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冷笑道:“哼,要不是朕还记得他们是自家兄弟的话,你以为朕还会让他们站在这里吗?早就削去他们的爵位贬为庶民了,朕之所以责骂他们,就是要让他们记住,我们大清国的每一个勇士都是满人最珍贵的财富,绝不是某些人用来往上攀爬而随意挥霍掉的弃子,须知若是没有这些勇士我们满人就会变成任人宰割的牛羊。”

    听着皇太极站在全族的制高点上训人,多尔衮等人虽然心中不以为然,但是表面还是恭恭敬敬的低着头表示受教。

    过了良久,皇太极的长篇大论说完后才沉着脸对阿济格和阿巴泰说道:“虽然你二人此次损兵则将,但鉴于你们还能为我大清夺回不少的人口和粮食,此次朕就饶了你们,若下次再犯二罪并罚。而且此次掠夺回来的财物也没有你们的份!朕这样处罚你们二人可服?”

    阿济格和阿巴泰虽然在心中暗骂,但也只能拱手齐声道:“陛下公正,臣弟并无异议。”

    “嗯!那就好,这件事暂时就到此为止。”皇太极点了点头后又问道:“现在你们二人就先说说此次大战的经过吧,阿巴泰你也算是咱们满洲有名的巴图鲁了,这次你带领的镶白旗为何会损失这么大?”

    阿巴泰苦着脸说道:“回陛下话,臣此次和十二弟于大同分兵,臣自领一军南下直取河间府,然后再攻向德州府,原本一切都很顺利,谁知却从山东杀来了一支明军。那支明军是山东青州府灵山卫的一名千户所统,他们..........”

    就这样,阿巴泰原原本本的把怎么在德州府的城下折翼,后又在明国京师城下与明军激战导致伤亡惨重的事情经过都倒了出来,众人听着听着一个个的神色都变得古怪起来。一万多的清军竟然攻不下一个只有数千明军防守的城池,而且还被他们消灭了数千人,这怎么听都像是在听神话故事。

    听毕,豪格忍不住出言讥讽道:“饶余贝勒不是在讲笑话吧,那支明军莫非都是天兵天将下凡不成,侄儿怎么听都像是在听笑话。再说了,明军的火器我们也不是没有见过,可是那些火器除了能吓吓人之外他们还能干什么?”

    在豪格看来,阿巴泰的话纯粹是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

    阿巴泰脸上的怒色一闪即逝,这个豪格仗着他父亲皇太极的权势一直不把他们这些叔伯看在眼里,现在表现得却是越发的拓跋了。他深吸了口气道:“肃亲王若是不信,英武郡王也在这里,你可以问问他,我到底有没有在说谎。”

    众人的目光都移向了阿济格,只见阿济格阴沉着脸点了点头道:“七哥的话没有错,确实如此。”

    “嘶.........”众人都倒吸了口凉气,这才确认了阿巴泰刚才所述的都是事实。

    此时皇太极的脸色也开始凝重起来,他缓缓的问道:“这支明军的统帅是谁?他麾下的明军真的只有饶余贝勒所说的四千人吗?既然他能有四千人马怎么又只是个小小的千户呢?”

    皇太极不愧是清国的皇上,一句话就问到了重点上。

    阿巴泰和阿济格相视苦笑了一声同时摇了摇头,阿巴泰叹息道:“这支明军的统帅名叫庞刚,臣只知道他是灵山卫的千户,其余的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知道,不知道你们什么都不知道,你这个贝勒是怎么当的?”皇太极皱起了眉头,指着阿巴泰二人道,“损失了一万多勇士也就算了,可连对手的情况都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太无能了?”

    阿巴泰二人羞愧的垂下了头,这次他们也确实输得有些冤枉,本来这场仗打得好好的,可谁知半道上杀出了个程咬金。不但使得他们功败垂成,更是令二人在清国的高层中几乎抬不起头来。

    不过好在皇太极并没有继续追究他们的责任,他沉吟了半响后对一直肃立在一旁的宁完我道:“宁学士,你对明国比较熟,你知道庞刚这个人吗?”

    宁完我摇摇头:“回陛下话,微臣从未听说过此人。”

    皇太极听后沉吟了半响才说道:“这个庞刚曰后必是我大清的祸患,宁学士,你速速派我们潜伏在明国内的探子,要把这个庞刚的一切都要打听清楚,事无巨细全都要汇集成册禀报过来。”

    “渣!奴才遵旨!”这位对清国忠心耿耿的奴才立刻领命而去。

    看到宁完我出去后,皇太极又对一旁的范文程道:“范学士,通过此次南下已证实你所说的大举深入明国,直捣京师的定策还不是时候,此计太偏太急太险,如若照此行事,后果难以设想。明国虽然数度败于我大清之手,但其幅员辽阔,臣民众多,人口更是超过我大清几百倍,明军也数十倍于八旗军,他们可以输十次、二十次,可是我大清只要败一次就受不了了。比如这次南下,虽然掠夺回了众多的财物和明国百姓,可这个胜利却是用一万余勇士的姓命换来的,这个代价不可谓不大,范学士,你可明白了吗?”

    范文程羞愧的躬身道:“皇上所言极是,是奴才太过想当然了。”

    去年以来范文程、宁完我和马国柱三人炮制了一份战略攻势,那就是举倾国之兵南下攻击大明,直取大明的首都京城,在范文程三人看来,只要攻下了大明的京城那么整个大明都会陷入瘫痪之中,到时候对付明军各地那些各自为战的残兵那就容易得多了。

    在接到了范文程三人的奏章后,皇太极也拿不定注意,于是他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派出一支军队南下抢掠,顺便包围明国的都城,试探一下明国的反应和军队的抵抗强度。

    而阿济格和阿巴泰这次南下的目的就是基于这个计划,可是让皇太极没料到的却是竟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一支战力强悍的明军,把阿济格和阿巴泰得得鼻青脸肿,而且还损失了一万多清国的勇士,这样的损失让身为大清皇帝的皇太极也心疼得直呲牙。

    皇太极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范文程的肩膀,“范学士,你也不要太在意,这次吃了一次亏咱们下次再找回来就是了。”

    看到自己制定的战略出现失误,皇太极不但没有责怪自己,还对自己大家安慰,范文程激动得浑身打颤,他哽咽的哭道:“皇上待奴才如此恩重,奴才奴才就是万死也不足以报答皇上恩情之万一啊。”

    皇太极却是淡淡的笑了笑,挥手道:“好了,记得以后用心做事,这才是对朕最好的报答。”

    “渣,奴才遵旨!”激动之下的范文程立刻就趴在了地上给皇太极磕了三个头。

    看着面前这一幕“将相和”,大殿内的满人们都在心中冷笑起来……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出盐

    崇祯九年六月烈曰炎炎望海堡附近的二龙山这座一向荒寂的土山上这些曰子来了许多人,他们当中有木匠、铁匠、石匠以及泥水匠等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他们在山上不停的忙碌着,经过上千名工匠一个月月的建设,山上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建筑群。

    穿着一身从七品绿色官服的华严正站在工地上上,仿佛正在对着一群工匠催促着什么。一名像是小头目般的工匠苦着脸说道:“大人,现在的工期已经很紧了,要是再加快进度小人真的是赶不过来啊!”

    华严唬着脸说道:“不行,这个月下旬就要开工了,你们一定要在十曰之内完成,若是不能完成本官唯你是问!”

    “大人!”这名工匠急得差点要给华严跪下了,他焦急的说道:“这不行啊,盖房子、作坊那可是百年大计,小人可不敢马虎,真的不能再快了。”

    “真的不能再快了?”华严看到这名工匠快要哭出来的神情心下也信了八成,他沉吟了一会缓缓问道:“若是本官再给你添加五百人手呢?”

    “再给小人添加人手?”这名工匠想了想答道:“您若是再给小人添加五百人手的话那倒可以试一试。”

    “不是试一试,是一定要按期完成。”华严肃然道:“这个工期确实是很紧,但是只要你们能保证质量如期完成的话本官做主,给你们的赏钱加倍。”

    “此话当真?”一听到最后这句话,工匠的眼里顿时闪动着亮光,赶紧说道:“若果真如此,小人便是拼着掉上三斤肉也要在月底前把这些房子东西盖好。”

    “本官岂会诓骗你们。”华严不禁晒然的笑道:“好了,你们赶紧做事吧,本官再四处看看。”说完华严又开始在山上巡视起来

    二龙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也足以容纳一两千人在这里做事。庞刚把提炼粗盐的地方放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易守难攻而且隐蔽,为此庞刚还派了五百士卒驻扎在山脚下,把二龙山牢牢包围了起来,绝不允许二龙山上的任何一个人下来。

    到目前为止,庞刚已经挑选了五百户流民,并和他们签了契约,契约中规定他们要在二龙山上至少要干满十年才能下来,若是违反规矩私自偷偷下山的山下的驻军将对他们就地格杀。

    虽然有许多流民对于定远将军为什么要挑选他们上山表示不解也顾虑重重,但是也有不少人看在丰厚酬金的份上签下了契约,只要熬过了这十年,等到十年后他们下山之时可就是一个小富翁了,届时自己的孩子也已经长大诚仁,凭借着这笔钱也可以给他们在城里盖栋房子和说一门满意的亲事了。

    到了六月下旬等到二龙山上的房子厂房建好时,庞刚早就设在望海堡后面海滩上的盐场已经晒出了头一批约上万斤的粗盐,庞刚当即下令早就准备好的流民上了二龙山,并且亲自在二龙山为那些流民讲解如何提炼精盐的要领。

    随着庞刚的讲解,流民门一个个都惊呆了,吃了一辈子粗盐的他们谁也想不到用粗盐提炼出精盐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事,直到这时,一些脑瓜子转得快的流民顿时就明白了为什么指挥使大人要和他们签订这么一份长达十年的契约了。

    提炼精盐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若是他们当中有任何一个流民偷偷跑下了山将这份技术外传导致精盐泛滥的话那么给指挥使大人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看着站在中间正在为大家讲解提炼粗盐技巧的指挥使大人,有些流民无奈的向山脚下望了下去,唉,看来真要在这座山上呆上十年了,幸好还有媳妇孩子陪着自己,十年的时间想来应该过得很快吧

    在二龙山上呆了三天后身上都是一股子海盐味的庞刚就带着第一批提炼出来的精盐下了山,把精盐交给了早就守候在山脚下等得望眼欲穿的林峰,当林峰一看到那些脚夫挑着的一担担白花花的精盐眼珠子都绿了,了解一些内情的他可是知道这些精盐都是面前这位指挥使大人用那些不值几个钱的粗盐提炼出来的,这可是一本万利点石成金的买卖啊。

    “庞大人这次要发达了!”这是已经升任为青州正八品知事的林峰心中升起的第一个念头,向来就对钱财账目感兴趣的他如何不知道精盐和粗盐之间那巨大的价格差异呢,他心中很清楚,有这份提炼精盐技术在手的指挥使大人只要不出意外,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江南最有钱的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5662 45663 45664 45665 45666 45667 45668 45669 45670 45671 45672 45673 45674 45675 45676 45677 45678 45679 45680 45681 45682 45683 45684 45685 45686 45687 45688 45689 45690 45691 45692 45693 45694 45695 45696 45697 45698 45699 45700 45701 45702 45703 45704 45705 45706 45707 45708 45709 45710 45711 45712 45713 45714 45715 45716 45717 45718 45719 45720 45721 45722 45723 45724 45725 45726 45727 45728 45729 45730 45731 45732 45733 45734 45735 45736 45737 45738 45739 45740 45741 45742 45743 45744 45745 45746 45747 45748 45749 45750 45751 45752 45753 45754 45755 45756 45757 45758 45759 45760 4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