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东西让一向坚强的曹操如此无力?是什么让镇定自若的李煜如此失态?是什么东西让连死都不怕的勇士哀嚎哭泣?
公元192年,七月,在这一年大汉江山发生了恐怖的“蝗灾”!
遮天蔽日的蝗虫大军几乎横扫了大汉王朝的半壁江山,无人能够抵挡,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粮食、杂草,甚至是树叶、花朵都是它们的袭击目标,它们啃遍了每一寸土地;
吃!吃!吃!它们吃光了一切!留给人们的只是悲呼、喊叫,可就是悲呼喊叫的同时人们也不敢张大嘴巴,生怕这些东西钻到他们的口中!
黄河之北、陇山之西,江东流域、蜀中盆地,谁也不能幸免,全部都被这些不速之客光临一遍···
······分割线
“全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若是连命都保不住,那么经历蝗灾之后,你们的家人会过什么的样的生活!我想你们会自己想到的!现在!全部听我号令!突围出去!应对蝗灾!为了生存!杀!”,曹操高高站在石墩上,动情的呼喊:“我们回家!”
蝗灾降临让曹军的士气降到最低点,又因为曹操动情的煽动而触底反弹,居高不下;
“杀!杀!杀!···”,曹军猛然爆发出的气势将吕布军镇住了,那是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有着至高而纯洁的信仰的曹军为了他们的要保护的东西而战,自然是战无不胜;
并州军并不是没有信仰,他们也是少有的有信仰的军队;他们的信仰与图腾就是吕布,但吕布自己就是个无信仰者,如何能带好这些信仰他的人呢?
无惧于长枪穿身而过,誓要干掉对手;无惧于脑上大刀,坚定的要杀了对手!在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下,并州军渐渐崩盘;
即使他们的信仰、图腾,战神吕布亲自督战也不能阻挡疯狂起来的曹军,这个昨夜群战七将,重伤典韦、差一点杀了曹操的绝世猛男无论怎样喊叫也不能安定军心;
不是我军不行,而是曹军太凶猛了!
“轰隆隆!”的巨响,濮阳东城的城门被攻破,黑山军张燕一马当先冲杀进来,身后嗷嗷叫的黑山军亦随之而来;
在两路大军合军一处,借助遮天蔽日的蝗灾的掩护下,曹军最终安然的撤出了濮阳城,在这里的战斗也告一段落,他们还有更大的战争要打,不能在意这么一小块地方的得失···
···········分割线
曹军并无一刻停留,直奔许昌城而归,情势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吕布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敌人了!
李煜站在许昌城城府大厅之中,四周围满了人,包括曹操在内都在仔仔细细的听着他的话;
“目前!有一个好消息,也算是给我们一点安慰!许昌城外新近开垦的屯田受灾较轻,可能只会减产三成!告诉众位这个,不是炫耀我李煜的功绩!而是要告诉诸位!蝗虫灾害没有快速有效地治理方式!只有预防才是根本!”
“那为何许昌外的屯田受灾较轻?还请怀德不吝赐教!”,毛玠施了一礼,做为一个地方主管,对农业颇有心得的他,很急切的希望知道其中的诀窍;
“很简单!”,李煜朗声说道:“因为我们是在五月左右开垦的田地,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采用的是深翻土地的措施,这样一来地中的虫卵就会被当时寒冷的天气冻死在地中!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我建议!每年的种植,秋收后翻耕一边土地,春耕之前翻耕一边土地!这样既可以清理农作物根茬、翻松土地;又可以杀死虫卵,防止这样的蝗灾发生!”
“而当前!我们还是要扑灭蝗灾的!”,李煜伸出食指,直挺挺的指着:“第一!光是许昌一地的粮食收成并不足以让我们过到明年!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弄来粮草!”
曹操苦着脸:“唉!现在哪还有人愿意借个我们粮草啊?”
“颍川、汝南之地还残余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他们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粮食;此等贼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粮,以养三军,朝廷喜,百姓悦,乃顺天之事也!主公何不前往?”,驻守许昌多时的荀彧前些日子收到他的老家黄巾军劫掠的消息,苦于手上无兵,他也不好处理;
此时说出来,正好可以一举解除那里的危机,还可以帮助到兖州缓解目前的窘境,何乐而不为呢!
曹操勉强笑了一下:“善!明日既往!怀德继续说!”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抗灾
“第二!”,李煜伸出两根手指:“组织兖州全境的军民一起抗灾!白天,多用藤条编制大网,一面扑打,一面张网兜捕。夜间于田间地头刨沟,燃点篝火,蝗虫见火奔趋,群集沟内,加草焚烧,用土埋压。待清晨时,若有露头的蝗虫一并捕捉!”
“第三!制定严厉的法令!不光是针对目前的情势,也要为了今后可能发生的蝗灾而制定!”
“最后补充一点,我们要长远打算,能省一点是一点;将那些无存粮的百姓、流民集中到一起派食!将捕捉来的蝗虫炸熟,混入稀粥当中充当粮食吧!”,李煜一叹:“百姓不易啊!”
众人皆是长吁短叹,但工作还要继续,他们还肩负着几百万人的生存大任···
“诸蝗初生,若飞落,地主邻人隐蔽不言,耆保不即时申举扑除者,各杖一百;许人告报,当地职官承报不受理,及受理而不即亲临扑除;或扑除未尽,而妄申尽净者,罪加一等、斩立决!”
“诸官司荒田牧地,经飞蝗住处,令佐应差募人,取掘虫子,而取不尽,因致次年生发者,杖一百;诸蝗虫生发飞落,及遗子而捕掘不尽,致再生发者,地主耆保各杖一百···”。
除了这些,对官员的处置更是严厉;
“郡府所官员,遇蝗蝻生发,不亲身力行扑捕,借口邻境飞来,希图卸罪者,斩!协捕官不实力协捕,以致养成羽翼,为害禾稼者,斩!···”
经过一夜的研究下,一纸布告,飞速的传达到兖州各地,每一个传令兵都给地方主管传达着严厉的命令,这个时候,谁要是敢捣乱、不出力的话,结果可想而知,每一个地方主管都积极地通报命令,组织当地百姓抗灾;
曹操亲自带军前往颍川、汝南之地打食,兖州全境的灭灾大任落到了李煜的身上,所有人在只要关系到蝗灾的事情上必须要听李煜,如敢违抗,李煜可先斩后奏!
清晨,李煜习惯性地排队在长长的队伍中跟这些人一样领取粥食,这些人大多是青州黄巾,也有新收留的流民等,这种情况持续很久了,本想着今年会不再这样,现在看来还不行啊!
“我李怀德怕是要食言了!”,李煜再跟身前身后的青州黄巾聊天的时候叹息道;
“对于我们来说,姑爷已经做得够多的了!这都是天意!我们不怪您,其实···我们有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有一个地方安睡,不至于冻死,有这些就足够了!”,一个老者面带微笑的为李煜宽心;
“是啊!姑爷,你也不用太过伤心!”,“我们会帮您的!”,“···”
一句句温暖宽慰的话让李煜感动不已,暗中给自己加油鼓气···
喝过稀粥之后,李煜高高的站在许昌城的城头上,城外是百万人民,他们站的并不整齐,却很严肃,让人感觉到一种气势!
或许可以将他理解成战意、战斗意志,而这种战斗意志却不是对人而发的,是对蝗灾、灾害而生发的···
因为旌旗的招展,蝗虫大军不敢下落,只在兖州军民的头上盘旋,李煜高高举起问天剑,只说了一句话:“灭虫抗灾!开战!”
“灭虫抗灾!”,“轰···!”,巨大的回答声响彻天空,震落了无数的蝗虫;
白天李煜采用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在兖州各地遍插旌旗,迎风而动的旌旗使胆小的蝗虫不敢落下,夜晚就用挖沟点火的方式清除蝗虫,还有编网捕捉,放养鸡、鸭、鹅等活物的方法;
反正能想到的李煜基本上都用了一遍,就差没拜神求佛了,如果说拜神求佛真的管用,那么李煜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要是有药物就好了!”,李煜想到,可惜这时候哪有药物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1037
1038
1039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1047
1048
1049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