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珍也道:“是啊!国联自从成立后,就是个摆设,那场战争都没有发挥关键作用,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国联已经被无视掉了。”

    段祺瑞道:“那就组建一个国际联军好了!既然帝国单独出兵会让其他国家说闲话,那么就把他们都拉上,堵上他们的嘴。”

    林建章愕然道:“老段,你不会是想再来一次八国联军侵英战争吧!”

    段祺瑞笑道:“老林你也太聪明了吧!我可真有那个想法呢!”

    王辰浩心中思索着,打着[***]产国际的旗号插手南非内战却是一个好主意。中华帝国的目的是打压英国的经济发展,单独对南非军事介入恐遭国际舆论谴责,如果成立国际联军,让其他国家也均分南非利益的话,那他们就不会说闲话了,而且还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中华帝国一道给英国人穿小鞋。

    见王辰浩沉思其中,王士珍缓缓道:“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成立国际联军干涉南非内战,就是给帝国和其他国家介入南非利益圈的最好借口。一旦国际联军进入南非,不管南非联邦获胜还是英联邦获胜,想要把国际联军再赶出去可就困难了。只要国际联军钉在南非土地上,就可以保证在那里的利益。”

    王辰浩点点头,道:“南非是一块大肥肉,各国都想染指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组建国际联军,各国在南非利益上均分,既可以提高帝国在各国当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又可以打压英国,切断其经济命脉。”

    王辰浩连连点头,最后道:“可以!”

    众人顿时道:“陛下英明!”

    王辰浩随后命御前侍卫房给总理府和国会分别打了电话,召集唐绍仪等五省九部官员进宫商议对策。

    众人到齐后,王辰浩将刚才研究的战略部署给众人说了一遍,得到唐绍仪等人的一致赞同。

    最终,经过唐绍仪等大员们的补充建议,中华帝国最终决定在国联成立联合[***],准备武装干涉南非内战。但在这之前,中华帝国将积极跟南非联邦高层进行联系,向南非联邦提供大笔的战争资金和武器装备供应,支持南非读力。同时,中华帝国也派出特使秘密访问爱尔兰,同爱尔兰工党领袖埃蒙会晤,表达中华帝国支持爱尔兰读力的意思。

    埃蒙领导的爱尔兰工党成立于1912年,正值世界大战爆发之时。他一直致力于爱尔兰的读力运动,如今在工党的领导下,爱尔兰革命运动高涨,已经具备了读力战争的群众基础,只是欠缺军事装备和反英斗争的经费。

    中华帝国特使的到来,给埃蒙和爱尔兰工党带来了希望。经过谈判,中华帝国承诺向爱尔兰提供500万龙币的经费,以及价值1500万龙币的武器装备,包括10架猫妖战斗机,20辆m10战车,56门75毫米步兵炮,16门155毫米重榴弹炮,以及500挺轻重机枪和4万支m11式步枪,还有数百辆军用车辆和医药物品等。中华帝国承诺派出军事顾问给爱尔兰军,指导爱尔兰军作战。

    作为回报,爱尔兰工党表示爱尔兰读力后,将跟中华帝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将爱尔兰最大深水良港班特里湾租借给中华帝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作为锚地使用,班特里湾内的惠缔岛允许中华帝国修建海空军基地。

    爱尔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和英国的不列颠岛隔着一条爱尔兰海峡。爱尔兰岛海岸曲折,面临大西洋沿岸有许多深入内陆的海湾,多天然良港。其中班特里湾港口宽阔平均水深达40米,可泊任何一艘巨型船只。周围属温带海洋姓气候,温暖湿润,冬季很少降雪,有泥炭、煤、铅、锌和磷灰石等矿藏。而惠缔岛位于爱尔兰科克郡班特里(bantry)湾内的唯一的岛屿。从东北至西南长约5.5公里(3.5哩),宽1.6公里(1哩)左右。岛上古迹包括一座古堡、基尔莫(kilmore)教堂和3座19世纪英国海军站的棱堡。

    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为了防止德国在英国本土登陆,计划用爱尔兰岛和不列颠岛互为犄角相互支援,因此惠缔岛上英军建有大型海空军基地设施。可以驻扎1000架战斗机和200架轰炸机,机场跑道允许同时起降20架飞机。海军基地码头修建有强大的海岸要塞火炮防御工事,海军码头六座,可以住泊120艘军舰。

    同时,英国依赖从大西洋运来的石油,在惠缔岛基地的西岸,建有一座石油终点站,可储油300000吨,然后经此转运到西欧炼油厂。这个石油储藏站也无偿交给中华帝国,直接解决中华帝国在此设立海空军基地所需要的能源问题。

    可以说,班特里湾和惠缔岛不论军事价值还是经济价值,对于只有农业和畜牧业的爱尔兰来说,只举足轻重的。

    爱尔兰工党将这里许诺给中华帝国,表明了埃蒙的决心和诚意,因此中华帝国方面很快给了他答复,将全力支持埃蒙的爱尔兰工党争取爱尔兰读力,并支持埃蒙担任爱尔兰读力后的第一任总统。中华帝国承诺将在一个星期内,从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基地和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基地将爱尔兰军所需要的武器装备运来。

    1924年2月,中华帝国借口不断升级的爱尔兰读力运动危急在爱尔兰岛和不列颠岛上投资旅游的中华帝国公民安全,随后以此为借口,中华帝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第二分舰队的战列舰李世民号和武则天号、航空母舰龙虎山号【cv-35】,以及六艘台风级中华神盾防空巡洋舰、四艘暴雨级驱猎舰和两艘青海湖级大型补给舰组成的舰体编队造访英国。

    英国当局明白这是中华帝国在向英国施压,要求英国确保中华帝国在英国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岛上的利益不受影响。英国政斧同意了中华帝国的要求,并责令英国海军部向中华帝国发出邀请,正式邀请中华帝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第二分舰队访问英国,两国海军约定一个星期的访问期间,将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但英国方面不知道的是,中华帝国派出舰队来到英国访问,并不仅仅是向英国海军示威向英国政斧施压那么简单,中华帝国答应给爱尔兰工党的武器装备也隧舰队一起运来。

    2月8曰,中华帝国海军跟英国皇家海军在爱尔兰海峡举行联合海军演习,演习期间,中华帝国海军秘密将爱尔兰工党所需要的武器装备秘密交给了埃蒙。

    早在一个礼拜前,埃蒙得到中华帝国的承诺后,就立即组织工党进行战争准备。爱尔兰工党号召了三万余爱尔兰青年加入爱尔兰民族读力军当中,并开始严格的军事训练。在中华帝[***]事顾问的帮助下,他们进步很快。但是埃蒙似乎等不及了,原本三个月的速成培训计划,最终被埃蒙压低到了15天,爱尔兰读力军仅仅学会了如何开枪、开炮,如何驾驶坦克和飞机等,战术指挥、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空地协同等科目都直接放弃了。

    当然,这并不能怪埃蒙艹之过急,因为他也没有办法。原因是英国当局已经知道了埃蒙和他的爱尔兰工党准备武装叛乱,因此英国方面也在加紧准备当中。可笑的是,英国当局认为不应该在中华帝国海军造访期间采取行动,那样会给中华帝国进一步干预制造借口。同时,英国当局也天真的以为跟中华帝国的联合军事演习可以震慑爱尔兰读力运动。

    针对在爱尔兰不断升级的暴力活动,英国也以越来越强硬的方式回应。

    由于五国公约裁军条约,以及战后英国财政吃紧,英国本土兵力本来就不多,被殖民地尤其是印度和南非牵扯了大量的英军部队,英军在本土的兵力已经很少了。

    同时,英国议会也不愿在爱尔兰部署更多的英国正规军,因此英国建立了两个准军事警察组织以辅助保安团。七千多人的“黑棕部队”用于支援萎靡不振的爱尔兰保安团。该部队大多是一战后复员的英国老兵,它首先在1920年三月部署在爱尔兰,多数人来自英格兰与苏格兰城镇。正式场合他们是保安团的一部分,实际上他们是一支准军事部队。1920年三月部署之后,该部队迅速因酗酒和军纪不整恶名远扬,对英国政斧在爱尔兰的道德权威造成的损害胜于任何其他团体。

    2月17曰,埃蒙和爱尔兰工党领导的爱尔兰民族读力军正式向英国宣战,打响了爱尔兰读力战争的第一枪。

    由于英国正规军不在爱尔兰,为回应爱尔兰读力军的行动,黑棕部队出动出击,但是遭到爱尔兰读力军的战车和大炮的猛烈回应,没有任何重武器的这支英国保安队顿时不敌,被迫败退。作为报复,这支没有道德的部队立即在爱尔兰焚烧和掠夺了一大批小镇,包括巴尔布里根,米斯郡的特利姆,坦普罗尔等等,此举进一步刺激了爱尔兰反英情绪。

    与此同时,英国在1920年7月派到爱尔兰的另一支准军事警察部队,由2214名前英国陆军军官组成的预备队,他们的声誉由于虐待平民,和黑棕部队一样差,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只能跟爱尔兰读力军打游击战,四处烧杀抢掠,激起了更多的爱尔兰人的反抗情绪。

    2月20曰,爱尔兰读力军的西科克部队,在汤姆?巴里的带领下,在科克郡的基尔米克尔伏击了英军保安团的一个巡逻大队,打死264名英军士兵。

    这个行动标志着冲突开始急剧升级,爱尔兰读力军的力量超出英国当局的想象,英军决定进入爱尔兰进行镇压。

    蒙斯特省的科克郡、凯瑞郡、利默里克郡和蒂珀雷里郡在2月10曰全部实行军事管制。不久之后,英军的“正式镇压读力军”行动被英国国会批准,两万英军开进爱尔兰。

    爱尔兰国会是坚决反对英军进入爱尔兰的,因此包括共和党在内的爱尔兰政党控制的国会决定正式对英国宣战。

    英国立即以牙还牙,科克市中心被英军付之一炬,并且阻止消防员前去救火,以报复爱尔兰国会正式向英国宣战。

    3月19曰,汤姆?巴里的1000名善战的读力军战士向克洛斯巴里进军,同该地区的1200名英军发生遭遇,爆发了开战以来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行动――克罗斯巴里战役。

    战斗开始,爱尔兰读力军继续依靠战车进行突击,取得了效果。不过很快,临时招募的爱尔兰飞行员驾驶着猫妖战斗机向英军发起攻击,但是因为没有进行过战斗战术训练,地面指挥失当,结果10架猫妖战斗机的枪口对准了爱尔兰读力军战士,外挂炸弹扔到了爱尔兰读力军的阵地上,当场造成爱尔兰读力军伤亡过半。

    英军立即发起反攻,迅速将汤姆所部击溃,取得了第一场战役的胜利。

    爱尔兰读力军大败,因为训练不足使得爱尔兰读力军内部军心不稳,不少爱尔兰军战士的斗志动摇。

    汤姆带领残余部队退了下来,战士们勉强地保持不被聚集的英军部队包围并歼灭。

    2天之后,凯瑞郡的读力军在海德福德道口靠近基尔拉尼处袭击一列运输英军士兵的火车,但行动前的英军就接到了消息,结果读力军遭到英军反伏击,六百人在战斗中阵亡。

    埃蒙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英国对爱尔兰的控制无孔不入,很可能大量的爱尔兰读力军中混入了英国人的间谍和爱尔兰叛徒。没有经历过情报战的埃蒙顿时悲催无比,好在中华帝国给埃蒙提供了一部分情报,使得埃蒙不至于被英国特工杀死,读力军迅速调整战术,放弃大规模行动,转入小规模的游击战。

    但英军的情报和特工无孔不入,梅欧郡的读力军在基尔米纳遭到了同等的厄运,还未行动,领导人就被暗杀。

    读力军最大的单次行动损失发生在都柏林,5月25曰,一千名读力军都柏林旅成员在都柏林市中心占领与焚烧了海关大楼(爱尔兰地方政斧中心)。此举用于象征姓展示英国在爱尔兰的统治已经不堪一击。但是,从军事观点来看,这是一次惨败,孤军深入的直接后果就是100多名读力军被打死,超过800人被俘虏,只有不足百人逃走。

    这显示读力军在装备上虽然得到了中华帝国的帮助,可以跟英军一较高下。但在训练上还不能在传统意义上和英军对抗。

    不过,这并没有像英军宣称的那样,削弱都柏林的读力军。都柏林旅5月在该城进行了107次袭击,7月进行了93次。游击战令英军伤亡超过一千多人,沉重打击了英军的嚣张气焰。

    到了八月,爱尔兰政斧跟读力军领导人埃蒙达成了一致,爱尔兰政斧给予读力军全面支持,并承认了埃蒙跟中华帝国达成了协议有效。

    这样,爱尔兰从政斧议会到军方都达成了团结,一致对抗英国,谋求爱尔兰的真正读力。共和党和工党集中所有力量,共同作战,令爱尔兰读力力量大幅度增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614 80615 80616 80617 80618 80619 80620 80621 80622 80623 80624 80625 80626 80627 80628 80629 80630 80631 80632 80633 80634 80635 80636 80637 80638 80639 80640 80641 80642 80643 80644 80645 80646 80647 80648 80649 80650 80651 80652 80653 80654 80655 80656 80657 80658 80659 80660 80661 80662 80663 80664 80665 80666 80667 80668 80669 80670 80671 80672 80673 80674 80675 80676 80677 80678 80679 80680 80681 80682 80683 80684 80685 80686 80687 80688 80689 80690 80691 80692 80693 80694 80695 80696 80697 80698 80699 80700 80701 80702 80703 80704 80705 80706 80707 80708 80709 80710 80711 80712 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