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们!跟我冲啊!斩杀董卓!斩杀董卓!···”,曹仁嘶喊,被感染的士兵们声嘶力竭的喝喊:“斩杀董卓!斩杀董卓!···”,一个、两个、成千上万的联盟军中只喊着一个口号,那就是:“斩杀董卓!”
被联盟军的疯狂气势有些吓住的董卓,身上居然发抖!在他年轻时绝对是看不到这种情况的!他现在居然如此不堪!
不光是曹操想建功立业,与他打着同样心理的孙坚也率领他的江东子弟拼命地想董卓靠拢,董卓的骑兵方阵像是割麦子般分裂开来,两股兵马齐头并进,从联军的阵型中脱离开来,箭头一般直射董卓!
董卓的车架立于高坡,车很华丽也很高大,他正站在上面紧张、颤抖的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其实也有情况不对就逃跑的打算,当他看见曹操与孙坚两部兵马冲过来时,吓的急忙下令鸣金收兵!
曹老大不过三千兵马!孙文台在被袁术坑了一道、收拢溃兵进行补充后也不过两万人马;
董卓精锐的亲卫兵足足有三万余人未投入战场,这要是曹操指挥他的兵马,肯定会有两个选择——要么仗着骑兵的机动能力分兵攻袭联军后方,要么就是全部投入战场,与敌军拼了!
董卓倒好,他硬生生的做出了第三个选择!为了自身安全,他还没等军队溃败,自己先跑了!
主将一乱,三军岂能不乱,一看自己的中军大纛向后方移去,他们也跟着撤了,再加上曹操示意手下人大喊:“董卓败了!董卓败了!”,西凉军更是没命的向虎牢关方向逃跑;
原本散乱不堪的联军出人意料的打赢了!真是让人诧异啊!
好在董卓的部下中还有厉害人物,徐荣关键时刻决断,出城接应董卓溃兵,一通乱箭迫使乘胜追赶的联军不的靠近;
犹如惊弓之鸟的董卓严令不准接战,只想着联盟军自己快点散去;
而李儒对他的表现失望透了,闷闷不乐的喝着闷酒,他身为董卓的首席谋士一定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想出办法来,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大汉江山的地图,忽然他生出一个主意;
良久不语的李儒叹道:“这是我最后的努力了!但愿你可以醒悟啊!”
············分割线
联军大佬们则高兴的在一起吹捧,袁绍心里也暗自得意,在他的带领下盟军打败了董卓,这是多大的声望啊!经过这一战后,联军内部的龌龊也暂时搁置,这就是战争输出法,通过战争转移了诸侯们针对袁氏兄弟不满,他们也是够幸运的;
而曹操对这种情况却表示深深的无奈,董卓还未败呢!他还有二十几万大军!他还占据着虎牢关,人家这一战虽然失败了,不过是丢了四五万人马!
而联军损失了近十万!当务之急是怎样攻破虎牢关,怎样破洛阳、斩董卓!不是喝酒就是吹牛!
那袁氏兄弟也忘记自己发的毒誓:不报叔父袁槐被杀的仇,誓不为人!可见他们有多虚伪;
董卓无意出城迎战,诸侯们也无意攻取虎牢关,一个不上不下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要说联军的运气真是不一般,买彩票都可以人人都中,就在双方对持的时候,一件改变格局的事情发生了!
ps:会哭的孩纸有奶吃!求推荐、收藏啊!····
------------
第三十五章 仁至义尽的李儒
虎牢关内,董卓惬意的躺在榻上,仿佛一点事情都没有发生,一点也不为自己的处境担忧;李儒看到董卓如此作态,心中甚是感慨,随后整理好心情,道:“贼军势大!温侯又被盟军围攻,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
“哦?什么童谣?”,董卓很感兴趣的问,其实他早有退却之心,却没有借口,他的依仗无非是帐下二十余万的西凉骁骑,他必须给将士们一个交代,是以,他思量着怎么找个借口退兵,也好对将士们有所交代;
“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关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李儒眯着眼睛道;
董卓命人回洛阳查探,果然如此!于是他对麾下将士说:这不是我老董要退兵啊!实乃天意!
古代的人尤其是平民百姓普遍文化不高,也许连小学生水平都没有,他们很迷信,一听有童谣这么说,那一定真的是天公的意思,不能反抗,于是他们信了;
而事实真的如此吗?非也!实乃李儒之计策也!
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为董卓谋划出一条后路,迁都长安,无疑是很精妙的一步棋;
假设说,董卓已无进取之心,他还将汉献帝刘协掌握在手中,这就是挟天子而慑诸侯,即使他们出兵讨伐,也要考虑一下天子的死活;而天子掌握在董卓手中给他们安个反贼的名声轻而易举,在大义上董卓也占据优势;
李儒料定联军久攻不下已暗生间隙,他们主动让出洛阳也会进一步激化诸侯之间的利益矛盾,联军也就会随之解散,董卓只要不昏了头,完全可以凭借手中的力量,安稳的过完下半辈子;
再假如说,董卓经历诸侯讨董后,痛定思痛,他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因为他的根据地就在雍凉之地;
长安也正是雍凉之地的中心,董卓完全可以凭借涵关之险、陇关之佑,励精图治,重新掌控河内地区,吞并并州,图谋汉中、进军蜀川;这样大汉王朝的西方疆土就尽数于他,再努力些,一统天下也未尝不可;
不得不说,李儒性格上虽有缺陷,太过嗜杀,除此之外哪一点都好!尤其他的战略眼光绝对可以冠绝天下!惜哉!惜哉!他投董卓犹如明珠暗投矣!
董卓大喜曰:“非汝言,吾实不悟。”,于是带着吕布星夜回洛阳,商议迁都。
聚文武于朝堂,董卓:“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夜观天象,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鬼才信他!什么时候他也会夜观天象了?
当然许多人不希望迁都,一来关东诸侯就要杀进洛阳解救他们了,二来,长安那个苦寒之地也不是这些人习惯过的;
司徒杨彪当即出来反对:“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鉴察。”
董卓大怒:“你知道个屁!这可是百年大计!你懂什么治国之道吗?”
太尉黄琬:“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使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董卓:“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
司徒荀爽谏曰:“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董卓大怒曰:“我为的可是大汉王朝的百年大计!那些草民爱咋地咋地!”;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心情极为不爽的董卓出门上车,只见二人望车而揖,一看,是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董卓问有何事,周毖曰:“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
董卓大怒曰:“奶奶的!我刚开始就是听了你们两个的,用了袁绍;现在袁绍这厮已经反叛与咱家,你们两个混蛋一定是跟他一伙的!”
于是叱令武士推出都门斩首。在董卓的严厉逼迫下洛阳所有人一起迁都,限来日便行。李儒曰:“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董卓随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李倔、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
又纵军士人妻女,夺人粮食;哭啼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董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
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廷,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帝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
・・・・・・・・・・分割线
虎牢关的西凉军马神不知鬼不觉的撤走了,好不容易在曹操劝说下攻城的诸侯,以江东军孙坚部队为先头部队,没有遇到丝毫阻拦,他们就占据了虎牢关,他们的狗屎运已经爆棚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246
9247
9248
9249
9250
9251
9252
9253
9254
9255
9256
9257
9258
9259
9260
9261
9262
9263
9264
9265
9266
9267
9268
9269
9270
9271
9272
9273
9274
9275
9276
9277
9278
9279
9280
9281
9282
9283
9284
9285
9286
9287
9288
9289
9290
9291
9292
9293
9294
9295
9296
9297
9298
9299
9300
9301
9302
9303
9304
9305
9306
9307
9308
9309
9310
9311
9312
9313
9314
9315
9316
9317
9318
9319
9320
9321
9322
9323
9324
9325
9326
9327
9328
9329
9330
9331
9332
9333
9334
9335
9336
9337
9338
9339
9340
9341
9342
9343
9344
9345