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白门楼上,刘备那“无心之语”,确实与吕布殒命,有着不小关系,如今见其遗孀,以这二人心中坦荡,便代刘备,向貂蝉致歉。
庞山民见关羽,张飞如此桀骜之人,居然会向一女子低头,亦不禁调侃貂蝉风姿无限,而貂蝉却并未与关,张计较前事,反而劝解二人,如今已入荆襄,旧事重提,再无必要。
诸侯相争,本就存在着许多无奈之事,庞山民原本便知貂蝉豁达,见其不欲与二人计较,心中更喜,若貂蝉不愿,庞山民也不会不顾貂蝉意愿,重用二人,如今几人尽释前嫌,倒也了却庞山民一桩心事。
只是之后的事情,却并非如庞山民料想那般,顺风顺水。
关羽倒还明理,那张飞依然对庞山民占长安,逐刘备一事耿耿于怀,数日以来,接连饮酒,且酣醉之时,其房舍之中,总是传出如破锣一般的叫骂之声。
骂苍天无眼,不给他兄长安身立命的机会。
骂庞山民狡诈,让其兄长失了皇叔尊位。
庞山民居于竹林,本为清净,如今却多了这样一位恶邻,倒是把庞山民逼得,不敢归家了。
原本跟张飞这般浑人,就难以说清道理,好在张飞只是噪音扰民,却并不动手,且有关羽约束,张飞也只是叫骂数声,抒一抒心中郁气。
不过数日之后,张飞见那庞山民并不动怒,且关羽也劝过多次,索性不再喝骂,反而屡屡离家,或去水军营寨,或去长沙校场,寻一众荆襄将校的晦气去了。
张飞悍勇,如今庞山民帐下之人,可力敌此人者,寥寥无几,张飞打着指点将士武艺的旗号,又连扫诸将面子,庞山民对张飞这般幼稚心性,颇为无奈。
不过一众荆襄将校,倒乐得与张飞相斗,张飞武艺超群,远超诸人,虽受其一顿打击,不过张飞收发自如,也不伤人性命,与张飞切磋,对于武人本领的提高,作用不小。
且张飞为人本就赤诚,诸人也知他只为消解心中郁结,并无坏心,倒也愿意与张飞诚心相交。
如今荆襄将领之中,甘宁已与张飞,极为相投,除切磋之外,也频频一道饮酒,虽甘宁亦知,张飞心系刘备,难以劝服,可是这英雄相惜,却无分阵营。
有过数日,便有使者飞马来报,言朝廷使节,再至荆襄,与庞山民有要事相商。
不待通报,郭嘉轻车熟路的入了竹林,至庞山民竹舍之外,正见关羽亦在庞山民院落之中,之前于许都之时,郭嘉与关羽也有过数面之缘,如今再见,郭嘉心中,唏嘘不已。
“云长,如今连你也改投荆襄了么?”郭嘉口中喃喃,却被关羽听见,回过身来,关羽见郭嘉一脸讶色,苦笑一声道:“故人重逢,时过境迁。关某如今处境于数载之前,别无二致,非是关某转投荆襄,而是山民不杀之恩,无以为报……”
------------
NO.447 若不还钱,奉孝肉偿?
“奉孝,莫要依仗与庞某熟稔,就将我这竹舍,当作你家后院好不?”
闻屋外郭嘉声音,庞山民推门而出,一脸谑笑,对郭嘉道:“此番奉孝远道而来,必有所求,只是庞某心中好奇,这中原又有何事,有求荆襄?”
郭嘉闻言,正待开口,却见关羽调头便走,庞山民见状笑道:“云长无需回避。”
关羽点了点头,寻一石凳坐下,实际上关羽也心中好奇,这荆襄与中原曹操,又有何勾当,在关羽心中,那曹操枭雄之姿,寻常困难根本难不住他,如今这相府谋主都来了荆襄,想必曹操那边,问题不小。
郭嘉闻庞山民调侃,轻叹一声道:“特来向你这财主,借点钱粮。”
庞山民闻言微微一愕,继而笑道:“曹丞相也有手头紧的时候啊?!既然这样,奉孝何不转投荆襄,若是有朝一日,曹操支不起奉孝俸禄,奉孝又如何养活一家老小?”
“山民,还是莫要与郭某开这般玩笑的好!”郭嘉闻言,笑骂一声道:“郭某此来既为借贷,也是保人,如今丞相既要迁都,又要征伐青州,这朝廷财政,已捉襟见肘,若山民肯借贷中原,三年之内,连本带利,丞相必还!”
庞山民闻言不置可否,心中却盘算起了该不该借中原钱粮之事。
无论是迁都邺城,还是征讨青州,庞山民皆乐见其成,借曹操钱粮对荆襄财政也无太大影响,只是就这样简简单单将钱粮借给曹操,庞山民却并不甘心,想到此处,庞山民收起面上笑容,故作为难道:“奉孝,非是庞某不愿卖丞相这个人情,而是之前十万大军征伐长安,庞某这财帛如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如今手上,并无余财……”
郭嘉闻言,一脸奇怪道:“荆襄富庶,何人不知,山民莫要搪塞郭某!”
庞山民闻言苦笑,对郭嘉道:“若是奉孝借钱,庞某就算勒紧裤腰,也要让奉孝得偿所愿,可是此番奉孝是代丞相借钱,庞某与丞相的交情还未好到这个份上。”
此言一出,郭嘉算是听得明明白白,略一思索,便对庞山民笑道:“既然这样,那山民便当这钱粮便是郭某借的!”
“若还不上,奉孝肉偿?”庞山民说罢,诡异一笑道:“如若奉孝肯应,便是丞相借债,庞某也借了!”
关羽闻言半晌无言,原本二人还是商议借贷之事,可是如今却成了庞山民堂而皇之的挖曹操墙角,关羽忽然发现,一时间跟不上眼前这二人的思路,这跳脱的也太让人难以摸清痕迹了。
郭嘉思索片刻,暗道便是应下庞山民的这般要求也并非难事,以中原广袤,丞相三年时间,如何还不上所借钱粮,可是转念一想,郭嘉心头便是一惊。
这庞山民拖人后腿的本事可非同小可,之前便有哄抬中原物价的前车之鉴,若是他再以其商贾手段,祸害上中原一回,到时候一旦丞相无钱还债,郭嘉到底还要不要履行诺言了?
见郭嘉眉头紧锁,庞山民不禁轻笑,看来想要简简单单骗过郭嘉,绝非易事,大道殊途同归,商道与兵法之间亦有相通之处,郭嘉此番举动,很明显是对庞山民的一应言辞,有所怀疑了。
庞山民并未打扰郭嘉思索,半晌之后,却见郭嘉叹道:“山民,便是丞相山穷水尽,郭某亦不会弃之不顾,更何况当下丞相境况虽是窘迫一些,却远未伤及筋骨,山民此举,意在郭某改投荆襄,只是山民当知,强扭的瓜不甜,且这人世间,许多事情也并不是只靠金钱,就能做到的。”
郭嘉斩钉截铁的话语显然宣告了他的态度,庞山民闻言也不禁苦笑连连,关羽见郭嘉面对庞山民万般诱惑,皆不为所动,心中也不禁暗暗叫好。
见庞山民神情,似破受打击,郭嘉笑道:“山民,这钱粮你借还是不借?”
“奉孝,你这还是借钱的态度?”庞山民闻郭嘉之言,颇为恼怒道:“勿要以为与庞某交厚,庞某便要事事遂你心意!”
“既如此,郭某改日再来。”
郭嘉说罢,掉头便走,庞山民冷哼一声,心中却暗暗疑惑,莫非这中原缺钱少粮,并不严重?
只是这个想法很快便被庞山民自己所推翻,先前抬高中原物价,已经让曹操辖下并不健全的经济体系,崩塌不少,如今曹操治下,各郡县掌管钱粮的官吏,皆因前事,如履薄冰,处处小心谨慎,提防荆襄商贾,再生祸乱。
所以庞山民也可以从众多商贾口中,知晓当下中原境况,曹操于民治一道,颇有手段不假,可是这许多来源于后世的招数,在当今这个时代,前所未见,也令曹操防不胜防。
且以曹操心高气傲,若非迫不得已,又怎会遣郭嘉亲至,借贷钱粮?
可是这郭嘉的态度,不疾不徐,且并未给庞山民留太多转圜余地,明明就给人留下一种,曹操尚可坚持下去的意思,既然可以坚持,这借贷钱粮一事,就有待商榷了。
庞山民思索许久,也不知郭嘉到底是什么想法,索性也不再多想,侧目看了关羽一眼,庞山民开口笑道:“云长倒是稀客,此来寻庞某何事?”
关羽犹豫片刻,对庞山民道:“此番贸然而来,关某欲知荆襄军马近来有没有用着我兄弟二人的地方,若可早立功勋,我与三弟也可早些报答唐侯恩情!”
“云长已知刘备去处?”庞山民说罢,关羽却一脸黯然的摇了摇头道:“兄长最后的消息,却是在那函谷关中,如今关某亦不知,兄长何在。”
庞山民闻言微微点头,对关羽道:“云长莫要急于建功,便是诸侯相争天下,亦要一张一弛,如今新得雍凉,总要先照顾雍凉百姓,再无后顾之忧的好,且庞某与二位相约,便是一年,若一年之后,二位得知刘备去处,便是离荆襄而去,庞某亦不阻挡!”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2409
2410
2411
2412
2413
2414
2415
2416
2417
2418
2419
2420
2421
2422
2423
2424
2425
2426
2427
2428
2429
2430
2431
2432
2433
2434
2435
2436
2437
2438
2439
2440
2441
2442
2443
2444
2445
2446
2447
2448
2449
2450
2451
2452
2453
2454
2455
2456
2457
2458
2459
2460
2461
2462
2463
2464
2465
2466
2467
2468
2469
2470
2471
2472
2473
2474
2475
2476
2477
2478
2479
2480
2481
2482
2483
2484
2485
2486
2487
2488
2489
2490
2491
2492
2493
2494
2495
2496
2497
2498
2499
2500
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