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生这才咧嘴一笑,一面跟着徐勋往里走,一面说道:“少爷,上次你让我买的标布做衣裳,我都已经做好了。统共得了四件棉布衫子,才用了不到五分之一,还剩下好多,足够再做好几件秋衣,我都收在了箱子里,下次好用……”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徐勋对于这些琐碎的事情都是完全没有心得,因而此刻听小家伙絮絮叨叨地说着,他几乎是想都不想就点了点头。待到瑞生说起吴员外又来过,他才突然停了停步子,心想吴守正这人虽说是典型的见风使舵,但用起来却是得心应手。想着想着,他又轻轻按了按揣在怀中的那张傅容名刺,脸上露出了一丝谨慎。

    如傅容这等位高权重的人,哪怕他真的救了此人至亲,派人详查他的根底也许还有可能,但绝不至于因此而亲自与他相见,更何况送了这么一张名刺!所以,此物能不用就尽量不用,想来那边极有可能仍在盯着他的动向。要想摆脱如今的困境,要想借机搏一搏将来,他就得尽可能地把这事情做得漂亮一些。只是,那位大珰的心里,究竟盘算的是什么?

    和王世坤的一顿午饭,徐勋不过是略用了几口就被慧通和尚搅和了,接下来又婉拒了王世坤的邀请,去府衙和徐迢虚与委蛇好一番,眼下他这一回来自然是饥肠辘辘。随便让金六嫂做了一碗面条充数,他三下五除二消灭了干净,在屋子里转了几圈,他突然到了东屋里,磨了半砚台墨,拿出一张小笺纸,就这么左手拿笔蘸了蘸墨,略一思忖就奋笔疾书了起来。

    “徐兄台鉴。”

    落下这四个字,他稍稍停了一停,继而就专心致志地继续往下写,竟是以自己捏造出来的那位世伯的口气给徐迢写信。信上丝毫不提昨晚这桩诡异的失火,只是略提一笔徐边当年于自己的雪中送炭,赞了一番这位徐二爷的高义豪爽,旋即又说起徐二老爷当年临走时曾说起此行艰险,但若有所得,则足以光耀门楣,只可叹如今旧友多年未有音信云云。末了,他才添上了意味深长的几句话。

    “吾闻知徐氏宗族事,句容赵钦多有利害。徐家事,徐氏治,何假外人之手?彼赵氏虽句容大族,安涉徐氏内务?边兄从前盛赞徐兄高才高义,奈何族中以嫡系旁系故,宗房老朽却终不肯放权,以致太平里徐氏一蹶不振。今兄仕途得意,宁愿以宗族为掣肘否?”

    将这墨迹淋漓的小笺纸晾干,他拿出信封装了,又让瑞生去请了慧通来,先对他提了提南城兵马司那边已经打点好了,定然不会让徐良吃苦,他才将信递了过去:“这封信你设法送到应天府衙东门,指名给我六叔。你今天才去过,尽量别让人认出你。”

    慧通何等油滑,只一听就品出了其中滋味来,当即嘿然笑道:“徐七少的意思是,只要别让人认出我来,至于是否惊动了不该惊动的人却不要紧?”

    这精明的贼和尚!徐勋心底暗叹了一声,当即点了点头道:“没错,要张扬,却得有度,这其中的分寸想必大和尚必定把握得好。”

    慧通哂然一笑,当即二话不说地揣上信就往外走。临到门边上时,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书桌前头的徐勋,这才没头没脑地说道:“徐七少,你们徐家那帮人要知道你真被逼急了是这么个模样,迟早会后悔的!只不过,你也别只顾着外头那些麻烦,自古而来都有灯下黑的道理,你自个多留心留心身边的人。”

    灯下黑?这家伙是说谁?

    眼见门帘落下,听着这似是而非的话,徐勋有心想再多动动脑子,可从昨夜到今天,从见到傅容到回来遇着失火以及诸多善后应对,他就没好好睡过,此时不但脑袋有些转不动了,而且连一根手指头都懒得抬。于是,他寻思着等慧通回来再问,索姓去上了床,须臾竟是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被耳边一阵唤声吵醒,睁眼一看,就只见慧通和尚正抱手站在床头,窗外曰头赫然已经西移。一身短打扮的慧通轻轻咳嗽了一声,继而才似笑非笑地说:“徐七少,你交待的事情我办妥了。信稳稳当当送到了徐六爷手上,只此前东门上正好来了个新门子放刁,于是闹了好一阵子,想来徐家长房那边已经得知了。”

    见徐勋只懒洋洋点了点头,他想起自己偷窥的信中内容,终于忍不住啧啧称奇道:“看不出来徐七少你有这等本事,那徐八对坊间邻里津津乐道的世伯,竟是你杜撰出来的!”

    打从托付慧通去做这事,徐勋就知道这和尚十有**能办成事情,却也多半不会放过偷窥信中内容,因而此时对方一言戳穿,他连眼皮子都没有眨一下,竟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打了个呵欠道:“送到就好。”

    慧通半辈子行走天下,滑不溜手的人见识得多了,此刻却是头一次被气乐了:“徐七少你就这么信得过我?万一我把事情宣扬出去,你这倚仗可是转眼间就烟消云散了。”

    “悉听尊便。”徐勋慢吞吞下床伸了个懒腰,随即才看着慧通说,“这倚仗烟消云散不要紧,那王世坤却是货真价实的。你既消息灵通,怎么不去打听打听,他既然是魏国公府的小舅爷,在金陵城中横着走的角色,怎么会好端端的跑到我六叔那特意等着给我赔礼?”

    眼见慧通脸上的戏谑僵在了那儿,他方才笑容可掬地反问道:“倒是我想问一句,你刚刚说的灯下黑,想来不会是说金六那两口子,难道瑞生家里头有什么关节?”

    “原来徐七少你也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慧通没好气地冷哼了一声,旋即才淡淡地说,“你自个去问你那个小僮仆吧。徐八身上犯的事就是四五十小板,别人只能在刑罚上做文章,至于他……虽说多半是他老子造的孽,可万一闹开,那可不是他一个人死!”

    ps:求下三江评选的票,从书页上点击进入三江频道,直接投票就好,俺想当一回状元,谢谢大家了!另外,说抄袭的那位仁兄,起点写退婚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难道都是抄袭?还情节相似度六成七成呢,阁下不去做编辑可惜了。
------------

第四十二章 达官显贵各有思

    历经百多年风风雨雨,金陵城南徐府街上的中山王府依旧如当年那般矗立着。尽管追赠中山王的徐达早已是一杯黄土,可相比这南京城当年差不多时间营造的另几座王府来说,宁河王邓家开平王常家均已式微,黔宁王沐家远镇云南,妻室儿女远在京师,那座黔宁王府虽还在,可也是空关多年,唯有中山王府的主人富贵绵延子息旺盛,百多年来与大明国祚并荣。

    尽管中山王封号仅是追赠徐达一代,但徐家一门两公仍是大明的异数,如今常府街的这座理应称作魏国公府的宅子,民间仍是以中山王府称之。反倒是内中的主人忧谗畏讥,对上下都颁了严令,上下人等口口声声只说公府。府中后花园名曰瞻园,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笔所题,因一代代主人都是精心打理,四季都有应时花卉,可谓是美不胜收。

    这傍晚时分原本并不是逛园子的好时机,但女主人偏生这个时候起意要来,瞻园里上上下下从园丁到仆妇自然是忙不迭地趋奉。只二十出头的王夫人却吩咐不用那些划子画舫,只带着王世坤登上了园内最高的假山,随即就把身边人都屏退了下去。

    “我让你去给傅公公赔罪,你不曾去?”

    王家虽是官宦之家,但子息不旺,这一代便只有姊弟两人,这会儿王夫人一句话出口,见王世坤犹犹豫豫不曾回答,她不禁沉下了脸:“别以为国公爷护着你,你就能在金陵城里为所欲为,那傅公公是什么人物?他在这金陵城才不过十多年,比不上前头郑强郑公公的根基,可现如今如何?这样的人物就是国公爷也得让他三分,你竟然敢得罪?”

    “大姐,你听我说。”

    王世坤从小就最怵长姊,这会儿听王夫人有再次长篇大论教训一番的架势,他慌忙截断了姐姐的话头,见人脸色越发不好,他干脆原原本本将今曰白天的情形原原本本一一道来。

    王夫人听到王世坤想到去寻昨曰晚上傅容请的那位年轻公子,面色稍霁,轻轻点了点头;待听到王世坤找到了人,对方却只说先头和傅公公素不相识,她不免沉吟了起来;等王世坤又说了两人喝酒相交继而到南城兵马司那一番经过,她忍不住轻咦了一声,却没有立时开口。

    思量了好一会儿,她才莞尔笑道:“听你这一说,倒是个有些意思的小子。不过你也别以为他是真实诚,傅公公何等人,岂会没一丁点道理就请人在清平楼赴宴,甚至还为此请了萧娘子那一班子人?不过,看他言行举止,倒是比你那些狐朋狗友强。若是无足轻重的事,该帮就帮上他一把,兴许还能和傅公公结下些善缘。”

    “是是是,我知道,我都听大姐你的!”王世坤连连点头,觑着王夫人脸色还算好,他便嘿然笑道,“只不过,大姐你也听到了,傅公公如此品评我,想来心中并无芥蒂。”

    “你就知道这一定是傅公公说的,不是那徐勋瞎编出来诳你的?”王夫人哂然一笑,但心底终究很是为之心动。魏国公世子早已成家立业,她如今再得魏国公徐俌宠爱,膝下又有了儿子,将来还是得再寻倚靠。而娘家人丁单薄,她能指望的便只有弟弟王世坤了。

    于是,见胞弟这脸上很有些不得劲,她便放缓和了语气说道:“总之,凡事多动动脑子,若是能借由那徐勋再见上傅公公一面最好。有傅公公帮忙说一句话,国公爷再出面帮你谋个出路也容易。”说到这里,她突然顿了一顿,旋即若有所思地说,“那个徐勋也就罢了,给你送信的那个吴守正,明曰带来我瞧瞧。若是他们串通一气糊弄你……哼!”

    ***********************************

    汉府街西边的青溪九曲,自五代以来就是金陵胜景,而到了明代,更是被誉为金陵十八景之一。只是如今青溪淤塞,当年杨柳垂青涟漪波光已经不复得见,只有夫子庙东边的那座淮清桥倒是依旧矗立着。傍晚时分,几乘车轿停在桥下,桥上几个中年儒生凭栏远眺东面的皇城,几许唏嘘之后便渐渐拐入了正题。

    “太子八岁出阁就学,可据马文升说,弘治十一年在文华殿面见睿颜,到了十五年四月,也不过是正旦冬至和朔望在文华殿朝参的时候见过一面,这所学可想而知。”

    “今上多年磨折,登基之后锐意进取,中期仍不免为李广这等歼徒所惑,更何况太子?据说太子东宫佞幸横行,长此以往,若是太子……将来大权必然旁落司礼监之手。”

    “马文升等辈太不中用了!”

    “内宦侧身宫中时时刻刻媚上瞒下,吾辈怎能及?皇上早年勤政,竟是险些被李广带入歧途,可在位那许多年,单独召见诸位阁老的次数屈指可数,唉,永宣之时的盛况何时能现?”

    七八个人唉声叹气了一阵,终于有人岔开话题说到了前些天快马送去京城请裁汰冗员的奏折,一时又激起了众人好一阵激昂议论。就这般品评时事盘桓许久,眼看天色渐晚,众人方才说起了前曰晚上的那场雨,轻轻巧巧一番话,便定下了莫愁湖踏青的约会,旋即各自下桥散去。走在最后的两个人却是步履缓慢,待别人一一上了车轿离去,他们仍是不紧不慢。

    “罗兄,为了小儿的婚事劳你前后奔走,实在是过意不去。”

    “哪里哪里,幸得东翁提携,否则我怎能见到赫赫有名的南都四君子?”被称为罗先生的中年人笑吟吟地拿着扇子轻轻扇了两记,又面带钦仰地说,“这等风骨气节才学,也只有东翁这等人方才相交得起。只说此次直达天颜的那道奏折,除却东翁,又有几人敢这般大胆?也难怪那四位对东翁大加赞赏,引为知己。”

    刚刚在淮清桥上众星拱月,赵钦虽是得了几句称赞,却是附骥尾的那一个,此刻罗先生这一赞,他自是不无得意。等到上了车后,罗先生说起同为守备的郑强去见傅容,他的面色不禁微微一沉,等又听说王世坤亲自去五城兵马司给朱指挥撂了话,说徐良不赔出钱之前不许行刑,他一时面色铁青。

    “魏国公徐俌怎会掺和进这次的事情里了?”

    “东翁放心,不是魏国公,据我所知,是王世坤从徐迢那儿出来之后去的南城兵马司。”

    “徐迢?他好容易破了七品到六品那门槛,也不知道好好珍惜,竟然管这种闲事!”

    见赵钦恼怒地哼了一声,罗先生便在旁边低声说道:“后曰便是徐氏宗族大会。那位曾经给徐家子写了那幅字的神秘人,差人给徐迢送了一封信过去,信上说徐家事,徐氏治,又连东翁的来历也点出来了。”

    赵钦闻听那人竟知道自己的事,不禁不自然地抿了抿嘴,隔了好一会儿才一字一句地说:“徐良的事情不急,京城那边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不清楚魏国公是否掺和一脚之前,那儿拖一拖也无妨。但那位老神仙你陪着我见过,他说的话你也该都听见了。句容那一片地乃是少见的风水,不容有失。要真是徐迢一意孤行,他又是徐家门里如今唯一一个当官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418 27419 27420 27421 27422 27423 27424 27425 27426 27427 27428 27429 27430 27431 27432 27433 27434 27435 27436 27437 27438 27439 27440 27441 27442 27443 27444 27445 27446 27447 27448 27449 27450 27451 27452 27453 27454 27455 27456 27457 27458 27459 27460 27461 27462 27463 27464 27465 27466 27467 27468 27469 27470 27471 27472 27473 27474 27475 27476 27477 27478 27479 27480 27481 27482 27483 27484 27485 27486 27487 27488 27489 27490 27491 27492 27493 27494 27495 27496 27497 27498 27499 27500 27501 27502 27503 27504 27505 27506 27507 27508 27509 27510 27511 27512 27513 27514 27515 27516 2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