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手下们都嚷嚷着要上,张令却一脸严肃地摇了摇头,六十九岁高龄的老将,一生征战何止百战?更何况不久之前,他还与奢崇明的十万叛军打过‘交’道,张令的作战经验无比的丰富,他不会轻易地打情报不充足的仗。刚才那个参谋分析的虽然井井有条,看起来很像那么一回事,但是张令很清楚,“分析出来的东西”和“侦察出来的东西”不可等同视之,如果他有确切的情报证明贼军分兵,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下令吃掉映山红部的两千人,但他现在什么情报也没有,甚至连这两千敌军后面有没有伏兵都搞不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还敢向前冲的,不是菜鸟。就是新手,但绝不会是他张令!

    张令压下了诸将的声音,沉着脸道:“不得进攻,把军队调到旁边那个小山丘上,做好据守山丘的准备……斥候再去探来,无论如何也要‘摸’清楚这两千贼人的背后那几条山沟……”

    “这还有啥好探的……”有一名年轻的百户小将嘀咕了一句,不过他旁边马上就有另一名千户走过来,伸手给了他的脑袋一下,头盔拍歪到了一边,喝道:“张令将军的命令肯定错不了。给我乖乖听令。”

    “是!”

    官兵不但没有向着映山红冲过去。反而开始向旁边的一个易守难攻的小山丘上窜去,这一下还真是出乎了许人杰的意外,他不由得楞了楞,惊叫了起来:“**!我们的计策被识破了?”

    曹文诏摇了摇头:“不。没有被识破!若是张令真的发现我们一共有八千人。他早就下令撤退了。以川兵的山地行军能力,我们连追都别想追上……他现在只是下令军队移上那个小山丘,说明他也拿不准我们这边究竟有没有伏兵……这是属于老成持重之策。先占据着易守难攻的山丘,再来侦察我们的情况……如果我所料不差,对方的斥候马上就会从两边的险山上翻过来……”

    听了曹文诏的话,许人杰和王二向左右两边细看,果然,川兵的斥候在树林中一晃,显然是想从两翼翻山绕过前面的映山红,刺探映山红背后的山沟,一旦被这几个斥候翻山了山顶,居高临下向后面一看,就必定能知道朱军的布置。

    许人杰楞了楞,不由得叹道:“大草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对官兵的判断真是太准了,这一点我真是有所不如。”许人杰知道自己的问题,他擅长制定一些奇谋怪策,但若堂堂正正拉开了军队打仗,他比起曹文诏、张令这些沙场百战的老将,确实还欠缺了一些经验。就拿这次来说,他的计策被张令识破,不,或者说还没有被识破,但碰上老成持重的张令,奇策无效,他对官兵下一步行动的掌控力,就不如曹文诏这种正规渠道出来的将领那么好了。

    许人杰是一个很虚心的人,他当年能虚心跟着朱元璋学习,现在也能跟着曹文诏学习,赶紧问道:“要不要派斥候去拦截对方的斥候,将他们袭杀……”

    曹文诏摇了摇头道:“不可……若是杀了这几个斥候,不让他们翻山,岂不是告诉张令我们这边有鬼!张令只怕立即就会放弃那个山丘,率军撤向深山之中,然后他就会变成我们粮道上的一根刺……随时可能从深山里窜出来截我们的粮,负责押粮的白‘玉’柱不是他的对手,到时候,情况会变得非常棘手。”

    许人杰抠了抠脑袋:“那要怎么办?”

    曹文诏的脸上‘蒙’着布,看不到他的脸‘色’,但眼中却‘射’出了一抹‘精’光:“像张令这种老将,我们是很难骗过他的眼睛的,但好在他不是神仙,不可能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一切,我们骗不过他,却可以骗过他手下的几个斥候……”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然后道:“王二头领,麻烦你赶紧脱了身上的紫袍,带一千人,都脱了身上的紫袍,让士兵们用最快的速度换上平时穿的普通衣衫,兵器也‘乱’拿着,不要‘弄’得很整齐,然后向南行一里,从那里慢吞吞地‘摸’过来……摆出一幅要进攻映山红部的样子。”

    王二脑子比较笨,完全没听懂这是什么意思,憨厚地问道:“这是要做啥?我为啥要做出一幅攻击自己人的样子?”

    曹文诏道:“没时间解释了,你快去!”其实以曹文诏在朱军中的地位,是没有资格给王二下命令的,就连许人杰要给王二下命令也得用个请字,好在王二这人并无争权夺利之心,也没有那种斤斤计较的脾气,他知道自己笨,在这种军略大事上,很愿意听取同伴的意见,曹文诏这样说,他也就听了,一点都不拿架子。赶紧带了一千人,脱下身上的紫袍,穿上普通的麻衣,然后拿着‘乱’七八糟的兵器向南走去。

    曹文诏又对许人杰道:“大元帅头领,请下令让黑杆兵和余下的陕西兵利用保护‘色’。尽量地隐蔽起来,不必保持阵形,缩进树底或者草丛中都可以。”

    许人杰也奇道:“就算都缩进草里,整整四千人想要完全躲过斥候的眼光是不可能的。”

    曹文诏点了点头道:“碰碰运气吧,看斥候能否被王二兄弟率领的人吸引了注意力,就忽略了对山沟下面的侦察。”

    朱军这边在匆匆调动,张令派出来的斥候则在艰难地翻山……由于映山红部两千人扼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山丘,这山丘两边都是险峻的山崖,因此斥候们翻越这山崖着实费了一番力气,等他们翻上崖顶时。朱军已民经按曹文诏的吩咐重新布置了一番。

    几名斥候刚上崖顶。就看到在山崖另一边的远处,有一只人数在千人左右,‘乱’七八糟的军队,正向着贼军映山红部‘摸’去。这只军队的动作很慢。看起来颇有些迟疑。似乎并不太想攻击映山红部……

    一名斥候立即大叫道:“那应该是梓橦的乡勇军!”

    另一名斥候也叫道:“嗯,很像……乡勇军差不多就是这样,一幅畏首畏尾。不敢前进的样子,他们是在等我们官兵先和映山红部打起来,占了优势,他们才冲上来捡便宜。”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这只军队其实是王二率领的陕西兵。

    由于发现了这只乡勇军,几名斥候的注意力毫无例外地都转了过去,就在他们脚下的山沟中,黑杆兵们大气也不敢喘一口,缩在山石和树林之中,尽量将自己藏好……其实这样的躲藏并不严谨,若是这几名斥候没有将注意投注在远处的“乡勇军”身上,早就发现了崖底的异常。

    “多亏了是在山林里作战。”许人杰看着头顶山崖上的几名斥候居然没发现他,不由得松了口气,压低声对旁边的曹文诏道:“要是在平地,咱们早就被发现了。”

    曹文诏也低声道:“若是在平地,朱军也不会顾虑川兵,根本不必用计策,直接正面作战即可。”

    两人只说了这几句话的功夫,山崖上的一名斥候便道:“我先回去通报张令将军,你们在这里继续监视着……”

    另外几名斥候点头道:“好!”

    一名斥候离了斥候小队,向来路奔去。他刚刚走远,曹文诏便从藏身之处滚了出来,双手一捞,一柄大弓出现在他的手中。

    崖顶上的几名斥候看到山崖底突然冒出个人来,正想看个清楚,突然听到“嗡嗡嗡”几声振鸣,曹文诏连珠箭已发……好个曹文诏,张弓搭箭,只在一瞬之间,连珠箭发,犹如流星赶月,一箭咬着一箭,便似同时‘射’出来一般。

    那几名斥候还没反应过来,便感觉到喉头一痛,似有利器穿喉而入……想吼已经吼不出声,身子软绵绵地倒了下来。他们心中惊骇,完全没想到贼军中居然有如此神箭手!这几箭的威力与速度,简直可比神弩将张令……哦,不!似乎比神弩将张令还要更胜一筹!贼军中什么时候有这样的人才了?

    “哗!”朱军的士兵们也忍不住惊呼出声,他们虽然已经见识过曹文诏生擒马祥麟的武勇,但还不知道他连箭术也如此厉害,这几箭从开弓到放箭,只是一瞬之间,快如电光火石,箭箭取人咽喉,简直无一虚发,这简直也太逆天了。

    几名小头领心头一国咚咚鼓响:“天啊,大草头领是什么来头?这也太厉害了点。”

    他这一轮神‘射’,连马祥麟也忍不住耸然动容,马祥麟虽然为人冲动易怒,容易中人挑拨,但他的见识是不浅的,他于十七年前就已经参加过浑河之战,走南闯北,人生阅历可不少。他知道草根里有些人才,舞枪‘弄’‘棒’,武艺高强……

    但箭术就不同了,箭术并不是武林人士喜欢练的东西,而是武林士家从小教育后代时才会让他们‘操’练,冲锋陷阵的武将才喜欢运用。因为江湖不同于战场,江湖上你有一枪一剑一刀,只需武艺高强,便可以横行无忌,但箭术在江湖上根本没有啥用处,使用箭术伤人,反倒会被江湖人士看不起。因此,草根中武艺高强之辈往往在箭术上是一个短板。

    例如王二,此人也算是一条好汉,他的武勇在马祥麟看来也是很了不起的,但王二的箭术实在不算很厉害,顶多也就是猎人中的好手的水平。再例如李自成麾下的刘宗敏、张献忠麾下的李定国等人,都是武艺高强,但箭术短板之人,这几乎是出自于草根的英雄们共同的特点!像《水浒传》中小李广‘花’荣那种人物,也就是评书话本里才有的。

    他忍不住在旁边用低沉的声音道:“这等箭术……你出自官兵,而且还是官兵中的大将?你为何‘蒙’面?究竟是谁?”B


------------

五一七、张令进攻

    (猫扑中文 )    马祥麟忍不住问道:“这等箭术……你出自官兵,而且还是官兵中的大将?你为何蒙面?究竟是谁?”

    曹文诏当然不会告诉他,虽然两人曾经在浑河之战见过,彼此互相欣赏,但也说不上交情深厚的朋友,曹文诏不可能冒着暴露身份,害死曹家满门的风险来装逼露脸。

    更何况,浑河之战的誓师大会上,三个意气风发,志同道合的将军坐在一起喝酒,誓杀鞑虏,结果却是戚金战死,马祥麟失了一目,而曹文诏却因为汉军大官儿们带头退缩,他被迫跟着汉军退走,没能在浑河之战上发挥作用,此事深以为憾,曹文诏在面对马祥麟的时候,心中一抹愧疚之情,使得他没脸自承身份。

    他只能淡淡地道:“我是一个已经死掉的人。”

    听他语气沉重,马祥麟心中升起一股怪怪的感觉,似乎他们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但是无论马祥麟怎么想,也不会想到十七前辽东浑河大战誓师大会上的一个酒友。

    他的脸色数变,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只好抛开那些旧事,来考虑当前的事,不考虑也就罢了,仔细一想,马祥麟忍不住惊道:“你射杀那几名斥候,只放了一个斥候回去报信……是要……暗算张令?”

    曹文诏点了点头:“张令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但他没有千里眼,顺风耳,他也需要通过斥候才能掌握战场上的情况,当斥候提供的情报出了错的时候。就算他老成持重,也一样会阴沟里翻船。所以,我们只需要瞒过他的斥候,就可以将他引入瓮中……”

    张令将三千川兵迁移到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小山丘上,一边迁移,一边密切地注视着映山红部的动静,六十九岁高龄可不是白活的,他从来不会轻易看轻对手。在军情不明的情况下,张令未虑胜,先虑败。绝不可能主动去进攻。

    他非常怀疑这两千贼兵只是一个诱饵。在这两千人后面的山沟里有可能埋伏着一只大军,说不定攻打绵阳的八千贼军全在这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0335 20336 20337 20338 20339 20340 20341 20342 20343 20344 20345 20346 20347 20348 20349 20350 20351 20352 20353 20354 20355 20356 20357 20358 20359 20360 20361 20362 20363 20364 20365 20366 20367 20368 20369 20370 20371 20372 20373 20374 20375 20376 20377 20378 20379 20380 20381 20382 20383 20384 20385 20386 20387 20388 20389 20390 20391 20392 20393 20394 20395 20396 20397 20398 20399 20400 20401 20402 20403 20404 20405 20406 20407 20408 20409 20410 20411 20412 20413 20414 20415 20416 20417 20418 20419 20420 20421 20422 20423 20424 20425 20426 20427 20428 20429 20430 20431 20432 20433 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