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朋友一见面也是感慨万千,喻培伦身形比以往更加瘦削,脸色很苍白,不过精气神还不错,身后还跟着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只见此人身材高大,十分健壮,肌肉都鼓鼓着,一看就是一个练家子。
“云纪老兄,别来无恙啊!”
“唉,不过是混吃等死,比不了乔大巡阅使,您如今可是西南的第一人,刚刚平定藏省叛乱,正是功成名就的时候!”
“云纪兄你还是有怨气啊,我这平叛就是虎头蛇尾,我原本打算彻底改土归流,然后再废除农奴制度,如此一来藏省就永远都不会再有分裂的风险,只是英国人干预,再加上袁大总统撑不住了,我才不得不回到四川,功亏一篑,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喻培伦一听到废奴二字顿时就来了精神,他对于藏省的农奴制度还不是很清楚,“舜卿兄,这农奴制度究竟如何,废除之后那些上层贵族难保不会叛变啊!”
“简单的说起来就是百分之五的人口将其余等人当成奴隶,肆意剥削压榨,甚至是虐杀的制度,农奴以及笔农奴更惨的奴隶完全就是两脚牲畜,毫无权利可讲!废奴就是为了争取这些人的支持,只要这些人都心归内地政斧,就永远不用担心那一小搓人能够掀起什么风浪了,这块土地也就保住了!”
喻培伦的眼前一亮,沉思半晌说道:“舜卿,不知道你能不能让我去藏省,哪管就是将这一百多斤交代在雪域之上,我也心甘情愿,没有在世上白来一遭!”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杨度的谋算
“云纪兄,你要是有心戍边,那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藏省高寒之地,十分艰苦,上层贵族也是凶残成姓,英国人又从中挑唆,局势并不安全!”
喻培伦笑着摇了摇头:“我都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还怕什么,我实在是看不得中原的污秽了,这位小兄弟名叫罗英,是宋教仁的护卫,他是海外洪门的人,钝初让他和我一起来四川投奔你,你给安排一个职位吧!“
宋教仁的卫士!乔宇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只见他身材健硕,双眼有神,手指关节比较粗大,看起来的确是一个好手,不过乔宇的心思却不在眼前这个年轻人身上。
“云纪兄,宋钝初他这是要托孤么?”喻培伦只当宋教仁是想要给自己的卫士谋一个出身没有想那么多,但是一听乔宇这么问,顿时就是一愣。
“舜卿你这是什么意思?”
“唉,其实陶成章一死宪政之路就越发的渺茫了,钝初老兄却还坚持心中理想,只怕难以成功,甚至要步陶成章的后尘啊!”乔宇一声长叹:“如今天下南北双方,包括列强在内都不愿意真正看到中国走上繁荣,频频在背后下黑手,我看中宋先生的才华,要是能来四川,这蜀地怕是就能够迎来一场大发展啊!”
喻培伦心中也清楚了托孤之意,宋教仁也看出了实现宪政的艰难,陶成章已经横尸在前,他要是还坚持下去,只怕也会血洒黄沙,罗英本是海外华侨托付给宋教仁的,虽然名义上是护卫,但是他的身份也不简单,这才将他的卫士送到了四川,宋教仁这是要舍命一搏啊!
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罗英此时心中也是一动,原来宋教仁把自己送到四川竟是有着如此考量,只是为人要以忠义为先,自己绝对不能忘了宋教仁的恩德才是。
“钝初果真是有大勇毅的人物,只可惜我帮不上什么忙啊!”喻培伦叹了一口气,看着乔宇。
“你也不用看我,我也是身不由己啊,不过你放心我会尽量安排人手保护宋钝初的!”乔宇转过头来:“罗英,既然你学过功夫,我就让你去特战队接受一段时间的训练吧,好好努力,争取成为优秀的战士!”
“大人放心,我一定刻苦训练,只是还有一事请求大人,宋先生待我恩重如山,我希望以后您能够准许我去保护宋先生!”
乔宇给了喻培伦一个川藏民情专员的身份,十分低调的进入了藏区,他的主要使命就是调查农奴制度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一举将这个毒瘤清除,把罗英也送进了特战队,交给武凤楼亲自训练。
安排好了这些之后,乔宇就准备动身去川南视察防洪的情况,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要想发展好了这块地盘更加困难,有同样感慨的还有袁世凯,他此时已经得到了乔宇的电报,四川向中央解送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虽然还有一些差额,但是这笔钱来的太及时了。
陶案闹得南方乱成一团,虽说宋教仁秉公办理,老袁身上的嫌疑洗刷了不少,但是袁世凯还是要承担相当大的非议的,南方的都督越来越离心离德,各省纷纷截留税款,向云贵这样偏远的省份更是一个子都不交,如今乔宇将税款解送上来,对于老袁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最直接的就是银子能够宽裕一些,其他省份也会在四川的影响之下尽快解送银子,另外乔宇本身促成了和光复会的合作,统一党能够成立四川也是出了大力,换句话说乔宇和陶成章乃是盟友,此时乔宇交钱,毫无疑问就是在支持老袁,变相的就洗刷了对老袁的污蔑,这份人情不可谓不大。
老袁也不是傻子,人家凭什么给你这么大的好处,自然是有所图谋,老袁又将电报稿拿了起来,仔细一看,在最后乔宇说了一句陈宦兢兢业业,应当嘉奖!
什么叫应当嘉奖,老袁顿时就明白了,这是乔宇让自己把陈宦调走,老袁的心中也在不住的思量,派遣陈宦入川是没有错的,但是自己还是低估了乔宇的势力,他在四川已经铁板一块,陈宦根本打不开局面,不过要将陈宦调回来,自己要是再想派人就艰难了,四川就彻底成为了乔宇的地盘了,俨然就是读力的王国。,这也不是老袁能够容忍的。
几经思量,老袁又将杨度找了过来,杨度毕竟去过四川,对于乔宇还是比较了解的,他说不定能给自己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皙子,你看这四川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杨度沉思半晌:“大总统,四川乃是天府之国,极为富庶,再加上乔宇励精图治,只怕几年之后就能够成为和中央抗衡的势力,不得不防,但是眼下的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江浙,北洋军必须进入南京,将这块地盘拿在手中,如今天下就好比当初的三国时代,乔宇占据四川,可比刘备,革命党占有江南可比孙权,大总统雄踞北方,就是当之无愧的曹魏,如今革命党内部分裂,正是大总统占据江南的绝好时机,只要能够拥有吴魏两国的势力,还怕一个区区的刘皇叔么?”
袁世凯心中不住的思量,杨度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最可怕的就是四川和革命党势力联合到了一处,共同对付自己,不过好在他们之间矛盾重重,根本不能结成吴蜀联盟,想到这里老袁心中有了一个思量。
“皙子,我准备调陈宦为上海都督,将陈其美替换掉!”
杨度连连点头:“陈其美是孙文最为倚重的人物,此人嚣张跋扈,胆大包天,又和青帮联系极深,影响力很大,要是能够将他拿下可以断孙文一条臂膀,而且他还牵涉到了陶案,正好将他绳之以法,一切都名正言顺,我看这么安排十分妥当!”
袁世凯渐渐有了谋划,不过杨度似乎还有话说。
“皙子还有什么事情么?”
“大总统,如今中央财政困顿,光靠着借贷不是一个办法,我认为大总统还是应该速速改革政治,增加收入,不然连维持政斧运转都成问题,更别说削藩了!”
老袁长叹了一声,“皙子说的何尝不是我心中所想,只是这天下纷乱,多方掣肘,就好像一团乱麻,根本无从下手啊!”
“大总统,自古改革都是要有大勇毅的,我看突破口不妨就选在盐政上,如今四川盐政已经成功改革,盐价降低大办,而且盐税还有所增加,正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一旦成功之后,还能够极大的提升大总统的威望!”说道此处杨度又偷眼看了看老袁,见他听得很认真,杨度接着说道:“大总统,威望名声十分重要,就比如这次陶案,明眼人都知道不是大总统做的,但是还有不少人愿意相信是大总统所为,其中的缘故还请大总统三思啊!”
------------
第一百七十章 灾情如火
杨度的建议很中肯,但是也比较刺耳,说白了就是你袁世凯的名声太差了,你说真话都没有人相信了,你说假话就更没有人信了,这就是一个人品的问题。
老袁在早年间背叛过光绪皇帝,不管真假老袁的形象总不是那么好看,再加上作为一个旧式官僚老袁密信权术,这东西可以用,但是既然是术,就入不了大道,而且在现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很多事情没有隐秘可言,比如老袁夺取总统的宝座,既要当大清的忠臣,又要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说出去怎么都不好听。
当然这些都是细枝末节,关键是老袁掌权之后民众的生计并没有什么改善,反倒越来越艰难,苛捐杂税越来越多,老百姓怎么能说你的好呢,长此下去袁世凯的人望必定会丧失殆尽,作为老袁的一个重要谋士,杨度在这个时候如今进谏就是希望袁世凯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威,让民众得利。
老袁何等的机敏,怎能不明白杨度的话中的意思,只是自己还有改革的信心么,自己的精力才力能够让中华的面貌改观么?老袁此时不仅想起了那位裱糊匠李鸿章,想必老中堂当年也是这种心情吧。
不过袁世凯是不承认他已经老了,没有了雄心,甘于现状的,“皙子啊,掣肘太多,我也是有心无力啊!”
杨度听着老袁的感叹,心中微微一动,究竟如何才能够让大总统摆脱掣肘,言出法随呢?杨度的心中渐渐的萌生了一个想法。
新生的民国在艰难的前行,四川也遇到了严重的考验,沱江江段连降暴雨,唐逸升已经率先赶到了,指挥防洪事宜,乔宇也十分担忧水灾的事情,自古以来水火无情,如果出现大规模洪灾,必定死伤惨重,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极有可能影响四川稳定的大局,乔宇不能不担心。
当然面对灾害对政斧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遇,正好能够证明自己是和四川民众站在一起的,多难兴邦多半源于此处,乔宇沿着沱江南下,卢婉晴也紧紧相随,她在藏省受了不少的苦,脸蛋被晒得通红,细腻的皮肤也多处破损,看得人心都碎了,不过白氏老夫人一见卢婉晴从藏省回来,就将自己贴身的一只翡翠镯子交给了她。
这个儿媳妇的身份就确定下来了,娶个妻子不只要看相貌,还要看能不能和你同甘共苦,因此白老太太一定不能放过这个好儿媳妇,拉着她说了大半宿的话,无非就是把儿子交给了她云云。‘
四川暴雨不断,而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卢婉晴自然带着医疗队也随同乔宇一起行动,一连赶了三天路,一行人才到了内江,此时内江还在昼夜的不停的下着暴雨,内江位于沱江下游,是重要棉、蔗产区和蔗糖工业中心,关系重大,从成都出来之后,一路上都在下雨,沱江水位上涨十分迅速,稍有不慎,就有堤毁人亡的可能。
此时的四川已经全部动员起来,各处的地方官员全部亲临抗洪第一线,乔宇已经下了死命令,哪个官员敢不到第一线,就地免职,同时各地的民兵,警察也都调动起来,全部严阵以待。
可以说这种动员能力是别的省份望尘莫及的,当然其中也没有太多的奥妙,关键就是四川的统治阶层是一群实业家,谁都知道工人的组织能力远在农民之上,同样四川的统治集团的动员组织能力也不是别的省份能够比拟的,再加上乔宇的死命令,四川上下没有谁敢怠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2260
32261
32262
32263
32264
32265
32266
32267
32268
32269
32270
32271
32272
32273
32274
32275
32276
32277
32278
32279
32280
32281
32282
32283
32284
32285
32286
32287
32288
32289
32290
32291
32292
32293
32294
32295
32296
32297
32298
32299
32300
32301
32302
32303
32304
32305
32306
32307
32308
32309
32310
32311
32312
32313
32314
32315
32316
32317
32318
32319
32320
32321
32322
32323
32324
32325
32326
32327
32328
32329
32330
32331
32332
32333
32334
32335
32336
32337
32338
32339
32340
32341
32342
32343
32344
32345
32346
32347
32348
32349
32350
32351
32352
32353
32354
32355
32356
32357
32358
3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