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来的很匆忙,几乎就是一个人孤身前来,只有一名荷兰语翻译官陪同。

    在会议厅里坐下来后,贝伦布劳克首相用来自中国的祁门红茶招待顾维钧,并且是热情洋溢的赞扬着中国在此次曰本挑衅危机中的鼎力相助。

    虽然贝伦布劳克首相知道中国如今也不是省油的灯,指不定又要和荷兰作出何等程度的新要求,但总比让荷兰被曰本海军打的落花流水要好的多。

    顾维钧是那种很恬静且稳重的人,并且在关键时刻总能抓住要害突然迸发,看似平静和英俊儒雅的这位知识分子,说起话来却是很厉害的,要犀利就犀利,要隐忍就隐忍,要和煦就和煦,思想敏锐而灵活。

    他一直很认真的听着对方的赞扬,恬淡而带着一丝微笑的时而点头承认对方的言谈,心里则在分析贝伦布劳克这个人的特点。

    这显然是一位欧洲政治中德高望重的老牌政治家,正是因为,荷兰人民才会在这样的危机时刻,不顾他的年迈再次选举他和罗马天主教国家党登上内阁的宝座。

    坚韧、果断、狡猾,而且亲德国和意大利。

    这就是顾维钧所听说过的贝伦布劳克首相,他此时看来也大致如此,至少是确实很狡猾。

    在贝伦布劳克首相长篇阔论之后,顾维钧避开关于对方认定中曰是死敌的判断,道:“首相阁下,我必须纠正您的一个观点,中曰是两个历史交往很悠久的国家,虽然我国皇帝和曰本确实存在一些过节,但是,皇帝陛下在曰本也有非常多的朋友和人脉关系。中曰是文化相近的国家,我们相互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我们之所以阻拦曰本海军对荷兰不利,最重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在荷属印度尼西亚拥有较多的利益,在曰本没有确切的保证这些利益之前,我们不会坐视印尼的归属权有所变化;二是我国和曰本近期在朝鲜有一些小规模的冲突。这是最为关键的两点,其他的原因都并不重要,至少没有重要到我们有必要派遣舰队和空军的地步。当然,我们正在和曰本就此进行交涉,曰本已经就陆军的挑衅予以道歉,对我国而言,现在是经济紧张和困难的时期,我们完全无意在此时同任何国家交战,特别是近在咫尺的曰本。所以,我此行是想要告诉您这些事情,希望荷兰在我国同曰本达成协议之前,尽快调配舰队和其他军队前往印尼,我国会拖延曰本一段时间,大概是三个月左右,而这已经是我们所能为荷兰做的全部事情,如果荷兰和曰本之间爆发对印尼殖民权的战争,我们表示遗憾,但我们希望不管事情如何变化,中国对印尼享有投资和驻军权的事实不予改变。”

    “这样啊?”

    贝伦布劳克首相似乎并不觉得惊讶,他也不相信对方这位外相说是全部实话,这不可能,连荷兰的孩子都知道英曰同盟和中法同盟在过去十年间近乎是死敌一般的较量,中曰海军竞赛的激烈程度也几乎和一战时期的英德差不多。

    他相信中曰会爆发战争,荷兰只要承诺支持肯定会赢的中国,就完全能不耗费任何力量即可保住印尼的宗主权。

    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

    他稍加思量,同顾维钧道:“看来,我们只能请英国出面协调了!”

    顾维钧道:“我国和华皇陛下的建议也是如此,总之,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没有可能为一种没有必要的理由同曰本交战,但就近期来看,曰本国内对于英国大规模撤资导致曰本金融破产的事情也很愤怒,而且,曰本在和我国的谈判中,也确实表露出不惜一切扩张殖民地的疯狂势头,他们坚信曰本目前的经济危机主要是受制于缺乏殖民地导致的。所以,不管贵国采取哪一种对策,军事准备还是必须的,军事是外交的基础,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对曰本的牵制力已经很低,因为即便曰本打败你们占领印尼,对英国本身没有任何影响,而英国也缺乏军事和外交、经济上干预曰本的手段。”

    顿了顿,他继续补充道:“首相阁下,还是做好打仗的准备吧,如果贵国有需要我国帮助的地方,我国在合适的范围内,适当会给予一些支持,但这种支持是有限度的,首先不能激怒曰本,以至于曰本撕毁和我国的协议,更不能将我国拖入战争……如果荷兰决定为了保卫印尼而不惜同曰本海军决战的话。关于此事,我想我也只能说到这里了。此次前来贵国访问,除了印尼海军冲突问题外,我国还希望就中荷贸易的问题作出一些新的协议,荷兰主要的外汇储备是英镑,但我国近期希望以中圆为两国对等贸易的货币,这主要是考虑英镑的准备率下滑严重,为了避免英镑贬值,我国已经大幅度减持英镑和美元,现在唯一大额度持有的外汇就是法郎。如果贵国不同意采用中圆作为外贸货币,贵国也可以选择法郎。”

    顾维钧所说的两个问题对贝伦布劳克首相而言,这两个都是最头疼的事情,中国和荷兰表面上的贸易额并不大,但是中国和荷属印尼的贸易额是很大的,并且几乎垄断对荷属印尼的工业出口,当地经济也基本艹控在华人手中。

    贝伦布劳克首相对此完全没有任何办法,中国太大了,面对这个拥有19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远隔万里的荷兰真要和中国就印尼的经济利益爆发军事冲突,那真是自寻欺辱。

    哪怕是英国,也不会得罪中国的风险帮助荷兰。

    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太大了。

    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是如此认为的,怎么会有这么庞大的帝国,贝伦布劳克首相很多时候都无法理解?

    短暂的思索片刻后,贝伦布劳克首相答复道:“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还是希望您能转达我国的期望,希望贵国鉴于中国与荷兰的长期友谊及合作的基础上,介入对曰本的调停。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国完全同意在两国贸易中采用双方本国货币的原则,考虑我国外汇储备和汇率主要盯准英镑的这一事实,如果贵国对此持有疑虑,暂时的特殊阶段以中圆为主要贸易货币是合适的,只是我国缺乏中圆外汇储备,而且我国正面临着很严峻的财政危机,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贵国能够增持我国的政斧债券。”

    顾维钧答道:“理论上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在于额度的多少,包括投资回报的问题,我国已经同意减免法国债务,国家财政有一定的损失,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增持荷兰债券,本身并不合适,财政压力也较大。现在是非常高危险的特殊时期,所以,我希望首相阁下能够理解我国的为难之处。”

    “是的!”

    贝伦布劳克首相默默点头承认,他心里其实明白荷兰政斧想要发行的这些债券数额对中国而言,基本就只能算是很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双方财政收入的差别是十几倍之大,而中国的黄金储备目前据说已经是世界第一位的程度。

    考虑一段时间后,贝伦布劳克首相感觉荷兰唯一的办法就是抛售英镑,买入中圆和中国国债,以此来维持荷兰的外汇储备稳定,毕竟中圆已经是世界上最为坚挺的货币了。

    如果中圆都要贬值,那美元和英镑不知道要贬值多少。

    只是这个问题对贝伦布劳克首相来说也是一个小事情,最让他头疼的还是曰本。

    他实在不理解曰本为什么要进攻荷兰这样一个欧洲国家,曰本一定是疯了,但他能怎么办呢?荷兰海军根本不可能是中曰英美这些海军大国的对手,想要对付曰本,唯一的办法还是要靠中国,不管是请中国出面协调,还是直接请中国共同在军事上对抗曰本,都必须和中国达成一致。

    没有中国的协助,光靠英国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贝伦布劳克首相是一个非常老练的政客,他很清楚英曰同盟的关系也到了某种难以维系的阶段,双方不过是互相媾和而已,并不是过去那样曰本求着英国结盟,这就决定了曰本可以读力的作出一些疯狂的事情,而英国也必须容忍。

    实际上,他已经派人同英国协商,从目前反馈的消息来看,英国虽然也很愤怒,却考虑将事情交给国联来解决。

    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贝伦布劳克首相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中国有进一步干涉局势的可能,就和顾维钧问道:“大约在什么情况下,贵国才愿意直接出面解决印尼和曰本的问题?”

    顾维钧简短的思索一下,很直接的答道:“除非是我国直接拥有印尼的宗主权,或者是很高程度的实际管理权和保护权,否则我国没有必要在这种时期同曰本发生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当然,如果荷兰需要钱来解决国内问题,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贝伦布劳克首相很坚硬的答道:“这不可能,中国在印尼持有的利益已经太过庞大了,我们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

    顾维钧柔和的劝说道:”首相阁下,如果您觉得我的建议是过于冒昧和唐突,不利于中国和荷兰的友谊,您也可以当我没有说过这么无理的话,没有必要为此生气,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在此时都会有这样的设想,我们不过是说了出来而已。如果荷兰拒绝改变现状,我们宁可失去在印尼的特殊权益,也不会得罪荷兰这样的友国。”

    他的话很好听,至少听起来是那么回事,只是仔细一理解就会发现还是威胁,特别是最后一句,说起来是很动听,可真正的含义就是――宁可让曰本占领印尼,中国也不会为了目前在印尼的这点利益贸然同曰本进行海军决战。

    贝伦布劳克首相这样的老牌政客当然明白顾维钧外相在说什么,他铁青着脸,一句话也不回答,虽然此前就预想到中国也不是朋友,只是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直接的乘火打劫。

    (未完待续)
------------

第252章 201S

    世界经济危机,荷曰印尼冲突……这个世界的1929年真是一点都不太平。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在一瞬间会完成的,每一件事从爆发到扩大都需要很久的时间,曰本的几次挑衅在遭到中国的阻扰后,反而促使英国在名义上保持中曰,而不是支持荷兰。

    对英国来说,遏制中国显然不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重要,问题就在于英国现在也是自顾不暇,根本没有能力去管太平洋上的事情,而曰本毕竟还是它的朋友,让印尼落入曰本手中总好于被中国占领。

    身在欧洲的顾维钧巧妙而精准的看清楚这一点,很快选择不断的诱使英荷交恶,主动提供贷款,帮助荷兰沽售英镑增持中圆和法郎,在顾维钧的说服下,法国远东舰队也驶入文莱访问,造成中法联手在南中国海域遏制英曰的假象。

    在中国。

    不同于世界经济的大萧条,中国正在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全国基建大建设,这是一场规模空前庞大的大计划,仅在1930年的这一年里,中央政斧和各级省政斧就将投入40亿中圆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在其他开支不能节省太多的前提下,中央财政预算是不够支持这种大规模建设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幅度的增印钞票购买国债,依靠央行的直接信贷支持推动基础建设的发展。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0406 20407 20408 20409 20410 20411 20412 20413 20414 20415 20416 20417 20418 20419 20420 20421 20422 20423 20424 20425 20426 20427 20428 20429 20430 20431 20432 20433 20434 20435 20436 20437 20438 20439 20440 20441 20442 20443 20444 20445 20446 20447 20448 20449 20450 20451 20452 20453 20454 20455 20456 20457 20458 20459 20460 20461 20462 20463 20464 20465 20466 20467 20468 20469 20470 20471 20472 20473 20474 20475 20476 20477 20478 20479 20480 20481 20482 20483 20484 20485 20486 20487 20488 20489 20490 20491 20492 20493 20494 20495 20496 20497 20498 20499 20500 20501 20502 20503 20504 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