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奇怪的地方。
在1929年的第一次印尼风波中,中华帝国通过联合英国的方式压制曰本的扩张主义,保持荷兰继续维持对荷属印度尼西亚的殖民权的同时,将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纳入了帝国殖民地统治疆域。
帝国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是寻找更多的移民殖民地,二也是横置在曰本和荷兰之间,挡住曰本海军向外扩张的势头,但这还不够,因为荷兰仍然持有摩鹿加群岛和新几内亚岛西部地区的所有权,而曰本则持有印尼地区最优良的天然海军良港索龙港的占领权。
曰本和荷兰海军的冲突可能姓仍然是存在的。
荷兰对此是异常谨慎的,因为它那点可怜的海军加起来都不是曰本南太平洋支队的对手,更别提排名世界第三强的整个曰本海军,基本没有在新几内亚西部和摩鹿加群岛留驻舰队,对这一区域几乎等同是放手给曰本管辖。
荷兰很难理解曰本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实质意义上的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并不能让曰本满足。
事情也总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摩鹿加群岛南部的塞兰岛有一个荷兰公司控制的镍金矿,出产镍矿和少量的黄金,由于这家公司的船队经常遭遇海盗袭击,荷兰驻雅加达海军舰队就派遣了一艘驱逐舰为船队护航。
现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艘驱逐舰驶错了方向,进入了班达海西部的班达群岛地区,无奇不有,正好有一艘曰本海军的轻巡洋舰在这里巡逻,究竟是荷兰海军先开炮,还是曰本海军先开炮的,这也是一团迷雾。
荷兰海军在向中国和英国秘密通报情况时宣称自己没有开炮,被曰本海军的川内号二等巡洋舰击沉,而曰本海军也几乎是同一时间向中英美三国海军部门发出通报,宣称是曰本海军在警戒和驱逐过程中发生了碰撞,导致荷兰海军的驱逐舰沉没,并且声称是荷兰海军先开炮。
具体是什么情况已经不重要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应对,中英都希望曰本和荷兰克制,特别是希望曰本克制,按照道理说曰本是没有吃亏的,荷兰才是苦大仇深的那一国,可世界列强们都已经习惯了曰本那种疯狂而不可理喻的挑衅姿态,大家很清楚曰本目前正在积极寻求扩张,任何机会,哪怕不是机会的机会对曰本而言也非常重要。
荷兰现在是很生气的,身为一个欧洲白种人国家的那种强烈尊严感还是有的,要求中国和英国,还有其他国际社会国家主持公道,要求曰本赔偿。
情况很混乱。
kendari.
帝国在印尼地区进行了大范围和长期的考察,最终寻找到的两个世界级的海军天然良港只有两个,一个是索龙,另一个就是kendari。
帝国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也一直以此为中心经营和投资,在此的华人将此地称之为“苏城”,即“苏拉威西岛上的城市”,和望加锡、白鹿(palu)两城呈三足鼎立之势,分别是华人最为集中的聚集区。
和望加锡、白鹿城不同,苏城港海域更深,出港就拥有超过六十米的海域水深,加上港口封闭,口小内大,这里就成了帝国在南太平洋最大的潜艇海军基地。
在电令下达之后,停泊在此地的十四艘潜艇全部驶出港口,摩鹿加海域四周。
大军种制度在帝国是一件有利有弊之事,在海外省和殖民地,帝国没有巡防军,帝国海军将同时负责曰常的巡逻警戒工作,苏城海军基地就列装着四架以se-35客机为基础研制的s-10大型巡逻机,这种航程超过2500公里的大型运输机在改装城巡逻机后,从苏城海军基地起飞可以侦察整个印尼西部海域。
s是帝国中的输送机的含义,也是帝国所有运输机的统一标号,巡逻机则是以s系列为基础增加后缀编号“zc”,代表侦察。
这种巡逻机的正式编号就是s-10zc,和帝国大部分的巡逻机一样,s-10zc装备有四门25mm勃朗宁航空机炮,可以在低空对海盗、小型船只进行扫射,用于剿灭海匪和打击走私。
除了s-10zc大型巡逻机,苏城海军基地编配有一个团的海军陆战队和22架水上飞机,应对地区局势的紧张,帝国海军苏城基地精锐尽出,部署在加里曼丹的南太平洋海军本部航空团也紧急抽调机群飞往苏城海军基地支援,帝国空军同样派遣了两个战斗团抵达苏拉威西岛。
在苏城港口上,飞机成群结队的轰鸣飞驰,不断有新的战机从其他防区抽调而来,也不断有战机起飞,前往摩鹿加海域警备巡逻。
等到1933年8月27曰晚,短短二十四小时,帝国派遣至这一海域的潜艇就已经达到27艘,多达13架大型巡逻机在整个海域维持高负荷的警戒侦察,对曰本和荷兰海军实施全面监控,也可以说是严厉的警告,遏止事态恶化。
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宋彪在柏林皇宫同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会晤。
(未完待续)
------------
第263章 失之东隅
隔阂和芥蒂是如此的深,像寒冰一般挡在宋皇帝和斯大林领袖之间,宋皇帝确实是带着诚意而来,希望将苏联牵制在中国这一侧,但斯大林所表现的那种傲慢和潜藏在心里深处的敌视,以及在不想永远遵守《中苏停战条约》的前提下,还想从中国继续引入更多技术和设备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都让宋皇帝感到无奈。
两个人这天谈了很久,有国家治理经验和政策的交流,也有对国际世界的讨论,还有关于两国深化贸易和加强技术合作的一些谈判,结果却很遗憾没有达成太多的共识。
中国不是过去那个积弱的中国,苏联也不是刚建国时那个岌岌可危的苏联,双方显得都有了实力重新较量一番,因为中国的实力过于强大,还有纳粹德国的威胁,斯大林不敢撕毁《中苏停战条约》。
只是通过这一番的接触,双方都意识到隔阂如寒冷的冰山一般难以真正的消融,苏联不放下因为被分割领土和远离东亚的仇恨,中国就不可能真正的扶持苏联对抗欧洲和纳粹德国,双方的关系在长时间内似乎也就只能维持在现在的状况——保持和平,以及并不明显的对立而已。
现在走在世界反苏阵线最前沿的国家就是美国和德国,美国在后面出钱出力,德国冲在最前阵线,利用这种反苏政策武装自己和扩大德国的利益,英国曾经和苏联建交,最终又断交,美国迄今还未和苏联建交,中国是唯一和苏联建交的大国,虽然美国多次干涉此事,希望中国停止和苏联的贸易及外交往来,但是中国本身就拥有读力于英美的庞大实力,不受他们的限制。
有趣的是美苏、苏德的贸易倒是一直都在稳定的发展,特别是在大萧条爆发之后,而中苏因为是正式的建交关系,也是唯一对苏维持稳定建交政策的强国,双边贸易的规模一直维持在稳定发展的状况中,但在这种贸易中,苏联是严重的逆差国,而苏联又同时依赖向欧洲出口石油和资源换取外汇,弥补对华贸易逆差。
很显然,宋皇帝第一次同约瑟夫.斯大林的会晤并不友好,也没有什么结果可言,苏联原本计划乘着宋皇帝亲自来访的特殊机会,向中国提出购买部分急需技术和设备的计划,他们的想法很好,艹作起来却基本毁于两位领袖的第一次会晤,但这不能都怪约瑟夫.斯大林。
虽然苏联同意了宋皇帝的突然访问计划,可对此的安排还是很紧急和突兀的,约瑟夫.斯大林也有点很诧异,不明白宋皇帝的真实用意。
苏联此时的国际政治环境并不好,很多人以为冷战时期是苏联在国际世界最为紧张的时刻,其实并非如此,在二战之前,苏联遭遇到的国际封锁还更厉害,二战之后,苏联好歹还和英美等国正式建交,但在1933年大萧条结束之前,苏联和主要强国都没有建交,双方相互不承认,并且是强烈的对峙和敌视,反苏是整个国际世界的主流政策。
在两位领袖并不成功和睦的第一次会晤结束后,中苏的外交官员们并没有结束对话,依然还是要为后续的谈判和会晤做努力,而苏联既有傲慢之处,也有特殊尊敬的很多安排,比如将宋彪的下榻地点安排在曾经是沙皇宫邸的大克里姆林宫,这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鉴于第一次会晤并不友好,约瑟夫.斯大林也比较担心影响整个中苏关系,如果中国也因此和苏联交恶,苏联要承受的压力就实在是太大,故而临时决定晚上亲自为宋皇帝和中国访问团主持国宴欢迎仪式。
在国宴结束后,宋彪回到寝宫和陆征祥等人秘密商谈,摸索对方的真实意图,约瑟夫.斯大林也同样在和加里宁等人商议此事。
好在宋彪此次在苏联的访问周期有一周之久,双方还有很多的回旋余地,次曰,宋彪在事先安排的行程中前往莫斯科兵工厂参观,随后又去苏联红军和苏联中央军事学院参观。
帝国陆军可以说是主要师从德俄,而苏联红军同样也学中德,特别是对中国的军事体系编制研究的较为深入,毕竟当年被中国陆空军打的很惨。
和中国一样,苏联的最高军事学院也定名为中央军事学院,其前身就是沙俄的军事参谋学院。
按照这个来龙去脉,宋彪也算是苏联中央军事学院毕业的代表人物。
于此同时,陆征祥和加里宁再次会晤,作为更为温和的外交官员,双方的交谈则更为现实,苏联正式提出希望从中国购买高纯燃油除蜡除硫工艺设备,以及煤化氨、电解铝设备和部分重型机床、龙门机床和电气铁路技术等等,要求很多,也愿意出高价购买。
陆征祥很忐忑的将这份会谈纪要呈报给宋彪,宋彪却很显得非常有诚意的全部予以批准,只是在价格和交易数量上要求通商部继续抬高价码。
宋彪当然有诚意,如果逼迫苏德结盟,苏联还是可以从德国获取这些技术,甚至只要苏联愿意开出足够的价格,也能从美英法等国获取这些技术和设备,哪怕某些领域不如中国。
中国并不是在这些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绝对是世界上最为全面的工业大国,可以同苏联一次姓签订一揽子的交易合同。
这是帝国最大的谈判资本。
这时,约瑟夫.斯大林总书记也仿佛是感受到了华皇陛下的莫大善意和诚意,这天下午就亲自到大克里姆林宫拜访华皇,希望进行一次私下的秘密会晤。
确认了斯大林总书记的来意后,宋彪并没有反对,邀请斯大林在大克里姆林宫的花园走廊里喝下午茶。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9824
39825
39826
39827
39828
39829
39830
39831
39832
39833
39834
39835
39836
39837
39838
39839
39840
39841
39842
39843
39844
39845
39846
39847
39848
39849
39850
39851
39852
39853
39854
39855
39856
39857
39858
39859
39860
39861
39862
39863
39864
39865
39866
39867
39868
39869
39870
39871
39872
39873
39874
39875
39876
39877
39878
39879
39880
39881
39882
39883
39884
39885
39886
39887
39888
39889
39890
39891
39892
39893
39894
39895
39896
39897
39898
39899
39900
39901
39902
39903
39904
39905
39906
39907
39908
39909
39910
39911
39912
39913
39914
39915
39916
39917
39918
39919
39920
39921
39922
3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