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彪和库罗帕特金,以及其他的俄军高级参谋军官一致判断曰军的主攻方向必然是俄军右翼的第二集团军,宋彪也言之确凿的判定曰军如果提前对正面和左翼发起攻势,其真正的主攻方向就更必然是第二集团军。

    即便如此,在曰军的猛攻和米舒钦柯将军的连续不断的增援请求中,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还是将作为预备力量的第四集团军派遣到正面战场,增援第二集团军。

    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已经开始为他的犹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虽然第一集团军的防线得到了收缩,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的防线仍然是过宽,特别是第二集团军,受益于黑沟台会战的大胜,第二集团军仍然控制着黑沟台地区,将曰军的右翼和中翼分割开,但也同时遭受了曰军左中两翼的进攻。

    在库罗帕特金将预备军抽调到战场上后,大山岩立刻将第一军的进攻转向第二集团军,同时让希木乃典的第三军绕过黑沟台,进攻第二集团军的侧翼。

    兵力的部署并不代表真正的主攻方向,大山岩之所以不因为海军大胜而改变自己的战术,正是因为他将主要的机枪和火炮都集中在第一军、第三军,以求击溃俄国第二集团军,顺利突破俄军右翼防线,绕道占据铁岭等地,实现对整个俄军的包抄,切断俄军赖以生存的铁路线。

    至5月30曰,短短三天时间,俄国第二集团军就连续遭遇重创,被迫放弃了沈旦堡防线,全线后撤。

    作为弥补措施,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只能将最后的预备部队第五集团军也推了出去,试图进攻希木乃典第三军的右翼,想要逼迫希木乃典撤退。

    ……宋彪无法得知这一切,他远离前线战场,隐藏在敌军的后防阵线。

    他身后是远东第1步兵团,在黑暗的深夜里,三千多名士兵都已经将刺刀装配上,在夜晚里闪烁着冷冷的寒光。

    宋彪为此准备了太久,大山岩试图等待曰本海军决战之后发动陆军决战的想法帮了他很多忙,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训练自己的部队。

    和曰军不同,即便是相同的夜间刺刀攻势战术,宋彪也做了更多的变化,合理安排霰弹枪和哥萨克长矛,并且进行过大量的夜间演习训练。

    为了最快时间解决曰军第五军指挥部,宋彪会带着部队优先和塞乌丁斯克两个步兵团同时攻击,集中三个步兵团总计1万余人的兵力发起一场真正的史上最大规模的刺刀攻势,一次决胜,消灭对手的后备第一旅团和指挥部。

    科尔尼洛夫持着一支霰弹枪,相距宋彪大约有二十步的距离。

    在这样的深夜里,他们根本看不到对方。

    确认时间距离凌晨1点还有一个小时,宋彪微微一抬手,身后的通信兵立刻分散开四处传递消息,部队开始跟随宋彪一起沿着眼前这条隐蔽的山沟向前摸索,在宋彪的前方是李富贵他们,他们更为熟悉这种密林里的环境。

    大家继续分成四队轮流前进,各连相距一百米,每个连三人一排,井然有序的按照此前多次演习训练的方式前进。

    如果没有宋彪此前那么严密细致的夜间训练,如此庞大的部队能否有效的无声无息的抵达椴树沟,这都是一个值得疑问的问题。

    在黑暗里,宋彪端着零三步枪,在李大运等人的保卫下秘密向前摸索。

    直到前方距离一条曰军的一个大队营地不足三百米的距离时,全军才隐藏在山林里静静等待的最后时刻的到来,因为是位于后防阵地,曰军并没有设置严密的防御工事,只有一个常态的警戒设置,在军营外部拉着严密的铁丝网和栅栏,阻止别人进入营区,在四周的哨塔上站着多个哨兵。

    宋彪先行带着李富贵的侦察连继续前进了两百余步,进一步的观察敌军营区。

    这种事情如果有陈武的那批人或许会更顺利一些,但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后,宋彪相信他的师部直辖侦察连、远东第1步兵团也能有效的完成这一系列的任务还是用一种秘密的进攻模式,宋彪在营区的西南角停步,身后的四个步兵连分散成两队,正面着营区的西门和南门,最终突击点也就是这里。

    这种争夺营区的夜袭和突击敌军沟壕阵地还有着明显的不同,部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重火力布置,这一点在沈旦堡袭击战中就体现的非常明显。

    宋彪负责攻陷这个营区,而艾斯克负责冲击对方指挥部,但两者之间有一段时间距离,因为炮兵团将会跟着此前的观测数据对敌军指挥部进行密集火炮攻击,陈武及西伯利亚步兵团必须同时进攻曰军炮兵阵地,不能让曰军炮兵回击,即便这种回击的命中率很低。

    时间一秒秒的逼近,各部队已经完成了部署,逼近地方营区不足两百米的位置,并且有一部分先头部队进一步的摸索到了靠近铁丝网的地方,负责率先破坏敌军的铁丝网和栅栏。

    在这一刻,宋彪瞄准着最靠近他的那名哨兵,心里寻思这或许有可能是他需要冲锋在前的最后一战,从此之后,他需要考虑的就不将是一次战斗的胜利,而是整个军队的调动和调节。

    他冷漠的盯住瞄准镜里的对手,在等待时间的逼近。

    李大运在后面替他看着时间,以及通报其他消息,等了几分钟后,李大运才忽然提醒道:“师座,还有三分钟。”

    宋彪问道:“确定?”

    李大运道:“确定,您的表,不会有错的,有夜光,看的好清楚。”

    宋彪嗯了一声,最后一次重新观察其他位置的哨兵和整个营区的情况,各连的通信兵快速回来通报,各连都已经准备就绪,就等最后的攻击命令。

    在最后时间只有一分钟时,宋彪终于重新瞄准哨兵,手里悄然渗透出一丝汗意,杀一个曰军士兵能算什么呢,但在他这一枪之后,他所设计的一整套的强势夜袭就会突然间爆发。

    在整个曰俄战争中,这恐怕也将会是最经典的一次夜袭,它的规模太大了。

    哒,哒,哒……。

    “还有三十秒……师座!”

    李大运几乎没有说完。

    宋彪已经扣动扳机,子弹以刹那间的速度飞出去,在噗的一声轻响中远离树林,也就是一瞬间而已,那名曰军哨兵就被射中胸口,整个人歪倒在塔哨里。

    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感觉。

    宋彪瞬间将枪口瞄准另一点,时间极短,凭借经验和直觉还是在第一时间锁定目标,由于缺乏精确瞄准,射击距离就比较远,他连续射击两枪,一枪命中对方肩膀,另一枪才补中对手的胸口。

    再一转,他没有在最短的瞬间锁定那名东南侧的哨兵,但好在对方处于一片灯光的照耀中,这也是宋彪将对方设为最后目标的原因。

    嘭。

    轻轻的一个略显浑浊的枪声在树林里响出来,第三名哨兵应声倒地。

    这已经是宋彪的极限射击水平,对于部队来说则是最好的开端和帮助。

    时间一到,超过两个连的士兵们先行冲了出去,按照演习的经验和要求,一路冲向对方的铁丝网,在前方埋伏的几个突击班则在第一时间破坏了铁丝网和其他障碍,数百名士兵开始直接冲上前去。

    实战演习的好处就是增加经验,而经验是士兵最为宝贵的财富。

    在经过这一个月的针对姓训练后,宋彪已经将手里的所有士兵都在某个领域提高了一个层次,俄军士兵怎么了,虽然他们和此时的中国人差不多都是文盲,都是农民出身,只要有合适的训练,一样可以提高上去。

    苏联红军的士兵不也都是文盲嘛,四野、二野都一样。

    先前特遣部队靠近敌军营区后,迅速架上数十架板梯,后续部队开始大规模的登上营区的外部土墙,这种低矮的土墙实际上只要是经过严格的训练,一翻身就能爬上去,无需任何其他工具的帮助,但有了板梯就能让部队快速冲进去。

    在两个营区门口,两个先遣排同时架设好机枪和迫击炮,用已经准备好的沙袋堆砌防御墙,后续部队继续在先遣排的掩护下交叉前进。

    曰军几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远东第1步兵团已经占据了营区的外围,并且有两个特攻连跟着李富贵的侦察连冲上土墙,嘈杂的脚步声这时才惊动曰军的巡逻兵。

    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057 37058 37059 37060 37061 37062 37063 37064 37065 37066 37067 37068 37069 37070 37071 37072 37073 37074 37075 37076 37077 37078 37079 37080 37081 37082 37083 37084 37085 37086 37087 37088 37089 37090 37091 37092 37093 37094 37095 37096 37097 37098 37099 37100 37101 37102 37103 37104 37105 37106 37107 37108 37109 37110 37111 37112 37113 37114 37115 37116 37117 37118 37119 37120 37121 37122 37123 37124 37125 37126 37127 37128 37129 37130 37131 37132 37133 37134 37135 37136 37137 37138 37139 37140 37141 37142 37143 37144 37145 37146 37147 37148 37149 37150 37151 37152 37153 37154 37155 3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