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闻言,亦觉得郭嘉所言,有些道理,对郭嘉道:“劝曹某兴兵不难,只是奉孝如今,胜算几何?”

    “五五之数。”郭嘉说罢,不禁苦笑道:“若一年之后,便是四六之数,丞相胜算,仅在四分!”

    郭嘉说罢,群臣无不大惊失色,诸人皆知郭嘉向来言之有物,却未曾想到,其对那区区荆襄上将军,如此盛赞。

    曹操亦颇为不悦道:“奉孝莫要危言耸听。”

    “非是危言耸听。”郭嘉轻叹一声道:“郭某如今,已去过荆襄两次,这两年之间,荆襄变化非同小可,而那庞山民最擅吏治,除吏治外,其上兵伐谋,颇有手段。”

    “先前因河北牵扯,丞相无暇顾及荆襄之事,如今丞相已腾出手来,当与那庞山民一较高下,若再不加制衡,任其坐大的话,不要说剩下的这半境汝南了,便是许都,亦难守御!”

    郭嘉言之凿凿,曹操眉头也越皱越紧,正踌躇间,却听身边一粗豪声音响起:“丞相,俺也觉得奉孝军师说得有理,那庞山民于俺眼中,行事怪异,便是俺这武者,亦心中惊惧。”

    骤然出言者,乃是许褚。

    曹操闻言,心中好笑,对许褚道:“仲康也知谋事?”

    “不知,只是那庞山民仅用小小手段,便可败俺。”许褚说罢,便讲起了之前诸葛亮大婚之时,他与庞山民相约举尊之事,待其说过之后,堂上群臣,皆倒吸一口冷气。

    “此乃奇术?”

    “只是小聪明吧……”

    一时之间,丞相府堂,议论纷纷,许褚说过之后,便不再言语,待曹操定夺大事,曹操思索许久,对郭嘉道:“奉孝,非是曹某不信这荆襄两年时光,除掠西川,汉中土地之外,还有如此战力,而是奉孝所言,若与之对决,胜算仅在五分……曹某向来知晓奉孝可料敌于先,只是这胜算太低,曹某如何敢战?”

    “若丞相再踌躇下去,可是连五分胜算都没了……”郭嘉闻言苦笑道:“若丞相心意已决,郭某这便去汝南,接掌仲达军马,试试那陆伯言手段,若丞相不允郭某提议,那郭某便于许都,与丞相一道看那荆襄蓬勃发展便是……”

    曹操闻言,愕然无语,却听贾诩笑道:“奉孝,老夫可添一成胜算否?”

    “若文和与郭某同往,自然可得六分胜算。”郭嘉说罢,对曹操笑道:“文和先生难得主动一回,欲为主公排忧解难,主公若再不允,说不过去!”

    “奉孝,我兄弟二人,可添一成胜算否?”夏侯渊闻郭嘉之言亦道:“河北一役,显不出我兄弟二人本事,之前听闻奉孝曾言,荆襄骁将不少,我兄弟二人亦当与之一会!”

    郭嘉闻言,微微点头,却听曹操朗声大笑道:“奉孝心意已决,文和亲自请战,曹某又怎敢不给二人面子?既然汝南一役,关系重大,曹某欲亲征此地,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

NO.373 格局已变,陆逊警惕

    堂上群臣同仇敌忾令曹操十分满意,曹操征战天下多年,并非未逢一败,只是他心中深知,只要治下臣子有这般万众一心的心气,便可频频于艰难时刻扭转逆境。

    于此同时,曹操心中也对庞山民更加警惕,短短两年多时光,转眼即逝,可这荆襄竖子却在旁人看来毫无可能的情况下,雄踞二州之地,其治下广袤,已可与中原堂堂一决了。

    如今天下诸侯,皆有无法遮掩的劣势,中原无水军,所以想要跨江而战,绝无胜算,这也是郭嘉先前曾言,此番兴兵,只可掠荆襄于江北土地的缘由之一,而江东,荆襄多为南人,虽擅水战,却于陆上难与中原相争,如果不是刘备骤然与马腾反目,夺长安,安定数郡,那荆襄或许会慢慢的从西凉购买战马,组建骑军,所以郭嘉所言,此乃天赐良机,遏制荆襄,曹操心中,深以为然。

    然而郭嘉的考虑比之曹操,又要更深一些。

    于郭嘉眼中,若不出太大变故,日后可问鼎九州者,除曹操与庞山民二人之外,再无他人,且此番若是兴兵汝南,与陆逊沙场相逢的话,曹军的胜算还是比较大的。

    陆逊不凡,郭嘉早已知晓,只是在郭嘉看来,陆逊用兵颇为老成,与其年岁不符,对寻常人而言,此乃优点,而这陆逊身上的稳健,却是有些过于刻意了。

    如此看来,足以说明此子兵法韬略虽可用的纯熟,其中却难免着于表象,未臻大成,比之周瑜,庞统,诸葛亮等人,总要略逊一筹,若日后与之沙场相逢,窥其软肋,自可破敌。

    只要可以讨回汝南,便是不去与那江东联系,以周瑜眼力,自然会望风而动,两家诸侯同掠荆襄的局面一旦形成,荆襄必然焦头烂额。

    郭嘉思虑许久,对曹操道:“丞相还请早些下令,紧闭城池,查抄城中各庞家商铺,以免我大军用兵之时,被山民窥得先机!”

    “只是些许眼线,奉孝何必小题大做?”曹操说罢,郭嘉轻叹道:“郭某亦不懂商贾之道,只是那庞山民屡屡料敌于先,与这开设于各家诸侯处的商铺,关系不小,若只一陆逊,丞相亲征,汝南易得,若让那庞山民有所警惕,此番用兵,怕是要横生枝节!”

    “奉孝所言极是。”

    闻郭嘉之言,贾诩亦劝道:“之前贾某与奉孝多番言及那荆襄之主,此人手段,常常看似简单,却可化腐朽为神奇,丞相切勿因其年龄尚浅,而轻视此人。”

    曹操闻言亦笑:“如今这庞山民已有与曹某为敌的资格,曹某不会小觑此人!”

    堂上商议,直至正午,曹操设宴与群臣用过饭后,许都城中,便四门紧闭,于坊间多有商铺,被曹军查封,且曹操严令城中商贾,数日之内,不得出城。

    而城中各路校场,多有上将往来其中,军马调集频繁,许都城中百姓多有疑惑,这近些时日,也没听说有哪家诸侯,打到许都,怎么许都却是一副战云密布的样子?

    汝南城,太守府中。

    陆逊于后堂之中,审阅着数日以来的治下政务,如今由荆襄各郡迁徙而来的百姓,已有万余,汝南城中大兴土木,生机勃勃。

    批复完繁杂政务,陆逊的心思也不禁飘至半郡之外,司马懿统辖的土地之中了,近来两家诸侯,虽少有交兵,可陆逊心中却难以乐观,江东联结中原,刘备反叛马腾,联系这诸多事情,陆逊并不看好汝南一地,可如现下这般,长治久安。

    将心比心,若陆逊为曹营之人,若窥得此等良机,亦会兴兵而来,郭嘉,贾诩,司马懿等人,又岂会放过如此大好机会?

    再次摊开案上地图,陆逊眉宇之间,忧色更甚,陆逊对于司马懿并不惧怕,可若曹营能吏皆至,陆逊也不看好手中筹码,可抵曹操大军,前来攻伐。

    心中一遍遍的完善着汝南布防,陆逊轻叹一声,对身旁侍者道:“召向宠将军至此。”

    侍者闻言,匆匆离去,不过多时,向宠便至,见陆逊面上,一脸愁容,向宠对陆逊道:“伯言召向某而来,所为何事?”

    “欲使将军归长沙,求上将军援助!”陆逊说罢,向宠一脸愕然,对陆逊道:“近些时日,司马仲达麾下,并无异动。”

    “非因司马仲达。”陆逊闻言苦笑,道:“陆某已修书一封,将军带去便是。”

    向宠闻言,带上书信,领命而去。

    数日之后,庞山民于长沙城中,见向宠到来,心中奇怪,如今庞山民精力,多放在扶助马腾,湮灭刘备一事上,对于汝南局势,并不似先前那般关注,看过陆逊书信,庞山民心中凛然,忙召庞统,前来议事。

    庞统至府堂,看过书信之后,对陆逊所言,深以为然。

    之前料定曹操不敢贸然兴兵,其缘由皆在西凉归马腾所掌,一旦曹操兴兵,荆襄亦可与西凉两路兴兵,使曹操用兵,畏首畏尾,可如今长安变故,已令天下格局,新生变化,若曹操大军来犯,也在情理之中。

    陆逊可于司马懿划地而治,可若曹操亲征,中原豪杰尽皆相随,陆逊又怎是曹营诸多谋士合力图谋的对手?且那曹操用兵,极有手段,不动则已,一旦兴师动众,汝南一地军马,怎可与中原豪杰分庭抗礼?

    想到此处,庞统神情严峻,对庞山民道:“以统观之,伯言所虑,极有道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953 15954 15955 15956 15957 15958 15959 15960 15961 15962 15963 15964 15965 15966 15967 15968 15969 15970 15971 15972 15973 15974 15975 15976 15977 15978 15979 15980 15981 15982 15983 15984 15985 15986 15987 15988 15989 15990 15991 15992 15993 15994 15995 15996 15997 15998 15999 16000 16001 16002 16003 16004 16005 16006 16007 16008 16009 16010 16011 16012 16013 16014 16015 16016 16017 16018 16019 16020 16021 16022 16023 16024 16025 16026 16027 16028 16029 16030 16031 16032 16033 16034 16035 16036 16037 16038 16039 16040 16041 16042 16043 16044 16045 16046 16047 16048 16049 16050 16051 1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