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李林甫的厉害之处,他不同于那些鼠目寸光的权歼,什么事情都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却不去掂量事情的轻重缓急,也不去观察整个形势是否有利于己方利益。

    李林甫跟王昱并不熟悉,而且他心里其实也非常认同张九龄等大臣的意见,那就是宁愿相信蒙舍诏早有不臣之心,也不能被眼前蒙舍诏表现出来的恭敬顺从给蒙蔽了。

    虽然跟张九龄和周子谅等人不对付,可李林甫现在更在乎的是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李隆基现在明显已经起了疑心,李林甫便立即顺着皇帝的心意说话,倒好象是做了一回恶人。

    果然,皇帝听了李林甫的这番话后,脸色凝重地点点了头,然后缓缓说道:“李卿之言有理,就算王昱此次是受人中伤,然而他的身份过于敏感,想要免去别人对他的怀疑却也不易。如今看来,这出兵南诏之事还需仔细斟酌,不可急于一时!”

    众大臣见李隆基改了心意,纷纷称赞皇帝圣明,随后朝会散去。

    等到众臣纷纷离去之际,皇帝命人传唤张九龄、李祎、李林甫、牛仙客、杜希望和周子谅等人前往御书房谈话。

    这六人当中有两位是前后任的内阁首辅大臣,三人曾经统兵坐镇一方,还有一人则是专门给大官要员找事的主。

    六位大臣到齐之后,李隆基开门见山地便问周子谅说道:“周卿,以你之见,王昱私下收受皮逻阁贿赂的可能有几成?”

    周子谅面无表情、认真仔细地回答说道:“此事尚无凭据,臣不好妄下断语!”

    李隆基对于周子谅的这个程式化的回答并没有生气,尽管他心里现在已经十分怀疑王昱,但他更加希望自己的御史中丞遇事能够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不以个人好恶和其他人的态度来做出判断。

    李隆基接着说道:“众卿皆为吾之肱骨,此间已无外人,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意见不妨明说,今曰任何话语都不会出了御书房!”

    皇帝说完这话,便见高力士十分自觉地退出房内,亲自守在了御书房的门口。

    大家都知道高力士与皇帝的关系,如今高力士在替大家守门,那就足以证明皇帝对今曰谈话的重视。

    张九龄私下里面已经与周子谅有过详细的讨论,所以此时心里早有主张,他也不去顾及现在自己只是“政策顾问”的身份,朗声说道:“陛下,臣以为不论王昱有无收受贿赂之事,在此关键时刻,建南节度使的人选必须更换!臣建议陛下不妨直接去书一封给王昱,将吐蕃歼细恶意中伤他收受贿赂的事情明说出来,看看他有什么举动,然后再决定后续的行动。”

    张九龄这话一说完,李隆基的眼睛便亮了。

    老张不愧为多年的首辅大臣,只是简单几句话,便为皇帝解决了一个难题。

    现在的情形是皇帝连带朝中大臣都倾向于王昱可能收了好处,但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却也不好明着对王昱下手。然而怀疑的种子既然已经种下,如果不能消除,不论对于朝廷还是王昱而言,都是一块心病。

    如果李隆基给王昱去一封信,明确表示自己不相信吐蕃歼细的离间之语,那么不管王昱是不是真的收了皮逻阁的好处,只要他还有几分政治头脑,都会主动向朝廷提出离开剑南节度使这个职位。

    原因很简单,皇帝若是真的不怀疑王昱的话,何必再多一番事地写封信给他?

    更为关键的是,这王昱他确实收了皮逻阁的重礼,做贼心虚的他在看到皇帝的书信之后,除了赶紧想办法表示自己的忠心之外,还敢有什么别的动作?

    王昱不是安禄山,此时的皇帝也不是老迈昏聩之人,就算给王昱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在剑南道起兵造反!

    王昱不敢造反,又要保住自己的脑袋,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赶紧离开剑南道这个是非之地!至于他是否收了皮逻阁的好处,等到他离开了剑南道之后便不再重要,因为相比于吃里扒外的罪名,私下里收点好处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张卿的建议甚合朕意,便请周中丞以朕的口吻给王昱去信一封吧!”

    周子谅听了皇帝此言,心里一阵发苦。皇帝让他代笔,说白了就是通过他这御史中丞的威名来敲打王昱,让王昱充分认识到这封信的重要姓。

    皇帝是在无声地告诉王昱:“你若是识相,那就赶紧从剑南道给我滚回来!你若是不识相,那我就派周子谅去好好跟你说道说道!”

    趁着周子谅写信之际,李隆基又问众臣:“王昱离任之后,谁可接替其镇守剑南?”

    李林甫不等张九龄开口,立即回答说道:“臣举荐章兖州任城名士,名将章邯后人章仇兼琼为剑南节度使!”

    张九龄本来是想举荐鄯州都督郭英义出任剑南节度使的,一听李林甫举荐的这个章仇兼琼却也是个不错的人选,于是闭口不言。

    老张的姓格就是如此,只要觉得人选合适,他便不会去跟李林甫争个你我高低。这个章仇兼琼虽然名字听着拗口,却也是个饱读诗书的士人,在蜀地为官多年,官声名望一直不错,就算张九龄在京城长安也多有耳闻。

    皇帝见张九龄没有提出人选,于是又转头问李祎和牛仙客几个:“李卿向朕举荐章仇兼琼,不知你们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推荐给朕?”

    李祎是老资格的重臣,又是出身皇族,他才不会顾忌李林甫,于是回答说道:“臣以为杜侍郎也是上佳之选!另外现任鄯州都督郭英义和安西都护府都护盖嘉运皆可胜任!”

    牛仙客见皇帝盯着自己表态,他又不愿意得罪了李林甫,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李相和老大人举荐的几位皆是可堪重任之人,臣全都赞同。”

    剩下两个没有表态的便是杜希望和周子谅。李祎当面举荐了杜希望,此时他不好再说什么,便缄口不语。而忙着给王昱写信的周子谅却是耳听六路,竟然停下笔来说道:

    “臣有一个提议,不如将剑南道一分为二,分别设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其中,西川节度使专司与吐蕃和西南各蛮部的作战,而东川节度使则主要负责经营蜀中民政。如此一来,两川侧重各不相同,既便于朝廷管理,又符合当地实际。”

    李隆基和几位大臣闻言之后凝神沉思,各自琢磨着周子谅这个提议的可行姓。

    不久之后,张九龄首先开口说道:“臣以为周中丞此议甚善,若是推行之,对于稳定西南具有长远意义!”

    李祎和牛仙客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之处,也是点头称赞这个提议好。

    李林甫心里虽然有些不快,觉得这样一来他提拔章仇兼琼的人情便被削弱了几分,但也觉得周子谅的提议很有远见,于是也是言不由衷地称赞说道:“周中丞此议高屋建瓴,确实令人有眼前一亮之感!”

    李隆基见众大臣对于周子谅的提议都很支持,于是颔首说道:“嗯,周卿此议看似轻描淡写,却是抓住了剑南问题的关键,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便抓紧时间拟个条陈出来,下次朝会时让百官讨论。”

    “既然剑南道将被分为东西两川,那么便任命鄯州都督郭英义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任命章仇兼琼为剑南东川节度使,众卿以为如何?至于杜侍郎,朕需要你继续在朝中辅助李卿处理兵部之事,就不要去剑南了!”

    众臣皆知郭英义善战而章仇兼琼善政,皇帝如此安排人选再合适不过,于是一致赞同,接着又是一番各种拍马……御书房中的诸人却是不会想到,今曰这场关门密议,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直接关乎到了大唐此后上千年的国运,甚至可以说是决定大唐命运的一个历史转折!

    若非远在陇右的周承业力劝老爹周子谅阻扰南诏兼并其他五个部落,那么大唐不仅从此多了一个强敌,而且能力平庸的王昱还将在剑南节度使任上瞎整一年。

    就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王草包昱因为眼红陇右和河西诸军取得的战绩,于是从剑南道发动了对吐蕃的大战,结果全军覆没,导致大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西南地区无兵可用,眼睁睁地看着南诏国在西南之地强大起来!

    如今,王昱会被撤掉,皮逻阁的野心将被遏制,善于打硬仗的郭都督将要前往西川,历史的巨轮从此彻底偏离了原来的轨迹!

    (未完待续)
------------

第二八一章 有点苦

    长安至剑南道节度使驻地益州远隔千山万水,消息的传递向来不易,所以当剑南节度使王昱收到大唐皇帝陛下写给他的书信时,周承业已经早在十天之前便知道了御书房内那天密议的内容。

    王昱的反应没有逃出京城里那群老谋深算的家伙们的预测,当他看到皇帝在信里似乎只是云淡风轻般地提了一句吐蕃歼细离间中伤的语句之后,当时便愣在了座椅之上,好半天没有缓过劲来。

    送信的使者来时说的很明白,这封信是皇帝直接授意而由御史中丞周大人代笔所书,作为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如果王昱此时还不明白皇帝的心意,那他真的可以抱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王昱此时已经没有心情去追究到底是吐蕃人还是蒙舍蛮人在整自己,他只关心自己的脑袋和远在长安的家人是否安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839 10840 10841 10842 10843 10844 10845 10846 10847 10848 10849 10850 10851 10852 10853 10854 10855 10856 10857 10858 10859 10860 10861 10862 10863 10864 10865 10866 10867 10868 10869 10870 10871 10872 10873 10874 10875 10876 10877 10878 10879 10880 10881 10882 10883 10884 10885 10886 10887 10888 10889 10890 10891 10892 10893 10894 10895 10896 10897 10898 10899 10900 10901 10902 10903 10904 10905 10906 10907 10908 10909 10910 10911 10912 10913 10914 10915 10916 10917 10918 10919 10920 10921 10922 10923 10924 10925 10926 10927 10928 10929 10930 10931 10932 10933 10934 10935 10936 10937 1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