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些体积庞大的飞行堡垒降低高度开始象母鸡下蛋一般可劲的往下扔炸弹时,剩余的曰军人员只能无奈的望着天空大声的咒骂。
承德机场上的兵舍、机库、弹药库、油库等等一切有价值的地方都被b-17光顾到了。一吨吨的炸弹被飞行堡垒们象撒豆子般的尽情的撒到了机场上。
轰炸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直到把炸弹倾泻完毕后飞行堡垒们才在p-47的掩护下大摇大摆的飞走了,留下了满目疮痍的承德机场。此役,曰军在承德机场上停留的一百二十三架战斗机和三十七架轰炸机都被摧毁殆尽。
这使得经过三二八大空战过后实力还没得到补充的曰本华北驻屯军的空中力量几乎损失殆尽。
望着已经变得一片废墟的机场,机场的守备长官绝望的举起了指挥刀刺进了自己的小腹里。
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的作战室里
“叮铃叮铃”一阵急剧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莫西莫西,这里是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有什么事?纳尼?承德机场被炸?飞机全部被毁?”
正在旁边和参谋长讨论热河局势的多田骏听到参谋失态的叫声,身体不由得震了一下,手里的铅笔“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
就在多田骏听到了承德机场被炸的消息后,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苏大长官正陪着众位大佬们登上了城门楼。望着下面的人山人海,众位大佬都不由得赞叹出声来:“这个广场搞得好啊,跟北平的广场都有得一比啊。”
听着众人的夸奖,某人难得的自谦了一番,言明这些都是察哈尔军民的功劳,自己不敢居功云云。
这时英国公使威尔逊先生和美国公使兰斯.柯克布赖特先生还有法国、意大利、德国、曰本等国的公使们纷纷在本国武官的陪同下也登上了城门楼。察哈尔这次的阅兵确实是惊动了不少的国家,他们都纷纷向察哈尔政斧提出了要求参观阅兵仪式的请求,有的公使甚至是今天上午才乘飞机匆匆赶到的,可见察哈尔的崛起已经把那些老牌国家都给惊动了。
下午二时,阅兵仪式准时开始。
阅兵仪式开始时,苏童告了个罪,先下楼去了。不一会,城门楼前方就先开来了两辆敞篷轿车,车子一直开到了城门楼下,站在后面一辆车上的凛然正是苏大长官,这见他朝委员长敬了个礼肃穆的报告道:“报告委员长,察哈尔三十七集团军现已列队完毕,请您检阅,报告人,三十七集团军司令长官苏童。”
苏童的话通过了车上的话筒传向了四面八方,这使得站在城门楼上的委员长大感脸上有光,在众人的艳羡的目光中下了城门楼。
委员长下到了城门楼后,在一旁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上了头一辆敞篷轿车,上了车后车子缓缓开动,驶向了广场上受阅部队的方向,苏大长官的车则紧跟其后。
今天的受阅部队有一万余名,一眼望过去密密麻麻的看不到边,当委员长的车开到了受阅部队的面前挥手致意时,在带队长官的带领下受阅部队高喊道:“长官好!”这道声音如同炸雷一般,连远在城门楼的人都能清楚的听到了。
乍听此声的委员长下了一跳,把手扶住了车上的扶手才稳住了身形。这个小动作别人看不清楚,紧跟在后面的苏童可是看得很清楚的,心里虽然暗笑,可脸上还是得装出严肃的样子。
苏大长官陪着委员长绕着受阅部队一直逛了一圈,约莫过了十多分钟才回到了城门楼下。这次,苏童可是先下了车,帮委员长打开了车门,陪着他上了城门楼。
待委员长站定之后,苏童来到了中间架设的话筒旁,对着话筒大声喊道:“标兵出列!”
随着苏童的命令,十二名穿着墨绿色礼服的士兵手握着步枪,率先走向了广场的中央。这十二名士兵都是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每个人的身高都是一米七八,高了不要,矮了不行。这个数字也是经过了后世严格的计算的,跟咱们华夏人正好相符。
这些标兵的手里拿的步枪都上了刺刀,雪白的刺刀在阳光的照射下寒光闪闪,显得更是威武。
这些标兵的动作吸引了广场上上百万人的目光,也引起了城门楼上无论是外国的公使还国内各地的大佬们的赞叹赞叹声。盖因他们的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新颖,和目前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军队的动作都是不相同的。
标兵们是迈着正步入场的,而这些正步和德国的天鹅步、英国的高抬腿动作、曰本的踢石子动作都不一样,给人以截然不同却又觉得是那么的潇洒的感觉。这也让各国的公使和武官们都啧啧称奇,连胜称这些士兵走得非常棒。听着那些鬼佬们的赞美,苏大长官心里确实是美滋滋的,心想确实是没有枉费哥们一翻苦心啊。
当第一名士兵来到了有一个小白点的地方时,这名士兵停了下来,停步、立正、转身、竖枪。这看起来很简单的动作,此刻在这名士兵的身上做出来却是充满了一股子干练、硬朗和刚阳之气,看到这里,现场上的人群里都情不自禁的赞叹出来。
“这才是爷们的动作。”
“太好看了。”
“好,纯爷们!”
不过人们也有不理解的地方,就是为什么标兵的每个动作会这么慢,尤其是走路的动作很特别,生怕人们看不懂似地,把每个动作都演示得特别清楚!
但是这没关系,人们只要感受到标兵们那肃穆、庄严的气氛就可以了!
------------
第一百五十九章 阅兵进行时
不一会,十二名标兵一次站好,全部排成了一条直线。排好之后他们就一动不动的站着,好像一尊尊雕像般的伫立在广场之上,是那么的坚若磐石,仿佛可以阻止一切的风暴。
闪闪发光的刺刀迎着正午的阳光,是那么的刺眼,仿佛代表了士兵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旁观的百姓们没有一个人说话,仿佛都被这股威严肃穆的气氛所威慑,上百万人的广场上鸦雀无声。
城门楼上各国的公使和武官也都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但也没见过一个阅兵仪式上光前奏就如此肃穆庄严的情况。
看到标兵出列站好后,苏童深深的吸了口气,对着话筒大声喊道:“阅兵仪式,分列式,开始!”
随着苏童的话音落下,安放在广场上的高音喇叭立刻播放起了高昂的音乐,“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随着音乐的播放,一阵阵整齐的脚步声从远方传来过来。
第一个走来的方阵是察哈尔的三军仪仗队,作为第一个走过城门楼的方阵的他们受到的关注无疑是最大的。而且他们他们的方阵也和别的方阵不同,别的方阵都是六十二人,可他们的方阵却是六十四人。
别的方阵的组成是十二乘以五再加上走在前排的两名军官一共是六十二人,可三军仪仗队的前面却是在前面还加上了两名旗手,一共是六十四人。
走在方阵最前沿的两名旗手受瞩目的程度无疑是最大的,在阳光的照耀下,迎着猎猎作响的西风前进的两面旗帜正好迎风飘扬,把那青天白曰满地红旗和那狰狞的白底黑虎旗清晰地映入人们的眼帘里。此时人们仿佛产生了一股错觉,他们仿佛从这两面旗帜上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是那么的庞大,它会把挡在它前面的一切障碍都碾得粉碎。
当然这种感觉只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它却是确确实实的从这面旗帜上传递到了所有人的心里。
一支部队的精神面貌往往决定了它的战斗力,能站在城门楼上的人哪一个不是见多识广的人物,一支部队的精神面貌如何他们一眼就能看出个**不离十。而眼前的这支仪仗队给他们的感觉就就是那么的充满了朝气,仿佛初升的朝阳那么光彩夺目。
“正步!”
“走!”
当走到了第一条白线的时候,带队的队长高声喊道。
随着队长的命令,士兵们齐刷刷的把肩膀上的步枪摘下来,改成侧面握枪,枪口斜指向上,横在身体的左侧。寒光闪闪的刺刀距离前面的士兵不到十公分的距离,同时他们的步伐也改成了正步,脚步高高抬起,有力的落下,脚上的军鞋整齐的踏在水泥铺就的地面上,发出了啪啪啪啪的整齐的声响。
“哗啦哗啦”的掌声震天般的响了起来,近百万的围观群众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好,太棒了!”
“真是太壮观了!”
此时此刻,没有什么言语能相容人们的心情,这种感觉是那么的震撼人心,城门楼上的各国公使也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他们也何曾看过这么震撼和壮观的分列式呢。只有曰本公使伊藤一郎除外,他此时的脸色倒是可以和城门楼下的白色大理石雕相姘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060
7061
7062
7063
7064
7065
7066
7067
7068
7069
7070
7071
7072
7073
7074
7075
7076
7077
7078
7079
7080
7081
7082
7083
7084
7085
7086
7087
7088
7089
7090
7091
7092
7093
7094
7095
7096
7097
7098
7099
7100
7101
7102
7103
7104
7105
7106
7107
7108
7109
7110
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0
7121
7122
7123
7124
7125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7136
7137
7138
7139
7140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7148
7149
7150
7151
7152
7153
7154
7155
7156
7157
7158
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