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谦等人对这件事此极热衷,向王辰浩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从1910年2月开始,陈谦和他的南极探险队得到了充足的经费支持,并且国防部派出一支200人的军队加入其中,探险队也改名为远征军,准备将南极洲占领。

    海军太平洋舰队派出一支补给船队和海军医院船,甚至派出海军航空兵的飞机从空中侦察南极洲地形地貌,为远征军寻找合适的前进方向。

    1910年3月,陈谦抵达南极地磁极点,成为人类征服南极的冠军。与此同时,挪威探险家罗阿勒德?阿蒙森,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也陆续到达南极,成为征服南极的亚军和季军。

    陈谦吸取前人经验教训,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向南极极点推进。不管大自然有何对付他的招数,最终都宣告失败。面对陈谦等人的步步为营,一座座通往南极极点的中转站建立完成,大自然对陈谦等人彻底无奈了,于是余下的路程也顺利了起来,让他们平安地过来了。

    3月9曰,天晴气朗,一阵欢呼声打破了南极亘古以来的寂静。

    胜利了!多年来的夙愿实现了,陈谦成了人类征服南极的冠军,他兴奋地挥舞着中华帝国的国旗,让同伴们摄下这珍贵的镜头。

    随后,中华帝国陆续派来一支海军陆战队,在的南纬72°24′,东经155°18′的南磁极上建立了一个哨站,上面飘扬着中华帝国的国旗,附近立起了一块中华帝国的主权碑,上书中华帝国对南极洲拥有主权。

    在陈谦等人抵达南极极点后的第13天和第17天,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皇家海军上校、探险家罗伯特?佛肯?斯科特陆续抵达南极极点。

    阿蒙森对于南极被中国人率先征服感到极其沮丧和失望,南北两极极点都被中华帝国征服了,这让他们这些西方人实在没有面子。

    然而,当他看到中华帝国在南极极点上立起了主权碑时,暗叹中华帝国实在是太饥不择食了,连这种不毛之地也要占领,他实在是费解。

    随后的时间里,中华帝国海军陆战队先后在南极周边地区建立了几十个哨所,并在附近设立了主权碑,宣誓南极洲成为中华帝国的海外领地。

    公元1910年4月1曰,中华帝国外交部正式向全世界各国宣布,中华帝国占领了南极洲,南极洲并入中华帝国海外领地,并将其命名为皇后岛。

    对于中华帝国宣布占领南极洲一事,欧美各国的态度不一。大多数国家都只是抗议了一下,毕竟南极洲为不毛之地,他们也没兴趣跟中华帝国争,再说中华帝[***]力强大,他们也不敢得罪,于是大多数国家都选择默认。

    不过,英国和美国则不乐意见到中华帝国到处耀武扬威,对此表示强烈抗议,但是也并不会因此而动真格的,毕竟南极洲的利益几乎为零,他们只是口头上对中华帝国不满,抗议两声以示他们的存在,但也仅仅是抗议一下而已,并未就此跟中华帝国过多的纠缠,很快他们就默认中华帝国占领南极洲的事实了。

    由于中华帝国是在4月1曰宣布占领南极洲的,这一天正是愚人节,欧美各国的人们只当是中华帝国跟各国开了个国际玩笑,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们戏称这是本世纪最大的玩笑,直到很多年后,当他们意识到南极洲下面的丰富矿藏时,才终于明白当初他们是多么的愚蠢。

    中华帝国选择在愚人节这天宣称对南极洲的主权和占领,其目的自然也是尽可能的淡化国际社会对此事的注意力,欧美各国人们将此事以愚人节方式一笑而过,正好复合中华帝国故意淡化这件事的初衷。

    就这样,中华帝国占领了南极洲,获得了1400万平方公里的海外领地。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的海外殖民地进程也在快速推进当中,除了夺取了英国三十多处海外殖民地外,中华帝国外交部还通过和平赎买方式,从丹麦手里购买了丹属维京群岛,跟中华帝国从英国那里得到的英属维京群岛合并后,组成中属维京群岛领地,为此,中华帝国花费了2000万龙币。

    维尔京群岛位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间,在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东部,西距中属波多黎各64公里,由圣托马斯(215平方公里)、圣约翰(80平方公里)和圣克鲁斯(52平方公里)3个主岛和约50个小岛组成。而英属维京群岛则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西部,中华帝国从英国手里接管了英属维京群岛后,丹属维京群岛成为障碍。

    当然,丹麦属维京群岛也是中美两国博弈的焦点。早在中美两国发动对西班牙战争时,加勒比海地区中华帝国在波多黎各修建了海军基地,威胁丹属维京群岛,而美国控制古巴,美国战舰同样威胁丹麦。偏偏英国放弃同中美竞争,主动撤出西印度舰队,使得丹麦害怕丢了群岛而不得不接受跟中华帝国和美国的谈判。

    美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跟丹麦洽谈购买丹属维京群岛,那时候丹麦比较看好美国的强大,面对中华帝国的要求,丹麦一开始并未理会。然而,随着中英大战结束后,中华帝国实力的剧烈膨胀,令丹麦不得不考虑到中华帝国的态度。而中华帝国获得英属维京群岛后,迫切需要将丹属维京群岛合并,于是丹麦权衡利弊之后,才最终将群岛卖给中华帝国。

    不过,丹麦手里的维京群岛物有所值,中华帝国花费2000万龙币并不贵,而且获益匪浅。

    丹麦政斧在岛上修建有广阔的公路网,大部分都铺设了路面。圣汤玛斯岛上的夏洛特阿马利亚和圣克洛伊岛上的弗雷德里克斯塔德(frederiksted)以及酸橙树湾(limetreebay)均为深水港,可以作为中华帝国大西洋舰队的锚地使用。圣克洛伊南岸的一个新货柜港经营群岛上的大部分货运。3个主要岛屿之间有渡船往来,渡船也通往其他岛屿。

    丹麦从中华帝国进口的水上飞机在这里部署有两座机场,分别设在圣汤玛斯和圣克洛伊岛上。有海上飞机通航于各岛之间,也通往波多黎各、古巴和圣马丁。

    中华帝国获得丹属维京群岛后,扩建了港口和飞机场。其中飞机场的作用在加勒比海变得越来越重要。飞机作为一个新兴产物,人们对它的兴趣非常浓,使用飞机作为旅游和交通运输工具已经成为当下的时髦。

    针对这种情况,中华帝国作为航空大国和强国,很多商人也看重了这方面的巨额利润,因此发展民用航空已经越来越迫切了。

    不过,一直以来,中华帝国国防部对于空中飞机的航空技术管制一直很严格。空军担心中华帝国的航空技术被欧美国家窃取,进而欧美发展出对中华帝国空军形成威胁的飞机。

    但经过五六年的发展之后,中华帝国发现欧美各国对于飞机的重视姓远远不够,各[***]方发展飞机的速度很慢。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中华帝国可以提供各类先进飞机供各国空军采购,而各国飞机行业发展起步晚,竞争不过中华帝国的各大航空公司,以至于航空领域几乎被中华帝国所垄断,欧美各国少数的航空公司生存力不足,研发能力自然就弱了。

    看清了这种局面后,中华帝国空军渐渐的放宽对民间的航空技术支持,使得中华帝国各大航空公司得到了更多先进的飞机设计和技术设备。

    不过,中华帝国总参谋部一直把空军的一些重要技术和装备看得很重,为了防止欧美各国过早的发展战斗机和轰炸机项目,总参谋部不得不把中华帝国目前研制成功的一系列歼击战斗机和轰炸机做保密处理,空军装备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数量受到限制,而且为了保密飞行时间也受到制约。

    面对中华帝国海军和陆军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空军希望获得更多经费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总参谋部和国防部的压力倍增,不得不想办法解决。

    御书房内,国防大臣王士珍和空军大臣刘翔争执不下,于是又来到帝国皇帝王辰浩这里,请王辰浩仲裁。

    “陛下,陆地上有火车运输物资和人员,江河湖海中有船舶运输物资和人员,那么空中何不也打造出运输物资和人员的飞机呢?”

    王辰浩略带惊讶地问道:“你想要打造运输机?”

    “陛下明鉴,微臣却有此想法。”刘翔点点头,接着说道:“我们的轰炸机已经可以装载一吨弹药了,如果拆除武器挂载箱,可以轻易的改造成运输货物和人员的飞机,就是陛下说的运输机。”

    王辰浩微笑着点点头,对于刘翔的想法,他还是很赞同的,至少这次王辰浩没有首先提出运输机项目,而刘翔却想到了,这说明中华帝国的人才体系已经初具成效,他们已经开始自己思考问题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毕竟王辰浩自己也不可能想得方方面面都周到全面。

    于是,王辰浩说道道:“可以,轰炸机改成运输机完全可行!空中运输物资,速度要比陆上和海上快得多,对于作战部队来说,越早的得到补给物资越有战斗力,越有生存能力。”

    刘翔说道:“陛下,如果我们大规模建造轰炸机势必引起列强们的注意,进而影响帝国未来的战略计划。但是,如果我们生产大批的运输机,组建一个庞大的空中服务公司,从事空中运输服务行业,就不会引起列强们过多的注意。这样,帝国空军可以借助空中服务业来进行远程机动训练,飞行员可以驾驶运输机遨游天空,观察世界各地的情况,为将来帝国的战事需要添砖加瓦。一旦出现战事,大批的运输机可以立即改回轰炸机,节省了生产建造周期,让帝国空军顿时间形成远程战略打击力量。另外,空军也可以借着组建航空运输公司来筹集经费,为帝国节省财政开支。”

    “好主意!”王辰浩十分高兴的点头道:“让空军隐藏在运输公司中,既可以达到练兵目的,又可以盈利,最关键的就是一旦有战事发生,可以随时参战,这个想法非常好!”

    “谢陛下夸奖!”刘翔连忙谦虚一下。

    旁边的王士珍突然说道:“陛下,这样未必能够瞒得住欧美列强们,他们虽然大部分人都自高自大,但是也有很多具有战略眼光军事家。据微臣所知,康有为在去年就出版的名为《未来空战》一书,里面阐述了他关于未来空中作战当中,飞机搭载武器,大型飞机替代飞艇搭载炸弹作战的理论。而且这本书已经引起了欧美一些军事家们的关注,法国索门思也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提出了类似观点,引起不小的轰动。如果帝国这时候把轰炸机改为运输机投入市场运作,很容易让欧美的军事家们联想到轰炸机上面来。”

    王辰浩顿时皱眉,道:“这个康有为怎么有这方面的见解的?”

    王辰浩实在想不通,康有为作为一个政客,他怎么会有这方面的深刻见解的。其实王辰浩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严重改变了历史。既然历史环境不同了,那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下,被这个环境所影响的人们,他们的思想和未来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鲁迅一直服役于中华帝国大西洋舰队,而且已经从少尉管轮升至一艘轻巡洋舰的中校舰长。没有了清末民初的动荡时代,没有了政斧的[***]黑暗,他已经不可能成为思想家了,而是老老实实的当他的海军军官,甚至曰本被中华帝国打垮后,他也不可能再去曰本求学取经了。

    如果王辰浩想到这个,就不难接受康有为变成军事理论家的事实了。

    当然,康有为依然是共和党的元老,他的政治目的并没有变。出书立传只是他提高自己身价和知名度的一个手段而已。

    王士珍说道:“陛下,康有为和他的共和党也获得议会不少席位,知道帝国空军发展一些秘密武器也不稀奇。毕竟,凡事没有不透风的墙。”

    王辰浩不由得苦笑,他所熟知的中国人物基本上都改变了。其实想不改变都不行,王辰浩不得不承认这点。

    这时,刘翔说道:“既然王大人也说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再藏着掖着了,说不定欧美各国的间谍已经获知我们拥有战斗机和轰炸机的事情。与其这样限制空军,不如就放开手脚发展空间,向海军一样挑起世界空军军备竞赛。”

    王辰浩摆摆手,道:“空军掀不起竞赛来,毕竟没有多少实战,欧美各国的军事家们绝大多数都想不到空军的作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130 35131 35132 35133 35134 35135 35136 35137 35138 35139 35140 35141 35142 35143 35144 35145 35146 35147 35148 35149 35150 35151 35152 35153 35154 35155 35156 35157 35158 35159 35160 35161 35162 35163 35164 35165 35166 35167 35168 35169 35170 35171 35172 35173 35174 35175 35176 35177 35178 35179 35180 35181 35182 35183 35184 35185 35186 35187 35188 35189 35190 35191 35192 35193 35194 35195 35196 35197 35198 35199 35200 35201 35202 35203 35204 35205 35206 35207 35208 35209 35210 35211 35212 35213 35214 35215 35216 35217 35218 35219 35220 35221 35222 35223 35224 35225 35226 35227 35228 3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