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武器装备,军用物资都被送到了英国,而且中美两国也提供了大量的反潜装备,使得希特勒的狼群威力大减,尤其是俾斯麦号沉没之时,邓尼茨也在航母之上,他随同着俾斯麦号一同沉入了海底。

    失去了这个优秀的指挥官之后,德国海军的攻击效率越来越低,已经威风不再,而且美国已经在大西洋上布置了五艘大型航母,随时能够参加对德作战。

    罗斯福已经私下里向丘吉尔保证,只要德国试图登陆英伦,美国就会对德宣战,这让丘吉尔终于拥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

    丘吉尔很清楚对英国来说,德国的航母是威胁最大的武器,只有打掉航母,才能够让英国高枕无忧,因此英国动员所有的情报力量,从空军之中选派最优秀的飞行员,组成了轰炸机编队,他们的使命就是突袭德国造船厂,就算不能破坏德国的航母建设工作,也要延迟德国的建造速度。

    中国飞行员刘少卿等人都被选了进去,同时美国援助英国的飞行员也都陆续到位,同时美国还送来了b17,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空中堡垒,这也是美国最新研制的一款飞机,刚刚结束试飞,开始大规模的生产时间并不长。

    美国急着将这款飞机派到欧洲,一方面是想要检验作战效能,另外也是为了表示对英国的支持力度,中国已经提供航母了,美国再不多提供一些看家的东西,如何保证英国和自己一条心啊。

    美国也什么都不管了,开始全力武装英国,b17来到了英国之后,经过一番适应姓训练之后,就和英国轰炸机一同组成强大的编队,对德国汉堡造船厂进行了空袭行动。

    这次行动是夜间进行的,德国已经在造船厂周围布置了大量的防空火力,不过还是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轰炸机编队成功的轰炸了造船厂,另外还有一艘停靠的港口的油轮被击中爆炸。

    火灾带来的破坏远超过轰炸,正在修复之中的提尔皮茨号再度被波及,不少维修工人都死在了火灾之中,另外正在建造的德意志号航母也遭到了攻击,甲板被毁掉三分之一以上。

    虽然在作战之中德国击落了英国十二架轰炸机,但是造成的破坏已经产生,难以挽回,而且之后英国还会不计代价的这么搔扰下去,德国的航母就别想轻松下水。

    这完全是一场飞机和飞行员的消耗战,坐拥整个欧洲的希特勒并不惧怕英国,但是一想到英国背后站着的中美两国,他也是禁不住胆寒。

    听到了造船厂被攻击的消息,希特勒懊恼异常。一个月横扫法国,辉煌的战果让他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之上,他成了德国有史以来最为杰出的征服者,第三帝国的版图终于囊括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现在欧洲之上能够和德国对抗的只剩下红色的俄国和英国。

    不列颠空战的失败,使得希特勒对于空军已经丧失了信心,而俾斯麦号的沉没,以及英国对造船工厂的攻击,让他对海军也缺乏了信任,真正能够给德国带来荣耀的还是强大的陆军,是无坚不摧的装甲力量,希特勒迫切需要用更大的胜利来掩盖不列颠空战的失败。

    侵略扩张就好像是毒品一样,只要尝到了其中的好处,就没有办法停下来,德国显然已经毒瘾入骨,难以回头了,其实这也不是德国能够决定的事情,你不打别人,别人也会打你的,谁都不会看着德国舒舒服服的消化胜利果实。

    希特勒很清楚,德国只有一直打下去,打破旧的世界格局,打出一片新天地,击败所有的对手,不然所有强国都会成为德国的敌人,而且那些国家的战争潜力远不是德国能够比拟的。

    位于东普鲁士的德军大本营之中所有纳粹高层都齐集一堂,他们正在商讨的事情就是是否攻击苏联,如何攻击苏联的问题!

    很多德国将领是坚决反对在征服英国之前去挑起苏德大战的,这样只会让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之中,重蹈一战覆辙。

    不过希特勒却坚持己见,他阐发了自己的观点,第一点就是海空力量不足,使得德国无法快速征服英国,如果继续拖延下去,美中两国就会加快武装英国的速度,等到两国的战争机器完全启动之后,就会毫不客气的对德宣战,这和一战的情况完全一样。

    第二点就是苏联,现在苏联实力正在飞速膨胀,斯大林已经下令将陆军扩大到五百万,苏联陆军的力量并不比德国少,任由苏联这么壮大下去,迟早苏联还会进攻德国。

    第三点则是综合所有的情报,现在美国已经暗中接近苏联,试图结成一个共同对抗德国的同盟,一旦中苏美英四国联合起来,德国根本没有一点胜算。

    所以希特勒最后就总结出一个获胜的方法,那就是用闪电战消灭苏联,灭亡法国一个月,灭亡苏联只要三个月。

    只要苏联灭亡,中德就会接壤,两国要想开战,就是整个亚洲大陆去进攻欧洲大陆,战争规模之大无法想象。因此中国多半会顾忌损失,而不敢开战,美国也不会轻易欧洲大陆失去了支撑点之后,美国也不会轻易攻击德国,可以说只要德国消灭了苏联,就能够强大到美中都忌惮的程度。

    也就能够获得宝贵的整合欧洲的时机,希特勒的一套说辞让很多人都开始信服,不过也有人极力反对,那就是龙德施泰特,这是一个老普鲁士将军,在德[***]队之中资历最深,他指出希特勒的方案完全建立在三个月灭亡苏联之上,实际上三个月时间还不够从苏联领土的西边走到东边,更遑论征服。

    不过希特勒并没有听进去,他罢免了龙德施泰特的职务,开始准备大举进攻苏联!

    (未完待续)
------------

第五百八十章 珍珠港的火焰山

    希特勒的算盘打得很响,他希望在一两个月之内击败苏联,三个月就占领东欧,而到了这一刻德国就拥有了整个欧洲,如此庞大的帝国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不多见,而且空前的战略纵深能够保证德国的绝对安全,就算中美两国还想要和德国作对,但是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等到德国击败苏联之后,在从容不迫的收拾英国,德国就真正正在了世界的巅峰。为了实现这个战略规划,希特勒秘密向苏德边境线上集结军队,并且将部队编织成了南方、中央和北方三个集团军群,辖7个集团军、4个装甲集群,共152个师又三个旅,共计305万人,约占德国野战陆军兵力的95%。德军为进攻苏联准备了坦克3350辆、作战飞机3275架、火炮7146门。

    另外意大利,芬兰,罗马尼亚等国也加入了德国一方,共同对付苏联,组成了堪称规模空前的一支陆军力量,而苏联在西线边境之上也部署了将近三百万的强大军队。

    在这个时空之中苏联由于和中国作战的失败,使得斯大林十分重视装甲力量的建设,即便到了大清洗的时期,俄国装甲部队依旧在不断加强,对德国的情报工作也做得很详细,斯大林已经判断出了德国势必会进攻苏联。

    因此在西线边境之上斯大林做了详细的战争准备,所有士兵都处于高度的战备状态,随时能够投入战争之中,另外苏联又构筑了大量的纵深防御工事,试图将德国抵挡在边境线之外。

    不过德国的进攻能力还是出乎斯大林的预料,当德意志的战车开始碾过的时候,斯大林引以为傲的边境防线变成了纸糊的一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德国最远已经突进苏联纵深六百公里,苏联方面超过五十个师被消灭大半。

    西线门户洞开,德国大军直逼基辅,一时间整个世界震动!

    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苏联率先被拖下水,而且似乎要立刻被淹死,世界其他国家怎能不震撼啊,当然也有人高兴,那就是丘吉尔,苏德战争爆发,英国就拥有了一个强大的盟友,英国终于不是孤军作战了。

    因此丘吉尔当即在议会发表演说:“在过去的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那样始终一贯地反对[***]。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再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任何对第三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跟着希特勒走的个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

    当然目前的英国还是麻烦缠身,根本没有太多的能力帮助苏联,这种口号只能是口惠而实不至,最多就是表明态度而已。

    而真正能够对苏联起到决定姓作用的两个国家还是美国和中国,其中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中国能够提供更方便,也更全面的援助。

    就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初,乔宇就在议会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中国愿意与苏联一道,共同反对法西斯力量。

    对于乔宇的表态,斯大林将信将疑,俄国对于中国的戒心一直没有消除,甚至说在德国崛起之前,苏联最大的敌人就是中国,而且两国又有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恩怨,特别是中国在苏联刚刚建立的时候出兵外东北,扶持起了远东共和国,让俄国数百年的殖民经营付诸东流。

    斯大林坚持认为中国还会继续攻击苏联,中国的最终目的是把俄国从亚洲赶出去,因此苏联在远东地区常年驻守大量军队,现在德国进攻苏联,斯大林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会不会趁火打劫!

    苏联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就在一年多之前苏联自己就是这么干的,和德国一同瓜分了波兰,别看现在中国是反对德国的,但是苏联一旦露出颓势,中国未尝不会趁火打劫。

    当然这是俄国人自己做贼心虚,乔宇可不会犯这种短视的错误,眼下最主要的敌人还是德国,在德国被消灭之前,中国绝对要和苏联合作。

    不过乔宇也不会放弃这次机会,因此中国政斧制定了一个中苏历史及边境问题处理意见,其中就包括重新确定永久边境,保证远东共和国完全读力地位,并且参加国际组织,中苏在边境线一百公里之内不部署军队,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贸易。

    这些条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将中苏边境彻底稳定下来,避免两国爆发战争,当然这个时候核定边境很显然是对中国有利的,而又不会超出苏联的承受底线,时机和火候拿捏的正好。

    斯大林接到了中国的意见之后,也陷入进退两难之中,他也知道接受了中国的意见,苏联会很吃亏,但是德国大军已经杀入了苏联腹地,苏联迫切需要缓和同中国的关系,甚至获得中国的支持,中国的条件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就在斯大林犹豫之时,曰本也坐不住了,一个月之前曰本又有两艘航母大凤号和信浓号下水,到目前为止曰本已经拥有六艘大型航母,还有三艘轻型航母,另外两艘轻型航母正在建设之中。

    这些年曰本海军不断的扩充力量,训练更多的飞行员,另外也研制出了新型的舰载机,所有海军航空兵都进行了换装,曰本多年压榨国内,抢掠南洋,得到的财富全部变成了这支全新的联合舰队,曰本的全部希望也在于此了。

    就在德国发动侵略苏联的战争之后,美英两国首脑共同签署了大西洋宪章。中国也在积极协调同苏联的关系,很快一个针对法西斯国家的强大联盟就会出现,曰本也要效仿德国的速战速决,先解决美国,然后再解决中国。

    曰本早在一年之前就开始酝酿如何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现在时机终于到来了,不过曰本人还想对美国进行战略欺骗,派出了特使莱西三郎前往美国,商谈太平洋和平问题,并且要求中国一道参加。

    此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在矛盾之中,他迫切希望美国能够参加战争,防止德国做大,对于曰本这个国家也是充满了敌意,但是又不希望战争规模不可控制,毕竟美国国力如何强大,支撑两个战场都很吃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614 4615 4616 4617 4618 4619 4620 4621 4622 4623 4624 4625 4626 4627 4628 4629 4630 4631 4632 4633 4634 4635 4636 4637 4638 4639 4640 4641 4642 4643 4644 4645 4646 4647 4648 4649 4650 4651 4652 4653 4654 4655 4656 4657 4658 4659 4660 4661 4662 4663 4664 4665 4666 4667 4668 4669 4670 4671 4672 4673 4674 4675 4676 4677 4678 4679 4680 4681 4682 4683 4684 4685 4686 4687 4688 4689 4690 4691 4692 4693 4694 4695 4696 4697 4698 4699 4700 4701 4702 4703 4704 4705 4706 4707 4708 4709 4710 4711 4712 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