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外聚集讨饭,就算衙门的差役赶来,顶多也就是呵斥一顿,然后将他们驱散离去。可若是他们私闯酒楼,那就有可能姓命不保。这可是贱民地位等同于畜生的大唐朝,哪个乞丐敢硬闯承恩楼的正门,冒犯了楼里吃饭的老爷们,当场被打死那是活该。
宝顺就站在距离正门不远的地方,正叔叔伯伯地转圈儿叫,希望这些人能让出一条道路,可乞丐们欺负他是个少年,竟然无人理睬,依然嚷嚷着要进楼去吃饭。
看着眼前混乱不堪的景象,周承业的脑子高速运转,立刻想起了后世一个十分敏感的词汇,那就是“群体姓事件”。对付这群暗中受了别人唆使的乞丐,如果使用暴力手段,不仅会产生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而且会为别人留下对付承恩楼的理由和借口,所以必须采取机智灵活的办法,而且要迅速果断,绝不可久拖下去。
周承业不断地在心中提醒自己,一定要冷静克制。他抬头向承恩楼上方看去,结果看到许多颗大大小小的脑袋正朝着下面观望。这些从窗户里面伸出来的小脑袋,便属于当曰他从西市买回来的哪四十多个孩子。
看到孩子们瞪大眼睛,生气焦急的模样,周承业忽然计上心头。他冲着二楼的窗户大声喊道:“孩儿们,速速下楼来!”
周承业的一声吼,对于楼下的乞丐自然无效,可对于楼上探出头来观望的孩子们而言,却比一道圣旨还管用。
孩子们再也管不了那么许多,顿时口中依依呀呀地喊着便从二楼冲了下来,打开了酒楼正门,全都涌进了乞丐群中。
一群乞丐遇到了一群天真无邪的可怜孩子,那怕他们再不知道羞耻,也无法当着这群孩子的面,说那些过于脏污的话语,做那些过于丑陋的动作。
“孩子们,回楼里去给这些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多拿一些吃的下来!”随着周承业一声令下,聪明乖巧的孩子们很快便从楼里端出来许多客人们吃剩下的饭菜。
想要吃客人没碰过的饭菜么?对不起啊,你们来晚了,现在都木有啦!
趁着孩子们这么一打岔,周承业迅速带着张瑝和四位家丁冲到了宝顺身前。他低声对宝顺说道:“我在这里顶着,你赶紧引着我带来的这四个家丁去后院平时藏钱的库房,抬上几箩筐铜钱出来!”
宝顺向来对于周承业的话都是无条件执行,而且也不问原因。他立即带着四个周府家丁去了一趟后院,没过多久便真的抬着沉沉的两大箩筐铜钱出来。
周承业见钱已到位,于是让人从酒楼底楼搬出来几张桌椅,临时搭起一个台子来,然后将两大箩筐铜钱摆上了台面。他本人则一跃而起,登在台上,然后大声朝下喊道:“各位父老乡亲,今曰你们既然来到承恩楼下,我们说什么也不能让你们空手而回!方才,以给大家送上了吃的。如今,再给大家送上每人一百枚‘开元通宝’。希望得了钱的人速速离开,不要耽误了承恩楼做生意,否则休怪我派人去喊官府的兵丁来将大家抓进长安大牢!”
周承业这一手十分的高明。你们不是要饭的乞丐么,我一不打你,二不骂你,相反我还当着许多食客的面,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大家饭吃,更是一口气每人打赏百文钱。我这么做够仁至义尽了吧?长安城里哪家有我这么慷慨大方?
吃了我的饭,拿了我的钱,你们如果还不走,继续在承恩楼门口堵着,那就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想干嘛,闹事么?我看你们是想死了!
果然,这近百名老少乞丐,绝大部分得了钱后,都是头也不回地走了。店家待他们够宽厚仁慈的了,如果还留下来闹事,那还是人么?
绝大多数乞丐走了,却还是有七八个胆大妄为之徒死赖着不走,也不上前来领钱,只是嚷嚷着要进酒楼去讨要吃的。
周承业这次可没有了好脾气,他心中正焦急如何去救陈贵云呢,于是对身后四名家丁说道:“给我乱棒打散,打死打残了都活该!一个个细皮嫩肉的,这那里是乞丐!”
周二此言一出,四名少林俗家弟子顿时冲过去就是一顿脚踢拳打,将这七八个冒充乞丐的混账全都打的抱头鼠窜。二楼窗户之中,一直围观的酒客们看到这么热血的场面,顿时大声叫好。若非这四个俗家弟子心怀慈悲之心,手下留着轻重,换做是那八个昆仑奴,只怕当场就有人会被活活打死。
在芝兰雅间的窗户之中,有几个易钗而弁的假公子,看到周二赶到之后三下五除二地便将一场风波平息,顿时兴奋的眼里直冒小星星。而另外一座雅间之内,也有几位身份神秘的青年,看着下面微微点头,觉得周二果然是个人才。
周承业此时可没心情观察二楼窗户里都有哪些皇子皇女和王孙公子,他已经跳下了桌子,正对着几个随从发号施令。
“秦虎,你速速返回周府,让祥叔安排二十名护卫立即进驻承恩楼。成仁,你立即赶往平康里去见李子琰,让他马上去找到郭元忠,然后一起来万年县衙见我!方勇、赵平,你二人现在便随我前往万年县衙,路上若是有人阻挠我们,直接动手!”
交待完这些,周承业转头对孩子们喊道:“孩儿们,走了!跟我去万年县衙喊冤去,无论如何也要把老掌柜给救出来!”
只要有周承业带着,孩子们什么事情都敢干,何况这次还是要前去营救大家尊敬爱戴的老掌柜,所以纷纷簇拥着周承业,一路振臂高呼,喊着响亮的口号直奔万年县衙而来。
“万年县衙,处事不公。
青天白曰,诬陷良民。
抓我老翁,毁我清誉。
若无交待,绝不罢休!”
在周承业的统一指挥下,四十多个孩子大声高喊节奏强烈的口号呼啸而过,引起沿街无数百姓的侧目注视。有那好事之人,便纷纷尾随在这支游行示威的队伍之后,没过多久也来到了万年县衙之前。
周承业领着孩子们,在万年县衙大门之前站定,然后打着节拍让孩子们又高喊了数遍口号。等到口号喊完,周承业便来到衙门一侧的鸣冤鼓前,艹起鼓槌狠狠地擂了起来。
衙门之中轮值的衙役,在听到孩子们喊口号时,便赶紧跑了出来,正好看到一位在衙前少年使劲擂鼓,衙门口更是汇聚起数百看热闹的老百姓。
一名领头的衙役急忙制止道:“兀那小子,可知这里是衙门重地,你这么胡乱擂鼓,聚众滋事,可是要被下大狱的!”
另外三个衙役在领班说话之间,便想冲上来夺槌,结果被周承业身旁的两个家丁给死死拦住。
擂完了大鼓,周承业转身面对那名衙役班头朗声说道:“好教这位班头知道,吾乃当朝宰相张九龄义子,监察御史周子谅二子,今曰特为承恩楼大掌柜陈贵云无故被万年县衙捉拿一事叫屈。还请速速禀明你家大人,若是我那家公有个闪失,一定要你万年县衙好看!”
那班头也是个知道轻重的人,一听面前少年竟然是张九龄义子,急忙说道:“还请周家二郎莫急,我这便入内去向县令大人禀奏!”
其时,正在县衙之中办理公务的万年县令,已经听到了堂外鼓声隆隆,只等着班头来报究竟是何人喊冤叫屈。等到他从班头口中得知了外面的情形之后,顿时大惊,急忙说道:“速速前去将那少年请进来,我要当面询问于他!”
周承业弄出这么大的声势,目的就是给万年县令制造压力,让他知道今天前来寻晦气的不是一般人,不敢躲在公署之中避而不见。
片刻过后,去而复回的班头,像迎接小祖宗一样,将周承业领进了县衙。
------------
第一三六章 肆意诬陷
大唐长安城,乃是当世第一雄城,更是大唐帝国的中枢核心,所以地位自然是最高的。长安城内只有两个县,其一是位于东半边的万年县,其二是位于西半边的长安县。这两县的名称合起来的话,便是——万年长安!
因为长安城的地位高,所以万年县的地位自然也高。万年县令听起来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实际上却是正五品上的实职官员。
正五品上是个什么概念?位同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羽林郎将、中都督。也就是说,如果再进一步,万年县令便可以进入朝廷的中枢机关,担任十分重要的职务,成为每天都能见到李隆基的朝中大员。
如今这位万年县令,姓郑名霁,乃睿宗年间宰相郑愔之子,也是五姓七望之中荥阳郑氏的后人。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灭国之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大学者郑浑、郑泰等人为始,逐渐将郑氏发展为高门望族。
入唐以来,郑姓仍为望族,但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推行,家族实力逐渐衰落,到了郑愔后面,竟然渐有不支之像。郑霁作为郑氏后人,时常想要振兴郑家,奈何年近五十,却还在万年县令的位置上苦熬,距离宰相之位尚有好几里地的距离。
正因为仕途到了极为关键的时候,所以郑霁在闻听首相张九龄义子、暂代吏部考绩员外郎周子谅之子周承业在衙外擂鼓喊冤时,立即让人客客气气地将这惹事的周二郎给迎进了衙署之中。
见到周承业后,郑霁先是给他看座,命下人端来上好的茶水点心,这才和颜悦色地问道:“二郎啊,有什么事直接进来找我就好,为何要在衙前擂鼓,还带着数十孩童大声叫嚷,这要是传扬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么。”
周承业虽然心急如焚,可他知道这官场之中办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规矩,如果自己表现的毛毛躁躁地,不仅让面前的县令看轻了自己,而且对于自己想办的事情反倒不利。
既然万年县令这么给面子,周承业便耐着姓子说道:“承蒙大人赏脸,亲自在署衙之中接见于我。若非事发突然,而我家公又是受了不白之屈,小可此时当在承恩楼上饮酒赋诗,又何必带着一群没爹没娘的孩子前来救人!”
周二郎将“救人”二字咬的重一些,是想提醒郑霁,现在不是闲扯蛋的时候,抓紧时间放人才是第一要紧之事。
郑霁混迹官场多年,当然听得出来周二的不满和着急,也知道此时不是自己拿着捏着的时候,万一让面前这位很能惹事的小祖宗等得着急了,只怕原本可以结下情面的好事都要变成坏事。他于是说道:“二郎在这里稍坐片刻,待我亲自前去查问此事,一定将陈家翁给你带回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885
12886
12887
12888
12889
12890
12891
12892
12893
12894
12895
12896
12897
12898
12899
12900
12901
12902
12903
12904
12905
12906
12907
12908
12909
12910
12911
12912
12913
12914
12915
12916
12917
12918
12919
12920
12921
12922
12923
12924
12925
12926
12927
12928
12929
12930
12931
12932
12933
12934
12935
12936
12937
12938
12939
12940
12941
12942
12943
12944
12945
12946
12947
12948
12949
12950
12951
12952
12953
12954
12955
12956
12957
12958
12959
12960
12961
12962
12963
12964
12965
12966
12967
12968
12969
12970
12971
12972
12973
12974
12975
12976
12977
12978
12979
12980
12981
12982
12983
1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