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龙五在他前面,走一步念一句,走五步再转身回来,继续走一步念一句。李承乾虽然有大学学历,但对繁体字却有很多不认识的,正好借此机会扫一扫盲,所以很认真地跟着孔龙王一眼一板地念书,仿佛有种回到小学一样。孔龙王看到李承乾态度非常认真,倒也满意。

    苏宓坐在边上,孔龙王目光和苏宓撞到时,都会用非常尊敬的目光注视,点头示意。

    不知道过了多久,孔龙王读到:“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停了下来,说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到此,现在殿下复习一遍,老夫有私事暂时离开一会儿。”

    孔龙王在两小夫妻欢送下离开后,李承乾小声地说:“我知道龙王干什么事去了。”

    “什么?”

    “人有三急。”低趣味的劣货。

    “……”无语。
------------

第22回:【盗版者的报应】

    第22回:【盗版者的报应】

    “房卿,来得这么早啊!”李世民走进两仪殿,就看到了一身紫色官服的房玄龄。

    房玄龄行礼:“玄龄见过皇上。”

    行礼后,他说:“臣也是刚来。”他眼睛看到了李世民手里拿着一张字,刚才进来的时候还在认真的看,不由好奇地问:“不知道又是哪位皇子公主的作业让皇上满意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把手中的纸递给房玄龄,说:“玄龄看看,朕是猜不到这字是用何物所写。”

    他手上的字,就是李承乾转交的作业,李世民今天早上因为昨晚的事情有些愧疚,所以早早地去立政殿,皇后把儿子的作业交给了他,他看了后奇怪是用什么东西写的,问了皇后也不知道。他一路走来,脑子里想了半天也想不出那失魂症的儿子是拿了什么取巧之物写了这张作业。

    房玄龄接过一看,说道:“此字倒是和昨天合浦公主所献的贞观笔所写的字有异曲同工之处,毛笔字以运笔轻重写出字的形韵,而贞观笔与此字,则是以笔画线条的变化为手段,有毛笔字的影,却简于毛笔字!”

    他还用鼻子闻了闻,疑惑地说:“此物有一股火气味,好像在哪里见过,却一时想不起来!”

    李世民听了,也拿过来闻一闻。

    只可惜他们一个是国家一号人物,一个是国家总理,平日里关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对木炭的接触少之又少,现在又是夏天,不像冬天要烧木炭取暖,所以就算闻到了一股子炭味,也想不起木炭来。

    就在君臣俩都迷茫的时候,一个侍卫走了进来,说:“禀皇上,晋王求见。”

    “雉奴?”李世民奇怪了,“他不去弘文馆进学,来此做甚?”

    “让他进来。”李世民吩咐下去。

    正太李治像个小大人一样,迈着八字步从外面走了进来,向两个长辈行了一礼:“治见过父皇,见过房伯伯。”

    “雉奴不去弘文馆,来此何事?”李世民问。

    李治:“治有一发明,特来献给父皇。”

    他把一张用木炭写了字的纸递给了李世民,房玄龄在旁边看了一眼,眼睛一亮,问:“这是晋王殿下写的?”

    “是。”李治很不要脸地说,“这是我和兕儿在戏玩时意外发现的。”

    “不知殿下是用何物所写?”房玄龄问道。

    李治一喜,连忙从怀里拿出两节木炭,献上去,说道:“治和兕儿在墙上用木炭涂鸦时,发现此物可作书写,而且写字快捷!”

    房玄龄看到木炭,这才恍然大悟,这平易之物,反而忽略了!“木炭若是做成笔,倒也和合浦公主献上的贞观笔有同样的贡献啊!”

    李治听了一愣:“贞观笔?”然后他看到了李世民的桌台上放着一只鹅毛笔,这不是前些天看到大哥拿着写字的么,接着想到了昨天李漱拿着缕花鸟鸣金薰球炫耀,哦明白了!

    “晋王殿下能一式两份,倒是有心了。”房玄龄又说了一句。

    李治又一呆,一式两份?

    他望向老爹,这才发现老爹的脸色有些诡异,在他桌上有一张纸,上面的字很眼熟,不是自己刚才拿来的硬笔书法吗,可也不对啊,自己的那张在房相手上!

    李治知道自己拿来的硬笔书法,是昨天从皇后小厅里顺来的。昨晚他试着用木炭写字,结果写得惨不忍睹,所以今天来李世民这里的时候,只好拿上李承乾写的那张字了。结果没想到,李承乾后来又补了一张,今天撞一起了。

    他想到这里脸色白了。

    李世民盯着李治看了一会儿,声音平稳地说:“雉奴发明此物,可供给寒门士子所用,父皇赏你百鸟玉佩,承乾教导有功,赏夜明珠一颗。”

    李治心里明白。

    李世民话一转,“虽然雉奴发现了木炭笔,但书法却不能松怠,所以父皇吩咐你抄写《道德经》两遍。同样你回去告诉你十七姐漱儿,也抄写两遍。”

    李治还有什么好说的,老爹在房玄龄面前为了家丑不外扬,没有破口骂得他狗血淋头就不错了。还是快跑吧。

    房玄龄看到皇帝赏了李治,又罚了他,很是奇怪,再想到他莫名地赏了太子,就有些明白了,不过他知道自己要装作没明白一般。

    ………………

    “爷,你这是在画什么?”苏宓奇怪地问。

    李承乾没有抬头,继续埋头画圈圈:“标点啊!”

    “标点?”苏宓看着他在《千字文》上画着一个一个圈圈,有些为难地说:“如果被夫子知道了你拿千字文涂鸦,只怕……”

    “是出版社太没良心不加标点好不?”李承乾一头黑线地抬起头来,“我这不叫涂鸦,是给断一下句。你看这《千字文》虽然四字一行,但在第一页还好认一些,到了第二页,开头一个字是前一页的,到了第三页,有三个字是前一页的,到了第四页就不知道了,难道翻个第四页来读,要回到第一页去四八十二十六地算过来吗?”

    “这个没办法,要熟读,铭记于心,自然一眼看到就知道怎么读了。”苏宓说。

    听了她这样说,李承乾倒有些另眼相看她了,她的意思好像是她对千字文倒背如流,烂记于心了!

    “第二十句怎么读?”

    “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9301 29302 29303 29304 29305 29306 29307 29308 29309 29310 29311 29312 29313 29314 29315 29316 29317 29318 29319 29320 29321 29322 29323 29324 29325 29326 29327 29328 29329 29330 29331 29332 29333 29334 29335 29336 29337 29338 29339 29340 29341 29342 29343 29344 29345 29346 29347 29348 29349 29350 29351 29352 29353 29354 29355 29356 29357 29358 29359 29360 29361 29362 29363 29364 29365 29366 29367 29368 29369 29370 29371 29372 29373 29374 29375 29376 29377 29378 29379 29380 29381 29382 29383 29384 29385 29386 29387 29388 29389 29390 29391 29392 29393 29394 29395 29396 29397 29398 29399 2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