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振也快跑了几步,齐牛想要跟上去,却被田伯光一把拉着:“你这头蠢牛,上去凑什么热闹!”
齐牛这才恍然,重重地拍了自己脑袋一下。
是啊,小官人与柳姑娘都大半年未曾见面了,自家跑去……凑啥子热闹!
“小官人!”见俞国振到了自己跟前,柳如是拍着胸脯,喘着气道。
她如今,可也十六,正是蔓妙年华,身体也已长足,这拍着胸脯的模样,说不出诱人。俞国振几乎也想将手拍上去,但还是强忍着住了。
“如是,你瘦了些啊。”上下打量了一番柳如是,俞国振道。
这么简单的一句问候,顿时将柳如是眼睛弄红了。自然是瘦了,一分别就是半年,曰曰夜夜都想着念着,如何能不瘦,人家李易安不是说了么,“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小官人做的是大事,还有时间关心我这小女子啊?”她颇为委屈地道。
“如是做的也是大事,没有如是在这里,我哪里能放心去做大事?”俞国振微笑道。
最初收容柳如是,一半是因为对于历史中这位传奇女子的敬仰,另一半则是俞国振收集历史名人的恶趣味,严格来说,直到将柳如是带回襄安,俞国振对她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但是,后来她舍身救下蒋佑中之事,她面对闻香教徒的英烈,都让俞国振怦然心动。
“回去再说,我要先洗漱一番,旅途太累了。”俞国振正容道。
柳如是的脸色顿时飞红。
(未完待续)
------------
一八三、千秋一道统(三)
(二百张月票加更达成,大伙再加油!)浴桶里蒸腾起来的水汽,模糊了人的视线,激烈的水花摆动声略略停息下来,好一会儿之后,柳如是近乎瘫软的声音传来:“奴……奴服侍小官人沐浴……”
“你且歇歇吧,我不在的时候,定是没有继续锻炼,故此就这一丁点气力。”
“哪里……哪里有,分明是小官人太折腾人儿……奴便是在那种……那种下贱的地方,也不曾听闻,有这许多折腾人的方法。”
“不许提那个,你总是记在心里!”
“奴蒲柳之姿,得郎简拔,虽然如今……如今这样了,却总不可忘了,当初奴是多么凄凉。”
“既是如此……那么,你就再拿身体来感激我吧。”
又是一番折腾,俞国振这才神清气爽,虽然这种活儿也挺消耗体力,但对于俞国振来说,他缺的不是体力,而是压力过大,这种活,对于释放身体中过大的压力,是有极大帮助的。
当余波终歇,柳如是紧紧将脸贴着俞国振的胸膛上,听着他心脏有力地跳动,满脸未褪的红晕中,她双眼能滴出水来。
“小官人,这半年来,奴艹持三刊,做得还不错哟。”她低声说道。
俞国振把她留在襄安而没有带去钦州,主要考虑有二,其一是她身体相对较弱,在钦州所有的基建都没有完成的情形下,她到那里,可能会有水土不服;其二是因为《风暴集》、《民生杂记》与《民生速报》,都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来担任主编。
这个人非柳如是莫属,论起学习的天份来,柳如是非常强,博闻强记,分析能力也不差,俞国振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筛选标准交给她,她就能近乎完美地挑选出俞国振喜欢的文章来。
“是要表功了么,呵呵,说与我听听,让我瞧瞧我家如是儿在我离开之际做了多大的事业!”
“如今《风暴集》三刊,已经不需咱们去推销了,自有专门店铺找上门来求订,应天城中,《风暴集》销量最多,足有三千份,苏杭扬诸州,也有一千份左右,便是京城里,也能卖出两千份……”
俞国振策办的三种刊物,在柳如是的努力之下,已经流行起来。象《风暴集》,它是三种刊物中销量最少的,出版的频率也最低,是双月刊,两个月才有一期,但因为它是面向读书人中较高端的,所以定价较贵,每册是一百文。就是这样,《风暴集》如今的销量,也达到了万册之多,每期的营业收入,近千贯铜钱。
《风暴集》给予的稿费也是极优厚,象方以智,因为连接着在《风暴集》上刊发他的《物理小识》,如今仅润笔就收到了超过三百贯,以字数来算,他总共也就是发了三万余字,每万字便是百贯,这使得他在应天城过得甚为阔绰。
因此,俞国振并不指望《风暴集》能赚什么钱,关键是要能在上层读书人中树立起品牌,同时不断地潜移默化他们,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种种新生事物。
“《民生杂记》亦是极受欢迎,仅应天城中,便能卖出六千册,长江沿岸富庶诸府,《民生杂记》远比《风暴集》要好用,其中连载的故事,极是受人欢迎……小官人,你可知道《民生杂记》在哪儿卖得最多么,竟然是青楼烟花之地!”
听得这个消息,俞国振也是一愣,然后笑了,这既在他意料之外,也在他意料之中,青楼烟花之地,正是各方文人士子流连之所,另外那些识文断字的商贾,稍稍有些余钱的贩夫走卒,也都是喜欢在这样的地方。那些心伤身世不幸的歌伎舞女,那些感叹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子,对于各种才子佳人金凤玉露的最是感兴趣。
故此,《民生杂记》的售量,高达三万份,而每月一期的《民生杂记》售价也比《风暴集》便宜,五十文一册,这样每期的账面收益就是一千五百贯。
但这两者实际上都不赚钱,真正赚钱的,还是《民生速报》,每十曰就有一期的《民生速报》,售价才是五文,大开的纸两张,一共是八个版面。第一版是朝廷邸报里的一些消息,这算是为了应付官府,第二版则是里巷奇谈,第三版则是各地物产,最后四版,更是无奇不有,甚至还有店铺的广告。
《民生速报》的售量是七万份,在这个缺乏娱乐的时代里,《民生速报》可以说是最大众化的娱乐工具,从官场上的变动,到各种小道消息,应有尽有。巨大的销量,再加上广告收益,这份报刊每月竟然能净赚到三百贯左右的钱财,再用这笔收益,弥补另两种刊物的亏空。
“《民生速报》竟然被你经营成这规模了?”俞国振也为柳如是的成就感到惊讶:“你是如何做到的,别的不说,仅那些稿子……便准备不过来吧?”
不象《风暴集》主要由如今读书人中精英分子供稿,也不象《民生杂记》那样俞国振早就准备好了稿子,《民生速报》的稿子应该是柳如是一手搜集的。她再聪明黠智,也不可能一个人将记者采编编辑校对的所有活儿都做完。
“这可不是奴一人的功劳,小官人莫非忘了你的三位红颜知己?”
俞国振愣了愣:“谁?”
“自是那三位花魁娘子,小官人可是秦淮河畔第一风流人,将她们送到奴这来,奴又不好支使她们做别的事情,自然就只有这个了。”
话语里多少有些醋意,以柳如是受过的教育和身份,嫉妒俞国振的正牌夫人方子仪,她没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个胆,可嫉妒一下这三位花魁娘子,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俞国振拍了拍脑袋,自己倒真将这三位给忘了。
“她们做事如何?”
“初时有些不适,但后来都好了,然后由婉容姐出面,邀各处青楼里的姐妹们撰稿,里巷奇谭逸闻趣事,这不就来了么,那些姐妹们也可用这个,赚丝子脂粉钱。”
俞国振哈哈笑了起来,他却没有想到这一点,确实,王微波与顾横波倒还罢了,那马婉容在这欢场多年,人脉极广,召些青楼娘子执笔,既有润笔又有雅名,那些青楼翘楚哪个不踊跃?
而她们执笔写的文章,逐香之客又如何能不捧场?
只不过,这就当真是“记者”为记者了,但此时的“记者”,可比后世某些专以造谣生事为业的同行,可要干净有艹守得多了。
“如是好心窍,这种法子你都想得出来。”俞国振夸奖道:“我在钦州,每三十天有一船自广州来,在广州都买到了《民生杂记》。”
“小官人去了钦州许久,也不知那钦州是什么模样!”柳如是颇为好奇地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733
4734
4735
4736
4737
4738
4739
4740
4741
4742
4743
4744
4745
4746
4747
4748
4749
4750
4751
4752
4753
4754
4755
4756
4757
4758
4759
4760
4761
4762
4763
4764
4765
4766
4767
4768
4769
4770
4771
4772
4773
4774
4775
4776
4777
4778
4779
4780
4781
4782
4783
4784
4785
4786
4787
4788
4789
4790
4791
4792
4793
4794
4795
4796
4797
4798
4799
4800
4801
4802
4803
4804
4805
4806
4807
4808
4809
4810
4811
4812
4813
4814
4815
4816
4817
4818
4819
4820
4821
4822
4823
4824
4825
4826
4827
4828
4829
4830
4831
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