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自归柴桑之后,马不停蹄,直奔吴郡而来,此去荆南,周瑜收获颇多,庞山民大婚一事,虽使其声名远扬,亦暴露了不少见荆南实力,于孙权府上,周瑜入门之后,见孙权面有不虞之色,心中微叹,面上却是笑道:“主公,此时可兴兵荆南。”
孙权闻言,不置可否,对周瑜道:“公瑾,尚香刚与那庞山民成婚,如今我江东妄兴刀兵,恐为人不齿。”
“些许流言,算得什么?”见孙权优柔寡断,周瑜心中更是烦闷,却不得不压抑怒火,沉声劝道:“那庞山民独下江东,已将主公唬住?山民有些才华不假,可是我江东历经三世,那荆南虽发展迅猛,却根基不足,若此时不一鼓作气,取了荆南之地,日后待那庞山民经营日久,荆南固若金汤,我江东再想取之,难上加难!”
孙权闻言,微微意动,思索片刻对周瑜道:“可否先取江夏?若得江夏,既不坏与我那妹婿交情,我江东亦师出有名。”
周瑜皱眉,心思一转,对孙权道:“主公可是不欲周某领军?”
孙权面色微变,此番周瑜去了庞山民婚庆一事,天下皆知,孙权亦忧心周瑜得兵权后,去而不返,且如今大乔已在周瑜府上,周瑜家眷皆在柴桑,若其背叛,恐无人节制。
只是此事孙权亦不敢在周瑜面前提及,周瑜乃江东肱骨,若失此人,江东不稳,一时间孙权亦极为苦恼,该如何婉拒周瑜要求。
周瑜只看孙权面色,便知孙权想法,对孙权道:“仲谋既然不信周某,周某亦不强求!”
“公瑾何出此言?”孙权闻言,面色大变,周瑜却冷然笑道:“某与伯符,八拜之交,此生便不会背弃,一应谋划,皆为江东日后称霸天下,此来将军府,周某只求兵权,若仲谋不信,周某可质子吴郡!”
孙权闻言失色,周瑜说罢,跪伏于地,对孙权道:“如今荆南已兴兵西川,周某心中已有谋划,夺庞山民根基,于这天下之争,便是挚友,亦当放在霸业之后,若仲谋不允,周某便从此往后,再不入这江东朝堂。”
“公瑾,你这是在逼我!”孙权冷哼一声,道:“如今二位嫂嫂,皆至吴郡?”
“小乔与周某同至,大乔夫人,还在柴桑。”周瑜说罢,颇有些心灰意冷,心中暗叹:伯符,如今仲谋已不顾惜旧情……
“也罢,既然公瑾所求军权,周某便予公瑾军权,只是公瑾莫要忘记,夏口一役,公瑾已折在我那妹婿手上一回,此番谋划荆南,定要一战全功。”
“周瑜领命。”周瑜说罢,头也不会的出了将军府中,堂上孙权,原本阴沉着的脸上,却泛起了一抹冷笑。
回到驿站之中,周瑜心中闷闷不乐,小乔见状,忙问缘故,当得知那孙权欲使周瑜质子吴郡之后,惊怒道:“仲谋何时变得如此冷血,难道夫君于这江东,已不得仲谋所信?”
“非也。”周瑜闻言,摇头叹道:“若仲谋不信为夫,亦不会予周某兵权,只是仲谋欲使周某心中忌惮,听其号令,如今看来,柴桑都督府亦要迁往吴郡了,只是嫂嫂还须留在柴桑,如今周某亦是不知,仲谋对嫂嫂是否心存歹念……”
“可嫂嫂去柴桑之时,是以探视妾身,作为借口。”小乔闻言,神情黯然,对周瑜道:“若仲谋强迫,我等亦没有留人理由。”
“称病便是,事到如今,仲谋与我,皆心知肚明,周瑜在世一日,便不会让嫂嫂再受委屈,夫人大可放心,如今周某已在江东,周某有些事情,也只能于心中想想,却不敢做!”
周瑜说罢,神情愤然,想起之前庞山民于荆南所言,周瑜轻叹道:“此番又要与山民相争沙场,周某可不会在一人手上,败上两次!”
(未完待续)
------------
NO.224 鲁家商队,尽着白衣?
荆襄向来有严防江东的习惯,两家世仇,攻伐不断,如今庞山民于襄阳调拨军马,文聘毫不犹豫,便使麾下万余新军,赶赴荆南。
新军皆为之前校场演武后所募,向宠,傅彤各率五千军马,刚至长沙,便于太守府中,与庞山民见礼,庞山民话不多说,令二人接掌城内防务,保境安民,在此之前,整个长沙大城,所余军马只有玲儿,祝融所率数百私兵,两个丫头忙碌日久,也该让她们好好休息一下了。
庞统虽因未能与诸葛亮同去西川争功,而耿耿于怀,可如今却也知道,不是与庞山民争执的时候,江东如今,虽无出兵迹象,可是庞统隐隐觉得,兄长所虑,也有些道理,万一那周瑜不讲情面,妄自攻伐荆南四郡,四郡相邀自救,怕是艰难的很。
如今唯有依靠甘宁坐镇荆南水军,威慑江东了,一旦水军溃败,长沙万余步军,难阻江东军马,于四郡驰骋为祸。
庞山民如庞统一般,亦心忧荆南安定,如此形势之下,庞山民也只得舍却温柔乡,整日于士卒呆在一处,严整军备,且荆襄与各家诸侯商贸之事,亦全凭庞山民做主,庞山民一时之间,毫无闲暇之时,整日往返于军营以及太守府中。
数日以来,庞山民倒也没有察觉到江东兴兵的意图,先前于江东广布耳目,也只是传回了周瑜返回吴郡之后,与孙权密议,便再无消息,只是庞山民并不单纯的以为,周瑜此番回到吴郡,只为向孙权提及庞山民与孙尚香二人大婚之事。
莫非又要与江东周郎,对决江上?
想到此处,庞山民不禁皱眉,以周瑜之智,又怎肯重蹈夏口覆辙?若此番再次对上,若想如之前那般取胜,怕是极难。
荆襄九郡,亦如往日一般安定,只是襄阳城中,近几日却有些热闹,刘表自病愈后,便著书立说,讲述其于荆襄数年以来,为政之事,被庞家刊印之后,于荆襄盛传。
刘表之前便是“八骏”之一,其文采风流,自成一家,许多学子对这位平易近人的州牧大人之著作,爱不释手,只是明眼人却心中疑惑,州牧如此为之,难道是欲将尊位,传于刘琦?否则又为何如此重视将其美名,流传后世……
吴郡,周瑜宅邸之中,鲁肃与周瑜坐于榻上,相顾无言。
鲁肃之前并未想过,周瑜会如此决绝,如今江东世家多与庞家交好,周瑜却欲兴兵长沙,对周瑜抉择,鲁肃心中不明,原本此番来寻周瑜,鲁肃便欲问及此事,只是待见到周瑜那张阴沉着的俊脸之后,鲁肃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大都督原本当于柴桑,节制江东军马,可是如今孙权却使周瑜于吴郡开府,且周瑜此番,家眷齐至,莫非孙权已对周瑜起了提防之心?
鲁肃素知周瑜忠义,先前已去过将军府上,可是孙权却说,此番安排,乃周瑜所求,鲁肃无奈,只来寻周瑜,欲问明其中详细。
二人相对,皆未率先开口,半晌之后,鲁肃忍受不得这府上气氛,对周瑜道:“公瑾……仲谋之前于鲁某面前,言公瑾将家眷,尽数带来吴郡,乃公瑾所欲?”
“算是吧。”周瑜说罢,又一言不发,鲁肃心中焦急,对周瑜道:“你与仲谋之间,到底发生了何事?莫非此番你去长沙应庞山民邀约,惹主公猜忌?若是如此,鲁某去仲谋处,代公瑾说项。”
“不必。”周瑜说罢,对鲁肃道:“如今鲁家与荆南买卖,作的如何?”
“都什么时候了,公瑾还关心这商贾之事!”鲁肃闻言急道,你与仲谋之间,相互猜忌,岂不中了那庞山民之计,以公瑾智慧,怎可如此行事?”
“关那庞山民何事?”周瑜闻言,冷哼一声,对鲁肃道:“若子敬心中疑惑,可问仲谋。”
“你与仲谋于此事之上,倒是英雄所见略同!”鲁肃闻言,苦着脸道:“可是你二人皆不告诉鲁某,这事情原委,就算鲁某欲于你二人身边调和,以不知该如何去做!”
“不用调和,也无法调和。”周瑜闻言冷笑道:“总之,周某不会忘记之前与伯符誓言,辅佐仲谋,此事可揭过不提,还请子敬先告知周某,你鲁家与那荆南商贸,关系如何?”
“还算不错,自两家姻亲之后,庞山民不再限制我江东求购之物,竹纸,典籍,皆为暴利,鲁氏宗族也因此一事,赚到不少。”
周瑜闻言点了点头,沉吟片刻道:“据说那甘宁对你鲁家商队,盘查不严?”
“与庞山民交易久了,双方颇为互信。”鲁肃说罢,只是片刻,瞪大眼睛对周瑜道:“公瑾提及我鲁家商队,所为何事?莫不是公瑾此番,欲兴兵江东?”
周瑜闻言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周某欲借子敬,族中商队一用。”
“公瑾莫非忘记,之前联结山越之事,我等便被那庞山民摆了一道,于鲁某看来,此人颇为细心,若想胜他,当扬长避短,与其点齐兵马,堂堂正正,对决沙场,如此以来,公瑾自可大胜。”
“那庞山民会给周某这个机会?”周瑜闻言,皱眉叹道:“若是那甘宁水军,盘查不严,周某欲于子敬商队之中,藏些人手,隐匿荆南。”
“不可!”鲁肃闻言大惊道:“万一被那庞山民发现,又要以竹纸,印刷,拿捏江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1042
31043
31044
31045
31046
31047
31048
31049
31050
31051
31052
31053
31054
31055
31056
31057
31058
31059
31060
31061
31062
31063
31064
31065
31066
31067
31068
31069
31070
31071
31072
31073
31074
31075
31076
31077
31078
31079
31080
31081
31082
31083
31084
31085
31086
31087
31088
31089
31090
31091
31092
31093
31094
31095
31096
31097
31098
31099
31100
31101
31102
31103
31104
31105
31106
31107
31108
31109
31110
31111
31112
31113
31114
31115
31116
31117
31118
31119
31120
31121
31122
31123
31124
31125
31126
31127
31128
31129
31130
31131
31132
31133
31134
31135
31136
31137
31138
31139
31140
3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