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后面的话,已经不敢再说出口了,溶月的眼神冷厉的吓人,让她浑身一哆嗦。

    “竟敢私自带人进入府邸,还是个扶桑人!”溶月冷冷一笑:“好,好啊!长进了你,出息了你!”

    她一扬下巴,冲着那两个侍女吩咐道:“你们两个,把她拖下去查一查,是不是已经破身了。”

    “是!”两个侍女应了一声,便是不顾清秋的奋力挣扎把她给拖了下去,少顷,回转过来,低声向溶月道:“已然不是处子了。”

    清秋羞得满脸通红,只是在地上哀哀的哭着,那唤作健一的扶桑浪人冲着溶月大喊大骂。

    溶月幽幽的叹了口气,清秋顿时便是心里一凉,也不哭了,怔怔的抬起头来看着溶月。

    溶月瞧着她,淡淡道:“你犯了三大罪!其一,私自带人进入府邸。其二,私通。其三”

    她顿了顿:“你们的命,你们的人,都是伯爷的,你既然叛了伯爷,那也就没必要再活着了。”

    说罢,转身便走,冷厉的声音随风飘来:“女的斩了,男的凌迟,头颅悬挂于山城门口,训示众人。以儆效尤!”

    “姐姐,不要啊!姐姐!”

    那清秋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受到这等惩罚,哀嚎一声。但是声音戛然而止。

    一个侍卫已经挥刀剁下了她的头颅。

    ——————分割线——————

    章节名——白莲出世,日月无光!

    关外,东北。奴儿干,辽北将军辖地。

    兀者卫,洞庭山镇。

    这座名字中充满了楚地风情,江南韵味的小镇,坐落在呼喇温江之泮。

    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乃是因为移居此地的民众,在几十年前,便是居住在江南洞庭湖之泮。被迁移来此处之后,为了缅怀故乡,而特意起的名字。

    说起来,洞庭山镇的所在,和他们世代居住了几百年的洞庭湖畔还是颇为的相像的。

    呼喇温江在此拐了一个大弯,水流变缓,江面变得很宽。形成了一个面积颇大的河湾,也可以理解成面积不小的湖泊,在河湾的东边儿,便是一片宽阔的平原,再往东北十余里。才是起伏的丘陵。

    洞庭山镇便是依山傍水,坐落于此。

    这里的土质极为的丰厚,几乎是把种子撒下去庄稼就能长得极好,虽然一年只有一季的产量,但是悉心伺候着,每年都能有相当不错的产量。再加上人少地多,每家每户都能匀上几十亩田,每年农忙时候,虽然辛劳,但是打下来的粮食满囤儿,却是让人心里很是踏实道观。除了上交皇粮国税之外,总还能剩下不少,卖些粮食,换些银钱,每当走村的货郎来了,给婆娘扯上几尺花布,做几件儿新衣裳,给娃儿买点儿红头绳儿,买上两块儿发黄的方糖,就能乐呵呵的看着孩子高兴好些时日。

    等攒上几年,几个十几个的庄户人家这么一凑,便能去县里的集市上买头耕牛,买上几只猪崽儿,回来砌上猪圈,好好将养着,过年的时候逮一头肥的杀了,炖上一大锅猪肉猪下水,美美的过一个肥年,从过年吃到二月二龙抬头还有余,个顶个儿的脸上冒着油光。

    面前就是一座大湖,自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耕地之余,便是下河捞鱼,天天饭桌上鱼肉是不断的,便是冬日严寒之时,也可以凿冰捕鱼,味道反而是更加鲜美。

    是以洞庭山镇的百姓们,但凡是稍微能吃一些苦受些累的,日子过得都是很富足。便是那等寻常百姓家里,也是圈了个大院儿,五间正房,三间南屋,还有东西柴房厢房之类的,院子里面修了一个大大的粮囤儿,里面粮食堆得高高的,看着便是喜人。在前院儿的角落里,多半是圈出来一个鸡舍,周围一圈儿篱笆,养上x八x九x十只鸡,寻常时候**蛋,到了年节便宰了杀了。后院儿里则多半是圈了猪圈和牛棚,里面肥猪耕牛。

    这会儿才正月,正是猫冬的日子,若是往年的这个时候,天光擦黑了,家里的女人刚刚往鸡舍前头的地里洒了吃的,那鸡理当是迈着蹒跚的步子,晃晃悠悠的在地上啄食着,一边吃一边发出一声声满足的喔喔,而在后院的猪圈里,几头肥猪一边舔着猪圈里面的浆糊糊,一边发出哼哼,耕牛则是懒洋洋不慌不忙的啃着自己的干料,时不时的甩甩尾巴。

    在屋子里,则是借着外面透进来的那最后的一些天光,已经在土炕上摆上了桌子,灶火烧得旺旺的,坐在炕上浑身暖和舒泰,女人端上一大碗炖的稀烂的猪肉,炸的喷香的鱼块儿,小咸菜儿,竹子编成的篦子上放着自家蒸的大馒头,有些发黄,但是吃起来绝对是喷香。在外头疯玩儿了一天早就饿坏了的孩子已经是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男人跐溜一口自家酿的土烧,虽然浑浊,却是醇香够劲儿,哈一口气,再夹一口大肥肉,吃的满嘴流油儿,舒坦的叹口气。

    这日子,过得可是比在关内老家的时候强太多了。平心而论,如果是抛开国人故土难离的情感和关外横行的马贼和异族的话,这儿的百姓的生活,绝对是大明朝数得着的好。

    原因就是地多。

    可是这会儿,全没了!

    猪没了,牛没了。鸡没了,屋檐底下挂着的一串足有上百斤的风干的鱼干儿没了,院子里那满满一囤儿的粮食没了。甚至连家里已经做好的饭菜,乃至于家里这些年攒下来的银钱布匹,略微值钱点儿的东西。都没了!

    甚至不少人的墙给推倒了半截儿,门窗都是给砸的稀巴烂,有的院子的地上,还有一滩滩的令人触目惊心的血迹。

    每家每户都像是被无数只硕鼠给光临了一遍的粮仓一般,干干净净。

    不少人家都是传出来一阵阵的哭声,凄凄切切的,随着冷冷的夜风传出去很远,宛如女鬼夜里在井栏边幽幽的哭泣。让人听了都是心里一阵发毛。

    镇上北边儿,是一个祠堂,大明到了县这一级,再往下,就没了政府机关了,都是乡老在管理约束,有什么事儿。几个乡老凑起来一合计,便是给办了。有时候甚至像是把通奸的女人侵猪笼啊,打死俩小毛贼啊,把未婚先孕的给生生烧死啊,这等事儿。根本就不用经过县上,这儿直接就给办了。

    这会儿全镇上哭声最大的地界儿就是祠堂。

    祠堂外头,不少抱着孩子的农妇都是嚎啕大哭,他们一哭,孩子也跟着哭,更是不少庄稼汉子都是蹲在地上,捂着脑袋痛苦。

    而在祠堂门口,则是摆了三具尸体。他们身上的伤口已经是凝固了,地上不少乌黑的血迹,看起来触目惊心。

    一群汉子则是挤在祠堂之中,朝着坐在首位上的族长七嘴八舌的道:“老太爷,你可是给拿个主意啊!”

    “就是啊!老太爷!”一个高壮的汉子满脸的悲愤:“咱们这些年的积蓄都让那些狗官兵给抢光了,别说银钱,吃的喝的都没了,眼瞅着就要冻死饿死啊!您得给拿个主意啊,总不成就这么活生生的等死吧!”

    “七哥说的没错儿,还有,老太爷,我大哥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就让那帮狗官兵给生生打死了,这口气,就这么咽下去了?”另外一个面色黝黑的庄稼汉说着,眼泪便是扑簌扑簌的落了下来。外面那三具尸体里面,就有他的大哥,而且他的媳妇儿也让那些官兵给强暴了,官兵一走,就关了门自己上吊死了。

    那老太爷大约六十来岁的年纪,须发皆白,面色红润,显然是平素里日子过得不错,面对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说话,他满脸苦涩道:“能怎么地?咱们还能跟官老爷斗?先都别说了,趁着天还没黑,去打些鱼回来,先把饭对付喽。至于小四儿你大哥,唉。”

    老头子摆摆手:“认了吧!”

    “太叔,咱们就这么忍下来,那些官兵也不放过咱们啊!”之前说话的那高壮汉子七哥大吼道:“您没听他们说么,过几天再来,让咱们凑出一千两银子来交上去,交不足的,把媳妇儿娃儿都绑去卖了,再交不上,就绑到县衙门口上大枷啊!”

    “上大枷?”

    “老天爷,那大枷一个一百五十斤,人撑不住一炷香的时候就给压死了!”

    “镇东老刘头儿去年不就是给生生压死的么?”

    “这是要咱们的命啊!”

    下面的一堆人窃窃私语,中间有一个声音特别的刺耳:“他娘的,这是官逼民反啊!”

    “就是官逼民反!”那七哥大吼道:“咱们就反了他娘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1437 131438 131439 131440 131441 131442 131443 131444 131445 131446 131447 131448 131449 131450 131451 131452 131453 131454 131455 131456 131457 131458 131459 131460 131461 131462 131463 131464 131465 131466 131467 131468 131469 131470 131471 131472 131473 131474 131475 131476 131477 131478 131479 131480 131481 131482 131483 131484 131485 131486 131487 131488 131489 131490 131491 131492 131493 131494 131495 131496 131497 131498 131499 131500 131501 131502 131503 131504 131505 131506 131507 131508 131509 131510 131511 131512 131513 131514 131515 131516 131517 131518 131519 131520 131521 131522 131523 131524 131525 131526 131527 131528 131529 131530 131531 131532 131533 131534 131535 13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