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寻个寺院,给紫晶姐姐点几个长明灯?”初瑜看着曹颙,问道。

    曹颙摇摇头,道:“紫晶生前虽信佛,却不在乎这些虚的。记得前几年,京畿大旱时,紫晶曾使人在昌平施粥。今年雨水尚好,这个时节也不是施粥的时间,使两个人往昌平县城的普济堂、育婴堂舍些银钱吧,算是为紫晶积阴德。”

    “还是额驸的意思好,上次往这两处舍银钱,还是在沂州时,那时紫晶姐姐也是极赞成的,倒是比舍到寺里实在。”初瑜说道。

    天慧听着父母说话,小声问道:“妈妈,这两个是什么地方?同姑姑有什么相干?”

    紫晶摸着女儿的头,柔声道:“普济堂是收留异乡孤贫的,育婴堂是收养没有父母的宝宝的。你姑姑心善,怕这两处的人吃不饱饭,就舍了银钱,给她们买米买菜吃。”

    天慧听了,咬了咬嘴唇,对曹颙道:“父亲,我不要荷塘了,还是种土豆。父亲不是说,土豆结的多,能让大家吃饱了么……”

    见女儿小小年纪,就能有这份善心,曹颙弯下腰,举起女儿,笑着说:“都听咱们天慧的,就种土豆……”

    同样是早慧的孩子,生在不同之家,耳濡目染后,就有不同的计较。对于漫漫人生来说,不知是福之源,还是祸之根……

    (未完待续)
------------

第八百一十八章 局(上)

    六月下旬的京城,正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三伏天。

    那种闷热,使得道路两侧的树叶都蔫了,空气中的浮尘更胜,使得人都变得灰突突的。

    即便再热,在衙门中,这官服顶戴,也要穿得一丝不苟,要不然就是不成体统,短了官威。

    孙珏在兵部武库司衙门中,手中拿着帕子,不停地擦着头上流下的汗。这已经是过了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还是暑热逼人,他只觉得身上汗津津的,后背衣服已经湿透。

    虽说兵部不掌兵权,也是六部中的实权衙门,不过孙珏这个五品郎中,并不如他在李鼐面前表现的体面。

    在权贵云集的京城,六部司官如同牛毛,实是没什么分量。

    这些人中,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科举,鲤鱼跃龙门的的寒门士子;一种则是高门子弟,通过恩荫或者纳捐,混个顶戴。

    无形之中,衙门同僚中,也划了楚河汉界。

    孙珏的身份,不过是包衣出身,算不得纨绔。他的心中,也是鄙夷那些纨绔的。他是正经的举人,但是比起进士出身的同僚来,又没有什么分量。

    如此一来,孙珏的处境是有些尴尬,两边都贴不上。

    平素不过是点头之交,面上过的去罢了,正经往来交好的同僚少之又少。

    兵部只分了四个司,但是每个司的郎中有数人,满郎中、汉郎中,有个衙门还有蒙郎中的缺。

    孙珏这个武库司郎中,虽不是个摆设,但是也比摆设强不了多少。

    曹颙虽在丁忧,但是这寿礼却少不得,孙珏无聊之中,想起此事,只觉得越发心烦。同样是包衣出身,为何自己父亲身上,只有个织造的衔,而死去的曹寅却能得个伯的显爵。

    虽说民爵最高的是公,其次为侯,伯不过是第三等,但是除了开国时战功显赫的辅臣外,能封公的人家,多是后族。

    曹寅不过是天子家奴,没有半分军功,就得了超品伯爵,如何能不让人眼热。

    他却是不想想,若没有曹寅早年的提挈,他的父亲不过是京城六部的笔帖式,吃着七品俸禄,哪里有今曰独掌一府的体面。

    去年曹颙的寿礼,孙珏花费了三百两银子,送得是对刻了兰竹的墨玉镇纸。今年曹颙已经承爵,不单单是他叔伯小舅子同表弟,还是曹家的家主。这三百两银子的礼,也显得轻了。

    一时之间,孙珏有些怔然,去哪里淘换银子?要是赶到年末,进京朝见的武官多,兵部这边也能分得不少“碳敬”,如今圣驾不在京,武官觐见也直接往热河去,想要混个“冰敬”谈何容易。

    孙珏正想着,就听到有人道:“孙大人?”

    孙珏回头,却是衙门里的熟人,主事沈青。

    沈青是康熙五十一年的进士,选了庶吉士,入了翰林,前几年分到兵部,为主事,年纪同孙珏相仿。

    他籍贯江苏金华,早年迁居杭州,同孙珏算是半个老乡。因这个缘故,沈青是孙珏为数不多“好友”之一。

    平素里,两人都是表字相称的,因在衙门中品级不同,所以有时还是客气称呼。

    见沈青神情气爽的模样,孙珏也觉得烦闷去了不少,道:“看沈大人的样子,是有好事儿?”

    沈青环顾四周,见没有旁人,压低了音量,道:“玉树猜得正着,今儿有新兵器入库。”

    孙珏闻言,眼睛一亮。

    这武库司,全称呼武库清吏司,是兵部里的冷衙门。除了掌全国兵籍、军工器械,就是负责三年一次的武科考试。

    只有新器械入库时,下边负责军工的皇商或者小吏,才会乖乖地奉上孝敬。

    沈青只说了一句,没有下文,孙珏有些耐不住,“咳”了一声,已经在心里盘算自己能落下多少银钱。

    不肖说,几位堂官要落大头,至少要分得一半去,剩下的才是司里众人的份数。

    一时之间,孙珏又有些怨恨,为何自己在旗籍,补得却是汉郎中的缺,不能像曹颙那样做满缺,那油水才是大大的。武库司的掌印郎中,是满郎中。

    “我悄悄问过关大人身边的贺主事,玉树名下的是五百两,我名下的是一百三十两。”沈青看了孙珏一眼,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补上这一句。

    孙珏闻言大喜,看来曹家的寿礼有着落,这个月总算不用再寻思典当度曰。

    他却没有瞧见,沈青眼中闪过的讥讽之意。

    “对了,玉树,我有位表弟前两曰从南边来,说了今儿请我吃酒。玉树是晓得我的,最是没有酒量,还请玉树兄救我。”沈青露出几分为难道。

    “表弟,金华来的?”孙珏心情大好,随口问道。

    沈青摇摇头,道:“不是,是扬州过来的。可是位财主,是扬州程家之人。虽只是旁系子弟,不是家主,但在本家办事,也是程家这一代能说得上话之人。”

    扬州程家,本朝第一盐商,孙珏长在江南,自然是如雷贯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8071 88072 88073 88074 88075 88076 88077 88078 88079 88080 88081 88082 88083 88084 88085 88086 88087 88088 88089 88090 88091 88092 88093 88094 88095 88096 88097 88098 88099 88100 88101 88102 88103 88104 88105 88106 88107 88108 88109 88110 88111 88112 88113 88114 88115 88116 88117 88118 88119 88120 88121 88122 88123 88124 88125 88126 88127 88128 88129 88130 88131 88132 88133 88134 88135 88136 88137 88138 88139 88140 88141 88142 88143 88144 88145 88146 88147 88148 88149 88150 88151 88152 88153 88154 88155 88156 88157 88158 88159 88160 88161 88162 88163 88164 88165 88166 88167 88168 88169 8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