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又沉吟片刻,问道:“左良玉能够很快恢复元气么?”

    “左良玉威望素著,善于驾驭,远非一般大将能望其项背。看他密奏,说他到南京之后,卧薪尝胆,招集旧部就可知此人依旧可用”

    崇祯心中急躁,不等杨嗣昌说完,问道:“卿着良玉能否再次收复江西?”

    杨嗣昌摇头道:“如今闯贼对我已然是虎视眈眈,咱们万万不可再起波澜。”

    “他果然能听从洪承畴指挥?”

    “臣不敢说他必会听从洪大人指挥,但知他至今仍然把敬洪大人这位昔曰上官。”

    崇祯仍不能决定,沉吟说:“姑且试试?”

    杨嗣昌道:“老臣以为皇上可以将洪承畴派往江南即知。”

    崇祯思前想后实在是别无良策,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如今江南局势已然糜烂,只有对左良玉尚可寄托一线希望。想了想才叹道:“如今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杨卿,拟旨吧!”

    “是!”

    看到崇祯已经下了决心,杨嗣昌走到了龙案旁开始研磨,开始草拟起圣旨来,很快圣旨草拟完毕后名王承恩送司礼监发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兵部尚书洪承畴果敢干练,素有练兵、统兵之才,着命其担任江南总督一职,江南各地兵马皆归其节制,往卿勿负朕恩,为我大明担起守土之责,钦此!”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香案前,洪承畴伏在地上对着前来传旨的王承恩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后,这才站了起来伸手接过了明黄绸缎制作的圣旨。

    接过了圣旨,洪承畴走到王承恩身边恭敬的问道:“王公公,皇上突然命下官担任江南总督,此举却是颇为出乎下官的意料,不知这是何人所提议啊?”

    王承恩轻轻斜了洪承畴一眼,慢慢的抬了抬头,目光朝上,然后就不说话了,洪承畴看着王承恩的动作后沉思了一会,脸上的神色变了几变,这才苦笑道:“谢王公公指点迷津,下官明白了。”

    王承恩原本波澜不惊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微微的笑意,缓缓点头:“嗯,洪大人是个聪明人,该如何做就不用咱家多说了,总之此去江南干系重大,万万不可出了岔子,否则皇上震怒,这后果就不用咱家多说了吧?”

    “是,下官明白!”洪承畴苦笑着拱了拱手:“下官此去江南自知干系重大,但皇上总不能让下官空着手上任吧?”

    王承恩玩味的看了洪承畴一眼,道:“哦,你想要什么?”

    洪承畴咬了咬牙道:“下官想要调一个神机营去江南!”

    “什么?”

    一声惊呼从王承恩的嘴里喊了出来,饶是以王承恩的镇静也不禁喝道:“你想要调神机营去江南?你疯了?”

    “下官没疯!”洪承畴的眼睛此刻异常的明亮,他坚定的说道:“下官知晓,此次前往江南要与庞刚对决,虽然下官从未与那庞刚交过手,但也素闻那庞刚火器犀利,下官此去江南若无一支火器精兵在手岂能于那庞刚交战!”

    王承恩冷哼道:“洪大人,您不是不知道如今的京营可不是太祖时期的京营了,京营子弟现在是什么德行你比咱家更清楚,这点还用咱家来提醒您吗?”

    京师京营又称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是洪武年间由朱元璋亲自组建的,三大营在初建时,战斗力那是最为强悍的。但是在土木之变中主力损耗殆尽,景泰时,兵部尚书于谦对京营编制进行改革,于三大营中选精锐十万。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因此也称称十团营。

    从理论上来说,驻扎在燕京的京营是大明一支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他的装备最为精良,人员也全都是大明的勋贵之后,按理说对大明也是最为忠诚,战斗力也是最为强悍,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勋贵力量损失惨重,加之又遭到文官集团的长达上百年的打压,现在的勋贵集团已经成了一群只会混吃等死的蛀虫。由他们组成的京营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而洪承畴要求调走的神机营则是京营里唯一的一支纯火器营。

    “下官自然知道!”洪承畴斩钉绝铁的说道:“但正是因为京营依然糜烂不堪,所以下官才更应该将这支京营中的精锐带到江南战场去历练一翻,只要能将这支京营历练出来,下官也算是没有白到江南一趟,再者说了,江南那个地方如今成了什么样子王公公您也不是不知道,若是下官没有一支信得过的精兵在手,能镇得住江南的那些老兵油子吗,还是莫非皇上应允下官调集一支宣大精锐随同下官前往江南?”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五十八章 找到钨矿

    “你想都别想!”王承恩瞪了洪承畴一眼,道:“此刻那鞑子正屯兵山海关至宣大一线,咱们增兵都来不及,怎能容你调集旧部随你前往江南?”

    “那不就结了。”洪承畴轻笑了起来,“下官奉命督师江南,必然要有一营兵马亲自掌控在手中,否则如何驾驭那些桀骜不驯的骄兵悍将啊,左良玉其人下官也知之甚深,此人骄横拓跋,为人狂傲自大,下官虽然是他的老上官了,但现在此人羽翼已丰,老夫手中若无一支精锐之师,如何能控制此人,莫非公公以为凭着洪某人这张老脸和皇上的赏赐的王命旗牌就能让江南那些士绅兵痞们乖乖听命吗?”

    说实话,洪承畴说的这番话可以说已经很放肆了,但王承恩并没有生气,作为从崇祯当信王时就伺候崇祯的太监,王承恩对于崇祯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极有主仆之谊,也有点象父子只见的情分,自打崇祯登基后,这些年的辛苦他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眼看国家的国事曰渐糜烂,不但是崇祯,就连王承恩心里也不好受。

    现下朝廷派了洪承畴前往江南督师,洪承畴提出要带一支人马下去,其实这个要求并不过份,好汉还得三个帮呢,更何况是下去督师数省兵马呢。

    “好吧,咱家这就去跟皇上说说。”沉吟了半响,王承恩终于轻轻点了点头,无奈的叹息道:“你啊,总是给咱家添麻烦,什么人马不好要,却偏偏要神机营的人马,这不是让皇上为难嘛。”

    看到崇祯面前最为得宠的太监终于点头,洪承畴心中一喜,拱手笑道:“公公高义,下官就先谢过公公了。”

    王承恩把手一摆,淡淡的说道:“得了,成与不成的还两说呢,咱家这就告辞了。”

    说罢,王承恩这才轻轻的一摆手,走出了兵部的大门。

    一直目送着王承恩走出了大门,洪承畴这才转身向自己办公的签押房走去。当他来到书案前坐下时,一名年约四十,嘴角长了颗豆大黑痣,面向有些阴森的幕僚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低声对洪承畴道:“大人,朝廷的这个旨意来的很突然啊。皇上既没有询问大人的意思,朝堂上也没什么预兆,怎么圣旨就这么突然下来了呢?莫非事情真的紧急到了连召见大人的时间都没有了么?”

    这位中年男子名叫丁群,浙江绍兴府人,因为科举无望,因此不得不和众多的绍兴读书人一样在洪承畴麾下做了一个师爷,至今已有十多年了。

    “非也。”洪承畴摇了摇头,“本官以为这必定是皇上临时决断,否则怎么着也该有点蛛丝马迹在里头。既然皇上下旨这么急促,可见来他对江南局势确实已经忍无可忍了。”

    “但您向皇上提出调集神机营前往江南,此举恐怕会惹起众勋贵的非议和抨击啊,况且那些神机营士卒的战力”说到这里,丁群嘴里啧啧了几声,显然对已经沦落为整天赌钱遛鸟的神机营很是鄙夷。

    洪承畴却微微的笑了,对丁群道:“丁先生,您是不是以为本官昏了头,是以才会要求神机营那些老爷调往江南的?”

    丁群摇摇头:“自然不是,学生以为大人自有自己的考虑,但学生愚钝,却是看不出来。”

    “好了,你也别猜了。”洪承畴露出了一丝狡狯的笑容,轻声道:“其实你说得不错,神机营里的人确实已经糜烂不堪,但神机营的装备可不糜烂,恰恰相反,神机营的装备那可是全大明最好,也是最新的。”

    “哦?难道您是打算”

    丁群神色一动,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洪承畴继续说了下去,“现下鞑子在关外虎视眈眈,皇上自然不会抽调关宁、山海关和宣大一线的兵马给本官,而闯贼在陕西也是蠢蠢欲动,若说京城里唯一还能让本官看得上眼的东西也就只有神机营里的那些火器了,至于那些老爷兵嘛,只要本官将他们带到江南去历练一翻,本官就不信不能将他们锤炼出来!”

    “哦原来如此,大人英明。”

    弄明白自家老板的想法后,丁群脸上露出了佩服之色。他算是明白洪承畴的打算了,神机营的人马是腐化堕落不假,但神机营毕竟是天子亲军,他的装备历来都是杠杠的,比如说他们的火铳和火炮,那可都是工部兵器司打造出来的精品,绝对没有大明其他军队里经常发生的那种火铳炸膛,火炮打不出去的情形发生。毕竟这支军队也是皇家的脸面,皇上有时心血来潮之时也会去检阅的,若是让他们穿得破破烂烂的,拿着破旧不堪的火器,你说皇帝会怎么想,所以说这点和后世某些地方也是很像的,再苦不能苦干部,再穷也不能穷到神机营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08 7109 7110 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0 7121 7122 7123 7124 7125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7136 7137 7138 7139 7140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7148 7149 7150 7151 7152 7153 7154 7155 7156 7157 7158 7159 7160 7161 7162 7163 7164 7165 7166 7167 7168 7169 7170 7171 7172 7173 7174 7175 7176 7177 7178 7179 7180 7181 7182 7183 7184 7185 7186 7187 7188 7189 7190 7191 7192 7193 7194 7195 7196 7197 7198 7199 7200 7201 7202 7203 7204 7205 7206 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