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对,布政使就闭眼旁观,反正不管落到谁手里,最终还得从他藩台这走账。于是事情就这么一直扯着皮,等李肆闭关结束,还没撕掳清楚,倒让李肆和段宏时不迭地感叹这神仙地里文章多。
“出关”之后,瞧着官府对船行还没拿出章程,李肆快马加鞭,指示彭先仲买下了西关西南的滩涂地,几乎跟洋行码头隔江相望,准备在那里兴建船行码头。这也推了广州府一把,让他在这事上发话的声音大了几分贝,毕竟船行实业地落在广州,就算全兜不住,怎么也要插上一手,几方用力,这事情就更是僵持不下。
各方都有心分一块蛋糕,但都不是笨人,知道剐得太狠,李肆咬牙,散了船行,摇身一变成了贩运商人,私下接货商的运单,谁都落不到好。李肆能将船行亮出来,已是给了官府甜头,所以也没想着下刀太重,彭先仲再一周旋运筹,这僵持的局面,就朝着各方都小取几分的默契转化。
最终成型的解决方案很是怪异,船行的身份被拆分成了几部分,一部分是北江行船互保的保约,李肆摇身一变,成了包揽北江安靖的江湖大佬,所有北江河面上跟治安缉盗有关的事务,官府直接先找李肆,毕竟他现在的船行,在北江势力最大,这就是借鉴洋行的做法。李肆由此成了名正言顺的“李北江”,当然代价是每年得给总督衙门送上一份“保金”。
面对巡抚衙门,李肆的船行就变成了一家船厂,虽然知道他不造船,但是比照船厂的旧例,船行向巡抚衙门下的河泊司每船每年交钱,这样就名正言顺了。当然,李肆曰后要造船,也就名正言顺了。
而面对广州府就简单了,府里的税课司直接在新建码头设立船行税所,将这里当作一个集市,也只管船行和货商之间的生意往来,并不管船行本身事务。为此设了一户官牙,当然这官牙也被小谢的青田公司商行接手,只是一个空壳子而已。
下面的南海县也插了一脚,跑过来设了一座巡铺,图的是收防火防盗的市铺钱,编制是有了,却被小谢以“空缺实饷”的建议,让南海县免了出人,而由船行自己负责,定时给钱就可。
理顺了上下,算算每年的孝敬估计要三四万两银子,彭先仲还很是担忧,怕船行靠苦力挣钱难以补平这样的大窟窿,而且新的帐目体系下,这些孝敬钱还不知该如何走账,李肆安慰他说初期肯定是亏了,以后难说。至于走账,李肆在信里提到了一个怪异的名词:“广告费”。
“以后其他事务,这种费用都走这个名目,记得要好发票……哦,执照。”
李肆是这么交代的。
船行广州,见着范晋和管小玉那一对正在船头低低细语,李肆心想,自己也真是有作月老的潜质。说起来这一对还颇有故事,官小姐遇上了穷秀才,两人一见倾心。可惜老天爷横插一杠,范晋家中遭了官司牵连,不得不逃奔英德,就这么撞到了李肆手掌里。
按说有管小玉的关系,些许小灾该能化解。可听范晋的语气,事情似乎还颇为复杂。再说了,他是汉人,管小玉是旗人,两人本就不可能结成良缘,范晋也不想牵累佳人,瞒住了管小玉,一走了之。
却不想安家和管源忠是亲家,管小玉和安九秀还是姑嫂妯娌的关系,此番管小玉护送安九秀到李肆家里,两人就这么再度相逢。
范秀才原本还想着继续避开,李肆本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劝说他是男人就该直面而上,旗人怎么了,现在祸事了结,等你中了举,得了官,再去争取这份姻缘,也不算太忌讳。满汉不通婚那是对草民说的,头面人物可没那么多讲究。
范晋终于被他说服,敞开心扉迎接佳人,可瞧二人旋磨一个多月,还只停留在四目相对,含情脉脉的阶段,让李肆一个劲地恨这对呆头鹅着实没有胆量,这时候他也没想过,自家也连严三娘的二垒都没上到……“怎么就没给我丢一个官小姐来……要把范晋换了我,这会就该生米煮成熟饭了。”
李肆腹黑地嘀咕着,广州将军的女儿,很不错的一颗棋子嘛。不过现在能靠着范晋的关系拐弯抹角牵着,也算是一分助力。至于什么利用无知女子的负罪感,既然是旗人,哼哼……这时候李肆对那管小玉可没什么怜香惜玉的念头,曰后范晋问李肆为什么不出手抢走,李肆很大度地说:“朋友妻,不可戏,当然若是你不在了,你妻子,我养之。”
平心而论,管小玉相貌虽然还不错,可心姓远不及李肆的标准,甚至连安九秀都不如。但这旗人女子还算通理,那点飞扬跋扈也没超出胎生范围太多。她对范晋用情颇专,据说这一年多一直没放弃寻找,所以李肆对自己撮合两人也没太多心结。
“看来饭还得慢慢煮,就不知道这次考试会不会煮成夹生饭。”
接着李肆的心绪就转到了考试上,在广州呆一阵子,就得尽快赶到韶州去。眼下广东的学政是史贻直,这可是个大人物,依稀记得这家伙有个什么诨号……广州府惠爱街的角落里,一处衙署挂着“提督广东学政”的招牌,一个人扛着一个包裹脸色悻悻地出了门,门边一群人顿时围了上来。
“怎么样?他还是不收?”
“收个屁!没把我抓去打一顿板子就算好的!”
“我就说了吧,这个学政,早前的科试岁试就出了名的铁硬,简直就是个不沾油荤的神仙!”
“人家前程大着呢,可瞧不起咱们这点银子。”
“瞧不起?虽说学政老爷比不上其他老爷,可也是走一圈就入手几万两的主,谁能不开眼?我瞧他就是个装!”
这些看上去是掌柜模样的人纷纷扬扬议论着,这时几个兵丁出了门,将一面牌匾又挂了起来,看着那牌匾上的字,众人又都嘿嘿笑了起来。
“果然是在装……”
一人指着那牌匾揉着肚子,笑得接不上气,牌匾上就四个字:“铁面无私”。
“史某问心无愧!不过是烦了那帮蚊蝇不停搅扰,不得已挂了那牌匾。”
署衙里,一个面色沉郁的男子沉声道,瞧他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却如那京里来的部堂大员一般,眉目间自有一番不怒而威的气势。
“院试将近,更不用说八月的秋闱,我这衙门面前,容不得半点脏污!我史某字什么?铁崖!铁面石心自作崖!朝廷法度,皇上隆恩,我都以这铁面石心挑起来!”
像是在对属下训话,又像是在向心中那片天述说衷肠,史贻直这话是掷地有声。
“可是大人哪,这都是陈年旧例,你不受着,不说一省上下学官,就是这即将参考的学子们,也都会人心惶惶,不知所托啊。”
属下扭着眉毛,还在尽力劝说着。
“去年我巡全省不就已经废了陋规么?怎么还拿这事说话?出一场给二百两银子,当我是戏子?”
史贻直冷哼道,他可是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进士里年纪最小的,中榜时才十八岁!引得满朝瞩目,赞之前程无量。可十多年浸在翰林馆里,始终没拿到什么要缺。和他一榜的年羹尧傍上了四阿哥,此时已官至四川巡抚,他却只走过一圈云南学政。如今又放了广东学政,心头那功业之火炽热,更是不想沾到一点灰尘,这点银子,是正着糟践他还是反着糟践他?
属下抹着额头的汗,却不敢应这话题,心说一场二百两,你走一省就是上万两,有哪个戏子这么得价?
“可那些书行的掌柜,却是好心哪。大人,历届学政都会刻书,学子们也都求着学政大人的墨宝文香,这本是……学苑佳话,呵呵……”
属下继续说着,心道你要不收,咱们下面人可就不好办了。
“还是陋规!随便拿了我一些文集就去刊刻,一本卖二三两银子!这不是聚敛么!?”
史贻直依旧是一张冷脸。
“大人,就算你不刻,已经有宵小在刻了,到时候学子们手上依旧会拿着这些书,而大人你……”
属下说到这,史贻直的脸色更是一片青一片白,这话里意思他可明白。他不出“正版”,“盗版”就会横行,到时候他这史铁面名也保不住,银子也进不了腰包。
“真是……真是可恶!银钱蚀心,先贤诚不欺我!”
想了好一阵没什么法子两全,史贻直恨得咬牙拍桌。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
“这就是学政衙门,可惜那个史铁面不好说话,连我爹爹的请托都不放在眼里,否则你的秀才,晋哥的举人,那就是一句话的事。”
惠爱街上,管小玉当着向导,将一路的衙门介绍过来,到了学政衙门时,她用一句话就能定千万人命运的语气说着,李肆这才想起史贻直的诨号。
“功名自从正途来,欺昧绝不是立身之道!”
多半只是管小玉的玩笑话,范晋却在认真地驳斥着,被他落了面子的管小玉却是一点也没气恼,反而甜甜笑着看住了他,满眼荡着秋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244
48245
48246
48247
48248
48249
48250
48251
48252
48253
48254
48255
48256
48257
48258
48259
48260
48261
48262
48263
48264
48265
48266
48267
48268
48269
48270
48271
48272
48273
48274
48275
48276
48277
48278
48279
48280
48281
48282
48283
48284
48285
48286
48287
48288
48289
48290
48291
48292
48293
48294
48295
48296
48297
48298
48299
48300
48301
48302
48303
48304
48305
48306
48307
48308
48309
48310
48311
48312
48313
48314
48315
48316
48317
48318
48319
48320
48321
48322
48323
48324
48325
48326
48327
48328
48329
48330
48331
48332
48333
48334
48335
48336
48337
48338
48339
48340
48341
48342
48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