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傲胡扯了几句,那一边刘胜又跑着过来,急匆匆地道:“少爷,又来了个公公。”
“又来圣旨了?”
“不是圣旨,说是陛下来问话的,要少爷去奏对。”
沈傲只好到前厅去,仍旧是那个传旨的公公,公公朝沈傲微微一笑,随即道:“沈大人,方才得罪了。”
“这是什么话,公公也是奉旨行事嘛,陛下叫你来,要问什么?”
这公公咳嗽一声清清嗓子,才是道:“陛下问你,你看了这圣旨,可有什么感想?”
感想倒是有很多,可惜不能说!牢搔话对老婆说也就是了,骂回去说不定又有一份骂人的圣旨来了!
沈傲想了想道:“陛下的字写得比从前更好了。”
“只有这个?”
“只有这个,至于其他的,我是想都不敢想的。不羁的只是我的外表,其实我的内心还是很纯洁的,决没有什么抱怨腹诽的。”
公公无语,只好道:“那杂家立即回宫禀告。”
那公公去了,过了小半时辰,又巴巴地赶了过来,对沈傲道:“陛下又问你,沈大人是不是觉得自己该死?”
这是什么话?傻子都知道摇头,沈傲立即道:“我想来想去,觉得这个世界还需要我,所以不该死。”
公公继续问:“陛下还问,沈大人陷君父于不义,会不会有愧疚之心?”
这些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让人摸不着头脑,沈傲绞尽脑汁:“好像有那么一点点。”到底有没有,只有天知道,反正就是糊弄。
公公喝了口茶,道:“杂家去了。”随即又入了宫去。
沈傲松口气,对一旁的刘胜道:“方才陛下问的,你听到了吗?”
刘胜点头:“听到了。”
“你觉得这是什么意思?”
刘胜挠着头道:“小的若是知道,早该位列朝班了。”
沈傲认真地点了个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让我深受启发。”
沈傲又躲到书房去,再不肯出来,结果过了一个时辰,那公公又赶了过来,劈头盖脸地道:“陛下口谕,明曰清早廷议,沈大人明曰入朝听宣。”
原来圣旨要等明曰才肯下!沈傲这下真的无语了,却也只能再等下去。
…………………………………………………………不止是沈傲焦灼,整个汴京,都在等着这份旨意下来,太皇太后在等,太后也在等,蔡京、石英都是翘首以盼,结果未分晓,谁也不知到底谁该弹冠相庆,只是越是这个时候,既然陛下说等,那也只能等了。
宫里没有任何消息,便是手眼通天的杨戬也是一头雾水,据说皇帝只躲在文景阁,谁也不让进,就是进膳,也是叫人端进去便打发人出去,除了叫个公公进去,不断地问话,又打发出去不断地问沈傲的话之外,再没有其他信息。
廷议的事传出去,倒也引起不少人的暗暗揣测,毕竟这廷议来得太古怪,让久经宦海的老油子们都不由暗暗地猜想,既是廷议,一定是商讨大事,沈傲的事儿算大,可是懿旨是不容商量的,莫非陛下还要叫人来辩论一下,打打擂台?
不对,不对头,就算是要打擂台,也绝不可能是沈傲的事,眼下太皇太后还躺在病榻上呢,陛下这样做,岂不是教人寒心?
莫说是这些老油条,就是素知赵佶心意的杨戬、蔡京,此时也是一头雾水。
因此,所有人都在等,等明曰的到来,也有不少人怕,怕明天一到,得到的是自己不愿看到的结果,那一切便是前功尽弃了。
宣和五年四月十二,这一曰清晨,汴京的街巷一切都笼罩在柔和的晨光中,通往宫城道旁的柳树低垂着头,柔顺的接受着晨光地淋浴;挺拔的杨树像健壮的青年舒展的手臂;草丛从湿润中透出几分幽幽的绿意,接踵的屋脊在晨光下延伸,屋檐下生机渐渐。
一座座或低调或张扬的软轿从四面八方会聚到正德门下,宫门还没有开,可是该来的都来了,蔡京总是到得最早的,‘勤恳’可见一般,年轻力壮的还没有到,他已在这门下久候了,他的面色熙和,见了人,便微笑着致意,恰好石英和周正联袂落轿,蔡京亲自走过去,微颤颤地道:“二位公爷来得早。”
石英、周正都是堆着笑,朝蔡京行礼道:“太师见笑。”
站着寒暄了一阵,决口没有提沈傲的事,双方都保持着一种默契,谈天说地,论古论今,偏偏就是不提眼前至关紧要的事。
朝臣们见石英、周正、蔡京在那边热络着寒暄,也都缄默地站到一旁,谁也没有说话,也不觉得意外,只是那王黼的轿子刚刚落下,原本想找蔡京说几句话,眼看着这局面,也不好过去,只能在旁干瞪眼。
沈傲还没有来,按道理这个家伙早该来了,可是久久还不见踪影,让许多人不由地向沈府方向眺望,这个人还真奇怪,亏得他还能坐得住。
正德门嗡嗡地开了,先是张开一道缝隙,随即数十个禁军终于将这笨重的城门拉开,门洞之后,透出一缕琉璃瓦的醒目之色,所有人屏住呼吸,鱼贯站好,蔡京自然是站在首位,当先踱步进去,随即是石英、王黼、周正。
恰在这个时候,马蹄传来,一个人骑着马疾驰而至,马上之人正是沈傲,沈傲带着笑,远远地翻身落马,将马系在一处树枝上,还不忘对值守的一个禁军的道:“这马很值钱的,帮我看着,莫要让人偷去了。”
众人无语,到了这个份上,这个家伙居然还惦记着他的马!
沈傲腰间带着金鱼带,直接入宫,随着众人到了讲武殿,也没有人和他说话,倒是路上遇到了姜敏,姜敏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抿抿嘴,将话吞进了肚子里。
赵佶还没有到,所有众人按班站好,倒也没有人喧哗,殿里头针落可闻,每个人都怀着各自的心事。
这一等,就是足足半个时辰,须知站着的,有不少人年岁不小,这样一站,还真是经受不住,终于有人忍不住跺脚了,来回运动着腿,活动筋骨,倒是那位年迈的蔡京最站得住,竟是一直纹丝不动,一点儿也没有疲惫的意思。
“陛下驾到。”这一声拉长的嘶喊,终于打破了僵局,话音刚落,一个人从后殿的耳房中出来,戴着通天冠,穿着冕服,珠帘之后,是一张让人难以琢磨的脸,疾步走上金殿,大喇喇地坐在御案上,一双眸子透过珠帘在殿中左右逡巡,终于,那一束凛然的目光落在沈傲身上,赵佶冷哼一声,不悦地道:“诸卿等得久了吗?”
众人纷纷道:“微臣不敢。”
赵佶站起来,长袖之下伸出手指,道:“你们口里不敢,其实阳奉阴违,心里头打着什么主意,当朕不知道?”
这一句话也不知到底暗指是谁,殿中诚惶诚恐的声音纷纷道:“微臣万死。”
------------
第四百三十三章:罪己诏
“万死?”赵佶重重地冷哼一声,厉声道:“你们还知道万死?你们当真死了,朕还乐得清净。”
“王黼,出来!”赵佶落座,眼眸幽幽,叫了王黼出来。
王黼胆战心惊,叩伏于地道:“陛下。”
赵佶慢吞吞地道:“你好大的胆子,你可知罪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791
27792
27793
27794
27795
27796
27797
27798
27799
27800
27801
27802
27803
27804
27805
27806
27807
27808
27809
27810
27811
27812
27813
27814
27815
27816
27817
27818
27819
27820
27821
27822
27823
27824
27825
27826
27827
27828
27829
27830
27831
27832
27833
27834
27835
27836
27837
27838
27839
27840
27841
27842
27843
27844
27845
27846
27847
27848
27849
27850
27851
27852
27853
27854
27855
27856
27857
27858
27859
27860
27861
27862
27863
27864
27865
27866
27867
27868
27869
27870
27871
27872
27873
27874
27875
27876
27877
27878
27879
27880
27881
27882
27883
27884
27885
27886
27887
27888
27889
2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