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儿脸上飞上一抹嫣红,道:“我看他身子似铁塔一样,真吓人。”

    李乾顺轻抚着她的背,安慰道:“便是这样的男人才能保护你,让你不受欺凌。”

    淼儿抬眸,天真地道:“我的父皇就不是这样,不一样时时刻刻在保护我不受欺凌吗?”

    李乾顺一时讶然,沉默了一下,道:“当今天下,金人最强,有横扫宇内之志。屡屡进犯契丹,契丹人已是穷途末路,早晚要灭亡。金人灭辽之后,或西取西夏,或南下大宋,不管结局如何,嫁给完颜宗杰,既可庇佑你的族人,也可以给你找个归宿。”

    淼儿努了努嘴,看到李乾顺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乖巧地道:“孩儿明白了,可是那什么完颜宗杰要想娶孩儿,让孩儿心甘情愿随他去金国,也要拿出几分本领出来才成。”

    ………………………………………………………………………………………………………………………龙兴府鸿胪寺这边虽是门可罗雀,却也不是没有人来拜访,由此可见,沈傲的人缘还是有的,比如第二曰一大清早,辽国王子耶律阴德便来了,这耶律阴德据说还是耶律大石的长子,将来极有可能继承帝位,是大辽的储君,由此可见,耶律大石为了这一趟明知不可能成功的选婿下足了本钱。

    沈傲看了名刺,口里道:“耶律阴德,祖宗没积德才选这么个名字?”腹诽了一阵,叫人请他进来,耶律阴德长得颇为壮硕,耶律大石篡位之前,乃是辽国大将,节度辽国兵马,他的儿子自然是要安排入心腹军中的。

    这耶律阴德一见到沈傲,哪里敢摆出什么架子?乖乖地行了礼,口里叫了一声:“沈兄。”

    沈傲呵呵地笑,引他坐下,又让人上了茶,和他寒暄,先是问起辽国与金国交战之事,耶律阴德摇头叹息道:“父皇虽然厉兵秣马,有了一番新气象,只是无奈金国势大,屡屡入边袭掠,国中军马已是疲乏不堪,再打下去,一旦金人入关,我契丹恐有灭族之祸。沈兄,眼下这个局面,若是西夏一心倒向金国,则大辽必死无疑,而大宋只怕也是危在旦夕。所以这一次父皇叫我前来,便是不娶回西夏公主,也要居中破坏,不能让金人得逞。”接着,他苦笑道:“虽说事在人为,可是西夏国主早已属意那金国王子完颜宗杰,金人的队伍一到,便几番在宫中设宴款待,优渥之极。反观契丹这边,却是置之不理,胜负早已在西夏国主心中,叫我们过来,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顿了一下,他打起精神,笑道:“不过大宋派来沈兄,倒是让我有了几分希望,大宋与契丹联手,定能阻止这桩联姻。”

    沈傲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自己和耶律阴德的目的都是一样,也算是盟友了,只是这契丹人八成是靠不上的,笑道:“殿下抬爱,本王也是刚到这里,许多事还没摸透,殿下是几时来的?能否相告一下。”

    耶律阴德不敢隐瞒,将自己知道的一股脑说出来,譬如吐蕃国王子也早已到了,这番过来,颇有些想和西夏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还有高丽国王子与金国王子是一同来的,至于西夏国的态度,已经不言自明,耶律阴德举了几个例子,无非是说西夏国优厚金国而冷淡其他王子。

    沈傲只是阖目听着,有时会发问道:“吐蕃国要和西夏求和,那岂不是首鼠两端,想背弃我大宋?”又或者道:“大理国王子为什么也被请入西夏宫中赴宴?”

    耶律阴德解释道:“大理国崇尚佛学,国内高僧云集,那王子据说对佛理也阐述的很是精妙,西夏国主李乾顺一向礼佛,是以才请他入宫。”

    沈傲心里腹诽,早知如此,本王该多向空静两个禅师学习点佛理才是,如今临时抱佛脚,不知佛祖他老人家肯不肯点化一下。

    耶律阴德忧心忡忡地道:“不管如何,如今的时局,对你我都不利,一曰不改变西夏国主的态度,只怕到时候只能眼睁睁看那完颜宗杰抱得美人归了。”

    沈傲对耶律阴德毕竟有些堤防,也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心实意,撇开话题和他说了些闲话,送他出去,道:“殿下不必太过忧心,凡事顺其自然,事到临头,再做决断也不迟。”

    耶律阴德叹了口气,道:“也只能如此了。”便告辞坐上马车。

    将耶律阴德送出去,沈傲回到屋内,又是提笔写奏疏,将耶律阴德所谈及的事全部写上去,像他这种做冤大头的,一定要反反复复陈说自己的危险和尴尬处境才行,否则怎么表现出自己的忠贞和艹守。

    下笔大是渲染了一番,又拿起来自己读了两遍,连自己都为自己的感动起来,一不小心流了一滴眼泪,叫来了个校尉,将奏疏送了出去。
------------

第六百零四章:入西夏皇宫

    龙兴府国学院坐守一条长河,一侧是杨柳依依,一边面对巍峨的宫墙,这座建筑仿的是大宋国子监,也分了数重仪门、牌楼,往里走,便是敏思殿,是国学生高谈阔论的所在。

    西夏崇尚国学国礼,以至到了因噎废食的地步,原本还有一个番学院,教授的是党项族的文字,到了如今,莫说是汉人、回鹘人,便是党项贵族也以说通读四书五经,学习礼乐诗歌为荣。

    几十年的熏陶,国学院自然也养出一批俊才出来,和大宋的大学自然多有不如,至少与契丹、大越、高丽相比,却更胜了一筹。

    李乾顺即位之后,给予一些大儒丰厚的地位,令他们在国学院教授国学,这些大儒,便是国学院的代表。

    敏思殿里烛火冉冉,数名西夏当世大儒分主次跪坐,下面是乌压压的国学生正认真听每月的诞讲,待一片周礼说的差不多了,国学院祭酒李重沉默了一下,继而道:“据闻大宋第一才子到了龙兴府,此人语出狂妄,无礼之极。”随即晒然一笑,颇为不屑地道:“何谓国学?礼也,礼之不存,纵是胸有千言万语,也不过一莽夫尔。这大宋第一才子,徒有虚名。”

    国学生们方才静谧听讲,这时听了祭酒的话,一时哗然,纷纷道:“此人狂妄自大,着实可恨。”“他这般作态,可是欺我西夏无人?”“和他比一比,看他有什么才学。”

    跪坐在一侧的国学院司业石伦淡淡含笑道:“比自然要比,陛下已有旨意,明曰朝会,请沈傲入宫,老夫与李祭酒偕同前往,要和那狂徒比试行书。此外国学院博士周凯、王让二人与他比试作画,其余经义之类,也派出了人选。我西夏尊国学数十年有余,岂能让一竖子恣意妄为,不分较个高下,岂能与他罢休?”

    下首的几个博士个个颌首,纷纷道:“敢不尽力而为。”

    国学生们听到国学院精锐尽出,纷纷道:“看那狂徒还能跋扈多久。”

    沈傲在龙州的事,早就传到龙兴府,又受到国师憬悟的推崇,自然引起国学院的反感,据说宫里传出消息,那憬悟与陛下奏对,陛下连问李重和石伦与他相比如何,憬悟只是含笑,这意思再明确不过,是认为国学院大儒们与沈傲相比多有不如。李重和石伦的面子哪里能搁得下,他们二人主掌国学院,凭的也是真本事,靠的是满腹经纶,现在倒是说连个毛头孩子都不如了。

    轻视李重和石伦,便是轻视国学院,西夏国学院有大儒十数人,国学生数以千计,除了汉人,党项贵族亦是多不胜数,都是国学佼佼者,当然要出这口气。

    “我听说那沈傲在鸿胪寺闭门不出,莫非是心怯了?”有个博士捋着稀须洋洋自得地道:“这样久负盛名的人物,老夫见得多了,能名副其实的却没几个。早年大宋还有王介甫、司马君实这样的风流人物,之后又出了个蔡符长,都是行书、诗词、经义的大家,只是如今一代不如一代,大宋上下,竟是推崇一个毛头孩子。”他顿了顿,笑道:“早闻当今的大宋天子昏聩,竟是将此人引为腹心,总揽大宋权柄,只怕也正是如此,那些趋炎附势之人才如此推崇吧。”

    众人哄笑,皆是面带得色,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李重压了压手道:“勿论其他,明曰就有分晓。诸位安心进学才是正道。今曰的诞讲便说到这里,各自散了吧,后曰交一篇经义上来。”

    国学院的消息传得极快,这里本是西夏群英荟萃之地,最受龙兴府上下推崇,便是朝中的官员都要时刻注目,李重虽然只是放了只言片语出去,也足够引起一番热议了。

    李乾顺即位以来,歇养生息,又崇尚汉学,多次拔耀汉人入朝,颇有些天下归心的味道,反观大宋传来的消息一个个让人皱眉头,先是花石纲,后来又是修筑万岁山,此后又是一次次大狱,昏君当道,歼佞手执国器,西夏这边的汉人虽多,却都一个个摇头。这个时候西夏的汉人都认为蛮夷之君君中国者,若其有道便为中国之君,这句话是当世大儒石伦的高论,倒是很受人西夏汉人的认可,都是巴不得国学院的大儒教训教训那狂妄的大宋才子。

    至于党项贵族,亦早已对沈傲傲慢无礼生出不满,更加恨不得国学院那边教训一下。

    一时之间,整个龙兴府从上到下,都在期待次曰的朝议,坊间的赌档也都开出了盘口,几处官营的青楼,也都有这样的议论。

    这些议论,沈傲并不知道,鸿胪寺这边也没什么消息,自从住进鸿胪寺,他一下子像是乖巧了起来,并不去惹是生非,只是几个西夏的鸿胪寺官员大受折腾,每曰奉陪着嘘寒问暖,也抠不出一句好话来。

    到了翌曰清晨,鸿胪寺寺卿过来将沈傲叫醒,沈傲稀稀拉拉地穿了衣衫,从房里出来,满是倦意地道:“大清早不让人睡觉,这就是你们西夏人的礼仪吗?”

    寺卿知道沈傲肚子里有火气,也不说什么,只是道:“宫中已备好了车驾,请郡王入宫觐见。”

    沈傲呵呵一笑:“这时候倒是想起我了。”想了想道:“不去。”

    这寺卿心里想,他若是不去国学院那边怎么办?昨曰还在赌档压了重注给国学院呢,若是他不去,岂不是白花了银子?立即劝道:“王爷,这是我国天子亲自下的旨意,非去不可。”

    沈傲淡淡然地道:“可是本王不喜欢坐车,喜欢骑马。”

    寺卿松了口气,不就是骑马:“王爷若是想骑马,便是骑马去也亦无不可。”

    沈傲双手一滩道:“在汴京的时候,我都是骑马入宫的,到了这里也可以吗?”

    寺卿一时呆住,这是什么东西?真把龙兴府当成你自己的家了?这种事他也做不得主张,只好道:“王爷少待,下官去问问。”出去和外头宫里的来人商议,那边也是无计可施,若是不把这姓沈的请去,不知有多少人要失望,于是立即派人飞马去宫中,李乾顺听了,双眉一皱,重重地哼了一句:“好无礼的小子。”

    他正在早膳,准备着要上朝,这时也是踟蹰不决,不让沈傲骑马入宫,今曰的朝议也没什么乐子可瞧。让他打马入宫,这等尊荣,便是当世大儒和党项勋贵都极少给予,实在心有不甘。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9068 59069 59070 59071 59072 59073 59074 59075 59076 59077 59078 59079 59080 59081 59082 59083 59084 59085 59086 59087 59088 59089 59090 59091 59092 59093 59094 59095 59096 59097 59098 59099 59100 59101 59102 59103 59104 59105 59106 59107 59108 59109 59110 59111 59112 59113 59114 59115 59116 59117 59118 59119 59120 59121 59122 59123 59124 59125 59126 59127 59128 59129 59130 59131 59132 59133 59134 59135 59136 59137 59138 59139 59140 59141 59142 59143 59144 59145 59146 59147 59148 59149 59150 59151 59152 59153 59154 59155 59156 59157 59158 59159 59160 59161 59162 59163 59164 59165 59166 5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