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鲁肃还欲再言,周瑜叹道:“周某或与仲谋不睦,可看在伯符面上,周某可尽数容忍,子敬无需担心,有二张操持政务,我江东还乱不起来。”
鲁肃闻言微微点头,轻叹一声道:“只是如今北面曹操,开疆拓土,以如今态势,扫平河北指日可待,那袁家幼子,又怎是曹操对手,且庞山民新得益州一地,其崛起之势,已成必然,诸侯大势如逆水行舟,我江东不进反退,鲁某心中,怎能不忧?”
周瑜闻言,亦深以为然,若如今孙权不奋发图强的话,不消数年,便会被这两大诸侯,远远抛在身后,届时江东衰弱,便是依仗大江之险,又能与这两大豪强抗衡多久?
只是周瑜却并不打算,如今便接受鲁肃劝诫,重归朝堂,周瑜心中明了,这孙权的权利**颇重,与其重归朝堂,受孙权忌惮,倒不如于江东衰弱之时,再度出马,力挽狂澜……这江东去年未将二庞扼杀,已是失了先手,如今这天下大势,渐成定局,江东若贸然兴兵,便是自讨苦吃了。
念及此处,周瑜索性不再想这烦心之事,对鲁肃道:“若子敬此来,欲作说客,怕是要无功而返了。”
鲁肃见状,心知多说无益,命下人将布匹送上,对周瑜道:“公瑾可一观此布。”
周瑜闻言微微一愣,继而看了看案上布匹,对鲁肃道:“寻常麻布而已。”
“此布乃从荆南购得。”鲁肃说罢,周瑜不禁笑道:“你鲁家又与山民做买卖了?只是这次所购之物,倒是让周某涨见识了,这等麻布,江东亦有,子敬还买他荆襄的作甚?”
“周大都督或许不知这江东布价,寻常麻布,尺五十钱,而于那庞山民处,百钱可得三尺。”鲁肃闻言,不禁叹道:“鲁某不知其中缘由,所以才来寻公瑾,欲解此惑。”
周瑜闻言,半晌无言,鲁肃见周瑜皱眉苦思,亦不打扰,许久之后,周瑜眼前一亮,对鲁肃道:“或许那庞山民新得纺布技艺,使这人工费用,大大降低。”
鲁肃闻言愕然,半晌之后恍然大悟,对周瑜道:“正当如此!但凡买卖,那庞山民总不会赔本,凭空让我江东得了便宜,只是此事于鲁某处颇为为难,荆南布贱,鲁某买来,亦有赚头,可是一想到此物乃山民所创,鲁某心中,总有些不忿。”
周瑜闻言,亦颇为苦恼道:“关键在于,荆襄可凭此物,再赚我江东钱粮,且此事堂堂正正,我江东避无可避……便是不买荆襄布匹,若叫百姓得知,荆南布贱,亦会争相求购。”
“商贾之道,只会以利趋之……”鲁肃闻言皱眉,对周瑜道:“那公瑾以为,这布帛买卖,鲁某日后到底要不要与这庞山民做下去了?”
“子敬不做,亦有人做。”周瑜闻言,不禁笑道:“此事还轮得到子敬回避么?只是周某以为,总不能让山民顺风顺水,好处皆得!于周某看来,子敬回去之后,当多囤棉麻,待那庞山民求购之时,坐地起价,若那荆襄还想纺布,总不会凭空得之,这原料还是要用的,话说这天下好处,总不能让他一人尽得吧!”
(未完待续)
------------
NO.270 江夏遣使
鲁肃离长沙已有数日,这些时日以来,庞山民除与黄承彦,于竹林工坊钻研奇术之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开辟北地市场,十余年来,荆襄从未与曹操交恶,便是如今庞山民接掌二州,与曹操之间的关系,也算和谐。
这种和谐并非亲如一家,无论是曹操还是庞山民,于边境之上,皆屯重兵。且两家于汉室方面的优势,也渐渐趋于平衡,曹操挟天子,庞山民挟宗室,刘氏已被这两家豪强,一分为二,依照道理,便是天子敕令,庞山民也可爱理不理,刘表,刘璋皆天子长辈,就算是和平时代,天子若要号令二人,言辞亦须斟酌。
如今曹操急欲拿下河北之地,所以也不敢对荆益二州轻易发难,当下西北马腾蠢蠢欲动,时刻威慑长安,若再招惹庞山民的话,曹操便会三面受敌,一旦形势至此,便是强如曹操这般,亦难承受。
之前攻伐西川,曹操未从中作梗,于此事之上,庞山民承郭嘉之情,所以当曹操攻略河北之时,庞山民也未轻易发兵,也算是还了昔日郭嘉情份。
且庞山民向来以为,上兵伐谋,这战争手段,还是尽可能的少用一些,除非是必胜的战役,庞山民才会发兵,否则的话,根本就没有必要,四处开罪别人。
诸侯征战,无非是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如今荆南亟待休养生息,还是不要四处树敌的好,这也是先前庞山民阻止庞统,图谋汝南的理由。
只是这庞山民虽欲安分守己,可是偏偏有人想要从中作梗,今日刚至长沙太守府中,庞山民便见到了一张让他颇为复杂的面孔,庞山民看着阶下那位气宇轩昂,甲胄齐身的武将,半晌无言。
“江夏守将,赵云参见上将军。”
“江夏参军,孙乾见过上将军。”
二人拱手一揖,庞山民与二人见礼,心中疑惑,之前自关羽于庞山民婚宴之上,闹过一阵,庞山民便不再与江夏之人,有任何联系,如今赵云,孙乾联袂而至,倒是让庞山民颇为不解,不知这关羽到底是何打算。
想到此处,庞山民对堂下二人道:“不知二位此来,所为何事?”
“欲劝上将军,出兵汝南。”孙乾说罢,庞山民眉头微皱,那孙乾似是早已料定庞山民会有此反应,对庞山民道:“若上将军出兵汝南,兵逼许都的话,我家主公欲将江夏一郡,拱手奉上!”
庞山民闻言,思索片刻,摇头笑道:“有子龙,云长镇守江夏,可代庞某保境内百姓平安,庞某为何要贸然兴兵?且庞某与曹操并无私怨,没有攻伐汝南的理由。”
“上将军当知,那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心系汉室者,皆可清君侧,且如今我家主公已说得西凉马寿成,用兵长安,若将军此时用兵,可一战全功!”孙乾说罢,信誓旦旦道:“曹操军马,如今多于河北之地,此时正是上将军攻城掠地之时,上将军如若不取,日后定然后悔!”
庞山民闻言心中一惊,暗道这刘备左右逢源的本领当真不错,如今才去了西凉数月,已经忽悠的马腾攻打长安了,若此时荆襄用兵汝南的话,倒也可以有所收获,以庞统之智,算计曹仁,应当能胜。
只是若此时对曹操落井下石的话,便是得了汝南,日后也要屯以重兵,且如今便与曹操不死不休,并不是庞山民所期望的局面。
想到此处,庞山民不禁轻叹一声,脑中一转,没有回答孙乾之言,而是目视赵云,对赵云道:“西凉军马,多为羌人,皇叔何时与异族沆瀣一气,屠戮我汉室百姓了?”
庞山民说罢,孙乾,赵云二人皆面色不虞,只是二人却不知该如何反驳,半晌之后,孙乾肃容道:“马寿成亦忠良之后。”
“可羌人劫掠汉家百姓日久,据庞某所知,西北百姓,多恨羌人,那马腾虽为忠良之后,却不代表马腾亦是忠良……”庞山民玩味的看了孙乾一眼,孙乾闻言,不知该如何辩驳,见庞山民又将目光投向赵云身上,孙乾疑惑道:“上将军与子龙有旧?”
“之前于襄阳之时,有过一面之缘。”庞山民闻言笑道:“为何子龙来了此处,却一言不发?”
“赵某此番,只作护卫。”赵云闻言,神情不变道:“且孙先生已经将道理尽皆与上将军讲了,赵某无话可说!”
庞山民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对赵云道:“那子龙以为,皇叔于西凉,诸多行事,可算正确?”
“皇叔行事,自然有其道理!”赵云说罢,神色如常,只是眼眸之中,微微闪烁,显然庞山民之前所言,已经稍稍触动了赵云心思。
庞山民心中暗喜,却不动声色道:“二位当知,庞某如今掌二州之地,去年才新得西川,如今正欲休养生息,此虽攻伐汝南良机,可于庞某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
孙乾闻言,面色一黯,道:“不如上将军再考虑考虑……”
“若对决曹操,庞某自可光明正大,何须落井下石?”庞山民闻言不禁笑道:“且皇叔欲与羌人沆瀣一气,庞某却不愿如此行事,若庞某没有猜错,皇叔入西凉,目的在于图谋马腾基业,不然皇叔又如何舍得江夏重镇?此鸠占鹊巢之事,庞某甚为不齿!公祐勿要再劝,庞某心意已决!”
孙乾闻言,半晌无语,赵云却怒视庞山民,对庞山民道:“上将军对我家主公,乃是偏见!”
“那子龙说说,庞某所言,可有错处?”庞山民说罢,赵云怒道:“皇叔所为,皆欲解救天子,覆灭曹操,还百姓朗朗乾坤!”
“曹操覆灭便是朗朗乾坤?”庞山民闻言不禁笑道:“子龙此来长沙,沿途当见过庞某治下百姓,生计如何,子龙当知,这朗朗乾坤,不是你家皇叔说是就是的,也不是当今天子说是就是的!百姓过的好,便是朗朗乾坤,不知子龙以为然否?”
(未完待续)
------------
NO.271 虚与委蛇之计
赵云乃是武人,其口才又怎么辩过庞山民?且庞山民亦知,他跟赵云谈及朗朗乾坤,本就是鸡同鸭讲。
于赵云看来,刘备乃其主公,相处日久,刘备对百姓颇为仁德,若刘备可执掌天下,亦可为一代明主,而庞山民则不然,只其姓氏,赵云便看不上眼,汉家天下,天子当姓刘,这才是赵云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1209
31210
31211
31212
31213
31214
31215
31216
31217
31218
31219
31220
31221
31222
31223
31224
31225
31226
31227
31228
31229
31230
31231
31232
31233
31234
31235
31236
31237
31238
31239
31240
31241
31242
31243
31244
31245
31246
31247
31248
31249
31250
31251
31252
31253
31254
31255
31256
31257
31258
31259
31260
31261
31262
31263
31264
31265
31266
31267
31268
31269
31270
31271
31272
31273
31274
31275
31276
31277
31278
31279
31280
31281
31282
31283
31284
31285
31286
31287
31288
31289
31290
31291
31292
31293
31294
31295
31296
31297
31298
31299
31300
31301
31302
31303
31304
31305
31306
31307
3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