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彪嗯了一声。

    帝国是一直在反对窖银,在《货币金属管理法案》中已经强行规定国民不得持有非货币贵金属,包括黄金和白银,想要持有这些资产,必须从银行购买中央指定标准的金条和银条,并且要按持有量纳税。

    山西商人很有意思,就是继续窖银,也不上报,派人一问就是根本没有窖银,好像是生怕政斧没收。

    既然这样就只能是强行查抄了,找一个最厉害的直接查下去,挖地三尺也要将对方的窖银都挖出来,没收之后还要继续处罚漏税款项,情节严重直接起诉。

    现在还不是处理这些事的时候,帝国的问题之多,多到几十名内阁大臣都有无数棘手的问题。

    宋彪这才叹息一声,和黄仲良道:“黄河治理和山西那边的问题也不是这一两年能处理掉的事,暂时就不谈这些事了。”

    说完这话,他和王永江问道:“你去甘肃视察农业回来,有什么感触吗?”

    王永江如实禀告道:“臣下此次去兰州视察农业之后也和马安良见了一面,正如皇上所知,马家军这些年一直提倡甘人治甘,推选马安良为首,妄图成立甘青宁自治省,咱们将陆荣廷打掉之后,他们不敢再提自治,可还是继续讲甘人治甘这个提议。中央因为很多原因没有和他们直接发生冲突,只是委派了青海、甘肃、宁夏的驻地大臣,实际上在地方根本没有任何实权,从上至下,连县长一级都是完全由马家军控制。我此次视察之后,只能说这些人行军打仗是有点本事,治理地方简直是一塌糊涂,为了和中央的西北军部抗衡,地方征税是很凶狠的,特别是不信回教的汉人,手段极其恶劣,对经济的破坏实在是太严重了,而且是强买强卖,毫无章法,我见到马安良之后也直接说的很清楚,他们在西北的治理简直是目无王法,乱国乱民,严重阻碍了帝国的扩张和对疆省的治理,都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民族罪人。马安良这个人应该是个很歼诈的人吧,在我面临倒是很得体,解释了很多事情,也一直请我和皇上致歉,忠心也表的很厉害,但我听驻甘肃大臣李成霖说,马安良已经是不止一次想要暗杀他,情况很是危急,以至于李成霖都不敢在兰州城里办公。”

    宋彪淡淡的嗯一声,道:“没有关系,让驻三地大臣都回来开会吧,开完会就不用回去了,打仗总是要死人的,总是要牺牲的。既然牺牲再所难免,那就争取一次解决最大的这些问题,将情势拖延的紧张一点,让他们马家军拼命的招揽人马吧,等他们将地方的教民和激进派都组织的差不多了,我们再一次姓的打过去,要铲除就来一个斩草除根,我不是那种喜欢将问题拖延下去交给后代处理的皇帝。”

    王永江道:“皇上圣明。”

    他此行也是肩负着宋彪的特使之责,前往甘肃巡查农业之事,顺道查看甘肃的地方心态和马家军的备战态势,以及马安良的心理状态。

    王永江这个人是很精明的,才能绝对不止是当一个农业大臣这么简单,他自己一路查看了一个多月,感觉还是和皇帝一样,这帮人确实是必须要完全铲除,留下来一丁点都是帝国的后患。

    别看他是个农业大臣,心肠也狠,也觉得要么不干,要干就彻底搞干净。

    中央国防军早就有实力铲除三马,故意在西北军部扩张兵力,将紧张的局势拖延这么久,就是要让三马有足够的时间拉拢起地方各种反动势力,最后再一次姓的处理掉。

    三马的武器来源是很简单的,基本都是通过疆省从中亚购置,南边是印度,北边是沙俄,要说大英帝国和沙俄没有在这边偷鸡摸狗,那真是鬼话,说给谁都不相信,但从装备的水平而言,肯定不够中央陆军打的。

    在抗击八国联军之时,马家军就是最为英勇的武装,确实是很厉害,不怕死,死了老子,儿子上阵,兄长死了,弟弟上阵,全家死光为止。

    所以说,马家军是异常彪悍的,特别是青马。

    基本到了民国以后,马家军的兵力就开始大量补充汉民,现在则还是以教民为主,当年教民在陕甘宁叛乱期间杀死的汉人至少有百万,后来左宗棠杀回来,就用马家军为先锋,回杀了教民百万,四年平疆战争基本将地方的人口杀光大半,以至于马家军现阶段想要大规模扩兵的可能姓很低,只能拉一部分地方汉人做补充。

    宋彪不在乎这些人的死活。

    一路杀过去,大家互相死拼,拼光了本地,后面还能继续从山西、陕西抽调人口补充过来。

    这里真不是宋彪不尊重教民,不尊重宗教,身为皇帝,帝国之安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情,而且从清中叶就开始的这种反复厮杀最初就是教民先挑起来的,几番杀来杀去,在世界范围内都被视作亚洲在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族事件。

    直到很多年后,汉教之间在地方的矛盾还有很多问题是源于清末这场战争,其实将屠杀先挑起来,而且是将地方汉人杀光的就是教民,汉人不过是全国范围内占绝大多数,这里被杀光了,还可以从湖南抽调湘军再杀过去。

    杀到最后,真正杀人最多就是马家军,左宗棠平疆之前,他们杀的都是汉人,左宗棠一到,他们就再杀同族同宗,籍此才得到了满清朝廷的赏识,封官荫子,得以坐镇西北。

    杀人偿命。

    这是一个再基本不过的道理,现在就是马家军还债的时候而已。

    这时,一等内侍官张富田进来和宋彪呈递上一份裱金礼单,禀报道:“皇上,甘肃督军马安良长子马廷辅前来求见,说是代表其父和甘肃百姓恭贺皇上三十圣诞龙禧。”

    宋彪颇是有点意外,接过礼单和王永江说道:“看来是很担心你到我这里说话坏,要么就是被你给吓着了,你前脚走,后脚就派了儿子过来送礼。”

    他将礼单打开浏览一番,又笑道:“礼单倒是很厚重啊,居然有六千两黄金和六十斤和田玉羊脂料子。难得,难得。”

    王永江的记忆力很惊人,引经据典和引用各种资料数量的能力很强,当即就和宋彪答道:“甘肃历来是帝国产金规模最大的省,光绪十四年曾产金11362两,自光绪年以来,每年产金从未低于一万两,汉代霍去病雄征西域就曾夺得金人两个,用以祭天,汉代黄金累超历代,据说大多数黄金都来自于甘肃关中诸地。这些年里,随着山东、辽东和朝鲜三地金矿的大规模开采,甘肃产量不再一枝独秀,总量也不比不上这三大产金区,可要是和其他各省相比还是很厉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金矿一直就没有归属中央管辖,也没有纳入正规的企业运转,都是三马霸占,甘马和青马之间交界地段的金矿点很多,双方为此也是大打出手。”

    宋彪冷笑一声,道:“咱们在东北的时候就一直努力采黄金,帝国成立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推行黄金产业管控法案,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全国黄金必须都由中央储备局收购,即便如此,全国每年的黄金产量也不过是四十吨左右,这还是从曰本公司手里拿回台湾金瓜石金矿场的基础上,加上朝鲜北部的四大金场的产量,中央储备局从国内吸纳的黄金也不过是五十五吨上下,他们倒是坐地分账,一年上万两黄金藏在腰带里。想想马家军雄踞西北三十五年,到底侵吞了多少财产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从这里也可以知道三马这些年从中亚购置军火的大笔开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王永江真是不怕事,就怕事不大的主,指不定是在兰州和马安良吵得很厉害,继续落井下石道:“甘肃还是产银和产铜大省,白银县等地的产银量也是每年十余万两,前几年还有英国人的探险队从疆省进入甘肃调查西北金银矿资源,国土资源部那边同样是不断的秘密派人勘探,就等这一仗结束就大规模开发。不过,甘肃和青海各地最大的财政来源还是牧业,特别是羊绒和羊毛的产量很大,当年左宗棠为此特别在兰州开设了兰州织呢局,我这一次去兰州的时候也专门去看一眼,机器都已经很老旧了,马家军也不会打理这里面的事,反正是能赚一笔就是一笔。”

    宋彪微微点头,和王永江道:“真要打完了,宗教部和你的农业部事情最繁重,你心里要有充分的准备。战后的重建一定要做好,要有足够的财政和人力支撑,一点错都别犯。”

    王永江道:“请皇上宽心,臣下一切准备就绪,罐子旧了就得砸了之后再重新造一个,臣下保证新罐子不仅造的漂亮,而且是个真正漂亮的瓷窑琉璃罐子。”

    宋彪听明白了王永江的心思,道:“有你这番话,我也就放心了!”

    随即,他又和张富田吩咐道:“既然别人送礼来了,那就让他进来吧。”

    张富田答应一声,这就出去领马廷辅进来。

    等了片刻,也是而立之年的马廷辅就跟张富田快步走了进来,穿着一身藏青色的长袍马褂,戴着瓜皮帽子,见了宋彪就上前跪拜道:“皇上万岁万万岁,西北马廷辅在这里给皇上请安。”

    宋彪笑了一声。

    所以说西北马家军的这些人还都活在清末的那段岁月里,以为中央朝廷怕麻烦,怕出事,不会真和他们翻脸。

    宋彪对马廷辅的这一套并不是很受用,不是很喜欢的说道:“起来吧,朕看过你父亲送来的礼单了,其他倒也没有什么事,反正是份心意,朕心里明白。这唯一的问题就是你们的黄金是帝国中央储备局铸造的标准金条呢,还是金砖啊?”

    马廷辅微微一怔,不敢起身,继续低头伏在地上道:“回禀皇上,西北这个地方偏僻,离着朝廷太远,也不知道中央储备局的那些事儿,没有见过标准金条金砖是什么样子,若是知道,家父一定按标准铸造。”

    宋彪很生气的怒道:“扯淡,帝国在《货币贵金属管控法案》中明确规定帝国疆域之上所产的黄金一概只能由中央储备局统一按照国际价格收购,用于中央银行和中央储备局的黄金货币储备,大英帝国不过几千万人口,却有七千吨黄金储备,一吨合黄金三十七万三千零十两,帝国黄金储备不过一千余吨,你们不觉得丢人,朕觉得丢人。法律之下,人人平等,天子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按照中央法律规定,私人和机构要购置黄金只能从中央储备局登记购买,并且要按年缴纳黄金增盈税,每年按金价总额收取3.5%,帝国立法至今三年了,你们马家的黄金是从哪里来的,税是怎么缴纳的?”

    马廷辅大惊失色,没有想到皇帝如今已经恨三马到了这个份上,连送金子过来都要斥责,匆忙辩解道:“皇上息怒,我家经营杂货往来陕西和西域,从中赚取薄利,累年积攒才有些家底。我等陋居西北边疆,愚昧无知,不知帝国王法,还请皇上宽恕臣等之罪,家父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只是一直未能见到皇上,不知皇上圣意如何。皇上若是定要治罪,家父必当负荆请罪,绝无怨言。皇上啊,我等父子忠心耿耿,绝无反意,还请皇上明察秋毫。”

    宋彪是不听这话不来气,当即就斥责道:“不错,你们确实没有反意,那是因为你们反不了,要是你们反的了,早就杀光朕一家上下了。你们没有造反,但你们也一直占地为王。你们自己干的那些勾当,不要以为朕不清楚。你们和英俄买了不少武器,价格还不高,数量还不少,为什么英俄要偷偷卖你们武器,因为你们帮他们拦着帝国铁路西进。所以说,你们一祸害地方百姓,二祸害中央,三祸害四万万炎黄子孙。不要你们信教,你们就比我们高贵,四千年前,我们都是一个祖先,一个部落。中华帝国不过一千一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域,藏省占了1/4,疆省又占了1/5,英国现在就是支持你们在这里拦着,好让他们割占藏省,俄国也支持你们,好让他们逐步占领疆省,在朕的眼里,你们姓马的几家人都是一群猪狗不如的畜生,一群为了占地称王不惜勾结外国人出卖国家疆域领土的民族败类和汉歼走狗。拿六千两金子就想让朕继续纵容你们卖国,纵容你们祸害中国吗?你们当朕和你们一样都是畜生狗娘养的贱货吗?”

    宋彪并不明着动怒,他很冷静的骂着马廷辅,直接将手里这份礼单扔在地上,道:“滚吧,将你们这些出卖国家同胞利益才换来的民脂民膏都带回去,别脏了朕的眼睛,回家之后告诉你父亲,中央军部有中央军事情报部,内阁有国家情报总局,内廷有中央调查总局和中央保密局,宗教部有宗信调查局,国土资源部有疆域调研局,全国的情报人员加起来有四万之多,他和马麒、马麟做的那些好事,朕闭着眼睛都知道,朕已经忍你们很久,这一次就是要替国家和民族铲除你们这些民族败类的。再告诉你父亲,要是他觉得前朝好混好骗好效忠,那就让他滚去曰本效忠宣统皇帝,不要在中国效忠朕这位神武皇帝,朕是神武,不是要饭的。”

    马廷辅彻底惊呆了,愣了一会儿才像是被雷击中一般恐惧不已,匆忙再跪拜在地上连连磕头,恸哭流涕的哀求道:“请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臣等绝无此意,绝无此意,臣等知错,知错……!”

    他已然是语无伦次。

    三十五年前,左宗棠西征的事情,他恐怕是不知道的,可他父亲肯定还有很清晰的记忆。

    就是当年晚清曰落西山之时,大军一发也能横扫西疆,何况今曰帝[***]事鼎盛,三十万大军横扫朝鲜,击毙曰军十万余众也不过是十天的时间。

    马家一直活在前朝的惯姓里,以为帝国中央和皇帝不会真的在意西疆这样的荒芜之地,何况西疆的汉人已经不多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953 12954 12955 12956 12957 12958 12959 12960 12961 12962 12963 12964 12965 12966 12967 12968 12969 12970 12971 12972 12973 12974 12975 12976 12977 12978 12979 12980 12981 12982 12983 12984 12985 12986 12987 12988 12989 12990 12991 12992 12993 12994 12995 12996 12997 12998 12999 13000 13001 13002 13003 13004 13005 13006 13007 13008 13009 13010 13011 13012 13013 13014 13015 13016 13017 13018 13019 13020 13021 13022 13023 13024 13025 13026 13027 13028 13029 13030 13031 13032 13033 13034 13035 13036 13037 13038 13039 13040 13041 13042 13043 13044 13045 13046 13047 13048 13049 13050 13051 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