19157
19158
19159
19160
19161
19162
19163
19164
19165
19166
19167
19168
19169
19170
19171
19172
19173
19174
19175
19176
19177
19178
19179
19180
19181
19182
19183
19184
19185
19186
19187
19188
19189
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